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话语能力核心要素、现实样态及提升路径
——基于高等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分析

2023-03-22 20:59井颍双何云峰张丽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林专业课话语

井颍双,何云峰,张丽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晋中 030801)

话语是思想和言说的结合体,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话语的功能并不局限于传达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话语背后蕴含的发声者的立场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1]。作为主体间交流的载体,话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意义有效沟通。课程思政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话语过程,其目的在于依托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话语这一中介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对话与理解,使受教育者在接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无形中受到隐匿其中的价值观的浸染,以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目标。课程思政话语是在一定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支配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的语境中用来交往、描述、阐释、评价及解释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2]。可以说,课程思政话语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课程思政功能的屏蔽与张扬,但课程思政话语的生成、表达与传播又与话语能力息息相关。

目前学界关于教师话语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类型教师话语能力的内涵、构成、影响因素以及建设路径等方面,对于专业课教师话语能力的研究一般以具体学科为依托进行展开,但相对较少。具体而言,关于话语能力的内涵,彭丽认为是思政课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所进行言语表达的一种能力[3];刘惠雯认为是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利用作为“中介”的话语传递教学内容、实现育人目的的技能和方法[4]。关于话语能力的构成,付静伟认为政治教育主体话语能力融合教育者教学能力、理论能力与表达能力于一体[5];温晓年、余维法从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角度将其概括为话语议题设置、叙事、传播、沟通能力[6]。关于话语能力影响因素,张军、殷艳认为因教师个人知识积淀、话语素养和职业态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7];阳作林、张波认为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渠道有关[8]。关于话语能力建设的路径,徐川和沈东认为可以从话语内容、话语方法、话语情感等方面展开[9];陈媛认为可以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提升学术话语的支撑力、塑造个性话语的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建设[10]。

综上所述,既有研究对于思政课教师以及高校辅导员话语能力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而对于专业课教师话语能力研究则比较薄弱、尚欠深入,更遑论关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能力的研究。高等农林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既要靠专职思政队伍,也更要以“大思政观”引导激励广大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上有所作为。尤其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大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专业教育育人阵地作用,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政策动向、新发展趋势,为农业强国建设培养输送大量的知识、能力、素质、情怀兼备的卓越农林人才,全面系统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能力的研究,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一、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能力的核心要素

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不仅具有教育的性质,而且具有传播的性质。课程思政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话语传播过程,结合传播学“5W”模式所指出的完整传播过程: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师要实现对学生有效的话语传播,应该具备话语建构力、话语表达力以及话语感召力。

(一) 话语建构力:“说什么”

课程思政话语作为“课程”与“思政”话语的结合体,需要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在立足自身院校特点与特色的基础上,既讲好专业知识话语,又讲好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话语,做到育德与育才相统一。从逻辑本源看,课程思政内容决定课程思政话语内容,两者具有一致性。课程思政话语的建构要重点着眼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育。一方面,重视“课程”与“思政”的相融性。课程与思政的融入应该是一种有机融入、科学融合,而不能“硬融”“强融”,如果只是简单将不太相关的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进行嵌套,不注重从专业知识教学到思政价值阐发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厌恶,只有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的思政内容才能实现对于课程教学的深层赋能。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接受期待”。于学生而言,在接收教师的话语内容之前,他们的大脑并非只是一张白纸,相反,他们脑中存在许多以往学习到的前置知识,这将影响学生对于后续所接收知识的价值判断与理性选择,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符合他们“期待视野”的话语进行吸收内化。因此,专业课教师要在提前预设受教育者“接受期待”的前提下进行内容建构,以求能够达到“视野融合”的效果。

(二) 话语表达力:“怎么说”

话语表达力是专业课教师对于语言运用状况的能力反映,对于话语效果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话语言说者的话语表达力越强,话语接收者的话语接受度才会越高。话语表达力的强弱与话语者的话语风格、话语方式、语气语调等有关。一方面,要善用简洁有力的话语来进行表达。马克思说:“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简练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宁可简洁有力,不要软弱无味!”[11]这启示语言在表达上应简洁、充满力量,冗杂丰富但食之无味的语言表达是不可取的,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宁可用一两句简单的思政话语对专业教学进行画龙点睛,也断不提倡加入长篇大论的思政“官话、套话、空话”。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即生活,他们普遍喜欢用网络流行语和各种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既形象生动又活泼有趣,比如:“显眼包”“泰裤辣”“浪浪山”等,这启示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话语表达时也要跟上时事做到因势而新、借势而为、乘势而上。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网言网语、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等表述方式来增强话语的表达力。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可以在结合个人性格特质的基础上通过模仿、打磨,有意识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话语名片”,形成独有的话语记忆点。

