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风霞
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需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还是激励引导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党史教育既带来传播手段、传播方法的创新机遇,也带来舆论斗争、舆论引导的现实挑战。可谓机遇中蕴含挑战,挑战中带有机遇。因此,如何将“互联网+”背景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既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亟须研究的理论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百年党史风云激荡,是大学生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的力量源泉。加强党史教育,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砥砺大学生奋斗品格、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引导大学生从党的百年风云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坚定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并将这种信念和信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人生的行动指南、前行动力。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坚定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信仰的伟大力量,做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主动承担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责任。另外,党史教育能够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领悟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弥足珍贵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成长力量,校准青春航向,为健康成长提供强劲动力。
(二)砥砺青年大学生的奋斗品格。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体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价值追求,砥砺青年大学生的奋斗品格,激励青年大学生培育求真务实、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在青春激昂的奋斗中砥砺品格、练就本领,跑好新时代奋进前行的“接力棒”,不断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三)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中,深刻理解创新创造的时代内涵和无穷魅力,做敢于“吃螃蟹”、善于创新创造的有为新青年,引领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创造的生动实践中寻找人生价值,展现青春活力和时代风采,促进青年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用创新的勇气、创业的实干、创造的能力,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和使命,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进程。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其多元化、多样化、多层化发展状况,不仅给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带来便利性、创新性机遇,也给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带来制约性、现实性挑战。具体而言,我们主要从直接影响、现实制约两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一)直接影响:网络各种负面信息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大学生网民数量多、上网时间长、上网形式杂,涉猎内容广。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最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其缺乏辨别力,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和不良思潮的影响,有时不能理性地看待世界,不能厘清人生的价值,不能正确判断是非,对欺骗性、误导性等信息缺乏正确的识别能力以及抵制能力。尤其是当今西方意识形态恶意渗透,以及近年来产生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一些敌对的思想观点造成了大学生的认知混乱,严重干扰了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对高校党史教育产生了极大冲击,也给高校党史教育工作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二)现实制约:高校网络育人的相对滞后影响了党史宣传教育。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随后,全国各高校围绕党史教育举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确实激发了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热情,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高校的党史教育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很多高校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功能,没有创办专门党史学习教育网站,不重视党史网络宣传队伍建设,党史教育网络课程研发工作明显滞后。
综上,基于对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挑战分析,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艰巨复杂性、难以预测性和瞬息万变性,我们应着力让机遇成为“手段”,让挑战成为“思路”,变困难为“办法”,从而因地制宜,让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网络阵地更加有形、网络宣传更加有力。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特殊性、多元性,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有利因素和积极方法,全面化、系统化整合网络资源,“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实现教育的有形与有神、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为党史学习教育创设网络载体、创优宣传队伍、创建网络课程。我们从三个层面来具体分析阐释:
(一)三级联动:创设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络载体。百年党史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正因如此,党史学习教育更需创新形式、更新载体,只有讲透、讲活、讲好了其内涵思想,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背景的优势,综合全面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形成全面联动的网络宣传格局。遵循“错开宣传、节约资源、有序推进”的原则,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基本思路,着力打造网站、微信、短视频等三级网络宣传载体。
首先,创办专门的党史学习教育网站。党史学习教育网站是学校向广大青年大学生宣传党史的有效窗口。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明确学校宣传部门负责网站创建维护,及时宣传党史知识,及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制作和发布各具特色的全媒体作品,旗帜鲜明地宣传党史,不断传播先进思想、倡导科学求真、发挥正能量作用。总之,高校要想改变党史学习教育“一阵风”的现状,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网站建设,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相关部门考核中。
其次,创建党史学习教育官方微信平台。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定期推出与党史知识相关的学习视频、有声读物、音乐等图文影音作品,使党史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要从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学校新闻、校园生活、心理健康、未来专业选择等角度切入,把握契机,抓住开学季、毕业季等关键时间节点,将党史教育渗透其中,以提升网络文化作品的思想教育价值。这些内容既接地气,切合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和关注,又与主题网站内容错开,节约网络资源。此外,还可以邀请优秀共产党员、身边榜样分享党史故事,启发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共鸣。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网上的“红色阵地”,思想理论教育网络平台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占据网上意识形态制高点。
再次,创作党史教育短视频。采用视觉化方式讲述党史故事是顺应读图时代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短视频因短小精悍、随时可观看等特点,成为青年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通过这个平台,聘请专家学者或优秀党员为推介员宣传介绍党史知识,以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宣传党史知识、社会热点问题、党的创新理论,以及传达重大会议精神等等,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党史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比如以“畅谈党史”为主题拍摄一期微视频,微视频切入点小、代入感强、互动性足,能够引发共鸣,提升学习教育效果。
(二)三维共建:创优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络队伍。网络宣传队伍是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力量,要坚持软硬并重、师生并进,既要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必需的硬件建设,又要重视依托网络阵地开展工作的专职宣传队伍和大学生宣传队伍建设,做到“三维共建”。
首先,应加强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网络应用及各种自媒体知识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转变观念,积极迎接这些机遇与挑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补上网络应用、自媒体使用的短板。只有熟练运用网络自媒体,才能与广大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共享党史故事的伟大魅力。这就要鼓励思政课教师在微信、微博、短视频里与青年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其次,应加强专职网络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专职网络宣传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好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站、微信公众号,负责好短视频的开发制作。要对宣传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党史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网络运用能力,能够发挥融媒体优势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和广传播。推动宣传员队伍占领利用好社团、宣传栏等阵地,营造良好的隐性环境育人氛围。
再次,应加强大学生网络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凸显、自由奔放,他们获取信息能力强,并熟稔各种自媒体技术。可以遴选一批骨干分子充实到党史宣传队伍中,定期对他们进行党史知识培训,通过他们定期在微信、微博和短视频中发布党史故事及相关内容,使他们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生力军,更能提升育人的针对性。
(三)三向共促:创建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络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和协作性等特征,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具有显著优势。要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育人作用,通过网上课程论坛、在线讨论等资源构建,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展现课程教育的创新价值,从而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独特优势。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话语建构要适应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抽象的、笼统的党史学习教育往往会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党史学习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凸显思想引领性,这是党史学习教育话语建构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话语的建构功能,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提炼丰富而规范的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水平,建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将高校党史教育要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充分结合,用党史蕴含的精神力量赋能大学生的发展,建构大学生的思想、知识和能力体系,更好地服务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
其次,党史学习教育要把握好受众特征。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受众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正处在成长成才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大学生求知欲强但辨别能力尚待加强这一特征,在党史教育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主动设问,提出问题,把问题讲深、讲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辨别能力。既要吸引他们、影响他们,也要贴近他们、唤醒他们,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努力推行“贴近式”教育,杜绝“泛泛而谈”,力争因材施教,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水平。
再次,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内容为王。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成立备课研讨小组,制定详细教学方案,采取专题授课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教育,完善教育资源的完整性。课程内容要融入大量古今中外典型人物案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秉持“讲好”的理念,把准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丰富多样的话语表现形式讲好党史故事,用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唤醒课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激起广大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奋斗情怀。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高校肩负的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群体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既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迫切需要。步入新时代,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更新更高的使命,需要高校奏响时代主旋律、谱好党史教育的时代篇章。高校应敢于面对党史学习教育面临的挑战,建立起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机制,着力抓好网络背景下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工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