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视角下的劳动教育理想及其行动路径研究 *

2023-03-22 21:38王鹏飞钱永慧
中国电化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劳动课程教育

王鹏飞,钱永慧,杨 帆①

(1.苏州大学 新教育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23;2.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性活动,劳动素养是保障人类自身延续发展的必备素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当下,完善劳动教育不仅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更是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具有重要意义[1]。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功能地位不断得到提高,课程体系得到专门化和规范化,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之后,关于劳动教育的价值、概念、内容、实施、评价都有了系统性的认识和解读,这对推动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当前存在劳动教育师资不足、学生学习方式陈旧、家校社合作不足等问题,劳动教育尚未能够充分有效地落于实处。

2000年,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提出了“理想的劳技教育”,首次基于新教育理论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理想的劳动教育是以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形成劳动素养,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多方面发展为基本目标的教育[2]。在新教育实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想之下,新教育视角下的劳动教育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逻辑起点,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帮助学生加深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培养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同时呼唤家校社通力合作以完善劳动教育的资源供给,开发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教材和读本的编制、劳动教育工作室和活动室等具体场景的布置。在遵循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新教育实验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系统性地提出了劳动教育的理想追求和具体目标,以期从建设教师队伍、研发卓越劳动课程、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等方面构建劳动教育的行动路径。

一、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特点

孕育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自古就将劳动作为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教育途径,但是直到革命战争时期才正式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作为教育方针,通过建立半工半读制度、开设工农补习学校等措施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这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劳动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其课程水平,我国建国以来的劳动教育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承载政治维稳功能,初现规范化课程形态(1949—1977年)

在建国初期,劳动教育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抓手,具有实现思想改造、打破体脑分离的政治功能。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劳结合的教育原则,要求打破旧中国将劳动和教育相对立的错误倾向。在这之后的五年间,国家陆续颁布中小学学生守则、学校规程、教学计划等文件,要求学校以走进农场、走进合作社、参加生产劳动等课外实践方式实施劳动教育。与此同时,由于建国初期教育经费紧张、辍学人数较高,劳动教育还具有缓解人口压力的维稳功能。1957年,基于革命战争时期的劳动教育经验,毛泽东同志提出以“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群众办学”等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这使得工厂办学校、学校办工厂成为社会热潮[3]。在1958年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我国将4小时和8小时的两种劳动制度与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相结合,使得劳动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

为了解决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未被纳入正规课堂教学计划、学校教育缺少劳动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问题,我国在1956年提出中小学校设立生产技术教育课程的要求。当时设立的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以生产性劳动知识与技能为内容,有明确的课程时长、课程实施要求,可以被认为是我国首次在学校教育中提出的专门的、规范的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不过,虽然劳动教育在这一时期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并且以生产技术教育为切入点走向规范化,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体脑分离的错误倾向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限制,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偏重于农田、工厂等生产性劳动,劳动教育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薄,劳动生产的地位被过分强调而出现“以劳代学”等背离教育目标的现象。

2.纳入素质教育系统,建设专门性劳动课程(1978—2011年)

改革开放以后,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得到建设和发展。其表现之一是,劳动教育所涉略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情感等作为中小学德育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素质教育系统,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品格健全发展。随着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不断彰显,我国在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以课外实践、产教结合、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并要求社会各主体集合资源和力量助力学校在实践中育人、在劳动中育人,这标志着劳动教育正式被纳入素质教育系统,并被赋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在课程方面,教育部在1982年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做出专门指导,要求劳动技术课程应“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劳动技术原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以学生劳动态度和劳动表现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考核制度[4]。在经过五年的试点总结之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7年颁布专门的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对各年级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以及教学注意事项进行了细化,切实推动了劳动技术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实施。在1987年至1998年期间,我国形成了《园林花卉》《家庭电工》《农作物栽培》等多系列劳技课教材[5]、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劳技课师资队伍、提供专门实践基地和设施设备,并且将劳技课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体系,这标志着专门性的劳动课程基本形成。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赋予了劳动教育更多时代性内涵,要求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融合,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问题探究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并且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人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得以持续改革深化,将社会服务、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职业体验、考察探究活动等纳入教育内容,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过,劳动教育虽然已经得到充分重视,但尚未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并且课程实施过程缺乏评价监督,致使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模糊、课程实施流于形式、教育资源匮乏,其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明升暗降”。