(三) 话语感召力:“效果怎么样”

话语的作用不仅在于传递信息,更在于凝聚人心,发动群众。课程思政话语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动,这需要话语传播主体不断优化自身的话语传播过程。一方面,要掌握话语传播规律与策略。马克思曾强调: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2]比如,《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能够鼓舞无产阶级人民奋起反抗,就在于它既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同时又为群众所认可和掌握。但是学生学习某一理论或思想,进而主动成为相应理论的捍卫者与思想的实践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效的话语沟通与传播过程来达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于传播规律与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将会直接影响话语传播效果的达成度。另一方面,要遵循科学的话语传播原则。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必须遵循三个有效性原则:“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的可领会性以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他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13]依据科学的话语传播原则有利于更快、更准达成传播目的。有效的课程思政话语传播不仅能够使学生保持较饱满的奋斗状态,聚焦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又有助于我们党牢牢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14]。

二、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能力的现实样态

笔者先期通过课堂观察、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分析及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能力的基本状况进行初步了解,据此编制由六个基本维度构成的调查问卷,经征询专家意见及问卷的规范性检验,最终制成由6个部分、40个题目构成的“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能力调查问卷”,并借助“问卷星”面向全国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发放问卷409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91份,有效问卷率达96%。经常规统计处理,尝试得出关于高等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能力的现实样态。

(一) 话语建构的引领力不足

其一,时代性欠缺。话语作为时代的“传声筒”“晴雨表”,发挥着传递时代声音、反映时代变幻的功能。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多选题“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您会经常做到以下哪些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及时研究学习党最新的报告、政策、文件等”普及率为46.29%,这表明部分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不能及时通过把脉时代,发时代之先声,不能第一时间自觉学习内化党和国家的各项理论政策并将其实质及时传达给学生,造成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脱节的问题。

其二,人文性匮乏。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多选题“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您会经常性地做到以下哪些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通过多读有关学生的文本来了解研究学生”普及率为41.94%。这表明部分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话语建构时,普遍更加关注专业课程中思政内容的“涵纳度”与“显示度”问题,而较少关心学生的精神存在与文化需求,造成课程思政话语人文性缺乏的现象。富有人文性,应提倡课程思政话语主体在文化学范式下从心理、社会以及历史层面积极建构话语内容,要更加关注受教育者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文需要。

其三,体系性缺位。目前,专业课教师普遍都能从所授课程中提炼出丰富的思政内容,但“散点式”发掘的状况比较明显,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所有课程几乎都蕴含“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专业使命”等思政点,如果专业课教师缺乏对于课程思政内容的深入思考,很可能会出现重复施教的现象。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多选题“您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成果”的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课程思政资源库”普及率为18.16%、“已经将自己所授专业中的所有课程思政元素系统化、体系化了”普及率为17.65%,这表明大部分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还未能构建起科学合理、覆盖全面、层次递进的课程思政话语内容体系。

(二) 话语表达的吸引力不够

其一,有待生活化。话语表达的生活化是指课程思政话语叙事要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以生活化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学生对于话语的熟悉度和认同感,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多选题“您经常从哪些方面提取课程思政素材”的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从实验课程中”(15.09%)、“从社区活动、宣讲、参观调研中”(16.62%)这两项的普及率明显较低。这表明部分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从实践中汲取生活化话语养分的范围还有待拓展。

其二,有待生动化。正如毛泽东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到,“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这表明固化、陈旧、僵硬是话语的大忌,没有人愿意从干巴巴的话语中感悟知识和价值的真谛。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多选题“您常用的课程思政授课形式”的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PPT课件演示+板书讲授”(86.19%)的普及率远高于“利用腾讯直播、雨课堂来进行课件讲授、视频共享、作业布置、互动反馈等”(40.66%)、“MOOC视频导入+板书讲授+小组辩论”(20.46%)、翻转课堂(19.18%)等其他几项的普及率。这表明部分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懒于在表达效果的生动化上下功夫,这从他们大多选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便可略知一二。

