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雨 吴学松
(金陵科技学院 a.继续教育学院; b.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8)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学习者的学习思维、学习方式、学习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现状的梳理、发展困境的剖析,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借鉴国内外优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优化路径。
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是指作为继续教育办学主体的高校,遵循“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形式,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优化继续教育实践性环节的教育活动,力争为企业培养理论基础实、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重点明确指出,要推进协同创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面临自学考试生源不足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实施继续教育校企联合育人策略,既是克服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瓶颈、丰富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有效尝试,也是促进职继融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
我国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跟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在经历外来经验“水土不服”、高校“一头热”等一系列窘境后,各大高校及相关学者逐步开展对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本土化”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各大高校均有发展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识,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以江苏省为例,省内共有高校167所,其中,本科院校78所,专科院校89所,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校企合作项目有所涉及。二是由继续教育学院具体负责校企合作各项事宜,少量高校设有继续教育处进行统筹,根据校企合作内容及形式进行项目化管理。三是从不同维度探索了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新模式。例如,某些经管、外语类独立院校倾向于立足专业特点,发挥教育优势,不少综合类院校倾向于在体制、师资发展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不断探索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相适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当然,现阶段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在经济发展转型遭遇科学技术“卡脖子”等问题的背景下,校企合作思想认识不够深入,体制机制不够灵活,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及时等,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仍需不断求索。
1.公众认可度不高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但其社会地位与传统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教育类型相比,社会认可度相去甚远。固守传统思维,认为继续教育是利用“边角余料”举办的教育,是全日制教育的附属[1],公众认可度不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开展。
2.高校创新性不足
继续教育作为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对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有调查发现,不少学校将继续教育视为学校创收的一种途径,忽视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在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中,有些高校只将校企合作作为应付上级行政评估的手段,简单让学生参与实习,不能紧跟时代需求,忽视校企合作的内涵发展。
3.企业主动性欠缺
企业的市场逐利性决定:足够的利益才是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对于企业而言,首要任务是如何降低成本投入获得人才回报。参与校企合作,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加之参与培养的学员存在跳槽、换岗的风险,培养成本过高,导致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并不热心,校企合作办学中的“校热企冷”现象普遍存在。
1.政策法律不健全
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的政策引导是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科学健康发展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单行法律缺失,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虽然对继续教育方面有所涉及,但多停留在纲领、概念层面,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例如,《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各类高校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2],但是并未提及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农村青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虽然具备引导性质,但缺乏强制有力保障。
2.经费保障不充足
教育经费是各项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投入与全日制教育相比差距较大,经费不足严重影响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国家要在2000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4%的目标,这一目标直到2012年才完全实现,但该比例与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希望各成员国对教育的经费投入至少占到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6%”的倡议还相去甚远[3]。
3.管理体制不灵活
目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政府部门尚未设置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相应的管理机构,缺乏对接的上位管理部门。在地方高校办学实践中,“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4],校企合作项目缺乏统一规划,没能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学院的协调管理职能。此外,许多高校还是沿用以往教学管理体制,并未充分融合市场需求,缺乏激励措施,管理人员积极性不足,校企合作效果不甚理想。
1.培养类型同质化严重,缺乏院校特色
精准定位既是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也是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高校内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依然延续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际的市场调研。在校企合作办学中,人才培养“千校一面”,缺乏院校自身特色问题突出。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等不能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缺乏长期规划。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开课高校包括专科、本科等不同层次,涉及综合、财经、理工等不同类型,课程设置重复率较高,人才培养缺乏区分度。而对于“物联网工程”“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等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校企合作涉及较少,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师资力量薄弱,科研实力不足
科技创新既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的关键因素,但有专家测试发现,培训(继续教育)只能解决企业中20%的问题,所以企业、公司只能通过内训或者聘用专业学者进行员工培训,而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继续教育当中去[5]。客观地说,高校继续教育教学仍遵循传统模式,教师多以理论研究见长,科研型专业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此外,由于继续教育的特殊性,不少高校教师均为兼职教学,投入继续教育中的精力有限,严重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3.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在“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层出不穷,企业需求也从技术型实用人才向复合型高端人才转变,传统的“教条式”教学一味盲从书本,教学内容更新程度远跟不上市场需求,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脱节,学生、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不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度不高,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尤其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存在企业员工与高校学生双重身份,学员本身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学习时间并不固定,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无法适应在职学生的学习需求。
1.办学定位局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继续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而目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范围多局限于本区域内,人才培养标准不能及时与国际接轨,办学思维较为局限,缺乏国际布局,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2.合作模式粗放
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合作沿用传统办学模式的惯性思维,校企合作模式粗放,流于“放羊式”顶岗实习、“以学代工”等表层形式,缺乏在课程共建、师资共享、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此外,校企合作广度不足,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中“一校一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严重的风险和弊端。我国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数的99.7%,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无论是在经费投入、人力支撑还是合作效果等方面,都无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6]。
