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书龙,赵梦珂,朱晴和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2.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推进耕读教育既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关键举措,也是促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农耕文化价值,2021年《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首提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同时,2021—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对开展耕读教育、完善耕读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作出部署。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耕读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成为当下的学术前沿。耕读教育研究聚焦以下三类议题:一是理论内涵研究,即从历史、现实、理论多重逻辑维度解读其基本内涵,耕读教育是传统“耕读家传”文化的延续载体、知农爱农为农素养的培育活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贯彻形式[1-3]。二是价值意蕴研究,即基于学生、高校、国家等多维主体视域探究其价值意义,耕读教育具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人才保障的功能[4-6]。三是实践路径研究,即基于政策要求、现实困境与理论指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优化策略,具体应打造耕读教育共同体、营造耕读教育氛围和夯实政策机制保障[7-8]。总之,相关研究拘囿于耕读教育的生成逻辑、基本概念、现实问题等共识主题,研究对象多局限于高校。耕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兼具长期性与系统性,要求实现全学段贯通,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的贯通路径亟需系统深入探究(1)本文对于大中小学的理解是全学段的广泛意义,即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五个阶段,不是字面意义的大中小学三个阶段,特此说明。。因此,本文从层级性要求、主体性要求、保障性要求三维向度探究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的贯通路径,促推新时代耕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认知态度、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对于教育内容的接受和理解水平也不尽相同,呈现从浅层次感性认知到深层次理性升华的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因此,耕读教育应是一种延绵持续、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需要实现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贯通与承延,即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之上,有的放矢地安排五个学段的教育方法与内容,不仅在横向上渗透多领域、选用多形式,还要在纵向上序列承接、由浅入深,从而弥合教育方法与内容在学段间的断裂,规避“重复化”“形式化”的无效衔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升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贯通绩效。
作为耕读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园是释放幼儿自然天性、丰富幼儿生命体验和培养幼儿良好自我管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幼儿的独立性初显,好奇心和探索欲较强,但认知程度与学习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幼儿园耕读教育的开展应当以初级的兴趣培育为目标、以直观的情境体验为形式、以开放的自然环境为场域,以大自然为“活教材”,将自然之景与文化之魂相结合,启蒙幼儿“识物”“感物”,即带领幼儿走出教室,置身于自然的耕读情境,通过亲身体验与探索农耕活动,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心感受真实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而自然又回馈其以独特而丰富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从而培育其浓厚的耕读兴趣。而耕读兴趣也是促推幼儿参与耕读教育的重要动力,从而在两者循环往复互动中实现幼儿耕读教育成效的螺旋式提升,即在同自然的交互之中涵养善待万物的意识、锻炼勤于探索的思维、强化身心健康的关注、提升发现美好的能力、塑造独立自主的品质。总之,耕读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应当以兴趣为首要驱动力,选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以亲子耕读游、耕读体验课、耕读故事会、校园耕读园等复合活动充实耕读教育体系,从而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以常态化教育促进其充分自主的全面发展。
作为耕读教育的基础夯实期,小学阶段是推动学生应用知识、促使学生联结社会、提升独立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学生呈现认知迅速发展的特征,因此需通过耕读教育实现理论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贯通,但拘囿于其有限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行为能力,应通过简单生动的活动形式与初级浅显的知识输送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知事”“懂事”,涵养积极的农耕观念,即培养耕读意识,感悟耕读文化,理解耕读实践。
其一,全方位营造校园耕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观念培养的作用;例如可以通过设置“耕读小能手”光荣榜、悬挂有关耕读文化的传统故事、设置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耕读角”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校园耕读氛围,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独自实践,培育其农耕意识。
