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娇
博物馆不仅是重要的文化地标,也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让文物活起来”,是推动博物馆文化走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
当前,全球传播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认同危机。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回答“我们是谁”的存在性问题,而在过去的历史之中寻找人类文化记忆至关重要。博物馆承载人类精神文明,对找寻人类历史文化记忆有着重要作用。加之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意义生产也由最原始的实物传播转为线上线下共同传播。
近年来,文博类节目形成热潮,《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现象级节目使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博物馆说》为“文博热”又添一把火。①《博物馆说》每期通过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介绍了130家一级博物馆和13家美术馆中的馆藏珍品,实现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取得新突破。
《博物馆说》以文物为载体,用文物作为文化符号,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强化观众的身份认同,激发人们的集体记忆,最终形成文化认同,达到情感共鸣。传统文化与短视频相融合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途径。纪录片《博物馆说》用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为文物赋能,在较短的时长里拓展了文物的展示形态,媒介化的博物馆文物更为立体、鲜活。《博物馆说》所选取的文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其背后展现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该片通过文物讲述了中国故事,营造了与受众对话交流的空间。
《博物馆说》筛选出能代表各个博物馆的文物,并以文物为核心编排节目,通过实物呈现的方式,满足观众对文物的观赏需求,通过讲解人讲解、整合编辑单元、应用先进技术等,让观众了解文物背后的深刻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文物作为历史见证者,在观众与文物之间构建起跨越时空的连接。比如纪录片中展现的云南省博物馆的文物——聂耳小提琴,它是奏响国歌的第一件乐器,见证了国歌的诞生,小提琴的使用者聂耳也在中国最困难的年代创作了许多激励国人的乐曲。该片用“国宝”的身份讲述着中华民族之魂,蕴含着震撼人心的革命力量。在配乐的选择上,纪录片在最后结尾部分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打造独特记忆点,讲解人“百花齐放”。《博物馆说》中的短视频均由各馆独立制作完成,没有设置参考样本,其叙事结构、讲解风格、画面呈现、拍摄手法各有特色。以往的视频解说主要以专业配音员作为旁白配音,而《博物馆说》大胆尝试非专业的配音演员,每一期节目讲解人由馆长或专家来担任,由他们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100多位馆长、专家的讲解风格“百花齐放”,摆脱了千篇一律的风格。③风格迥异、通俗易懂的讲解不仅不易让观众产生疲惫感,还增强了文博纪录片的趣味性、通俗性。如此“为文物代言”,不仅增强了独特的记忆点,还拉近了观众与讲解人的距离,使观众能沉浸式“云游”博物馆。比如,吐鲁番博物馆的讲解员身着维吾尔族特色的艾德莱斯裙,娓娓道来《大唐西域记》背后的动人故事,具有民族特色。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梁志敏带领观众认识镇馆之宝——西汉云雷纹大铜鼓,聚焦“世界铜鼓之王”。他身着广西特色服饰,操着特色口音,带领观众感受铜鼓背后的故事。
编辑单元整体化,内容精品化。相比于以往的文博类纪录片,《博物馆说》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短视频方式,将某个文物内容精品化呈现,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文物最大化呈现。采用短视频的方式也是《博物馆说》贴近受众的表现之一。文物与短视频的结合可以平衡文物厚重的历史感与受众年轻化的失衡状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物的趣味性、通俗性融入宏大的历史表达之中。
此外,《博物馆说》的视频均由各馆独立拍摄,但143期短视频整体呈一个放映单元,每集短视频的片头固定且均为50秒时长,片尾相同,展示主办、承办单位。大多数短视频具体文物名称呈现在视频右侧,右下角有“博物馆说”的标志,字体、字号、字幕等也基本相同,整合成了一个编辑单元,整体化传播文物特色。为确保视频的制作水平,有些博物馆组建了专业的制作团队。比如,浙江卫视负责浙江省6家博物馆、2家美术馆的视频拍摄与后期工作,8部作品风格统一成单元化,都采用了专业设备,采用探针摄像头拍摄其中7件藏品,淋漓尽致地呈现出肉眼难以看清的藏品细节。其摄影、文案、剪辑等过程中都经历了反复打磨与推敲,让观众享受一场5分钟的视听盛宴。
借助数字化技术,使文物立体化。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图片,科学技术的创新为视觉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改变了往日单一化、平面化的展现方式。5G、VR、AR等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文物细节得以展现,另一方面还原了文物背后的历史,使文物“活”起来。河南博物院采用3D扫描技术,全方位展现了莲鹤方壶的构造、工艺及纹饰。该技术将壶身腹部的蟠龙纹、壶盖上的荷花瓣等细节放大,展现了春秋时期大变革的时代风貌,以及春秋时期郑国的高超工业技术水平,增强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加强了观众对这件文物的认知。辽宁博物馆采用3D扫描技术,让《簪花仕女图》中的5位唐代女性“走”入画卷,让二维的静态画卷更具有吸引力,不仅展示了仕女春日游园的胜景,还展现了唐代女性面妆丰富、以丰腴为美的时代审美特征。