3.奠定专门教育地位,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劳动观发展到新高度、新境界,推动我国劳动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发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要依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之后,我国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将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对我国部分地区劳动教育观念和行动较为薄弱的情况进行改革。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6],正式确立了劳动教育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专门地位。2020年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了要在以往劳动教育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以及创造性劳动能力等综合劳动素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地位得到确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本体性价值得到丰富,劳动教育的独立教育体系得到构建与落实。202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的性质与基本理念、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关键环节与评价方法、整体规划与组织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等方面做出详细指导。2022年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以劳动素养统领课程目标,以劳动任务群搭建课程内容结构,以具体案例提出课程实施建议,进一步推动九年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落地[7]。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纳入科教兴国战略,让劳动教育回归,体现着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的完整性。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这一体系指向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通过不断壮大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并整合家校社多方劳动资源提升基层劳动教育质量和实践。但就目前劳动教育现实来看,依然存在以下较为普遍的问题:第一,劳动教师主要由班主任或课时不满的教师兼任,缺乏专职专业的劳动课程教师;第二,劳动课程经常成为理论知识课,劳动实践和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混淆;第三,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良莠不齐,缺少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和操作指南;第四,学校的劳动教育场地主要借助已有的绿化场地、屋顶、走廊等空闲场地,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资源支持不足,尤其是缺少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出于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思考,发起于2000年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新教育实验,秉持“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教育理念,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逻辑起点,系统性地提出了劳动教育的理想追求和具体目标。通过在中小学开展的广泛实践与探索,致力于解决当前劳动教育在师资力量、资源建设、实践场域、制度保障、家校社合作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完善我国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样本。

二、劳动教育的理想追求和具体目标

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并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之下,新教育实验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已有的劳动教育改革经验,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实背景与未来选择进行综合考察,主动承担起创新劳动教育的使命担当。基于新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以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强化劳动教育的师资建设、创新劳动教育的学习方式、优化劳动教育的支持环境、加强劳动教育的外部保障为理想追求和具体目标,深刻解决当下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根据劳动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新教育实验提出以下理想追求和具体目标:

第一,解决好为什么需要劳动教育的问题。劳动教育负有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任。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动力源泉[8]。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方法[9],也是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手段。在学校教育中明确劳动教育的本体性价值,可以帮助个体掌握劳动技能、树立劳动价值观、培养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这对个体品德、心智、体格和审美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0]。在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更是国家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超高速发展已经对教育提出了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要求,一旦教育和教学脱离生产劳动,或者生产劳动脱离教育和教学,国家社会的进步发展将难以持续[11]。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社会性价值,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劳动教育对于个体乃至国家的重要价值,应通过劳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鲜活力,以实现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社会的战略目标。