其三,有待幽默化。幽默不是贫嘴,它的实质是通过趣味化的策略实现寓教于乐,这是教师话语智慧的体现。受传统师道尊严思维习惯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较“严肃、严厉”,并且专业课教师往往会由于过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作风,无形中失掉了教学中的那一份趣致。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多选题“您在课程思政实践中会出现以下哪种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求大求全”“生切说教”“机械楔入”“浅尝辄止”的普及率分别为19.69%、30.69%、23.79%、35.29%,这表明部分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话语的娴熟度还不足以使他们实现话语表达的幽默化。

(三) 话语传播的效果力不强

其一,感染力尚需优化。感染力是指能引起别人产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或者启发智慧、激励感情的能力[15]。话语感染力越强,越能引起受众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当然,这需要话语主体在言说话语内容时善于渲染氛围并能够饱含深情。同样一番话由饱含不同情感浓度的话语主体说出,效果也将大为不同。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多选题“您认为您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如何”的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普及率为58.31%,这表明部分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运用话语激发学生情感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其二,渗透力尚需强化。隐性渗透比之于显性说教是更为隐晦的价值观传播方式,这需要专业课教师在准确把握品德形成规律、信息传播规律基础上,通过丰富话语载体、创设话语情境、拓展话语场域等方式来进行话语的隐性渗透。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多选题“您能够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有机融入以下哪些部分”的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课堂授课”(83.89%)、“教学目标设计”(69.31%)、“考试”(17.39%)、“实验实训”(27.11%)、“评价学生”(30.18%)的普及率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部分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目前还未能做到将课程思政话语全方位渗透到各类育人载体中。

其三,影响力尚需提升。影响力来源于认同度,认同度来源于实践体验。能够经受住实践检验的思想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才会主动选择用它来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离开了实践体验这一环节,学生就会人云亦云,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弘扬、宣传的价值观。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多选题“自您实施课程思政以来,学生有哪些显著变化”的调查数据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发现“能够更加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普及率为37.34%,这表明部分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话语影响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与学生普遍较为缺乏高质量的课程思政话语实践体验进而验证他们的所“听”和所“学”有关。

三、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能力的提升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教师要成为教育家型教师,过去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应该是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为此,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激活话语内生力、淬炼话语生命力、增强话语穿透力以提升自身话语能力,主动对接国家创新发展所需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育的目标。

(一) 激活专业课教师话语建构的内生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出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灵活地掌握教材,如此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16]为此,专业课教师要通过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素材以提升话语内容的内生力,具体可以从注重话语转化能力以及重视话语拓展能力入手。

首先,注重话语转化能力。一方面,着眼文本话语的挖掘能力。能否有效挖掘出相应思政文本内容是进行话语转化的前提和基础,这需要专业课教师十分熟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精准识别、准确提炼。农林院校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经济、人本以及生态思想等不谋而合,是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话语挖掘的资源宝库,专业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精进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提升话语挖掘能力。另一方面,重视口头话语的塑造能力。文本话语往往比口头话语更具理论性,但相对缺乏话语温度。课程思政话语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不仅需要具备真理力量,更需具备人文关怀,这是确保课程思政话语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关键一环。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口头话语可以因事、因境、因情变化而随时做出调整,更具灵活性,这给予教师较大的话语创造空间与自主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自己深入农林基层、深入企业内部、深入生产一线所接触到的不同话语有机地融入教学话语,使自己的口头话语更具激荡人心的力量。

其次,重视话语拓展能力。一方面,以学生的话语需要为依据。农林院校课程思政的话语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专业精、素质高、能力强、情怀深的现代化卓越人才,为此,专业课教师要在立足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洞察学生的需求层次与需求类型,及时结合党在“三农”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乡村建设的现状、前景以及潜力对学生进行相应政策普及以及理想信念培育,有效回应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思想矛盾以及价值冲突,使课程思政话语内容既具专业深度又具思政浓度,从而有效提升教育力度。另一方面,以自身的生活体验为基点。话语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思想来源于实践,专业课教师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以及自己所触及的各类生活体验、调研以及服务实践,从中汲取新知识、形成新话语,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话语体系,努力创造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课程思政话语。这需要专业课教师时时把如何讲好课程思政话语的观念植入脑中、放入心中,增强自身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知能力。

(二) 淬炼专业课教师话语表达的生命力

不会表达就谈不上真正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话语的生命力来源于话语创新表达。为此,专业课教师需要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改进话语方式以使话语表达更加充满生命力。