3.监测评估不力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可持续性运行除了战略性规划和纵深化改革以外,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也是及时规避风险、调整合作策略的关键所在。目前校企合作中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等办学主体,牵涉人员多、范围广,定量考评较为困难,对于校企合作的评估多停留在合作成果的层面,缺乏过程性评价。
1.明确社会地位,凝聚公众认可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7]校企合作作为高校继续教育优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尝试,在加快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求职市场乃至社会对于校企合作的误解,政府应当积极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普及继续教育观念,明确校企合作的重要地位,让参加继续教育成为贯穿民众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习惯。
2.更新院校认识,构建合作共同体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始终牢牢把握好提高人才质量这条发展红线。继续教育作为高校对外的窗口,能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职能部门,高校应当予以重视,充分放权,提高工作人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内部认同感。在校企合作中,高校应秉持校企平等的意识,以过硬的科研实力、热情的服务态度、共同的合作利益,吸引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
3.转变企业观念,提高企业参与度
201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讨论通过《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明确提出用人单位应当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8]。除此之外,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虽然需要考虑经济成本,但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企业还需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好继续教育,要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企业应当改变传统观念,积极与高校对接,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培养适合自身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储备人才资源。
1.健全法律规定,规范政策引导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继续教育校企合作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法》迟迟未能出台,关于实际操作层面的管理办法更是少之又少。政府应根据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实际与未来前景,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尽快制定相应的《继续教育教育法》,并积极调动各方资源,落实与之配套的具体实施条例,逐步完善继续教育法律体系。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紧对本地区相关行业的调研,结合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人口结构特点,合理制定本地区行业发展规划,及时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增强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合理调配资源。
2.多方筹措资金,落实经费保障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多采用政府财政拨款的方式,校企合作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在此基础上,我国校企合作发展应充分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积极调动高校办学自主性,联合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力量,鼓励企业以直接资助的形式参与校企合作、行业协会集资兴办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等,缩减学员参与校企合作的个人花费,增强校企合作吸引力。建立严格的经费使用评估体系,加强对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各项经费开支的监管与评估,对于该标准通过考核的校企单位设置额外补贴,保障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水准。
3.完善运行机制,统一归口管理
面对校企合作运行中缺乏对口部门监管的问题,政府应积极成立相关主管部门,专职统筹协调,具体负责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指导与监管工作,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政府业务部门、行业协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此外,高效管理内部应积极发挥继续教育学院的协调作用,统一归口管理。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较为成功的是清华大学,其校企合作内部机制统一采用“1+X”的管理模式,其中,“1”即为继续教育学院,“X”代表共同参与的其他学院,校企合作项目统一由继续教育学院牵头,合理调配资源。
1.找准办学定位,凸显院校特色
“只有形成特色才能吸引用户,雷同则不能。既然如此,许多院校都努力建立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统一的模式”[9]。高校要做好自身定位,立足所长,丰富人才培养类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才培养需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把握市场需求,突出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在充足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与行业协会的交流沟通,联合各大高校,构建校企合作产业群,打造出一批特色专业。此外,面对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的行业新态势,高校人才培养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走在科学技术研究的前列,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课题的研讨、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及时更新人才培养内容,促进行业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动态融合。
2.加强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高质量运行的重要保障。面对我国校企合作师资力量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高校应积极进行教师队伍改革。一是改变以往高校“唯学历论”的人才招聘定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适时吸纳一些攻关技术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才担任产业教授,改善高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二是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科研水平;三是积极为专职、兼职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平台以供其进行学术分享和专业进修,鼓励企业人才来校进行产品宣传和技术培训,加快校企双方人才资源交流互动;四是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打造行业名师、名家,发挥名师带动效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10]。
3.依托在线教育,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校企合作实践探索的试金石。校企合作能否实现内涵式发展,切实解决企业“用工荒”、学生“就业难”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提升课程质量、凸显教育特色。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主动性,借助高校优势专业,融合企业实际需求,校企共建特色课程,培育发展亮点,共同推进教学课程校本化、地方化、个性化,实现校企合作长足发展。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高校教学改革更应牢牢把握住高校网络资源,创设数字化平台,实施网络化教学,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教学;借鉴Coursera、Udacity、edX、清华教育在线等国内外MOOC教学平台,依托现代教学服务支持体系,加快信息化教学步伐,切实优化教学过程,变革学员学习方式,保障学员时时可学、处处可学,进而促进终身教育发展。
1.加强顶层设计,谋求合作国际发展
继续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已经显现,教育内容已逐步跨越国界,同国际接轨。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在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也应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校际沟通,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国际知名专家,通过远程直播、双语教学等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方式,将国际课程纳入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促进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国际化发展。
2.深化合作,拓展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应积极转变观念,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发挥“互联网+”思维优势,引导多主体协同参与治理,更新校企合作发展生态。积极借助“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优势,加大行业沟通交流力度,合理配置行业内部资源。借鉴优秀经验,探索“冠名班”培养,共建产业学院等多种人才培养形式,实现生产与教学的双融合。
3.动态监测,建立质量评估机制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强调,教育监测与评估是决策者和其他教育利益攸关方为教育改革循证决策提供信息的最重要工具之一[11]。为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双主体”积极性,规范合作办学流程,校企合作办学更应重视校企双方内部的教学评价以及对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运行过程的监测评估。鉴于校企合作办学的特殊性,教学质量评估除了包含传统的教学成果指标评估以外,还应重视过程性评价。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教学起点和过程性数据链进行测量分析,依托传感器、多源数据融合、智能评价等技术,动态评估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全面反映学生反应、学习成果、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变化[12],综合考虑多方面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