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2023-03-22 12:42陈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软性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

陈超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部,福建 福州 350025)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于20 世纪80年代在我国泛起和蔓延,其主要特征是“不作具体分析地全盘否定”[1],将政治、历史、文化、价值、信仰等作为被虚无对象,以期达到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及人们的价值理念,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由于这种直接、露骨的历史虚无主义,出现比较早、存在时间比较长,人们已经看穿识破了其真实面目,并对它的毒害产生了普遍的“抗体”。于是,“它以一种更为隐蔽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被称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2]。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从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出来的极具迷惑性和欺骗性的变种”[3],其危害性比显性历史虚无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对青年危害更大。当代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群体,正处于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期。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奉行者抓住青年经验不足、能力欠缺、三观尚未定型等弱点,伺机对青年灌输其错误的思想观念,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和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生成的原因、表现样态和对当代青年所造成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强硬的措施对其进行深度揭橥与批判,从而让青年群体认清它的真实面目,坚定对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出场语境

根据出场学理论规定,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同样,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出场亦有其独特语境,它是多种因素相互糅合、叠加共振的结果。

(一)“应时而变”

躲避主流意识形态的围剿与批判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出场的现实环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长期在我国思想界广为流传,堂而皇之地对党史、革命人物以及传统文化进行虚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4]。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巨大成就,显性历史虚无主义陷入不攻自破的逻辑悖论的窘境之中,活动空间不断缩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对英雄人物的历史评价、改革开放的历史定性等诸多重大问题的深刻阐述,有力地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论调,为我们甄别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理论参照,这就使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易为人们所识别。同时,社会各界相继掀起了揭露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高潮,使历史虚无主义失去了往日明目张胆的嚣张气焰,日益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者要想存活只得“应时而变”,调整策略,乔装打扮,寻找避难所。于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形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就成了防空洞,成了“避风港”[5]。

(二)“乘虚而入”

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场域。在空间维度上,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完全颠覆了传统舆论传播的单向模式,一种以感性的图像、符号和音乐的新表达逐渐取代了理性的纸质媒介的文字表达方式。在传播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快捷性、开放性的特点,以及借助视觉影像等手法兜售其虚无言论,表达政治诉求。例如,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一味地的迎合青年网民碎片化、浅性化和形象化阅读的喜好,不断地输出其错误的思想观点,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受众,企图消解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动摇网民的价值取向,颠倒社会通行的是非、美丑和荣辱标准”[6];或者充分利用当代青年崇拜权威的心理特点,打造“网络大V”以操纵舆论,传播虚无思想,蛊惑人心,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再加上少数网络平台存在监管不力、把关不严等问题,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便“乘虚而入”,导致大量歪曲、诋毁、丑化历史的言论和文章在网络上大肆泛滥,使一些青年网民不辨真假、盲目跟风,形成“蝴蝶效应”,进一步强化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力度和广度。

(三)“择机而兴”

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时间场域。在时间维度上,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为了吸引眼球、获得关注,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往往刻意选择在民众心中具有精神价值意义的热点话题和重要的时政问题,主观性地“还原”“重评”或“反思”,引发讨论,借机炒作,然后乘机将虚无言论植入其中,以歪曲、诋毁、丑化历史,搞乱人心。例如,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之际,鼓噪舆论情绪,兴起了“了解英雄”“还原真相”“反思历史”等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引发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又如,在纪念十月革命100 周年之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网络媒体大肆传播其精心包装的“历史真相”,通过否定十月革命道路,进而否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和科学性。这种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旗号的手段,很容易满足青年人的猎奇心态,使与网络接触较多的青年群体受到蛊惑和欺骗。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年在接受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想后,又利用自由开放的网络平台将这些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思想广而告之,从而加剧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与蔓延。

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样态

改头换面后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显性历史虚无主义相比较,具有多种新的表征,集中表现在议题设置、传播内容和叙事方式等三个方面。

