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丝(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河滨小学,东莞 523400)
心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导致他们无法察觉到自身的力量,对自身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信心;在利用心理测评或者其他既定的标准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时,容易给学生贴上标签,使学生将问题内化,形成阻抗。以上做法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应用叙事疗法则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
叙事疗法能通过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成长故事,激发他们改变的动力,促使他们自主发展[3]。这与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等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关于在医疗系统、社会工作、大学中应用叙事疗法的研究相对较多,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应用叙事疗法这一块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基于心理工作的实践,就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外化对话通过将人与问题分开,让个体了解到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而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叙事疗法相信人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有助于消除个体的阻抗,提升解决问题的信心。在利用叙事疗法中的外化技术进行心理辅导时,可以遵循以下流程。(见图1)
图1 外化的具体操作流程
外化的具体对话可参考表1。
表1 外化对话流程示例
【案例1】
小东(化名)是我校二年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他课上不认真听课,课下打骂同学,满口脏话,随意拿同学东西,经常被同学和家长投诉。班主任请过很多次家长,但家长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只知道打骂孩子,表示不会教。班主任苦口婆心地教育,但小东还是屡教不改,班主任很头痛。某天,在小东又一次欺负同学,被对方家长投诉,并且要求报警后,班主任推荐他来到心理辅导室。以下为心理老师与小东的对话片段。
心理老师:有什么老师可以帮你的吗?
小东:班上的同学不喜欢我,不和我玩,还总是投诉我;老师也总批评我。
心理老师:那确实很让人难过。一般什么情况下他们会去投诉你呢?
小东:我发脾气忍不住打他们或者扔他们东西的时候。我也想好好跟他们玩,但就是忍不住。
心理老师:嗯,我知道了。我可不可以这样说,其实,在你身体里住着一个小怪兽,它让你忍不住发脾气、动手打人,而你并不想这样。
小东:小怪兽?
心理老师:是的。还记得一年级时我们在课上提到的情绪小怪兽吗?
小东:乐乐?忧忧?
心理老师:对呀!看来你上课听得很认真哦!(小东害羞地笑了)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怪兽,有的小怪兽让人自卑,有的让人胆怯,而你身体里的小怪兽让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小东:对,就是它让我控制不住自己。
心理老师:如果让你给你的小怪兽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
小东:(思考了很久)捣蛋鬼吧。
当心理老师将问题从小东身上单独“拎”出来后,小东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开始滔滔不绝地描述“捣蛋鬼”给他带来的烦恼:它让他跟同学闹矛盾,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它让他上课总是捣乱,老师也批评他。小东说自己迫切地想摆脱它,想跟同学一起玩,想获得老师的肯定。
之后,心理老师引导小东回忆自身经历,让他想想以下问题:“捣蛋鬼”是怎么产生的?对自己有哪些影响?一般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时候会消失?在与“捣蛋鬼”抗争中曾用过哪些有效的方法?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小东不再一味地逃避问题、指责别人,开始尝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重塑对话”是指通过帮助来访者回忆以往的生活经验,发展支线故事,挖掘特殊意义及例外事件,发现被隐藏在问题故事之外的蕴含积极力量的故事,引导来访者不再用原来的标准衡量自己,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与勇气,激活并点亮他们的生活。
在辅导过程中,心理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自身故事的叙述,发掘被掩藏或忽略的“例外事件”,关注过去的成功经验,寻找自身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证据,赋予学生勇气和自信。例外询问技术的具体应用见表2。
表2 例外询问技术的具体应用示例
当故事只是单薄的故事时,来访者的力量不会被激发出来,那么,如何引导来访者将故事变丰厚呢?可以采用“搭脚手架”的方法,让来访者的思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达到咨询师想要的高度,引导来访者在潜在发展空间成长。
【案例2】
小凯(化名)父母于暑假期间离异,妈妈搬离原先的住所,小凯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住,爸爸每天忙于工作,平时主要是由奶奶管小凯。小凯自述自从父母离异后,每天都过得不开心。心理老师告诉小凯离婚是大人的事情,父母离婚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他,小凯还是觉得不快乐。于是心理老师运用“搭脚手架”的方法,帮助小凯发展积极思维。以下为对话片段。
心理老师:近段时间有没有发生过让你觉得开心的事情?
