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持人:鲍道宏 黄洪霖
主持人语:本期关于教育现代化议题讨论,选取了教师伦理知识、情境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和学校治理现代化三个话题。
李薇硕士与王凯教授合作的《教师伦理知识:道德智慧的实践表达》分析了教师伦理知识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生成路径。教师伦理知识是教育实践表达的道德智慧,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含“道德地教的知识和教以道德的知识”双重向度,展现应用性、生成性、智慧性的特征。教师伦理知识对拓展师德内涵,解决教育伦理困境,丰富教师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伦理知识的生成需要重构教师专业伦理课程,建设育人伦理共同体,引导教师善于进行伦理实践反思,完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殷曈昕硕士和李敏硕士合作的《情境教学在儿童语言障碍康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情境教学在儿童语言障碍康复教育中的应用。针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通过情境化教学创设一种语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儿童语言康复。为此,在儿童语言障碍的康复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实践性,设定生活化的情境主题,营造儿童必须交往的语境,形成强烈的沟通需求和强烈的表达愿望;通过开展生活化和游戏化语言康复教学,建构语义意境和语言意象,采用灵活的言语训练方法,激发儿童恢复语感、感知行为的语义,从而迫使儿童沟通与交流、发声与对话,进而提升儿童语能,助力儿童语言康复。
徐晓红博士的《校长领导力策略影响家长参与学校治理——以M 市S 校为例》通过个案研究,探讨校长领导力策略如何影响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问题。学校治理现代化呼唤多元主体共治。家长参与学校治理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意。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校长娴熟应用不同策略,与家长主体畅通保持互动:一是以名声与魅力感召家长,二是建立文化纽带,三是规范家长参与机制和边界,四是反复沟通。此外,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获取良好学业成绩的优先考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长的领导行为。校长必须在教育愿景和学业成就方面考虑多元而相互冲突的期望,进行思考鉴别,从而列出一个优先发展的顺序,保障实现办学目标。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时代课题,是一个需要千万人持续探索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没有终点。我们设立这个栏目,期待更多关心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工作者与一线名师加入这一行列,给我们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