(一)设置议题:从学术领域转向生活领域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早些年,其奉行者在学术领域(哲学、政治、历史等),一般以“学术研究”为幌子,巧妙攻击主流意识形态,以“理论创新”之名突破意识形态监管[7],通过发表著作、文章等方式贩卖私货,打着“档案解密”“重新评价”“恢复真相”的幌子,用学术化的语言,作翻案文章,设置“理论陷阱”,来丑化和否定党史、国史和军史,企图迷惑人心。近年来,由于历史虚无主义缺乏理论与实践根基,漏洞百出,很容易被揭穿并遭到抨击,在学术领域已经难以立足,于是便把议题设置从学术领域转向日常生活等领域,即向社会生活的底层延伸与渗透。他们以新媒体为手段,通过大众文学、大众娱乐表达观点。一方面,采取符合青年人的探秘心理和娱乐偏向的文化消费形式,迎合热点,制造“爆点”,恶意捏造和篡改事实、肆意编造和杜撰谣言,并通过影视作品、通俗小说和网络段子等文艺表现方式,渗透和传播其价值观和思想观,导致虚无主义气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蔓延;另一方面,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中,以“戏说”“笑谈”“水煮”等方式丑化党的领袖,抹黑人民英雄,“洗白”反面人物,企图遮蔽历史的本真,混淆是非、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青年人的历史观和政治信仰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

(二)传播内容:从整体化转向碎片化

显性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内容一般是结构完整的文本,具有系统性,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则从长篇大论的中心话题转向“热点”“爆点”等微观话题。它们严重背离了唯物辩证法原则,有意撇开历史事件发生时所具有的社会背景,用断章取义、主观裁剪等手法,通过网络微视频和抖音等,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虚无化的“还原”和虚构化的“重评”,从而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例如,他们脱离历史整体联系,“用历史片段来否定整体的历史发展规律,用孤立看待历史的阶段失误而否定历史运动的整体过程”[8],企图以小见大、以偏概全、以假乱真、颠覆青年人对历史的正确认知。特别是在一些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以“文学创作、再现经典”的名义,“采取故事性、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戏说历史”[9],以此博取眼球、娱乐大众、篡改历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和腐蚀性,同时加大了防范的难度。正是在这种软中带硬、绵里藏针的伎俩中,英雄形象被解构,价值内涵被抽空,历史真相被颠覆。这种“利用不引人注目的历史细节做文章,通过歪曲编造历史来渲染‘权力崇拜’、影射现实,对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良俗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侵蚀和破坏作用”[10]。

(三)叙事方式:从硬性灌输转向软性渗透

历史虚无主义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其叙事方式都是直白地陈述观点,言辞犀利、观点明确,受众无须猜测、揣摩或推理便可理解。但近年来,这种叙事方式已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便改变策略,从直说陈述转向暗示诱导,从单一叙事转向多元表达,将其错误的思想观点隐藏在精心设计的暗示、隐喻、联想、类比、反讽等方式中进行间接传播。在新的形势下,他们一般不再直接否定中国历史及英雄人物,而是“披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用反讽隐喻和嬉笑怒骂的话语在“不经意间”诋毁领袖、虚化历史,潜移默化地解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曲径迂回的柔软叙事方式,很容易诱导人们“自由思考”掉入他们所预设的陷阱之中。“硬性攻击转向柔性渗透……这种转向模糊了它固有的政治主旨和价值取向,隐蔽了其实质,其软性和隐性的特点给研判和辨析工作带来了难度”[1]。虽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改变了叙事方式,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软的是形式,硬的是内核;软的是手段,硬的是理念。正因如此,它在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外套的包装下,更容易产生雾霾般的弥散性毒害效果”[5]。

三、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的危害

如今网络虚拟空间已然成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据地”,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自由性、快捷性、开放性、海量性等特点,将其虚无主义观点渗透到青年群体之中,致使当代青年在毫无防备、潜移默化中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蛊惑和毒害。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动摇青年的政治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青年政治信仰的根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11]。青年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关系青年的成长成才,更关乎国运兴衰和民族存亡。但是,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各种思潮交织激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趁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断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之机,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提出挑战,大肆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共产主义“破产论”。他们致力于把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误归罪于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而且这种论调长期隐藏在自媒体空间内从未散去。每到历史关键时期,虚无主义者都会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进行选择性的负面解读,夸大错误,以此“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2]。例如,在当今新媒体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趁势在网络上通过夸大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遭受的挫折和所犯错误,否定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指导地位,进而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些颠倒事实的错误思想严重影响青年的价值判断,猛烈冲击着新时代青年的政治认同,导致部分青年政治信仰产生异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对中国政治行为选择和所走的道路产生疑问,造成青年人的信仰危机,并由此产生政治行为的偏差。

