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洁,郭泽龙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数字乡村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1],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先进的乡村形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乡村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个指导文件,为我国乡村治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成效显著。数字乡村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瓶颈,需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建设。
相较于城市地区,当前乡村的数字政务水平较低,存在许多短板,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农民欠缺数字技能,偏远乡村网络建设成本较高,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和乡村数字旅游建设发展不够成熟,因此数字技能普及迫在眉睫[2-3]。
在数字乡村背景下,数字政务的推行存在两个方面的短板。一方面,大多数乡村在数字政务方面的硬件设施仍然不足,缺乏相应的数字政务平台,村中事务、村内财务难以做到网上公开,缺乏乡村“一站式”政务受理等。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呈现向城市流入的态势,文化水平较高、对数字网络有一定了解的年轻人多数前往城市,留在农村的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造成两种困境。一种是农村人口的流动打破了传统的参与场域。另一种是在数字化面前,留在农村的人群属于信息薄弱者,即便设备完善、平台健全,也很难熟练地掌握手机、计算机等信息化终端。因此,政务信息在网络传递的过程中很难传递到村民这一“神经末梢”,违背了数字政务便民的初衷[4]。该问题的本质仍是乡村数字政务的提供者——政府对乡村数字政务的受众缺乏相应的分析,只传达了有关政策,提供了大致的硬件设备,未提供细致的信息服务。
两个方面的问题最终导致一种矛盾现象,即利用高效的数字手段处理政务造成工作低效,村民对乡村治理的热情减弱,参与程度不高。除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之外,公民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数字技术在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存在公民信息和隐私无法完全保障等问题。虽然大数据为共享发展提供了便利,但会造成数据滥用的现象[5]。同时,乡村政务管理模式和绩效评估机制有待加强,乡村管理分散化、监督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政务水平的提高。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一般意义上的数字鸿沟,即城乡间网络配套设施差距不断缩小,绝大多数乡村实现了通电通网,电商物流十分通畅。我国长期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产生的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农村各项生产要素仍然呈现外流趋势。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显示,在未来5 年内将有8 000 万以上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至城市,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地区60 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 亿人以上[6]。乡村人口尤其是大量中老年人普遍缺乏网络知识和运用技能,“数字鸿沟”以知识技能代差的形式呈现,会对数字乡村乃至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农民缺乏数字知识,对获取利润的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 年)》显示,2019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 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3,为GDP 增长作出了极大贡献。但农业数字经济处于弱势地位,在GDP 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远不如第二、第三产业[7],人与数字无法紧密结合,无法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农业、农村、农民获取的数字化红利十分有限。
在数字化背景下,农村生产力由于信息束缚得不到实质性解放和发展[8],数字化带来的福利无法让村民共享,最终造成乡村经济状况由于“知识鸿沟”的阻拦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农民难以在新业态中获益,数字化不但没能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反而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数字乡村建设给予中国乡土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为我国乡村地域文化传承发扬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但由于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受限,乡村文化通过信息平台展现时多数仍以吸引眼球的“快餐式文化”为主导。
以乡村本土特色发展经济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赚取热度,独特的乡村文化很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庸。这会造成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乡村文化背后蕴含的深刻价值容易被忽略[9]。中国上千年的乡土社会使乡村孕育了一套独特的治理模式和文化价值,维系着乡村的稳定结构,对乡村自治有极大的帮助。数字化带来的热浪会冲击此种结构模式,对乡村的运行和治理形成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数字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可能助长村民的短视。乡村文化若通过数字技术迎合市场以赚取热钱,文化本身便很难得到全方位的展现。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相当数量的村民会选择金钱而非传统文化,那些与数字化、市场化看起来并不相宜的优秀乡村文化和独特的观念价值会日渐被忽略,被排除在乡村治理之外,对乡村造成极大的损失。
数字旅游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借助网络终端,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连接,以3S 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支撑,全面系统地整合旅游信息,构建一体化数字旅游平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个性服务的新兴旅游模式[10]。单从概念来看,中国的绝大多数乡村目前很难具备发展数字旅游的技术基础。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对乡村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乡村接入了网络通信、电商物流、短视频平台等数字化软硬件,但仍然缺乏便捷化、易操作的高端数字技术,数字旅游发展缺乏基本的技术条件。
乡村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业的联动发展仍然不足,文旅产业联合不紧密,达不到深刻的联动和融合,文旅产品营销渠道较为单一,多表现为游客线下购买,文旅纪念品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在缺乏技术设备的背景下,乡村文化难以进行数字化全景展现,使乡村旅游业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助力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满足游客对当地景观和文化特色的深度体验需求,导致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能力与内生动力有所欠缺。