第二,解决好由谁来开展劳动教育的问题。具有劳动知识以及经验的教师、家长、社会人员均可参与承担劳动教育。教师是劳动教育的实际组织者和领导者。提升劳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壮大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成为发展劳动教育必须加快解决的现实问题。新教育实验强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行动的逻辑起点,这也是因为劳动教师的质量决定了劳动教育的质量,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是加强劳动教育建设、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但是,考虑到当前劳动课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劳动课程实践性、广泛性的特点,新教育实验鼓励提高劳动教育教师来源的丰富性,这样在扩充劳动教育师资力量的同时,又能够促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并形成资源共享共融机制。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新教育提出了三点具体目标:一是鼓励劳动课教师实践反思,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自觉主动地学习并掌握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在此基础之上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模式,促进劳动教育的“知行合一”。二是要借助网络师范学院等教师在线学习平台,围绕“五育并举”构建起基于网络的教师发展体系和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备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具有强烈职业认同、能够主动寻求自我发展的高素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三是将社会人士的广泛参与作为将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引入劳动教育的前提条件[12],邀请家长或有劳动经验的社会志愿者利用拥有的劳动资源或场景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劳动潜能,使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第三,解决好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劳动的问题。学生应该在家庭生活、学校教育、社会劳动中寻求劳动素养的整体提升。作为一项具有实践性特征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体验[13],因此劳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局限于传统学科所采用的课堂听讲、阅读背诵、书面练习。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应该鼓励学生将劳动生活与智力生活统一起来,用具有智力挑战的劳动充实孩子的学习时间[14]。基于这一思路,新教育主张在家庭生活中,应该让学生从洗衣、做饭、自理等相对简单的家务劳动开始训练,然后逐步围绕学生生活世界中的多种关系为教育情境,促使学生在劳动中通过向外探究和向内反思实现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对话。在学校教育中,新教育则希望学生手脑结合,帮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提升高阶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打破传统学科知识传授方式的束缚。在社会劳动中,学生应该走向社区、社会、大自然,不再单一地依赖教材、课堂以及学校获取劳动知识技能,而是可以组合使用探究、考察、调研、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多样化、实践性的学习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劳动教育的现实是,需要将培养孩子最简单的生活劳动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新教育团队在2022年秋季开展的一项劳动课实施现状调查显示,在20980名中小学生中,40.90%的学生不会洗衣服,42.80%的学生不会煮面条,63.20%的学生不会炒菜。当前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脱节严重,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学习能力仍是一个长期课题。

第四,解决好营造何种劳动教育环境的问题。应通过营造具有完整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环境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劳动教育不仅肩负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还应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生活世界,需要尊重并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选择。因此,劳动教育环境应该具有完整性、开放性。

新教育理论认为,劳动教育环境的“完整性”首先体现为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劳动育人理念渗透于劳动教育内部各环节的始终、渗透于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过程中,以完整统一的育人理念引领学校实现“五育并举”、协同育人,促进师生共同享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次体现为,需要形成专门性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劳动教育评价的相互统一,打造有助于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完整立体的劳动教育空间。

劳动教育环境的“开放性”体现为,不仅要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先进文化,利用所处地域的特色劳动教育资源设计主题教育内容;还要能够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劳动场所、劳动主题、劳动方式、劳动对象,允许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劳动、探究学习。作为一项复杂且长周期的系统工程,劳动教育环境的营造需要家庭、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倾力支持,联袂破解如何构建有深度的劳动学科资源、如何打造有广度的劳动场域、如何营造有温度的劳动文化氛围等难题。

第五,解决好如何外部保障劳动教育的问题。应该从政策制度、多方合作、信息技术等方面保障劳动教育的高效落地。新教育结合已有行动经验,呼吁三大保障机制:一是寻求劳动教育各环节的政策设计和制度供给。尽管各地各级政府出台了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但如何保障供给促进政策落地仍然是一大难题。笔者调研158家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后发现,师资保障、经费保障、场地保障、安全保障、以及与应试科目绩效考核之间的冲突等,是目前各地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政策议题。二是追求家校社多方合作的劳动共育机制。一项关于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行动效果的调查表明,新教育的家校合作委员会、新父母学校与俱乐部、萤火虫工作站等家校社合作机制对于学生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5]。劳动教育需要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整体规划、具体实施、理念宣传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发挥家长在帮助学生确立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在创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挖掘劳动教育资源以及提供劳动实践岗位等方面的支持作用,通过构建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格局以实现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目标[16]。三是借助现代信息科学的技术支持。劳动教育要向信息化、智能化迈进,以信息化平台为媒介和手段培养学生在劳动中探究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通过建设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数码社区”,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取经过遴选和整合的、更新及时的、优质的劳动教育智识资源,使师生家长能够在“数码社区”共同学习、交流情感[17]。

