黄书会
河南中睿石化有限公司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的管理体系趋于完善ERP 系统作为企业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借助ERP 模式能够将预算管理由人工管理转向信息化管理,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同时通过ERP 系统的使用能够使预算管理的各环节更加科学,让企业的资金管理流程更加细致,提高工作的及时性。基于ERP 系统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让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环节都实现信息化,使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在当前时代下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要借助ERP 系统改进企业的管理流程,以保障企业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第一,预算编制不够完善。在ERP 系统下企业开展预算编制,要借助信息系统对各项数据整合的能力,提高对各项数据的采集效率,促使企业的数据都能够接入预算系统中。但是当前部分企业在ERP 模式下预算编制时编制的指标较为粗糙,没有借助ERP 系统合理分析不同指标的情况,容易导致企业的预算方案无法实现对企业工作的精细化管控。另一方面,在ERP 系统的管理模式下,要让企业的预算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实现集成,通过系统之间集成的方式能够提高预算编制效率。但是当前部分企业不重视系统的集成,预算系统还无法及时、准确调取各环节信息。
第二,预算执行管理不够严谨。在开放预算管理执行中,企业要借助ERP 系统的优势,对企业的预算执行环节进行控制。但是当前部分企业还未通过ERP 系统实现对预算执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控制,预算的控制还停留在事后分析环节,仅能在某一阶段完成预算工作任务之后,分析预算执行的数据,不能在事前和事中动态控制预算控制,不利于使预算目标顺利达成。
第三,预算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在ERP 的模式下开展预算考核不仅要考财务指标,还要考核非财务指标,借助信息系统自动汇总预算考核数据。但是部分企业在开展预算考核时,过于注重财务指标考核,不注重非财务指标考核。同时在完善预算考核之后,也没有及时落实奖惩。
第四,基础工作管理不当。首先,预算目标确定不当。预算目标作为对预算管理各环节都具有影响的指标,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时,要确保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衔接。但是当前很多企业所设置的预算目标不够细致,过于关注短期内的效益情况,不重视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其次,财务人员建设不当。在ERP 的管理模式下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人员了解ERP 系统的相关情况。但是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无法适应ERP 模式下工作发展的要求,财务人员的思维还停留于传统的核算会计层面,没有向管理会计转型,无法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一,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各部门工作目标进行细化与量化的方式,通过全面预算能够实现对资源的量化配置,细化分析各项具体的工作规划,使企业的各部门充分参与到其中。借助ERP 能够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效率,落实预算管理工作要求。但是部分企业预算编制采用的方法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这样的编制方法容易导致基层人员不能参与到预算编制中,预算编制脱离企业的实际。在ERP 的模式下,企业要借助信息系统的优势,落实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模式。首先,企业的相关部门要在对市场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预算目标,并将预算目标分解为企业各部门乃至员工的工作目标,让员工了解自身在预算工作中的要求。其次,企业的各部门要结合预算目标编制预算,形成各部门的预算草案,之后逐级向上汇总,提交至企业的管理层之后,管理层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要求各部门对预算进行修改,提出修改意见之后,各部门在ERP 系统中修改相应的预算数据并再次上报管理层工作规划。
第二,合理设定预算编制指标。为了优化预算管理体系,企业在设置预算编制指标时要促使指标和企业会计科目能够实现有效统一,以提高各项预算指标的可理解性和可用性,确保相关指标能够对企业的工作形成指导作用。企业在建立预算表时,预算表要能够实现对预算编制、控制、反馈等全环节的管理,以确保各类信息能够得到高效整合。企业要充分借助ERP 技术推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促使企业预算更具有效率。企业在开展相关预算编制时,要借助ERP 系统将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例如,企业在分解净利润指标后,将其分解为收入、成本、费用的二级指标,并将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分为三级指标。其中收入指标包括企业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应收账款回款率等指标;成本指标包括企业的库存成本等指标;费用指标为企业的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指标。企业在设置不同指标的基础上,将一级指标细化到具体的会计科目指标,并明确各部门在预算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同时企业在明确各级指标以及人员责任之后,在ERP 系统中以表单的形式将指标固化。
第三,促使预算数据能够被高效获取。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要求在不断提高,借助ERP 系统能够有效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在当前很多企业预算编制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企业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相互孤立,影响预算和各系统之间的衔接,导致数据难以得到高效利用,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在ERP 的管理模式下,ERP能够实现数据接口建设,通过加强不同办公软件之间的接口建设,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果。其中数据接口应包括资金管理系统、工资系统、OA 系统、税控系统等系统,从而促使企业的ERP 系统能够全面获取企业的业务信息、成本信息等方面信息,促使企业在编制预算时更加高效,并让预算的审批流程更加规范,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借助ERP 系统对各模块的数据进行分析。企业在ERP 管理的模式下,能够对各部门的工作模块信息进行获取,企业的人员可以通过ERP 模块了解企业的预算管理活动。但是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中,ERP 仅能起到对数据的汇总作用,且不同模块之间没有实现紧密衔接。为了进一步提高ERP 系统下数据处理的效率,在预算编制环节可以由信息系统增加对各模块数据的分析功能,人员在编制预算时不仅能够从系统中获取预算相关数据,还能够让各层级主体了解不同阶段的预算工作情况,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形成相应的趋势分析图等分析报告,能够让预算编制者更加清晰地了解相关工作的情况,以辅助自身完成预算编制工作。