加强数字政务建设是建设数字乡村的重要路径,是驱动乡村全领域数字化的关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成为未来我国乡村政务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提高数字政务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便民服务力度,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即加强便民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和依托数字化平台帮助农村流动人口实现村民自治。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政务云、线下便民服务中心等多渠道服务平台,帮助办事人在手机上办理审批服务事项,不熟悉线上程序的办事人可通过线下服务平台便捷高效地办理相关事务,“小窗口实现大服务”[11],最终实现“指尖触达、掌上通办”和“自主导向、线下回应解决”。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帮助群众便捷地解决相关事务,同时有利于简化审批流程,节约和整合公共资源,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乡村善治。创新乡村流动人口参与村民自治的方式,流动人口可以依靠互联网技术有效参与村民自治,变传统参与为数字化参与,将户籍仍归本村的流动人口纳入该村的数字化平台,依据数字空间引入乡村治理,打造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乡村治理体系。数字化平台为村民提供了有效的村级管理事务信息,允许村民自由发表意见,并为其实时答疑解惑,有力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热情,为乡村政务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同时,使乡村流动人口能及时了解到家乡的信息,维系乡愁情结,自由表达自身观点,为家乡建设、村民自治建言献策,奉献力量[12]。
三是保证数据安全和信息者隐私。全方位打通政务系统数据,积极破除数据共享的体制机制障碍。保证数据安全,在保护信息者隐私的前提下,促进社会整体数字化转型,进而实现数字政务信息数据无障碍流通[13]。
四是坚持政务管理模式创新,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实现乡村政务资源处理技术创新和政务管理模式创新,打造综合性一体化的乡村治理平台。将乡村划分成网格状,配备相应的网格组长、中网格长和小网格长,实现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电子政务乡村管理模式。在互联网平台上引入第三方媒体和群众评估监督,建立绩效评估机制,以网络审核的方式加大反腐力度,推进乡村政务诚信建设,推进数字政务健康发展,让政务服务平台的运作机制更加公平、公开、透明、高效[14]。这一举措有助于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加大便民服务力度,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新时代背景下,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推乡村振兴,应从3 个方面培育新型农人。
一是不断推动数字技术,尤其是农业数字技术“平民化”。乡村的设备和平台操作太过烦琐,导致普通农民难以掌握[16],进而增加技术壁垒。大多数农民知识文化水平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所以农业数字技术不宜过分追求尖端科技,要考虑农业、农村、农民本身的进步速度,力图化繁为简,通过研发、试点、推广,使广大农民用最简便、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
二是点对点开展培训,以农业为切入点,以数字化为落脚点。在短期内,传授农民最关心、最常接触的种植、养殖、畜牧、农产品加工售卖等知识,解决农民的切身难题。在长期内,不断提升农民基础文化素质,改变其对新兴事物的态度,提高其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适当放缓农业技术尖端化发展速度,采取便民思路,不断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数字化认知,使农业、农村、农民在数字化方面做“相遇运动”,避免农民被技术甩在身后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
三是完善培训体制,增强农村数字知识培养接续能力。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基层干部、乡村教师等开展专门培训[17],借助独特的知识传播能力使村内形成学习氛围,打造良好的村内环境。同时,开展面向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等人群的培训,发挥其相对较好的学习接受能力优势,对家庭内部的中老年个体进行手机、电脑等实用技能培训。
中国的文化之根在乡村,不同的乡村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特质、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乡村文化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与表现形式,在数字技术和乡村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农家乐、风情园等并不是乡村文化的唯一展现方式。对数字技术的利用应着眼于长远,肩负起接续发扬乡村优秀文化的责任,切实深挖文化价值意蕴,并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出来。
一是在村内打造乡村文化数字平台,利用微信、微博等传播传统文化,让年轻人了解乡村文化习俗,使其潜移默化地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保护建设中。
二是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乡村,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独特的文化标签,塑造文化形象,推出文创产品,在视觉上重构乡村文化。政府牵头,传媒技术团队和高校研发团队参与,利用多种技术数字化塑造和再现乡村建筑、民俗等文化形式。在注重乡村文化视觉效果构建的同时,力争通过影视、游戏等方式保护和发扬朴素踏实、尊老爱幼等农耕文化的优秀价值理念,实现乡村文明的全景化深入展示,形成乡村文化产业,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使农村在剧烈的社会流动、革新和价值理念的冲突中保持本真,进而保持乡村文明优秀特质。
三是深挖乡村文化特殊价值,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数字化展现。中国广大乡村地区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例如宗族文化、祭祀文化等,这类文化延续千年,具有极强的韧性,对待这类文化,善用则善治,恶用则祸患无穷。数字技术运用与生俱来的强大社交属性和传播能力最大限度呈现在主流社会价值面前,运用数字技术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展现、分析,结合当代社会优秀文化价值对其进行改造利用,培养乡村新乡贤,打造文化新风尚,避免这类文化因发展闭塞与社会脱轨成为糟粕。数字技术的有效参与既可以深入展现乡村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质,又可以为乡村的长久治理提供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将横跨多个产业领域,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旅游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一些文化和风景资源比较好的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旅游不断涌现。乡村旅游发展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乡村数字旅游的技术基础,掌握便捷化、易操作的高端数字技术,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无论是传统旅游业还是数字旅游发展均不能仅靠“外表”,应将旅游资源深藏的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发展中,这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旅游大数据平台,推出“云旅游”“云展览”等项目,增强旅行的趣味性。
二是利用数字媒介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在云计算、5G 等现代技术的支撑下,进一步加快数字旅游进程,借助数字媒介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对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要加大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突出文化特色,推动乡村数字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是创新文旅产品的营销模式。坚持以消费者为导向,发展集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于一体的文旅纪念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体化产输销渠道,开拓多种营销途径,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文旅产品运营策略,如线上利用短视频平台加大对文旅产品的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模式。
四是建立联系乡村全域的数字旅游平台。统筹发展,数据共享,开展特色便捷服务,如定制服务等,为游客制订最优的路线规划,提供人性化服务。
五是借用大数据平台,采用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模式,线上归纳出景区的基本情况,如人流量、景区好评度等,让更多游客方便快捷地了解当地的旅游景点,实现“线上预测,线下采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数字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建设数字乡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相关人员需深入分析当下数字乡村建设遇到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加快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