三、劳动教育的行动路径与实践经验

基于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逻辑起点的行动思想,新教育实验强调通过打造一支能够开展专业行动且具有崇高教育理想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来研发卓越劳动课程、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在不断寻求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的过程中使劳动育人目标真正落地。

1.专兼评聘优质师资,提高教师劳育能力

尽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自2022年起已在教育部整体部署下开设“劳动教育”本科专业,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专业师资不足依然是阻碍劳动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出于这一考虑,新教育实验强调“能者为师”,鼓励一切可以将课程教学与劳动素养有机融合的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共同参与劳动教育工作。根据过去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新教育实验学校探索出了一条“专兼评聘”相统一的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专”即专职吸纳,是指在学校已有教师中选拔出参与劳动教育积极性高、教学模式新、动手能力强的个体成为劳动学科专职教师,并负责牵头组建劳动课程教研组;“兼”即兼职吸纳,是指从全体学科教师、班主任教师中,以自主自愿原则遴选具有一定劳动教育素养的兼职教师参与劳动课程教研组;“评”即评选能手,是指在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企业职工中评选出劳动教育能手,广泛动员他们参与到学校劳动周、劳动主题项目等活动的教学工作中;“聘”即公开聘请,是指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突出贡献人才等经验型专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劳动教育培训机构的学者型专家进校授课。

在通过多种方式吸纳优秀劳动教育师资的同时,新教育提出了劳动教育教师的三维成长目标:统筹力、创造力、把控力。第一,劳动教育教师要对课程设计具备统筹力。优秀的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统筹设计有梯度、螺旋上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来贯通大中小学人才培养全程,引导个体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第二,劳动教师要对教学实施具有创造力。我国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顾建军教授指出,劳动课程教学应该以“主题引领、项目驱动、活动渗透、问题嵌入、评价优化、文化熏陶”为新思路。教师应该具备创设单元劳动情景、讲述劳动故事、营造劳动场域、评价劳动成果等教学创新能力,从而加强劳动文化熏陶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第三,劳动教师要对师生成长具备把控力。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中心,让学生的劳动强度(体力)、难度(脑力)、长度(毅力)有所提高[18],使学生在劳动课程中出出汗、动动脑、努努力。教师也要以此标准要求自己,增强自身的劳动素养,以免“有劳动无教育、有技能无习惯、有能力无品质”。

2.研发卓越劳动课程,制定习惯养成计划

与传统学科不同的是,劳动课程更加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磨炼意志,希望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因此,劳动教育课程不能是知识的堆砌或罗列,而应该使教学过程具有生命的温度和生活的厚度。新教育实验在成立初期就提出了研发卓越课程这一行动,认为只有提高课程的丰富性和卓越性才能够使学生从书屋走向生活、走入社会。近年来,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新教育实验通过二次开发和整合创造等方式研发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可以被广泛应用的劳动课程。

新教育形成了以必修课程和拓展课程为主、项目式课程和劳动周课程为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比如新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设立了以劳动主题日为代表的基础必修课程,这类课程强调师生自我管理并且普适性很强。与此同时,学校以“地球村”“部落群”“社区馆”等不同主题开设了拓展性的“微社会”课程,通过模拟申请、面试、培训、上岗、体验等环节设置银行行长、邮局快递员、超市老板等“微社会”劳动岗位,使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劳动过程。此外,学校还在每月的第四个星期五设置“经济交易”劳动周课程,允许学生申请、注册自己的俱乐部、公司,生产、销售自己的劳动成果和课程产品,以此来开展儿童创业的自创性劳动课程。除基础性课程以外,学校还可以围绕“田园小当家”“花生王国”“大美辣椒酱”等不同主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实践,使课程从发展学生劳动能力上升到培养学生哲理上来。

