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教育》2023年总目次

2023-03-22 20:59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科农林背景

(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为期数,圆点后为页码)

特稿

地方农林高校有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赵小敏,陈美球,陈小涛(1·1)

农林院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导向与实施路径

张文峰,熊明(1·9)

农林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与乡村人才振兴研究

张之湘(1·15)

农林高校强农兴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沈希(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涉农高校教育教学转型和评价改革的需求

——以“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为例

王松良(3·8)

涉农高校服务“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与实践路径研究

陈弘,曹威伟,王健(4·1)

高校知农爱农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的实践

邓诣群(4·8)

基于“三位一体”的东北农业大学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

李伟凯(4·16)

新时代涉农高校耕读教育体系构建

李召虎,李大鹏,吕叙杰(5·1)

基于“五育融合”的农业高校劳动教育的策略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赵小敏,胡永升,陈美球(5·8)

高等农业教育

新文科背景下农业伦理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姜萍,魏艾(1·23)

基于CIPP模型的涉农型研究生导学共同体建设评估研究

杨洁,赖佳琪,张欣(1·33)

乡村振兴视角下耕读教育的现实价值和实施路径

黎海明,梁伟豪(1·44)

学科交叉融合涉农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热点和演进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徐家鹏,颜晓彬,朱玉春(1·52)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李春英,黄鹏(2·14)

新时期农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改革原则与实践探索

秦发兰,王菲,青平(2·22)

农业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及特征研究

向克蜜,陈新忠,邹起鑫(2·30)

共大精神的生成、内涵、价值与传承

贺一松,刘圣兰(2·39)

影响师生交往频率的学生因素研究

——基于N大学本科生的调查分析

全思懋,等(3·17)

江苏涉农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学生满意度研究

宋华明,朱佳俊(3·29)

思政教育融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逻辑、问题与思路

封玫(3·43)

全球治理视域下我国农业外派人员的认知、培训成效及优化路径研究

裴正薇,王玲(4·23)

“双高计划”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文化自觉取向与策略

吴学军(4·33)

面向农业强国建设的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全国涉农高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协作组第十次研讨会综述

李憑峰,等(5·13)

农林高校学科交叉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探析

王泗通(5·22)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智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构成要素、问题分析与

政策建议

王鹏(6·1)

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H高校6798份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肖化柱,等(6·11)

新时代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贯通的三维向度

豆书龙,赵梦珂,朱晴和(6·21)

高教纵横

特色工科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为例

段婧,刘旭,王华(1·64)

类型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变革:困境,缘由与路径

彭蓉(1·71)

我国一流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及启示

——以北京地区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

陈硕,崔迎春(1·79)

寒门学子如何就业?——基于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资本的回顾与前瞻

孙晓雨,王小璐(2·60)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研究生推免制度反思

贾子怡,张丽,郭晓丽(2·67)

4R危机管理理论视域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短板及防控策略探析

胡春龙,杨晓霞,祖文成(2·78)

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祝丽云,赵慧峰,赵君彦(3·82)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功能与发展路径

孙洁,郭丽君(3·96)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困境与突破

朱南香,郭丽君,易佳(4·49)

校史题材话剧丰富高校美育内涵的价值探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王梦媛(4·57)

基于PDCA循环法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创新研究

韩纪琴,葛婧,程伟华(6·44)

新时代高校人才流动影响因素的多维差异与现实反思

李佳玲,邹慧娟,龙梦晴(6·54)

比较教育研究

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变革的实践路径及启示

韩健,等(1·90)

从科学研究向职业训练延伸:美国农业教育推广运动研究(1903—1917年)

马政(1·97)

学术探索

国内高校发展规划研究述评

——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2000—2022年)的梳理

王正梅(4·92)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农业伦理教育发展

——第四届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年会暨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焦阳,姜萍(6·89)

“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演进趋势分析

侯雅莉(6·96)

教育教学研究

农林高校“一生六元”金融专硕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石宝峰,夏显力,杜君楠(2·84)

卓越农林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与研究

——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王锦慧,秦楠楠(2·92)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与途径

赵文武(3·106)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涉农高校小语种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权春美(4·65)

新时代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

——基于14所涉农院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温洋,等(4·73)

“双一流”背景下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策略分析

宣晶晶,王世琴,任清长(4·82)

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殷志华,卢勇(6·64)

新工科背景下畜产品加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吴菊清,等(6·75)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朱荷清(6·82)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王敏,吴巨友,陈发棣(2·1)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智慧农业专业建设

陈志强,冯国林,李召虎(2·8)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高等农业教育

ChatGPT对高等农林人才培养的启示

李大鹏(2·49)

智能语言技术对高等农业教育的可能冲击、影响和应对

郭占锋(2·53)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场景的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适应性转向

何云峰,屈思琦,成立(2·56)

新农科理论与实践

新农科教师胜任力测评模型的构建与解析

李金秋,邹玉友,吴雷(3·51)

新农科建设中基础课程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强基固本作用

——以“理论力学”为例

李宝辉,杨艳,李会军(3·66)

新农科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与教法改革

汪快兵,吕波(3·73)

教育数字化赋能高校农科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路径探析

吴春燕,刘金典(5·39)

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院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李荣华,朱宏斌(5·50)

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构建及成效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

王帅,等(5·57)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农科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可行性与培养体系构建

李阿特,刘影(4·41)

耕读教育

耕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课程为例

赵烨烨,何军(5·31)

课程建设

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房三虎,王建武(5·65)

行为导向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的分析

郭珍,曾悦(5·7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特色投资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高名姿,黄惠春(5·80)

课程思政

思政引领下新农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以“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为例

张文静,武立权,黄正来(6·29)

课程思政话语能力核心要素、现实样态及提升路径

——基于高等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分析

井颍双,何云峰,张丽(6·36)

书评

学术共同体的生成理路、时代特征与使命担当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农业与生物类学会历史考略——以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为主线》读后

卢勇(2·103)

猜你喜欢
农科农林背景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