其二,充分利用课堂与社会两个教学阵地传导耕读观念,增强学生劳动感知;可以结合不同学科渗透耕读教育,有效融合学科共生点,并以横向知识广度拓展为主,在通俗易懂的课程内容之中促进学生多元领域认知的形成;此外,还应打破单一的理论讲授模式,引领学生进入田间地头,观察作物畜禽的成长周期,体验农事的安排运作,通过知识复现与理论应用,增强学生的农耕体验感与理解力,积极探索“大耕读”教育实现路径,或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耕读课程,将耕读传家文化与耕读结合实践贯穿教育主线,并做出有效融合与合理延伸。其三,开展形式灵活且多样的耕读主题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学习相融通、与生活相沟通、与社会相联结,增强耕读活动对小学生的吸引力;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仍处于较低层次,该时期的耕读教育应当仍是兴趣导向的,但较幼儿园阶段,应在知识复杂性、活动自主性、现实应用性、社会关联性方面有所提升。
作为耕读教育的快速发展期,中学阶段是促进学生掌握耕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耕读思维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的主观认知与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这一阶段的耕读教育内容应该实现小学阶段“知事”“懂事”的进步与转换,实现内容的延伸与深化[9],不仅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积极引导学生“析理”“明理”,不仅仅局限于知道耕读“是什么”,而更应该明白“为什么”耕读,知晓耕读的现实意义,培养其知农爱农的情愫,进而厚植持久的爱农情怀。
具言之,其一,要在历史逻辑维度传递耕读教育的文化价值。应以贯通古今的视野讲授耕读理论知识,挖掘传统农耕文明中蕴含的农事知识技艺、优秀思想道德、自然生态观念等,使学生切身领悟其中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将农业文化遗迹、农耕历史展馆等文史场所作为研学平台,赋予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从而强化其价值认同感。其二,要在现实逻辑维度强化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应当培育学生认知社会发展图景的能力,以知识节点连带相关的“三农”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使其理解耕读教育立足发展现状、顺应时代趋势的强现实属性;此外,还应推进种养能人、基层干部、乡村工匠等“土专家”“田秀才”走上讲台,以他们自身的经历丰富学生对“三农”与社会的认知。其三,要在未来逻辑维度明晰耕读教育的个人价值。要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理念贯彻至耕读教育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知行合一能力,更要使其明晰自身之于社会与国家未来发展的责任所在。为此,应当注重学生“出谋划策”能力的培养,通过开放讨论、方案设计、能人对话等方式将其带入“三农”发展的场域之中,实现认知力与使命感的并举发展。
大学阶段作为耕读教育的塑形成熟期,是学生思维充分发展,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应该以强调学生“信道”“践道”为主旋律,进而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动意识。其中“道”指的是对耕读学理与价值观的学习与升华,即围绕坚信与践行耕读价值观下功夫[10]。一是将耕读精神和价值观贯通融入大学阶段全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实现涉农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等多形式教育的融合,可将农耕元素融入必修课程,同时开设专门的耕读选修课程,以农史、农事、农技、农情为主题,使耕读教育形式内容与其他各学科在同向而行的同时完成立体化融入,通过多方参与、纵横交错的方式开展耕读教育,引导学生“信道”,使学生充分感受耕读文化的理论魅力,在耕读学习过程中厚植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情怀。
二是应当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适当增加耕读实训、实践的比重,通过实践育人和劳动育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与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实施产学研贯通一体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建立农事劳作基地、开展农技竞赛;同时,还要加强与社企的联动,通过农村志愿服务、单位挂职锻炼、涉农岗位实习等多样化的方式增强学生面向“三农”、服务社会的本领,从而有效推动服务“三农”能动意识的发挥。
作为耕读教育的转化升华期,研究生阶段是学生科研素养、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较强,应倡导学生“行义”“用义”,在耕读教育的同时全面提升其服务乡村振兴的素养能力,勇担时代使命[11]。其中“义”是对耕读价值观的内化体现,是对本科阶段“道”的自主性发展,即通过创新思维的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生发,为耕读义理的贯彻打上鲜明的个人烙印。
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耕读教育应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强调课程的前沿性、综合性和交叉性,培养高层级拔尖创新人才,推行有深度、有内涵的进阶型耕读教育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二,以科技服务为主攻方向,实现耕读教育与专业特色的功能耦合,以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将耕读教育实施视作其延伸与拓展,引导研究生集聚农业农村田间地头一线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生产帮扶和智力支持。其三,促进耕读教育提质增效与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相统一;坚持推动耕读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鼓励研究生投身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农业为理想追求、以农民为良师益友、以农村为用武之地,聚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在开展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受教育者是耕读教育客体,而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是耕读教育的相关主体,应当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现不同主体间特色要素的互动参与,建立一个全方面、立体化、多层级的教育环境。既要在横向上保障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在耕读教育内容的方向一致性和教育落实的操作互补性,又要在纵向上保障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在耕读教育观念的时空一致性,建构“党委+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的五方主体协同配合的中国式耕读教育共同体,宏观上创建立体交互式的耕读教育实施机制,积极营造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协同性的耕读教育社会氛围[12]。