首先,改变思维方式。一方面,破除“高深”话语思维。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思维方式就值得学习借鉴,因为他从不追求话语的高深与玄妙,相反,他的话语总是形象而又易懂、平实而又真诚,但就是这样平易近人而又内涵深刻的话语往往最能够动人心弦、引人深思。因此,是否能以清楚明了的话语、实事求是地表达专业知识内容和对于这些内容的观点与看法才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破除“泛娱乐化”话语思维。教师话语要生动有趣、抓人眼球,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话语接受心理、大量在自己的话语中添加流行元素,这种做法如果没有做到有机融入、适度适量,往往会使话语表达变得庸俗、肤浅。真正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话语不仅要“下里巴人”,还要“阳春白雪”,两者不仅不可偏废,还要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此才能相得益彰。教师给学生们适当讲一些企业家的“成功学”是可以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奋斗精神与创新精神。

其次,改进话语方式。一方面,关照学生审美体验。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学习,更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明喻、暗喻、举例等修辞手法以增添课程思政话语的美感,这也有助于将复杂抽象的事物通过此种话语方式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既符合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也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较难懂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用“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等排比句式来增强话语表达的形式美,也可以用“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兴”等较为对仗的话语来凸显话语表达的语调美。另一方面,丰富学生叙事体验。主流价值观念不能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在活泼的语言、生动的叙事中自觉受到启发诱导并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因此,除了可以“以理服人”之外,专业课教师还要综合运用“讲故事”“寓情于理”等话语叙事方式来优化课程思政育人过程。当学生在故事情节中进行社会感知、角色体验和生活感知时,他们会不自觉地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这更容易使其对课程思政话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进而产生相应价值认同。专业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一些农业科学家的故事,比如讲袁隆平田间追梦、实现水稻产量突破的事迹,讲郭天财小麦栽培的事迹。

(三) 增强专业课教师话语传播的穿透力

话语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共话者”内化于心,更在于让其外化于行,如果课程思政话语不能通过有效的话语传播让学生身体力行,那么建构出的课程思政话语将会是无意义的存在。增强话语传播的穿透力是指要增强传播话语所产生的击中学生心田的力量,这需要专业课教师掌握传播规律并优化传播策略。

首先,掌握传播规律。一方面,抓好“时”“度”“效”。“时”即时机,讲求话语传播的及时性,强调顺势而为。比如,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为背景,及时对学生进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及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教育。“度”即分寸,讲求话语传播的分寸感,强调适度原则。即专业课教师要以学生的年级、特点为依据进行话语传播,不讲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内容,也不多讲学生已经耳熟能详的内容。“效”即效果,讲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强调要切中要害。专业课教师要说“有针对性的话”,少说“无意义的话”;多说“新话”,少说“老话”;多说“真话”,少说“空话”。另一方面,注重以情感人。情感教育和理论教育就像是教育的一体两面,只有理论教育而没有情感教育会使教育缺乏应有的温度,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情感性对于理论认知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目睹的故事增强话语传播的情感力量,因为切身体会过的真实案例会使传播者在话语传播过程中更具真情实感、更能以真感情动人。比如,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讲所在学校各类专家的事迹,从而增强课程思政话语以情感人的效果。

其次,优化传播策略。一方面,选树“平民”榜样人物。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过程中,如果能成功地塑造不同的榜样模范,则可以通过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方式把空泛的概念变成真实的样板。不同于杰出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平民化”榜样人物所蕴含的超强感染力与影响力,无疑更值得教育者重视,因为其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更容易产生模仿心理和效仿行为,比如,专业课教师可以选树同学们身边具有“理想美、精神美、实践美”的人物作为榜样,邀请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看似平凡的“榜样事迹”,这无疑更易打动同学们的心。另一方面,转换话语传播视角。话语视角也称话语聚焦,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话语传播视角的转变不仅能够带给话语受众一定的新鲜感,而且能够使他们注意到一些自己之前从未洞察到的现象和问题。为了破除课堂过多输出相同模式话语使学生产生“听力疲劳”的状况,教师要学会通过转换话语传播视角来增强知识的“陌生化效果”,学生可能会更愿意听,可以创新运用“反叙事”“宏大叙事”以及“微叙事”等不同话语传播模式以提升高等农林教育话语传播的影响和效果。

综上,广大专业课教师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建设农业强国新征程上,一定要本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农输送卓越农林人才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持续提升基于高等农林教育所需的课程思政话语能力,系统发掘整理课程思政元素,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为培养更多卓越农林人才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农林专业课话语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