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龙
【摘 要】“双减”政策进一步提出全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新要求。完善作业管理,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智能时代,技术逐渐融入教育,成为驱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微信小程序“班级小管家”实践为例,探索“双减”背景下,技术赋能作业管理的新路径,打造作业管理新样态。
【关键词】“双减”;技术赋能;作业管理;“班级小管家”
负担,是一个心理范畴的词语。学业负担不仅涉及学习者的心理感受,而且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同一项作业,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对于后者来说,作业通常被视为一种负担。长期以来,学业负担过重是教育改革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中小学作业负担除因人而异之外,还存在作业量多、作业枯燥无趣、作业与课程脱节等客观问题。因此,教师要着力解决或化解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就需要聚焦作业负担的真实困境,了解作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现实挑战,通过技术赋能,寻求作业变革的有效路径。
一、“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作业的种类和布置的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学生所完成的作业多集中在考试学科,在作业完成的形式上,基本以书面作业为主。素养导向下的作业更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作业布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因此,教师应追求项目式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当前套餐式、多元化的作业资源平台建设尚不容乐观。
(二)缺乏对学生开展有效的个性化辅导
后工业时代,教育正在走向有差异的个别化指导。作业的目的之一就在于精准针对每名学生进行帮扶教学。当前的作业辅导主要集中在低阶的纠错、跟进练习,而培养高阶思维的拓展类、项目化作业的辅导实则鞭长莫及。传统“面对面”“一对多”的个性化辅导囿于时空限制,辅导效果捉襟见肘。同样的作业内容,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双重现象。探索智能高效、减负增效的个性化辅导策略已迫在眉睫。
(三)难以对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行评估
当下,因教师对作业功能认知的局限性,片面认为作业主要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与检测,强调作业的评估作用。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习惯只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经验认知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信念等学习要素难以形成数据化的分析和评估。
(四)对作业的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
作业究竟是什么?传统观念认为,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保证,没有足量的作业,学生的成绩就得不到保障。作业的“量”仿佛就和“成绩”成正比。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通常只关注学生的作业是否“完成”和“正确”,而忽略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所隐藏的思想。作业成了学业成绩的保證,这也许是学生学业负担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应重拾对作业的认识,客观看待作业的价值意义。
二、技术赋能是作业管理的现实需要
(一)技术赋能的定义
技术赋能创新是通过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形成一种新的方法、路径或可能性,来激发和强化行动主体自身的能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创新。[1]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拓展了现代教育的学习空间,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技术赋能逐渐演变成驱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教学以数据化、智能化呈现,逐渐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二)“班级小管家”的功能
为解决作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备课组教师对多款App和微信小程序进行了遴选、甄别、测试,尝试选用微信小程序“班级小管家”进行作业管理。以小学语文教师登录界面为例,“语文老师常用”和“常用功能”是“班级小管家”的两大重要板块。在作业管理上,两大功能有利于实现班级工作朝智能化、数据化管理转变。具体而言,“语文老师常用”可以分为“普通作业”“智能作业”“打卡”“测验”等栏目。一般而言,“普通作业”也叫“自定义作业”,由“任务内容”“设置提交方式”“提交截止时间”等组成,可作为教师常态化作业管理。“智能作业”则是依托现行教材开发附加的智能学习内容,与“打卡”中的“阅读打卡”“课文朗读打卡”等一同视为智能AI自我学习系统。学生在智能学习系统中自动生成相关学习成果数据。“常用功能”由“填表统计”“通知”“活动报名”“成长记录”“制作奖状”等栏目组成,为实现家校协同的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班级小管家”的赋能价值
1.数据获取立体化
以往,学生学习结果的数据呈现方式较为单一,且主要来源于教师。“班级小管家”对学习数据的采集是全方位的。其数据将不再是考试意义上的分数,而是更加趋向多维度的情感数据、行为数据。立体化数据的获得将打破时空界限,跳出学校或教室,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品质。
2.主体参与多元化
教与学的关系通常被定义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关系。而“班级小管家”则突破教与学的限制,将教师、学生、家长及平台定义为“学习共同体”,实现主体参与多元化。技术赋能,不仅重新定义新的参与主体,还重新定义了作业任务,改变了学习策略。同时,在智能化背景下,学习主体获得的学习信息会更丰富,且学习平台会为了满足参与主体的学习需要而不断进行升级迭代。
3.评价反馈精准化
评价反馈是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小管家”将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及时、精准地反馈给学生。及时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有助于学生重新调整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同时,教师依据评价反馈结果精准推送优化改进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教师的精准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应用“班级小管家”探索作业智能化管理策略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2]本文采用“班级小管家”,以技术赋能作业管理,探索有效的作业智能化管理策略。
(一)精心布置作业,提升作业常态化管理水平