小凯:(低着头,满脸苦闷)没有。
心理老师:最近有没有心情还可以的时候?
小凯:(很不耐烦)也没有。
心理老师:那平时一般你都喜欢玩些什么?
小凯:什么都不喜欢。
心理老师:玩具呢?
小凯:哦,我喜欢搭积木。
心理老师:那你最近搭过积木吗?
小凯:嗯,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一盒积木,昨天我才拼完。
心理老师:能跟老师分享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小凯:爸爸给我买了一盒大的积木,那个积木是一艘海盗船,总共有1000 块,好难拼。那天我和爸爸坐在客厅,看着图纸,两个人花了六个小时才拼完。
心理老师:拼了六个小时?你太厉害了!能仔细描述一下你的海盗船吗?
小凯:它是一艘灰色的船,有一个宽阔的甲板,还有船长室、休息舱,可以容纳几千人。甲板上停着各式各样的战斗机,我还给它加上了加农炮和火箭炮,遇到敌人能第一时间开火……(伴随着描述,笑容逐渐回到他的脸上)
心理老师:当时拼完你的感受如何?
小凯:好像还挺开心的。(害羞地笑了)
在上述对话中,学生回答“没有”并非真的没有,而是过去开心的事情随着时间流逝已然被忘记,学生沉迷于父母离异的痛苦中而忽略了开心的事情。心理老师通过“搭脚手架”的方法丰富支线故事,帮助小凯意识到自己生活当中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光,由此增强了他的快乐体验。
叙事疗法强调,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欣赏故事的观众同样重要,他们能帮助当事人更好地构建新的生命故事。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邀请见证人来见证他的改变,即见证对话,让学生的努力、艰辛、苦难,以及在困难中不放弃、坚持的毅力被人看到,从而增强学生改变的信心。对来访者来说,见证对话的对象既可以是过去或者未来的自己,也可以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在案例1 中,小东作为全校“闻名”的人物,让学校和老师很头疼。当小东作出改变后,校长邀请小东去校长室谈心并享用点心,之后肯定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班主任安排小东作为班级代表做了国旗下讲话,讲述了自己的进步和努力的过程。
在案例2 中,心理老师邀请小凯的父母来到学校心理辅导室,肯定了他们为了尽快让孩子走出离婚的阴影回归正常生活而作出的努力,请他们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小,帮孩子树立生活的信心。
运用见证对话的常见方法见表3。
表3 运用见证对话的常见方法
叙事疗法不仅可以应用于个别心理辅导,也可以用于心理课上帮助学生识别自身的心理困惑,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制作我的怪兽图鉴”一课为例(如图2所示),心理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困扰自己的小怪兽,并将它画出来,思考它带来的影响。在创作完“怪兽图鉴”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困扰自身的小怪兽,寻找怪兽的正面意义及既往经验中自己战胜它的例外,发展并充实支线故事,赋予生命积极的意义。最后,邀请小伙伴为自己写上祝福、支持的话语并签上姓名,见证自己的改变与进步。
图2 “制作我的怪兽图鉴”课程思维导图
外化对话不仅是一种治疗技术,更是一种重要的态度。心理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始终抱持“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这一观念,将问题与学生本身分离开。这种中立的态度会让我们更快取得学生的信任,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除了心理课堂和心理辅导场景,在班级管理中同样可以运用叙事疗法。例如,可以以“微信朋友圈”的形式设置成长记录本,邀请学生在“微信朋友圈”里书写自己的心灵成长故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努力和收获,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传阅成长记录本,并设置“点赞”及评论环节,引导学生从别人的故事中汲取能量,同时赋予故事主人公改变的动力,形成积极的班级能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