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 张 娟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担负着多种责任,发挥着育人作用。现实中,许多班主任面临着工作量大与育人成效低之间的矛盾,致使其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压力下的心理状态影响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学会抗压。
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把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当观察某一个体行为时,人们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引起的。内因导致的行为是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行为。外因导致的行为则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换言之,个体因为情境因素而被迫行动。依据归因理论,班主任可以将日常工作的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这种内部的可控因素,这有助于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缓解压力。可见,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学会合理归因,构建合理的归因模式,以便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情绪有很多种,积极情绪能够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助力,而不良情绪则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破坏。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很多班主任因工作压力大经常会产生不良情绪,急需得到发泄。若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则这些班主任很容易身心俱疲,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基于此,班主任要主动掌握正确的情绪宣泄方法,以便能够缓解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一是班主任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慢跑、游泳等,积极消耗体内不良情绪的心理能量,让自己充满活力。二是班主任感到心情抑郁时,可以找到几个亲密的朋友,向他们倾诉自己的不快,这样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心中的不平之感会渐渐消除。三是班主任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阅读书籍、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让自己能够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抽离出来,提升工作幸福感。
紧张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的重要压力源。中小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还没有定性,具有不同于成人的心理特点和认识倾向,会增加师生冲突的概率。同时,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也是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班主任心理,还可以增加师生冲突概率而间接影响班主任心理。为此,班主任可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班级管理方法,正确处理师生矛盾,以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师生冲突的发生。
作为学校德育队伍的中坚力量,班主任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但只要不断提升抗压能力,学会合理释放压力,其工作的幸福感、成就感定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