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党政家校社五方主体各有侧重,相互联系,均致力于实现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要实现整体效能的更好发挥,必须认识到不同主体间的多元性,尊重五方主体的价值差异,厘清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同时还应在充分认识不同主体特色优势基础上加以引导,保障五方主体在耕读教育内容方向上的统一性,进一步明确耕读教育总体战略目标。作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为耕读教育方针制定和耕读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统筹领导作用;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具体执行党委决定,在地方教育资源分配和耕读教育政策实施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作为系统化实施耕读教育的场所,完善科学化的学科教育体系与专业化的耕读教育课程,是耕读教育的主导力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高度的自发性与灵活性,在学校“场域”之外“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重点在于耕读习惯与耕读技能的养成。
具体而言:其一,党委科学决策,以国家视角洞察教育发展趋势,系统设计符合大国小农基本国情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等社会发展趋势的大小中学耕读教育一体化政策方阵,制定耕读教育总体战略目标,形成中国特色耕读教育发展范式。其二,政府有力推进,保障各地方实施“特色耕读”的总体目标与步伐的一致性,将宏观指导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加强耕读教育的整体性构思与具体性落实。其三,学校通过多渠道拓展校内农耕劳作教学场所,及时宣传“三农”时政热点,弘扬“农为国本”的价值取向,营造浓厚的耕读校园氛围。其四,家庭层面为孩子“扣好第一颗扣子”,小到珍惜粮食、爱护花草,大到保护自然、善待万物,在日常生活小事中养良好的家风,帮助孩子厚植耕读情怀,形成耕读习惯。其五,社会层面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动员各种资源为耕读教育提供充分保障,通过志愿服务的组织、实习岗位的设置、实践平台的搭建等途径畅通学生参与社会耕读实践主渠道。由此可见,只有党政家校社五方主体保持耕读教育内容的方向一致,进而保障总体战略目标规划一致,才能合力推动耕读教育的整体发展。
新时代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的“精于稼穑,读书修身”的农耕文化,注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将强身、修德、开慧、学艺融为一体,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深度参与农耕实践和人地情感联结过程中,吸收借鉴传统耕读文化精髓,培植深厚的乡村情感与家国情怀。但现如今,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良好发展愿景与不良发展现状的矛盾,究其根本,其实是耕读教育各实施主体不能保持耕读观念的时空一致性所导致的。
就党和政府层面来说,国家制定与推行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准则性、科学性的耕读教育的实施政策,发挥耕读教育的综合育人效能,培养一批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新人。但反观当下,受传统的“劳动分工论”“劳动等级论”影响,党政的顶层设计在与家校社的基层实践衔接过程中出现断裂错位问题。在学校层面,教学体系建构以学业成绩为鲜明导向,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挤占了耕读实践的发展空间,导致耕读师资队伍缺乏、耕读活动匮乏以及质量低下、校园耕读氛围低迷等弊病。在家庭层面,家长片面地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造成耕读意识的浸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耕读家传传统发生代际断裂。在社会层面,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三农”边缘化的社会现实使得耕读教育仅能在夹缝中生存与勉强发展,在相对艰苦的硬件环境以及带有偏见的社会心理的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涉农工作面临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窘境,进而引起社会对耕读教育的质疑甚至否定。由此可见,务必要巩固党政家校社耕读教育观念的时空一致性,保障五方主体的耕读价值观传递与耕读实践工作的同步施行,正确处理好“耕”与“读”之间的关系,构建“党—政—家—校—社”五方共促、共进、共融的耕读教育共同体。
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在开展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功效,因此党政家校社的良性互动之间需要各方明确协同目标,权责分明,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其一,党委要发挥在耕读教育一体化中的领导作用,积极创新“党建+耕读教育”的有效实现方式,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其中。同时,要以顶层设计保障耕读教育一体化“知农爱农为农”的基本方向,将党的先进理论和政策方针与耕读教育紧密结合,营造“全民耕读”的学习氛围[13]。
其二,政府要发挥在耕读教育一体化中的指导作用,以当地社情民意、“三农”现状为基础,推进宏观调控的本土化转译,彰显地方特色,从而有效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同时通过制度保障为耕读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其他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人财物等支持。其三,学校要发挥在耕读教育一体化中的主导作用,以高度制度化与理论化成为耕读教育开展的“主阵地”,一方面,运用校园课堂系统化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试点,营造浓厚的校园耕读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途径传递正确的耕读知识与劳动观念。其四,家庭要发挥在耕读教育一体化中的基础作用,家长们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耕读教育工作,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农耕劳动,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本领,涵养“耕读传家”“耕读结合”的家风家训。其五,社会要发挥在耕读教育一体化中的支持作用,利用各方资源为耕读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响应学校和家庭的耕读教育培养机制,拓展学校和家庭耕读教育的实施场所,使学生在涉农产业实训、农村志愿服务等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耕读习惯,营造全社会关注耕读教育的氛围,为耕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简言之,党政家校社五方主体需要实现耕读教育落实上的操作互补,建立以党委为核心,以政府为引导,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支撑的耦合联动、多元协同的耕读教育一体化模式[14]。
