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关于抑郁症研究的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2023-03-21 14:41何晨皓王馨苑孙付童语王枫谭曦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发文热点图谱

何晨皓 王馨苑 孙付童语 王枫 谭曦

1.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脑病科,广东深圳 518100

抑郁症是心理疾病的主要的类型[1],常表现为显著持久的心情低落。近30 年,抑郁症发病率持续上升并逐渐低龄化[2-4],其防治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5-7],相关研究也随之增多。中医认识抑郁症从“郁证”角度出发,以其身心合一的整体观念[8-9],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具有特色优势。为进一步挖掘中医关于抑郁症研究的热点,预测未来研究趋势,以CNKI 作为数据库,使用知识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从作者、机构等方面绘制相关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力求为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选自CNKI 文献全文数据,根据布拉德福文献离散理论,为保证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及全面性,在CNKI 中选择高级检索,在总库中选择“学术期刊”,检索年限选择1991 年10 月至2021 年10 月,选择文章来源类别选择“SCI 来源期刊”“EI 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CSCD”,检索条件=“SU=抑郁症AND SU=中医”(检索时间为2021 年10 月)。纳入标准:1991—2021 年发表于上述5 种期刊来源中,且研究目的、方法、内容均明确的期刊文献。排除标准:与本研究无关的会议报告、会议通知、新闻宣传等非研究型文献及重复文献。

1.2 研究工具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作为研究工具[10],将文献以RefWorks 格式导出并对软件参数进行如下设置:时间区间(time slicing):1991—2021 年;单位时间长度(years per slice):1;阈值设置:top50。运行CiteSpace,绘制机构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作者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表及关键词时序图谱。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统计

共检出文献585 篇,剔除与本研究无关的会议报告、会议通知、新闻宣传等文献及重复文献0 篇,最终纳入文献585 篇。

2.1.1 发文量随年代分布情况 国内中医关于抑郁症的研究自1992 年开始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图1),1992—2003 年发文量较少,均<10 篇;自2004 年发文量开始增多,到2017 年发文量达最高45 篇。

图1 CNKI 数据库中抑郁症中医领域研究的年度发文量统计

2.1.2 高产机构及核心作者群 运行CiteSpace,得到节点数为483,连线数为0,密度为0 的机构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2)及节点数为145,连线数为252,密度为0.024 1 的作者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3)。

图2 CNKI 数据库中抑郁症中医领域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图

图3 CNKI 数据库中抑郁症中医领域研究的作者共现网络图

发文机构方面,共纳入483 所机构,发文量≥5 篇的机构有4 所,其中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发文量最高,为31 篇。机构之间的连线数为0,各机构节点在图中均单独存在。发文作者方面,总样本585 篇文献共涉及145 位作者,发文量≥5 篇的学者共计8 名,其中唐启胜发表篇数最高,为12 篇。作者之间的连线数为252,以苏芮、闫少校等学者节点之间的连线构成了较大的网状结构,同时存在较多单独节点。

2.1.2 研究热点主题 得到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图4)与图表(表1)。图4 中呈现了“抑郁症”“中医证候”等13 个聚类,其中模块性Q 值为0.549 8,平均轮廓值为0.976 5,均在临界值之上,可信度较高。

表1 CNKI 数据库中抑郁症中医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

图4 CNKI 数据库中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2.1.3 研究前沿分析 得到“梅核气”“中医治疗”等具有高突现值的10 个节点突现词(图5)。图中红色部分代表突现词的突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持续时长,显示了从1991—2021 年抑郁症中医领域研究的热点变化。

在关键词共现分析基础上,按时间片段生成关键词时序图谱(图6),以便获取更多突现词进行研究分析。图6 中各节点关键词按横轴的时间依次排开形成发散的放射状图形,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词频,与图5 比较获得了更多各个时期的研究热点,以期追根溯源抑郁症中医领域研究的研究趋势和热点。

图5 CNKI 数据库中抑郁症中医领域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

图6 CNKI 数据库中抑郁症中医领域研究的关键词时序图谱

3 讨论

3.1 作者及机构

通过图3 中网状结构可了解学者相互交流与合作的集群情况,以学者乔明琦为中心的网状结构占据全图的较大部分。图3 中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为少部分学者之间存在较多学术交流与联系,但与其他发文量较大的学者之间合作较少,独立个体节点较多,机构节点之间的连线数数为0,代表机构间少有合作。

本研究发现,我国抑郁症在中医领域的研究上合作意识不足,学者们的研究局限于机构,存在各种原因:西药抗抑郁剂的缺点突出,众学者开始转向中医药领域的抗抑郁研究,但成果不完全成熟,缺少学术交流;在研究中部分学者存在对抑郁症与中医“郁证”之间概念存在界定不明,对研究造成混淆,影响中医领域抑郁症临床研究及学术发展[6]。

3.2 研究热点主题

本研究呈现了“抑郁症”“中医证候”等13 个聚类,由于各聚类的研究内容部分重叠,将其归纳为“中医证候”“中药疗法”“临床研究”“抑郁分型”4 个主题领域。

“中医证候”对应中医里“理法方药”的“理”和“法”。抑郁症虽属中医“郁证”范畴,但二者不是简单等同[11],另外医家普遍认为抑郁症有虚有实,抑郁症的中医辨证不应单纯辨为实证。唐启胜等[12]基于贝叶斯网络拟定出肾虚肝郁证、肝郁脾虚证等6 个抑郁症的中医证型,且6 个证型综合占所研究患者的90%以上。徐春燕等[13]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的核心病位为肝,与脾、肾、心密切相关,肝郁脾虚为抑郁症主要证候,同样认为抑郁症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性病理因素不容忽视。

