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花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甘肃 兰州 730046)
受区域地理位置及大气环流、区域森林分布等因素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相对稀少,水资源短缺,沙尘暴、荒漠化等问题比较严重。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大力发展林业,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有利于涵养西北地区水源,改善西北地区干旱气候,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西北地区农林业及经济发展。
干旱是影响造林成效的限制性因素,而形成干旱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西北地区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决定了干旱是西北的环境底色。其次,地理位置也决定了西北的干旱特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集中在夏季,夏季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东南部普遍进入雨季,降水丰沛,而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再加上高原和山地的地形对湿润气流有所阻挡,从而导致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戈壁、沙漠等景观在此成形。西北地区日温差与年温差均较大,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严寒干燥,全面降水相对稀少。
除夏季少雨外,西北地区春旱问题也比较严重。春季是大多数树木萌芽、展叶与开花的时节,这几个月的缺水会对树木的存活与生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地下水缺乏也是西北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制约西北农林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西北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相对稀少,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还以苦咸水为主,含盐量高,可利用率低。
西北地区走过了较长的抗旱造林历程。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抗旱造林研究就已经在甘肃省兰州徐家山开展。在这一阶段,专业与技术人员提出了“树穴换表土、以表土作肥”的造林整地方法,并实验研究出了比较适宜的栽种深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时,西北抗旱造林技术经验已经较为丰富,抗旱造林技术研究也有了快速发展。西北地区在树种选择、树木抗旱水分生理测定、容器育苗及容器苗造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荒山造林的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在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后,西北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干旱程度也得到了缓解,空气湿度增加,自然环境得到美化,生态逐步恢复,但抗旱造林的步伐依旧未停止。今天,西北有了更丰富的抗旱造林实践经验与更先进的抗干燥林技术,对抗旱造林的要点、难点有了更准确与更全面的把握。
第一,鱼鳞坑整地。在坡地植树造林中,鱼鳞坑整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该项整地技术不会对地表植被造成过大破坏,同时又能有效改良土壤,让土壤更适合树木生长。使用鱼鳞坑整地技术时,是在山坡上按造林设计,挖处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穴呈品字形排列。挖坑穴时,坑的大小根据树种、树根大小及当地地形决定。挖坑时,于坑的下方堆放生土,于坑的上方堆放表土,待按要求规格挖好坑后,于坑内回垫熟土。挖坑过程中,使用生土在坑下沿围出一定高度的半环状土埂,为方便引蓄雨水,还需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斜开两道小沟。
第二,水平沟整地。水平沟整地也是在抗旱造林作业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使用水平沟整地技术时,通常是沿等高线挖沟,将土地挖程梯形,这样能够很好地保水留水。采用水平沟整地技术时,将表土堆放在上方,用底土培埂,之后于植被斜坡之上覆盖表土。水平沟整地技术的优点是,整出的树坑容积大、深度大,能实现对地表径流的有效拦截,同时沟璧还有遮阴的效果,沟内土壤的光照条件由此得到改善,沟内土壤的水分蒸发速度减缓,苗木成活率上升,抗旱造林的生态效益增加。
第三,反坡梯田整地。反坡梯田整体技术在西北抗旱造林工作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反坡梯田整地流程、整地方法与水平梯田整地有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是,反坡梯田整地时,台面向内倾斜成一定坡度。
在西北进行抗旱造林时,如何有效保障和减缓水分蒸发与流失速度是必须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后,积累下了较多的技术方法。如修建沙田保障、在树根处覆盖麦草保墒、造林生产中的镇压保墒及使用抗旱保水剂保墒等。在几种保墒方法中,树穴覆盖法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因而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具体的抗旱造林活动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树木类型、日照时长等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合理运用,以获得最为理想的保墒效果,确保最终的绿化效果,为西北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保障。
第一,地膜覆盖直播造林。在西北干旱地区,柠条是最常见的抗旱树种。柠条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存能力强,在西北被大面积种植。柠条在防风固沙、改善西北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柠条外,山杏、紫穗槐、沙冬青、毛条、刺槐等也非常适合在西北种植。在西北干旱地区种植以上树种时,为保证树木成活率,可使用地膜覆盖直播造林技术。地膜覆盖直播造林技术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整地。可采用鱼鳞坑整地法,在整地过程中,于坑穴内回填适量的复合肥、熟土与稀土微肥,以此提高土壤肥力,为树木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混合肥回填结束后,在坑穴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便于引蓄雨水,整地结束后进行覆盖。第二,覆膜。覆膜要根据地块大小与种植密度确定地膜规格。覆膜具体操作法是将塑料膜长边靠长径方向放好,塑料膜边缘使用土覆压,用手压塑料膜中间,让塑料膜与坑底贴紧在覆膜完成后浇一次水或降一次雨,就可抢墒播种。第三,种子处理。播种前先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据测定结果确定播种量。第四,对种子进行消毒与催芽。当前常用的催芽方法是,取适量干净清水浸泡种子2~3天,浸泡时要每日换水。浸泡结束后,捞出种子,将种子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催芽。第五,播种。正式播种时要在树穴中间挖一小窝,于窝内放入适量种子,之后覆2~3厘米厚的土壤。播种后定期到田间观察种子出苗以及成长情况,做好补苗、松土、除草等工作,以确保树木成活率与最终的造林效果。
第二,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该技术的优点是,育苗容器内养分充足、温湿度适宜,利于苗木生长。容器苗造林为带原土栽植,苗木不易失水,根部不易受伤,能有效保证苗木成活率。在西北干旱地区应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时,有以下技术要点需注意。首先是选好容器。一般使用塑料薄膜容器,便于操作且成本合适。选择容器时,还要根据树苗的种类与树苗时间来确定容器规格。如树种为阔叶树,育苗容器就要相应的大一些。其次是配制好营养土。营养土要具备较好的透气性与透水性,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利于苗木根系生长。育苗时可将草皮土、森林土、耕作土等作为营养土的主要成分,在配适量的珍珠岩、河沙等,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
综上所述,西北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多样,实践经验丰富,需注意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也比较多。本文仅是对整地、保墒、植苗等几项技术做了简单的分析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