故事化引导话语表达。比起枯燥无味的讲解,人对故事更感兴趣。故事是人类了解历史、熟悉自然、感悟自身的通俗方式,它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原型文化,在人类的血脉中播种下了讲故事、听故事、爱故事的基因。④《博物馆说》在开始策划阶段,高度关注与文物相关的故事,将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故事等要素相关联。同时,故事中对细节的具体描述有助于重现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今天的距离。⑤潍坊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峭壁兰图》由郑板桥创作,他借生长在高山上与山脚下的兰花来比喻芸芸众生,叩问世间不公,又以山脚之兰坚贞不屈的精神直面人生。这件文物由“最美轮椅姐姐”刘晓清讲解她与《峭壁兰图》的不解之缘。她因儿时遭遇不幸而高位截瘫,在这时遇到了郑板桥先生的《峭壁兰图》,“兰草精神”也深深鼓舞着她。在刘晓清的影响下,潍坊市博物馆有了手语讲解、盲文介绍,还为残疾人举办书画展,展现了博物馆的社会担当。
场景化触发文化认同。文物承载着人类的文化记忆,只有反复体验、回忆,才能不断巩固自身的文化认同。将历史故事进行演绎,使受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将对自身的记忆代入其中,与现时的、共享的、起到巩固根基的文化记忆相融合,重构了受众的文化记忆。⑥线上博物馆传播使得参观者又重新回归“在场”的过程。这种“在场”的回归并非重新讨论现实空间的物质性身体,而是身体通过文博类纪录片对感官知觉进行弥补和统合,延伸出虚拟空间的知觉中介恢复“在场”的感知与实践。⑦观众通过文博类纪录片参观文物,为“在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实现沉浸式体验。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关注情景设置,采用多种方式增强文物的传播力与感染力。自贡恐龙博物馆的《李氏蜀龙》视频运用动画、人物演出、历史照片与讲解相互配合,营造了场景,直观地展现了侏罗纪时代的恐龙化石,带领观众穿越到了一亿多年前。山东博物馆《明衍圣公香色麻飞鱼贴》视频里的文物介绍,采用历史资料、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明朝的服饰文化及“辨贵贱,明等级”的社会秩序。麦克卢汉强调“媒介是人的延伸”。观众通过《博物馆说》营造的场景延伸了其听觉、视觉等感官体验。同时,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多种感官共同作用会提升认知效果,人们会通过思维来控制身体行动,在线上在场化传播后,驱动人们在线下走入博物馆去实地体验。
式(8)中 (1+k)fu即表示卫星接收信号频率表示卫星天线发射下行信号频率fst,fs,normal为转发器频率标称值,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卫星转发器本振的偏移或漂移,该值与设计标称值存在一定偏差,在计算过程中,该值应取测量得到转发器本振频率值fs的均值,卫星本振与设计标称值的偏差为:
立体化打造文化传播。《博物馆说》系列纪录片不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还在学习强国、央视网、人民网、芒果TV、爱奇艺等平台上线,同名书籍《博物馆说》也已出版。多渠道传播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打卡100多家博物馆。短小精悍而又内涵丰富的内容,架起了主流媒体、视频网站、电视台、博物馆和图书领域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对文博内容的一次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激发起观众对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的探索热情,博物馆之声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纪录片的价值正如文物的价值一样,是被人构建与赋予的。文物本身作为物理材料的价值是中性的,唯有人的意志加于其上,才拥有相应的价值。⑧通过传播,《博物馆说》中的文物得以到达不同的人。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加以建构,赋予纪录片独特价值。
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提出:“尽管集体记忆是在一个由人们构成的聚合体中存续着,并且从其基础中汲取力量,但也只是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才进行记忆。”⑨如果照片、文字、图像等是存储集体记忆的第一媒介,那么文博类纪录片作为激活存储集体记忆的第二媒介,可以触发受众心灵深处的记忆开关。⑩这里的记忆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这是中国人充分共享的集体记忆。《博物馆说》作为激活集体记忆的载体,搭建了与过去之间的桥梁,使得记忆可以延续,显示出生动的文化价值。《博物馆说》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背景相结合,使用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加以表达,使历史文化、革命文化都蕴含于该片系列短视频中。例如,该片介绍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主席用过的沙发、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丝绵袄、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小炕桌等文物,这些文物带我们重回那个艰苦斗争的革命岁月。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观众浸润在文化基因中,形成文化认同。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共通的,《博物馆说》以共同情感为基础,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更好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爱国主义文化,实现了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塑造了中华文化的标签,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信。
