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君
春节长假期间,中国疾控中心收到全国各省上报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1421条,它们有11个进化分支,目前仍旧以BA.5.2、BF.7为主,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株输入。
虽然目前处于疫情低水平流行的阶段,但我们仍要警惕新冠感染的高峰期重临。除了继续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外,选择哪些药才能够有备无患?
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的新冠感染患者,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除此之外,轻型的患者大多凭借自身的经验或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治疗,导致许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错误用药的经典案例,比如:多种药物混用;退热药超剂量使用;笃信中医药,在未经辨证论治的情况下使用某类别中成药,导致急性肝、肾功能损害或严重的皮肤病;错误用药,导致眼底黄斑病变。
如何鉴伪存真、避免用药误区,非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这需要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以及中医基础理论、八纲辨证思维等多个维度去解释。
从病程上看,新冠感染全过程分急性期和恢复期。在急性期,常见的用药误区之一为,轻症早期就使用抗生素。2004年,中国就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基本每一年或两年,就会发布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为何如此重视?因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给耐药微生物的产生和传播创造有利条件;患者未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或使用质量低劣的抗菌药物,也會加重耐药微生物的产生和传播。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指出,“超级细菌”正在呈扩散态势,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普通的感染将导致大规模的人群死亡。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超级细菌”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命。
那么,何为抗生素,其是否等同于消炎药?大的范围来讲,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抗生素被誉为“万能药”,很多人不管身体出了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吃点抗生素,把疾病“顶回去”。殊不知,随意服用抗菌药物,会破坏身体菌落平衡,一些抗生素还会引起药物性肾损害,影响儿童听力及骨骼发育。
在滥用药物的背后,实际上是人们药物常识的缺乏。《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42.2%的受访者并不能说清抗生素的类属,其中17.4%的受访者直言并不清楚;在使用抗生素时,23.4%的受访者坦言有个头疼脑热就会用抗生素;14.1%的受访者说,生病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吃抗生素。
在自行使用抗生素时,应该避免哪些误区?首先,如何使用抗生素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对一般人来说,坚持三不原则能减少抗生素滥用:即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须经过医生的判断再使用;不擅自停药或减量—抗生素并非用量越少越好,不足量使用更容易催生耐药;不追求新的、高档的抗菌药。
“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2022年12月20日,南京一家大药房门口张贴的告示
抗生素并非用量越少越好,不足量使用更容易催生耐药。
此外还要认识到,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炎症表现很多,对于并非由病菌引起的炎症,甚至是无菌性炎症,申请打“消炎针”是不科学的。对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同样无效。很明显,此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也并不符合抗生素的首选用药原则。
此次疫情,全国人民见证了布洛芬的一药难求—一盒布洛芬混悬液的售价一度炒高至数千元。全民抢购布洛芬的热潮,也从侧面反映出人在感染初期,不可避免会经历发热甚至高热的症状。恰巧,布洛芬也被认为是一款相对安全、副作用小的解热镇痛类药物。
布洛芬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疼痛、发热、头痛和发热症状的抗痛风药物。它的作用机制在于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及发热的症状,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的作用,它也被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通常以片剂、颗粒剂或注射液的形式出现,片剂其剂量在200毫克至400毫克之间。一般情况下,成人每6~8小时服用一次,每次最多400毫克,也就是说,24小时最多不能超过1600毫克;用于退热,连续服用不得超过3天,用于止痛则不得超过5天。
临床上,人体发热一般在38.5℃以上,这是判断其是否适合吃退热药物的临界点。在38.5℃以下,可以多喝温水,促发汗,使体温下降,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冰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的方式。
不可一味使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去年12月以来的全国大面积新冠病毒感染潮,正好叠加了寒潮因素的影响。笔者在一线的临床工作中,诊治较多新冠感染的患者,从中医的辨证角度上分析,此次的感染潮,大多是属于“寒湿疫”的范畴,使用的中药大多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辛温散寒类中药为主。
机体能顺利地吸收代谢,补益才是有作用的,否则只会加重器官的代谢负担,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
在去年12月中下旬,先后奔赴全国四省十二地及香港等疫情一线,指导救治工作的中医专家仝小林,亦提出从“寒湿疫”角度辨治新冠病毒感染。他指出,基于多维参数综合判断,这些现象切实表明新冠病毒感染不属于温病、湿瘟,也不属于伤寒,而属于寒湿疫。
为何“寒湿”反而会引起高热?“并非只有热邪才能引起高热,寒邪郁表也可以导致高热的发生。”仝小林称,结合当前国家推荐方剂,以及临床医生普遍使用的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等伤寒经方来治疗新冠高热,从方药反推,也能发现其不符合“温病初治,忌用麻桂”的原则,这进一步证明新冠病性属寒。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以后,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等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无效,甚至出现急性肝功能损害等明显毒副作用。每个人的体质因素、平素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导致的内在血液环境是不同的,感染后的临床表达也有差别,病因虽然相似,但是病机却有可能千差万别—这需要通过医者的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方能药到病除,病去如抽丝。
用于治療新冠高热的伤寒经方葛根汤
有营养心肌细胞的作用辅酶Q10片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10月提出“长新冠”的临床概念,主要是指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疾病解释的症状。
常见的长新冠症状包括疲劳、肌肉无力、胸痛、心悸、呼吸急促、嗅味觉失灵、认知功能障碍等,会不同程度影响日常生活,也就是所谓的“新冠后遗症”。
感染新冠后,机体的免疫细胞对于新冠病毒会做出免疫应答,甚至产生免疫风暴现象。在免疫细胞奋起杀灭这些外源性病毒的同时,大量的免疫细胞随之被破坏。由于“战后重建”,机体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自我修复,这段时期内,器官功能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的低水平运作的状态,这也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新冠后遗症期”。
处于这个时期内,应避免过劳,避免剧烈运动、精神刺激等消耗量过大的行为或方式,因为这些因素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灌注量下降,导致心脏骤停或急性脑卒中等风险。同理,避免过早、过快、大量摄入高蛋白和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亦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事项之一。
我们的传统疗法认为,在疾病恢复期,需要给予“补益类”的中药或者“食补”等,以补益损耗,更快促进机体的恢复。这种认知是对的,但必须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机体能顺利地吸收代谢,补益才是有作用的,否则只会加重器官的代谢负担,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
诸如阿胶、鱼胶、燕窝、参茸等传统的滋补营养品,在这个维度里面是不那么合适的。而高热或者腹泻以后,及时补充电解质、维生素、水分等是必须的。
恢复期内,如果持续存在胸闷、心慌等,适当地吃一些辅酶Q10片(有营养心肌细胞的作用),是合理必要的;从中医角度看,由于心阴不足,类似生脉饮(党参方)这一类也是合理用药。
(作者系主治中医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邱健行、心血管专家王清海等)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