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媒体的应用

2023-03-22 22:13董晓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思政内容

董晓宇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升级,当前互联网日益普及,以微信、微博等媒介作为代表的微媒体平台,正以多样化形式融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如今人们已经步入微媒体时代,智能手机与社交软件的应用为微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技术载体,大学生可通过手机社交软件获取信息,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此时思政教育工作有必要迎合微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应用,逐渐创新教育活动载体,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一、微媒体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微媒体具体指以微信和微博为主要形式的网络传播方式,其中涵盖了微信、MSN、QQ等在内的即时信息传递途径,信息传递速度具有即时共享性,传播内容具有多样性,传播方式具有广泛参与性,一直以来微媒体深受学生群体的青睐。作为即时高效的信息发布与内容共享平台,微媒体的用户可直接通过手机网络更新个人信息,且微媒体社交平台有着图片编辑、视频上传以及评论的功能。关于微媒体的特点,大致体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具体表现为用户在使用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社交平台的时候,在线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展开交流,微媒体的互动性很强,信息传递速度很快,人们从信息的旁观者转为参与者、传播者。二是信息传播具有高效性与流动性的特点。微媒体时代下信息传递高效性明显,如果传递的信息量比较少,那么信息的传播速度就会很快。三是信息传播内容具有多样性,且内容更加丰富。微媒体时代下,人们可以同时接收来自不同微媒体平台传递的信息,如今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渠道已经转变,不再仅仅通过纸媒或电视新闻媒体获取信息。微媒体平台中,最常见的就是微博热门,在编辑微博文字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还能发布照片与视频消息[1]。

二、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主要涵盖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这些理论有着真理性的特点,且内容十分丰富,对学生三观的树立意义重大,也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广大学生群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性比较强,且多数内容晦涩难懂,以往思政教育多为教师讲解知识,表达方式单一、内容讲述枯燥、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媒体时代下,思政教育开始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教育内容,与传统信息传递媒介相比,微媒体应用下的网络媒体涵盖大量丰富的信息,可通过视频与图片传递消息内容,使思政教育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微媒体中信息十分丰富多样,学生可从中感受各个国家的道德规范与风俗,从而获取更具有时效性的思政教育内容,这对拓宽学生眼界、增长见识有着重要意义。

微媒体的应用强化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果,从而网络媒体被用于教育领域。微媒体凭借着自身多元化信息与影响力,学生利用手机或电脑即可完成信息传递与沟通,并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接受消息内容,主动参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学习。与此同时,微媒体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防止了内容的交叉重复,提升了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中的传播速度,教师与学生可以在平台中随时随地的交流互动,一同探讨相关问题。传统思政教育多依赖于教师心理咨询、说理引导等,教师无法对学生展开单独教育,而微媒体的应用使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时间与空间界限,学生与教师在开放教育的平台下参与教育,使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更加贴切,网络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发展空间。

(二)挑战

教师应用微媒体进行思政教育,以往的教育活动多为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点,教师对于自身的教育模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师对信息与知识的掌控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如果教师忽略微媒体时代下网络媒体的应用,那么思政教育内容将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接受教育时同样面临挑战,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接收多样化信息,但学生在网络媒体中面对的信息十分复杂,微媒体中的内容存在着多样性特点,信息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不良信息的存在会给学生的意识形态造成干扰。比如,学生有时会被未经过证实的不实信息误导。微媒体有着即时消息传递的特点,面对紧急事件,这些信息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就发了出来,如果是虚假信息,则会影响学生的判断,甚至带来严重后果[2]。

三、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媒体的实践应用

(一)强化教育内容价值认同,明确思政教育的主导地位

学生思政教育价值认同指的是学生可接受并认同思政教育内容的价值,自愿参与思政教育,强化个人思政素养。价值认同是保障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条件,需得到教师与学生的认同,思政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类活动,指向明确,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选择需服务于社会意识形态。思政教育质量一般会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完善个人知识体系,解决时间与空间环境下成长遇到的问题。微媒体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应巩固相关理论的指导地位,适合多元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趋势,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个体与社会理想相互融合,发挥微媒体的应用优势,以直观的形式传递思政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网络化语言与主旋律教育内容之间更加贴切,以便降低学习难度,方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点[3]。

(二)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第一,以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为载体的微媒体平台打破了以往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局限,使思政教育活动随时随地的展开,转变了传统知识点灌输的课堂教育形式,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学生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一代青年群体,受微媒体的影响,无论是认知模式,还是生活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内容,迎合微媒体时代发展规律,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应用网络媒体,创建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打造微媒体时代下的互联网文化精品,促进内容多维传播,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正能量。构建多元化思政课堂,鼓励学生线上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热点事件,将前沿问题带入思政教育活动中,以客观的思维评判事件。凭借网络媒体平台的交互性特点,共享学生动态内容。