(二)颠覆青年的正确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安全和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李大钊说:“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13]一个人具有怎样的历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14],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础,以主观意志预设历史进程,忽视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在认知上以偏概全、人为地割裂了历史。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他们将互联网作为自己的“助推器”,借“重新审视”“恢复真相”来影射现实社会,消解中国革命史,用虚构的历史来颠覆青年已有的正确历史观。由于当代青年群体接收信息途径多元,且知识储备有限,缺乏批判性思维,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历史课本和学校的课堂教学,缺乏切身感受,在历史虚无主义的蛊惑下,往往对网络媒体上传播的虚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甄别真假的能力,很容易被加工渲染过的东西影响自己的判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抓住青年的这些弱点故意歪曲历史事实、丑化英雄人物、诋毁革命领袖和污蔑革命成果,妄图侵蚀青年的历史观,解构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在中国改旗易帜的政治图谋。

(三)弱化青年的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人对人、物、事等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5]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由于当前我国在思想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面缺乏使青年更好地了解、认识和认同的价值观内容,再加上一些大众传媒为了获取商业利益,在传播上把关不严,让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乘虚侵入。一方面,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根据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娱乐消费需要,在影视等文艺作品中歪曲历史事实以取悦大众,其中所充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也在一步步误导青年,并造成错误的实践行为[16];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以各种文化形式冲击着我国青年的价值观,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也不惜时机地大肆鼓吹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弱化中华文化的强大功能,造成青年群体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17],甚至使青年群体行为失范,做出一些违背国家道德和法律的事情[18]。

四、应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策略

当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正以一种更加隐蔽含蓄的形式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特别对当代青年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巨大。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强硬的手段,戳穿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真面目,认清它的危害,让它在现实中无处遁形。

(一)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14]青年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才能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首先,要探索符合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我们要根据青年人进取心强、善于接受新生事物、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以及主体意识强等特点,加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培养,让青年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力量,进而自觉认同、坚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创新其内容,增强其效果。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青年深刻领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应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挑战的能力。再次,要丰富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通过家庭与学校联动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党团活动以及运用网络新载体,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阵地,让青年更加高效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加强青年“四史”学习教育

一要加强“四史”的学习与研究。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记录着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历程,同时记录了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完成伟大艰巨任务的思考和决策,蕴藏着党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因此,我们要引导青年精准把握“四史”内涵,用史实发言,让历史说话,并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从党史国史中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夯实理想信念之根基。二要加大党史国史教育内容的供给。党史国史教育要立足于呈现历史真貌、勾画历史人物,多产出形式新颖、内容深刻的历史书籍、影视作品,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输正确历史观和普及历史知识,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巩固和升华青年人的理想信念。三要增强党史国史教育的“四个自信”过程。历史是“四个自信”的重要源泉,“四个自信”也是历史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我们要将“四个自信”贯穿于党史国史教育的全过程,引导青年树立自信之姿态,培育自信之灵魂,铲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四要创新党史国史教育的方法,增强其教育效果。党史国史教育要进一步创新教育传播手段,通过“互联网+国史党史”的教育模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青年群体发展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信得过、看得懂、学得到”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培育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帮助青年人破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及危害。

(三)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

做好青年价值观教育可从“四个重”入手。第一,价值引领重“理解”。要从青年特点和规律出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用科学的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头脑,不断增强青年的明辨是非能力,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侵蚀。第二,教育引导重“过程”。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关键环节贯穿到青年教育的全过程中去,根据当代青年价值取向多元化、实用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采取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策略,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新突破。第三,舆论宣传重“榜样”。榜样是一面旗帜,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指引方向、鼓舞斗志,所以我们要重视发挥“榜样青年”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让他们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质去激励感召广大青年,消解淡化青年价值引领的错误思潮。让青年们心有标杆、志有方向,主动做到见贤思齐,在先进思想的熏陶中实现自己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目标。第四,文化熏陶重“传统”。青年价值观教育要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增强青年的民族精神。第四,行为实践重“养成”。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青年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四)加强青年自我修养

一要提高青年自我教育能力。青年群体要通过思想品德的自我完善、科学知识的自我更新和身体素质的自我锻炼,使自己的个性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从而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想和行为的理性觉察,构建起自己内心坚固的价值观防线,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二要提高青年批判思维能力。在信息时代,大多数青年人缺少理性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仅仅凭借个人情绪和喜好来判断事物,很容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者诓骗的主要对象。这就要求青年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深度思考、冷静分析,提高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甄别力和批判力,为消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提供能力支持。三要提高青年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如果没有对社会的深刻了解,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就无法正确处理逆境和顺境、吃苦和收获的关系,也就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软性历史虚无主义错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主观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践。因此,青年要走出校园、放开视野、走向社会,用年轻而睿智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在实践生活中练就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身觉悟意识与能力,构建起内心坚固的防线,自觉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与危害。

猜你喜欢
软性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
虚无主义的症状、成因与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