博物馆打卡已经成为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方式。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我国博物馆的接待观众仍达到5.4亿人次,还有数以万计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设备线上游玩博物馆。博物馆除了带来公共效益,还会带来一些经济价值。博物馆文创产品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网红雪糕、考古盲盒、橡皮等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让人们体会到文物不止有一面,文创产品也能成为链接博物馆与大众、增强文化记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观看《博物馆说》相关视频,种草某个博物馆,并在线下参观博物馆,购买文创产品,将“博物馆带回家”。文创产品具有长久性、稳定性等积存的历史资源,相对于一般产品而言,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市场价值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⑪
《博物馆说》浓缩了节目内容,摒弃了原本长篇大论的叙述方式,一改以往四十几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的节目时长,每集仅用5分钟讲述一件文物,使人们可以在吃饭、等车、睡前等碎片化时间进行观看,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传统的文博节目多呈现严肃、高冷的风格,且以专业性、知识性为主,导致传播范围相对较小。而《博物馆说》转变了传统的枯燥说教模式,将文物文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方式表现出来,既有对文化的敬畏,也有对历史的尊重,寓教于乐,将厚重的历史融合到纪录片中,这也是文博类节目的重要价值之一。《博物馆说》让人们看到文物散发的独特魅力,实现了认知与教育的双重功能,也是对文物的记录与发扬,彰显了其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
互联网时代,文博类题材纪录片传播有了更多元的发展,其改变了原本固定的节目模式和内容表现手法,借助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立体化、多渠道的传播。《博物馆说》以文物为切入点,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它的成功可以归结于以新颖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呈现:在节目观念上,以传统文物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节目赋能;在节目内容上,讲解人“百花齐放”,打造独特的记忆点,同时采用数字化技术,将文物立体化,形成一个独特的编辑单元表达节目内容;在节目传播途径上,不拘泥于传统的讲述形式,而是采用故事化话语表达、场景化文化传播,同时积极利用视频平台,做到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并且出版了同名书籍《博物馆说》,兼顾到了节目的文化价值与娱乐价值,寓教于乐。
文物是古代人智慧结晶的体现,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光芒。只有去看文物,与文物对话,了解文物背后的含义,才能真正了解古人的智慧,感悟人类历史发展的不易。互联网时代,文博类纪录片在进行创作时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依托新技术展示文物,并且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立体化传播,让文物走出“严肃”的印象,贴近大众,更接地气,让文物在“活起来”的同时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过去拥抱未来。
注释:
①徐红梅,马苏薇.《博物馆说》——推动文化资源融合共享[N].人民日报,2021-02-28(008).
②朱嫦巧.文物——一个带有时间维度的文化认同物[J].四川文物,2007(03):81-85+92.
③李嫔嫔.“活”在短视频时代文博类纪录片的守正创新——以《博物馆说》等微纪录片为例[J].电视研究,2021(11):40-42.
④高鑫,贾秀清.21世纪电视文化生存[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258.
⑤梁艳萍.新媒体语境下博物馆短视频与直播的内容优化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6):110-112.
⑥张兵娟,邵高明.创新活化、文化记忆与传播共同体建构——谈文化类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J].当代电视,2021(08):42-46.
⑦孙雅然.“身体在场”的回归:电子游戏中的身体实践探究[J].视听,2022(04):48-51.
⑧周孟圆,杜晓帆.文物的价值在行动中产生——文物价值认定的前沿理念与经验[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01):15-25+108.
⑨[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9-40.
⑩曾丽红.“记忆作为方舟”:论文博类纪录片形塑集体记忆的媒介功能[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1):120-123.
⑪董志铭.浅谈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价值[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0):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