第二,丰富大学思政教育内容。一直以来大学阶段的思政教育始终重视理论教育,不仅内容抽象,复杂难懂,且教学内容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教学方式多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微媒体时代下[4],思政教育内容有必要从内容与方式两部分入手,重视理论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关联,使思政教育内容逐渐生活化,善于应用互联网,将来自微媒体中的社会热点或与生活贴近的内容作为思政教育资源,以便学生更好地熟悉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应分别包含“传统理论”“现实生活实例”两部分。立足于道德观与价值观,基于传统文化对学生个人修养进行培养,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与家庭责任感,学会去尊重他人,树立尊老爱幼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价值。

(三)提升思政教师与学生的微媒体素养

第一,提升教师微媒体素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应用。高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明确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对实际教育效果的影响。一是教师应保持着敏锐的媒介意识。比如,微信对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微媒体平台受到了学生群体的青睐,并逐渐成为一种现代化生活习惯,教师也要试着接受微媒体社交平台,将网络媒体作为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工作态度,客观的对待微媒体,利用微媒体内容多样性与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优势,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借助网络媒体创新教学模式。二是教师应提高自身媒体运用能力。将网络媒体与思政教育活动相结合,教师在保持敏锐媒介意识的同时,也要以一定的能力为支撑,熟练操作微媒体设备,学会快速筛选公众号和微视频中的信息内容,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给学生,从手机和电脑等客户端获取信息,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第二,重视学生微媒体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网络媒体应用能力。一是关注学生健康心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三观养成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心理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所在。伴随着微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社交平台已成为学生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空间。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以及情感问题,一系列不良情绪的存在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此时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个人情绪的宣泄,从而释放压力。教师可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二是加强学生道德建设。由于微媒体网络社交平台有着隐蔽性特点,每个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身份都是虚拟的,这会让学生产生自己无须在网络世界中承担责任的错觉,甚至随心所欲的发表个人言论,错误的思想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时学生会将不良情绪上传到网络平台中,一旦不良情绪被认可,这种情绪将会蔓延,影响其他人的价值观念与思想信念。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设法律课程,引导学生务必遵守网络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学生个人法律意识,提升网络素养。

(四)应用思政教育载体,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适应对思政教育载体的应用,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不同教育形式的融合,加强对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向平台上传优质教育资源,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吸引学生关注思政教育活动,主动参与其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发挥微媒体网络平台传播的优越性,关注网络媒体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微媒体为教育载体,对学生三观进行培养,强化道德修养,让这一系列内容都被渗透到教育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扩大教育活动的覆盖面积,转变以往的思政教育思维定式,借助网络媒体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五)转变思政教育观念,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开展思政教育

第一,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挥微媒体的积极作用。对传统思想教育观念加以转变,发挥微媒体的作用,提高教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资源的思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从网络媒体中筛选重要信息,迎合微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关注学生内心变化,致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通过社交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心中所想,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相融合,利用网络媒体引导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活动。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资源,以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创作优秀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搭建校园文化平台,向学生群体传播核心价值观与文明诚信的校园精神。建设“红色网站”,掌握网络话语权,加大对网络传播渠道的重视,避免校园网流于形式,依靠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向学生传播正能量,致力于校园文明健康网络环境的营造。

第二,加强平台建设,完善相关设施。网络媒体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专业化信息,网络媒体对于资源的获取渠道不会受到时间与版面的限制,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可以查询各类信息,无形中拓宽学生视野,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更加便利。网络媒体中的信息有着即时性特点,信息是实时更新的,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信息以最快速度传播到各个区域,学生可通过手机第一时间了解各地发生的大事小情,且这些信息会以声情并茂、音视频结合的形式呈现,使原本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知识形象化的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对信息的兴趣,提高思政教育内容的吸引力。网络媒体信息兼具复杂性与开放性,互联网平台中涵盖着大量信息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需查询感兴趣的内容,增强见识,丰富信息储备,及时发现个人不足。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可以多渠道进行信息的传播,迎合微媒体时代发展趋势,注重对信息的筛选与甄别,加强平台建设。对此以下建议可供参考。一是依靠校园网络系统,为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提供帮助。系统的构建需要完善软硬件设施,面向全体学生建设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同时校园网平台可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就业指导等服务,致力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二是凭借网络通信设施,促使思政教育平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网络新媒体即时工具有着互动性较强的应用特点,在思政教育环节应用该工具,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转变以往一对一教育的不足,实现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思政教育效果,学生与思政教师可以直接线上沟通交流,方便教师更好地观察学生学习情况。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微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网络媒体以及微媒体的发展十分迅猛,微媒体逐渐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使其成为学生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本文根据微媒体的特点强调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果,明确其在教育环节的重要地位,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思政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主要内容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