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壁芬
文/揭阳捷和职业技术学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所倡导的“阳光教育”,没有耳提面命的灌输,永远行胜于言,通过爱与温暖的传递以及一系列身体力行的实践,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学生的情感与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总谈健全人格,那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健全学生的人格,表现为具有“阳光”的内部心理和谐发展、拥有“阳光心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阳光健康的体魄迎接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阳光泽被万物,普施温暖,映射着教育提倡的公平、爱无差、尊重与悦纳;阳光驱散阴郁,化育成长,蕴含着教育给与全方位的关照与温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学校始终遵“责任高于一切,发展在于努力”的校训,形成“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担当责任、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为达成“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一技之长、社会欢迎”的学生培养目标,打造一座弥散青春活力的阳光校园。学校围绕“阳光教育”着力打造教学楼道、走廊及班级文化,彰显活力、积极、阳光的氛围,校园里“让每个角落都是风景,每面墙壁都会说话。”包括宣传栏、橱窗、班级黑板报等;悬挂的格言、警语牌更是于无声处熏陶学生,学生乐于看、喜欢读、兴趣浓,尽享文化的浸润,美的熏陶,极大地调动了全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教学楼和班级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学校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导向,注重“阳光家园”基础设施建设,体验唤醒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德育展厅里开设“博弈馆”,以棋会友,以技养智;开设“辩论会”,唇枪舌战辩群儒,思维清晰慧于心。校史室开设“校史橱窗”,见证学校历经的“沧海桑田”“日新月异”;开设“藏宝阁”,陈列的老物件与藏品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音乐厅陈列着各种乐器,学生在舞台上自由展示,尽情抒发,乐声回荡。图书馆开设“读书沙龙”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惬意的享受。学术报告厅摆列绽放自信的“笑脸墙”传递阳光、和谐与友善。李园”“桃园”成为师生们的“开心农场”,种植的各种果蔬,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栽种、浇水、采摘,体验着劳育、德育、智育的多重收获。
学校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积极建构以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社团活动及阳光心灵体验中心为载体的阳光心理教育体系,设置了个体咨询室、心理测评室、心理宣泄室、团体活动室、沙盘游戏室、放松协调室等6个功能室,2名专业心理教师30名兼职心理教师组成阳光心理咨询团队,让学生能在个人谈心、个别咨询、疏导中,让其敞开心扉、宽解心情、重拾快乐、健康成长,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心理潜能、完善个性发展。
“阳光校园”环境的营造,潜移默化地优化中职生的心理品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培养中职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情感,有助于中职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塑造更加完善的健康人格。
有温度的课堂是点燃火焰的燃料,如此学生们方可在课堂上焕发生命活力,充分体验万般滋味,重塑健全人格。
1.有温度的课堂体验,增强自信内驱力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心理问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自信心不足、情绪不稳定、抑郁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会影响学生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我们更需要在课堂上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度,能够消除厌学心理,从而以更加阳光的心态来投入我们学习生活。有温度的课堂绝非是教师一方的苍白演绎,应是师生互动、充满活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课堂。教师精心设计,有备而来;学生满怀期待,急于解惑。有限的课堂时间,保证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大量实践,或读,或说,或思,或写。在课堂上,学生们有发现地读,形式多样地写,开展思维的训练,一切都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产生好奇,发现问题。教师适当加以有效引导,学生们能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这是主动地学习,是有生命活力的温暖课堂。随着日积月累,学生们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与体验中习得素养,改善行为,收获自信,不断展现螺旋式上升的美好生命状态。
2.结合学科特色,发挥育人作用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要抓住各学科特点,结合课堂育人的作用,将人格教育贯穿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在各学科中渗透人格教育和人格培养。
心理健康课,开展团体心理训练、专题演讲等形式活动,来预防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德育课,德育教师在四个学期,分别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课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方式,利用情境模拟、小品演示等活动形式,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情境模拟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知识,做到了寓教于乐,同时,也加强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课,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第一步是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缺点,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使“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统一并和谐发展。
将培养中职生的知识技能素养与健康心理素质结合起来,培养健全人格至为关键。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更亟需通过各种途径来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灵,形成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启发学生的内驱力?笔者认为,活动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阳光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参加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和追求,形成创造性、增强责任心、展示个人特长、树立自信心、培养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
悦纳自己,向阳而生;心理健康,万物晴朗。每年5月的“心理健康”活动月,为了提升学生们心理素养,培养积极阳光心态,养成良好的心理韧性,让暖阳扶照心灵,让生命充盈力量。2022年5月,学校组织开展“‘疫’路同行,心向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主题活动。“525,我爱我,快乐成长”主题宣传活动,生动丰富的心理知识展板表达师生们的“星语心愿”;专业的心理老师开展现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进一步丰富了师生们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心理健康现象,快乐健康成长,并在全校形成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心智全面发展。“疫路生花,心向阳光”师生团辅活动,师生们借助“动物向导”的绘画创作,通过辨析个人长处、发掘自身资源来应对当下环境的挑战,团体分享中,进一步促进师生自我探索、自我觉察,增进个人成长。“与心灵相约,与运动同行”心理趣味运动会,增强学生的心智健全能力和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展现了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趣味运动会,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欢乐。“我爱我,健康成长”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分别围绕“沟通互助积极成长”主题,班主任针对认知生命、自我成长、学习管理、青春期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班会课上进一步宣传普及心育知识,探索心育的有效形式;加强沟通,增进感情;为学生成长更好地服务。
同时,学校在学生队伍中还开展植树节活动、世界地球日活动、世界读书日活动等系列节日主题特色活动;开展学生主题辩论赛、征文演讲比赛、五四歌唱比赛、爱心创业活动、年度校级艺术节晚会表演等主题活动。精彩纷呈的课余活动,能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擅长的活动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老师、同学以及社会的认可,增进自信、获得友谊,获得成就感、荣誉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夜修、第二课堂所有场室开放,让学生以协管员身份加入到学校管理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培养一专多能。随之而来的“技能节”“文化节”“礼仪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从不同方面为每一个有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快乐;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们在快乐参与、快乐投入、快乐演绎中快乐地成长。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阔视野、体验生活、快乐成长。教师愉快工作,学生快乐学习,校园彰显出“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学校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和乐”的气氛,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潜心发展自己。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基石。阳光活力,筑梦育人,对中职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其良好的自我认知和人格统一,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均衡发展,有利于增强其应对压力、抗挫折的能力以提高社会适应性,有利于提高其应对挑战,参与竞争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为未来的成长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教育润物细无声,塑造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