为了有效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新教育强调以“每月一事”的方式将劳动教育日常化,鼓励学校在学生衣食起居的方方面面体现劳动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依托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学校在各年级段集中开展“21天劳动养成计划”,为每个年级制定了12个符合年段特征、具有普适性的家庭劳动任务清单,诸如整理书包、垃圾分类、清洁用餐、种植盆栽、时间管理、社区服务、创意礼物等等。全体学生按照清单和示范性视频指引,连续21天对单一劳动任务进行模仿、规范、创新,最后再利用7天对劳动成果进行展评交流。按照每月一事的频率,每个学生每年可以养成12个最基础的劳动习惯。正是受益于日复一日的劳动养成计划,学生们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得到提升,为人生打下扎实亮丽的劳动底色。

3.搭建家校共育平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劳动教育自身的复杂性与实践的条件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进不能依靠学校自身,需要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全方位支持[19]。在新教育实验提出的十大行动中,家校合作共育是拓展劳动教育资源的有效路径,被实证研究证明可以弱化区域劳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朱永新教授专门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理想的父母应该努力配合学校、社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使孩子快乐、健康成长[20]。而作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家长群体中不乏能工巧匠、劳动能手、科技精英、商界人士等,家庭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家校合作工作中,学校可以聘请家长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邀请家长和师生共同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寓于家庭生活、家长行业中的资源转化为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学校也可以建设家校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邀请家长协同开发劳动项目、指导劳动过程、评价劳动课程、保证教育实效。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网络公益研修,参与劳动场景的布置、劳动教育效果的调研等等。

除了家庭教育资源以外,劳动教育还强调广泛整合社会劳动教育资源,拓展开放、多维的时空路径。作为劳动教育实验区之一的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自身国际汽车城的资源优势,研发《走进一汽·走近汽车》区本教材并从红旗文化、车厂生活、设计制作、现代服务、智慧工业等方面开展教学,使学生了解汽车工业发展史、创作车型剪纸、制作泥塑车模、创造等比例车模,亲身体验汽车销售、维修、清洗等劳动岗位,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凯军面对面交流造车难题和心得。目前,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地域特色“汽车”为主题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开发的劳动课程内容覆盖十大任务群。参与该区课程的学生不仅能够正确使用各类劳动工具,还可以在劳动中增强体力、提高智力、开发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不断树立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劳动精神和时代责任感。

4.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加强配套政策供给

针对当前多数劳动教育过分看重生产劳动而轻视学生脑力劳动的问题,新教育强调深度挖掘科研院校的劳动资源,确保脑力劳动在课程设计中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注重幼小初高大一体化发展的学校已经据此进行了大胆尝试,比如《机器是怎样识别物体的》《带领学生“造钻石”》《无限空间建造节》等劳动教育课程主要由小初高不同学段的学生与科研院所、高校单位教师共同完成。这些课程横跨学校、家庭、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社会教育机构等单位,以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的方式形成知识含金量高、实践任务重、项目周期长的脑力劳动课程。在现有劳动教育共同体中,学校负责整合各个单位的教育资源并优化、完善学校内外的教育要素,家庭提供最为真实的职业经验和劳动故事,科研机构提供顶尖实验室、实训教室、专业导师等专业性的劳动场景和师资资源,企业提供真实的企业氛围、供求关系以及灵活的资源配置、服务机制,社会教育机构则依托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戏剧院、体育馆的资源营造劳动教育氛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加快出台劳动教育保障条件供给政策,力求在教材、资源、场地、评价、培训等方面形成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比如在教材研制方面,可以允许有条件的地区率先编写劳动教育教材,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确定教材使用对象和范围。比如在资源建设方面,可以委托具有研究能力的机构开发,或通过专家评审统一采购全国最优秀的课程资源,丰富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免费供全国学校使用。比如在场地建设方面,可以考虑“管、办、评、用”分离,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管理,由各级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开办劳动实践场所,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进行考核认定并公布劳动实践基地清单。比如在师资培训方面,可以参考着手探索国家、省级的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通过不断增强提高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实效性以及培训课程的系统性、融合性,建构包括课程标准研读、课程设计实操、实施过程示教、学科融合指引、教育评价示范、典型案例分享六大模块的教师培训方案,避免过去劳动教师培训存在的片面化、形式化、理论化等问题。

猜你喜欢
劳动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