自定义作业,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依据教学实际情况来布置相关作业。“自定义作业”栏目由“任务内容”“设置提交方式”“提交截止时间”等组成。对于“任务内容”,教师可以依据平台功能提供给学生不同的作业资源,如图片、录音、视频、文件等。当然,也可以设置学生作业的提交方式,如学生可通过图片、录音、视频等方式提交作业。教师可根据学生作业实际完成情况设置“提交截止时间”,也可以通过设置“与成长记录同步”等形式激励学生。自定义作业不仅可以提供给学生多元的作业资源,还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作业完成方式。
(二)发布智能作业,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点
“智能作业”栏目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紧跟教材,类型丰富,一键发布。如小学语文教学中任意一篇课文,教师都可以选择从平台设定的“词汇听写”“词汇跟读”“课文跟读”“课文背诵”等栏目中发布。二是AI检测作业质量,自动生成反馈与改进建议。如在“词汇跟读”“课文跟读”等栏目中,学生可以多次跟读,每一次跟读均会自动生成反馈与改进建议。三是统计结果,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在后台看到学生提交的结果与系统统计的结果。如“课文跟读”就能够看到每一名学生跟读所用的时间、跟读需要优化改进之处、跟读质量数据,以及班级跟读整体情况。学生在智能作业学习中能够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智能作业对于评估学习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实施精准点评,给予学生个性化作业反馈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状态实行全景查看。根据结果反馈,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一目了然,可以直观区分作业所处状态,如“已点评”与“未点评”,“已订正”与“待订正”,是否“补交”等。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自定义评级”,也可以针对学生作业的错误之处进行“作业讲解”,还可以发布“语音评语”。技术赋能下的个性点评,少了耳提面命,多了温暖、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技术赋能促进作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3]而采用“班级小管家”实施作业管理,对于作业减负关注的作业容量、完成作业的时长、作业种类与作业完成形式的单一性问题都能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进一步优化作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诊断作业容量的大小
作业的容量有“物理容量”与“心理容量”之分。“物理容量”可以简单定义为完成多少题量,如完成多少词的默写,完成多少字符的阅读等。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心理容量”可理解为学生主观感受的作业的容量。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完成一份作业是没有心理负担的,而对于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来说,哪怕一道题也可能成为负担。因此,在实施作业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布置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分层作业。同时,在评价等级上也需要做出不同的设定。“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4]在作业管理中,教师可依托“班级小管家”实行作业分层管理,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就感,切实减轻作业负担。
(二)测评作业用时的长短
通常,判定作业负担的显著标志是以完成作业的时长为依据。当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长超出正常心理预期时,家长便会认定学生存在作业负担问题。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班级小管家”的反馈显示,学生完成作业的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教师布置学生朗诵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根据数据显示,全班41名学生平均用时为8分钟,平均朗读成就值为91分。在朗读成就值低于91分的11名学生中,10名学生用时少于或等于8分钟,个别学生的用时更少,仅有5分钟。朗读成就值超过91分的有28人,有13人用时超过8分钟,约占50%。根据数据显示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学习成就值较低的学生,除了努力程度不够,更重要的是缺乏毅力、专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可借助周期作业进行监控,通过家校协作、特别鼓励等方式有效改善学生完成作业的品质和习惯。
(三)展示作业价值的高低
学生对作业不感興趣的原因除了作业容量过大,作业目标要求过高,学习品质不高,还在于所布置的作业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常,聚焦考点的“有意义的作业太多”,发展素养的“有意思的作业太少”。这种“多”与“少”的矛盾长期扎根学生的内心深处。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有意思”的作业或任务的兴趣便会被消磨殆尽。因此,在改进策略上,教师可以以“问题+资源”的方式进行优化。“问题”以开放性、拓展性问题为主,“资源”指为完成问题相辅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比如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可以布置“师徒四人取经归来,长江沿岸发生洪涝灾害,请你根据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合理安排救灾活动”的拓展性作业。阅读《三国演义》时,教师可以布置“如果让你参与三国争霸,你会选择哪些人物来辅佐你?”的思辨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具有挑战性,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同时也可能难以找到突破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如学习指导微课、帮助理解的资料等。学生依据教师推送的各种资源展开深度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还有助于教师诊断和评估学生的学情。技术赋能下作业管理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帮助学生遵循作业规范,使学生学会坚持,强化学习责任等品质,还在于能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主管理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奠基。
参考文献:
[1]关婷,薛澜,赵静.技术赋能的治理创新:基于中国环境领域的实践案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9(4):58-65.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EB/OL].(2021-04-12)[2023-02-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04/t20210425_528077.html.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3-02-02].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M].杜殿坤,译.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罗小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