新时代大中小耕读教育一体化包含两个方面,在纵向上涉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的衔接与过渡,而在横向上,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一体化,实现“五位一体”统筹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科学建设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体系,就是要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推进的“五育并举”系统[12]。
“蒙以养正,圣功也。”中国的教育首重道德。从本质上来说,德育即“立德”,就是对学生的德行与价值观进行培养与树立,对学生政治、思想、品德进行教育,是“五育并举”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环[15]。耕读教育根植于华夏源远流长的耕读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耕读教育立足于生存能力培养这一基础,专注于道德精神培养这一人格根本,使学生在耕读学习过程中涵养精气神韵,从自然万物的更替规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在了解耕读文化和农耕实践过程中形成对劳动的崇尚、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涵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人文主义观、生态文明观等价值追求。在所学、所知、所感中赓续农耕文明,继承和发扬仁爱、谦和、勤奋、节用、慎独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智育是指在学科教育过程中,向学生系统教授专业性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实操技术、培养创新精神,是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基础环节,这就要求新时代的耕读教育必须抓好“智育”。其一,课程是智育最重要的载体,构建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的智育体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科学有效地设置与整合课程体系。在学科内容的安排上,耕读教育必须结合耕读特色,在教材编写中融入农史农俗、农事节气、农耕生活等一系列内容,同时形成一个学科知识逻辑与学生生活逻辑相统一的整合体系[12]。其二,教学是智育的重要实施渠道,要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结合社情民意以及“三农”现状,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设置、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成果评价等各环节彰显本土特色,形成耕读教育智育的“本土方案”。
体育是以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为形式,以体育训练为手段,进而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性的教育方式。新时代下大中小学开展常态化的耕读实践活动,应在体育中渗透耕读教育的相关内容:其一,通过推动学生参加农村社区服务、农事劳作等活动,能在田间地头的劳动中强健学生的体魄和磨炼他们的意志,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其二,助推学生在农耕实践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会资源,在“知行合一”中增强自身价值认同,牢固树立个人远大理想。其三,耕读教育基于全方位全接触式的农耕场景实践教育,目的是使学生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与智慧。在乡村振兴和新农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耕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强农兴农的责任感,立志投身于“三农”事业,顺应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自觉成长为担当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重任的可用之才[16]。
美育作为一种精神化育,是“五育并举”的灵魂,是学生人格养成、心灵净化的关键,即通过审美情感的陶冶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促使人格臻于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他强调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12]。大中小学耕读教育的一体化应当把美的获得与审美意识的形成为基础和前提。其一,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审美”“鉴美”,通过回归多彩的田园耕读美学教育,讲述具有耕读元素的诗词歌赋,使学生在经典诵读与赏析中感受诗意同禅境共生的古代耕读文化,熏陶他们的美感与情操[15]。其二,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体味和谐共生的现实美感,通过组织学习者参与自然和乡村环境下的各种农事劳动、躬耕实践中,在回归自然中体验万物生长规律和气象知识,感知自然和生命的美好,健全他们的人格和丰盈他们的心灵[17]。
劳动教育是通过现代劳动生产知识与技能的讲授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方式。耕读教育作为一种“耕读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本质特征是“劳动生产与教育相结合”,其劳育功能始终贯穿耕读教育全过程[12]。新时代大中小耕读教育要“化耕为劳,化读为育”,其一,要让学生走进农村大地、走向农业生产、走进农民生活,在劳动实践中注重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能力,在农耕劳动中培养其良好的社会公德,积累良好的实习经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其二,推动耕读教育回归初心,以劳育人,让内容“实”起来的同时让形式“丰”起来,围绕农业现代化转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有效等组织各种耕读实践活动,将劳育有机融合、渗透到耕读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取得实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