“中药疗法”对应中医里“理法方药”的“方”和“药”,栀子类方等仲景方药作为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经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疗效。围绕仲景方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和药理学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李耀洋等[14]通过从柴胡类方、栀子类方和其他方3 个方面揭示仲景方药辨治抑郁症的用药规律,着重体现在对方剂组成、病因病机和主治症状的探讨,概括了近年来仲景方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角度和进展程度。栀子-川芎药对作为一个较大聚类,表明其在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中的意义显著,邹之璐等[15],张煜萱等[16]研究显示越鞠丸显著改善患者肝气郁结证、气结痰阻证、气郁化火证,并且栀子-川芎组合为越鞠丸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对,在单独或联合西药用药方面均具有良好效果。徐向青等[17]则研究刺五加配伍桅子方药疗效,发现其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对于老年抑郁障碍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以看出栀子类方等仲景方药在中医研究抑郁症的研究历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目前国内中医关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以随机对照研究为主,注重临床试验,利用量表获得量化数据及信息工具对中医理论进行佐证与深化。房繄恭等[18]采用AGREEⅡ工具对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数量不多,但整体质量较好;王天芳等[19]则使用EpiData 3.0,认为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中医证候的研究可以达到执简驭繁的作用。综合各类方法,临床研究在中医研究抑郁症领域起到了很大的创新驱动作用,为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提供了精细化的手段,指引明确的研究方向。

“抑郁分型”研究主题。“抑郁分型”是当下热门的研究内容,随着对抑郁症的了解逐渐深入,学者将抑郁症进行细化分类,出现了以兼病类型的抑郁研究,如糖尿病抑郁症的研究[20-22]、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23-27],肿瘤相关性抑郁[28],扩大了中医领域抑郁症的研究面,且开始关注一些不同疾病群体的抑郁症。以不同抑郁症类型开展的研究,如根据抑郁程度分为轻度、中度[29-31]、重度抑郁[32-33]三类进行对应研究,将研究细化。另外更为具体的抑郁类型如阈下抑郁,有研究[34-39]提出团体中医心理干预,探讨针对阴盛阳衰证候团体中医心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李亚天等[40]研究患者的五运六气禀赋特征,得出其存在明显的五运六气禀赋特征,且重性抑郁与禀赋阳气虚弱密切相关。李思聪等[41]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等,得出痰火内扰是双相躁狂和双相抑郁的主要证型,中医领域的抑郁症研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更加多元化。

3.3 研究前沿分析

本研究可看出不同时期的关注点不同,把中医领域抑郁症的研究演变划分为基础早期研究热点、中期研究热点、最新研究前沿3 个发展阶段,以更好地分析中医领域抑郁症研究的发展阶段。

3.3.1 早期研究热点 早期研究热点的突现时间为1992—2007 年,该阶段中医领域的抑郁症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梅核气”方面,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与抑郁症有部分共同之处,故研究中医领域的抑郁症时较为常见,在抑郁症的中医研究初期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中医学者对抑郁症的研究处在起步发展时期,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3.3.2 中期研究热点 中期研究热点的突现时间为2008—2016 年,该阶段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中医证候”“中医(药)疗法”“中医辨证”等方面,在这一时期抑郁症的中医研究通过对中医证候的整理归纳分析,提出抑郁症的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30],治法为“温阳解郁”[42],并总结出疗效较好的药方如“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遥胶囊”“丹栀逍遥散”[43-47]。另外该时期对中医领域的抑郁症研究逐渐增多,重点转向抑郁症的治疗,研究方向开始多元化。

3.3.3 最新研究前沿 最新前沿的突现时间为2017 年至今,该阶段研究的前沿集中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临床研究”“抑郁分型”等方面。现今中医领域的抑郁症研究进一步发展并向临床方向延伸并与西医逐渐结合,研究中开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量表,使抑郁状态、程度得以量化。其次,当下研究开始分支进行各种抑郁症分型的研究,如“焦虑抑郁”“重性抑郁”“肿瘤相关性抑郁”[28-31],最后,研究从中期的单纯治疗逐渐发展为预防、诊断、治疗相结合,以阈下抑郁[34-39]为代表的中医“治未病”理念愈发突显,研究更加注重抑郁症的全过程监测,力求降低抑郁症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3.4 总结

对抑郁症的中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

第一,从中医领域的抑郁症研究性文献的整体发文量来看,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国内中医对抑郁症的关注度不断升高,抑郁症与中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们从以前的关注温饱到现在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抑郁症研究也从中期的单纯治疗逐渐发展为预防、诊断、治疗相结合,本研究或为预防与治疗抑郁症开辟更多中医路径。

第二,中医领域的抑郁症研究存在集群研究的情况,各机构间合作意识较欠缺,学者合作多局限于机构内部。在后续的研究中,各机构间应该加强合作意识,互相分享合作经验,积极沟通研究成果,学者们应合理扩大研究范围,多组织参与学术研讨会,拓宽视野,全方位发展抑郁症的中医研究。

第三,抑郁症中医研究中的热点主题贯穿中医“辨证论治”的每一步,其研究趋势呈现研究领域聚焦中医特色、研究方法注重中医理论和现代技术的结合,研究内容包含具体详细的抑郁分型等特点。中医研究抑郁症,应传承经典,守正创新,注重与中医理论的结合,在秉承传统中医经典的道路上进一步开拓视野,从中医的各个角度全面切入,合理结合西医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发扬中医治疗抑郁症优势,为预防及治疗抑郁症提供中医思路。

猜你喜欢
发文热点图谱
热点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