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国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揉眼睛,如果用力过大、过猛或者频次过高,眼睛非常容易受到伤害。揉眼睛是眼部受损的潜在因素,尤其是在圆锥角膜患者和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中更为严峻。
角膜是眼球外层前部的一层透明膜,与眼屈光系统的其他组织共同作用,将外界物像映射到眼底视网膜上,经过视觉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角膜组织薄而软,在受到外界作用力揉搓时会变形。若角膜组织损伤,造成继发性感染,使角膜不能形成完整的屈光界面,使外界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会出现分散或者偏移。这就是为什么人偶尔揉眼睛时,视物会模糊的原因。
人在不舒服时揉眼睛,难以察觉眼球的变化。然而,在核磁共振RMI拍摄下,能够清晰地看到人在揉眼睛时,眼球不断被挤压变形,角膜发生褶皱、偏移,可能会对人眼造成多重伤害。
其一,角膜受损。许多人因为眼睛痒、眼睛前表面上有异物、视线模糊等原因,习惯用手揉搓眼睛。如果用力过大、过猛或者长期如此,会导致角膜划伤、皱褶、移位,使其受损。
其二,角膜感染。经常揉眼睛,可能会导致角膜感染。即使是洗手后,手部、指甲里仍然存有大量细菌,揉眼睛时会将细菌带入眼中,引发炎症。如果手指甲过长,风险会更大。
其三,影响视力。揉眼睛会让角膜移动,从而改变角膜弧度,进而加大散光度数,影响视力。如果已经近视,可能会导致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此外,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更加脆弱,揉眼睛会使眼球受压变形,严重者有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其四,加速眼部皮肤老化。经常揉眼睛会加速眼部周围皮肤老化,损害皮肤紧致度,影响面部形象。
经常用力揉搓眼睛,容易影响角膜形态,加大散光进展,导致视力下降。尤其是高度散光或先天角膜结构异常患者,经常揉搓眼睛就会加重角膜变形,提高形成圆锥角膜的风险。另外,儿童青少年经常揉搓眼睛,大概率会增加散光度数,进而加剧眼睛疲劳,引起近视状况加重。因此,应避免形成揉眼睛的不良习惯,具体方法如下,可供参考。
a.使用眼药水或洗眼液。眼睛发痒难忍,可能是有炎症过敏或干眼症,需要眼科医生明确诊断后才可使用消炎眼药水或者人工泪液、眼睛润滑液缓解;若眼中有异物,可以到医院眼科取出,后期按医嘱要求进行护理。
b.保持眼部运动。视线模糊可能是因为视疲劳所致,揉眼睛无法得到改善,应通过上、下、左、右顺序转动眼球,或者做视觉功能调节训练;也可以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或者眼贴冷敷眼睛,使其得到放松,没有改善则应尽快就医。
c.改变不良用眼习惯。多进行远眺和户外运动,多接受自然光照晒,对于保护视力、减轻视疲劳、增强视觉健康都能产生积极作用。
d.科学管控儿童青少年揉眼。儿童青少年自制力较低,家长和有关教育部门应纠正孩子的不良用眼习惯,督促其注意用眼卫生。同时,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如果出现视力下降或者散光加大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光学矫正,避免造成更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