在预算执行中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控制机制。在ERP 系统中预算控制环节将信息系统应用于预算控制全流程,能够促使预算工作得到严格执行与控制。通常而言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机制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改进预算执行的事前控制。预算的事前控制指的是在实施预算工作之前,明确预算控制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预算执行工作并非仅是简单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更要求企业通过系统对预算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估。企业人员在申请各项支出时,可以通过ERP 系统分析预算额度,若存在预算额度不足等问题,自动由系统驳回申请。通过落实ERP 系统的事前控制机制,确保所有支出事项有充足的预算额度。
第二,优化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要确保预算严格按照预定规划开展,防范预算出现重大偏差的问题。借助ERP 系统能够对预算执行的进度进行动态分析,帮助企业的管理层发现预算工作的偏差,针对偏差及时找到成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在ERP 模式下,预算控制能够帮助企业的各责任主体了解预算工作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促使预算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对企业各类资源进行高效配置的目标。企业通过ERP 系统实现对预算的控制,可以在ERP 系统中明确不同指标的具体预警机制,若各类指标超过了一定比例则由信息系统给出自动预警,并结合超过的比例制定相应控制方案。预算控制的预警主要是在企业设置各阶段要达成预算数额的基础上,由系统结合各阶段达成预算数额的偏差值给出预警方案,避免预算执行存在重大偏差给企业造成的影响。
第三,优化预算执行的事后控制。预算的事后控制是借助ERP 系统调取预算执行的相关数据,合理评价预算执行的结果,并通过对预算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企业预算工作的情况,针对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如何在未来阶段避免相关问题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以促使企业的工作流程更加合理,促使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和企业预算执行相衔接。
第一,建立动态的预算考评机制。预算考评对预算工作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够对人员进行激励与评价,让人员发现工作中不足之处并改进自身的工作流程。企业在开展预算考评时,要将考评结果和相关责任主体的收入相挂钩,以激励人员参与预算工作。企业借助ERP 系统的应用,能够转变传统模式下仅按照年度开展预算考评的弊端,促使预算考评能够吻合企业的发展流程,促使预算考评实现动态考评,信息系统能够随时生存相应的预算执行分析,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要求,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让企业动态优化预算执行。同时在开展ERP 模式下的预算考评,不仅要考评传统的成本费用等方面指标,还要考评非财务维度指标,例如客户满意度等方面指标。通过全面分析各方面指标,能够对企业的预算进行客观评价。
第二,借助信息技术量化考评体系。企业在预算考评时,要将考评的工作予以量化,建立严格考评机制,合理分析不同指标的占比,并且在完成预算考评之后要将考评结果和人员的薪酬、晋升等挂钩,以保障预算工作要求能够得到人员重视。企业在开展预算考评时,要建立可量化的预算考评机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各项数据的动态管理。企业的各责任主体在年初编制预算时,就要设定相应的预算值,借助ERP 系统自动生成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能够让人员动态掌握自身工作达成的效果。
第一,结合战略合理确定企业的预算目标。企业的预算目标对企业的预算编制、执行、考评都有较大影响,为保障企业的预算目标具有合理性,企业要站在战略视角对企业的预算目标进行分析,将企业短期的预算与长期战略相衔接,合理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并结合企业所处行业视角全面判断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借助SWOT 分析的方法判断企业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并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细致分解,不仅要将战略分解为企业年度预算目标,还要将年度预算目标进一步分解为季度、月度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将预算目标分解至各部门以及员工,让员工工作方案能够和企业战略实行衔接。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转变预算的短视效应,促使预算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相协调,以保障企业的战略要求顺利达成。
第二,加强对员工培训。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员性,在ERP 管理模式下对传统的预算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为了让全员适应ERP 模式的预算管理,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借助培训让人员了解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并让人员加强对预算相关要求的学习,从而让全体员工都了解自身在预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配合预算工作开展。在ERP 模式下的预算管理工作工作,从预算编制环节就要求员工参与其中,在预算执行中员工结合自身的工作任务严格开展执行,在预算考核时结合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考核。因此全体成员都对预算的全环节有较大影响,企业只有提高全体员工对预算工作的重视以及员工专业性,才能确保预算工作更加科学。
第三,重视财务人员建设。在ERP 的管理模式下,信息系统是否能够发挥必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况,因此企业要提高ERP 下的预算管理水平,就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管理。在ERP 的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各项核算知识,还要掌握ERP 系统的要求。财务部门内部不仅要包含传统财务人员,还要包括信息管理方面的人员,能够充分了解ERP 的运作模式,为ERP 模式下的预算工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要转变自身思维,充分认识到ERP 系统对企业预算工作带来的影响,并重视学习信息知识的技能,转变自身的工作理念和思维模式。
本文通过对ERP 系统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研究,认为在当前时代下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已从手工管理转向ERP 管理,借助ERP 系统能够优化企业预算管理流程,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模式下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的问题,降低预算的工作量。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促使企业的预算流程得以完善,还要优化企业的管理机制和业务体系,借助预算对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改进。在应用ERP 的模式下,企业预算管理机制将越来越成熟,预算管理流程也将趋于完善。但是在ERP 系统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长期建设,企业在未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时还要进一步结合ERP 特点完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预算模式的弊端,帮助企业顺利达成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