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饲料企业人才需求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2023-03-21 20:44:26王高飞
中国饲料 2023年4期
关键词:校企饲料人才

王高飞

(赤峰学院 就业与校地合作处,内蒙古赤峰 024000)

饲料产业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基础,虽然国内饲料产业的起步时间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之一。饲料产业的高速发展迫使饲料企业不断提高了对人才质和量需求,为实现人才供求间的平衡,高校需要掌握饲料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并在需求导向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力求从多个角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毛龙生等,2022)。在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为饲料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助力,帮助饲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 饲料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饲料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便于分析,下文主要从饲料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入手。饲料企业各阶段的战略目标不同,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具体体现在4个阶段:一是创业阶段。饲料企业成立初期生存是第一要务。该阶段的饲料企业迫切需要各个岗位的关键性人才,力求通过人才带动饲料企业的后续发展;二是成长阶段。饲料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扩大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面对企业规模扩大和员工数量增多等情况,该阶段的饲料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确保人才能满足日益复杂化和专业化的管理要求;三是成熟阶段。饲料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已逐渐成熟,员工个人能力在饲料企业中的作用开始下降。该阶段的饲料企业已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职业发展前景都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要着重考察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满足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四是衰退阶段。饲料企业缺乏后续发展动力,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均呈下降趋势。该阶段的饲料企业存在人力成本高,核心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饲料企业的正常运营。饲料企业要想重获新生,往往会选择裁减多余人员,并推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变革。虽然饲料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饲料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呈上升趋势,要求人才除了能掌握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外,还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王梦芝等,2021)。

2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在饲料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和职责得到细分,对人才选拔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即不同岗位要求选择不同特征的人才,因此,饲料企业要更加注重大学生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职场综合素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高校大多采用考试的方式来检验人才培养成效。这种以卷面成绩为主导的方式容易忽视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人才培养脱离饲料企业实际需求。如存在基本操作不熟练,畏难情绪严重,创新精神不强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宋霖等,2020)。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现象,除了与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多、经济增长放缓等原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出现人才供求间的错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难以直接胜任饲料企业的岗位需求,加大了饲料企业任用应届毕业生的顾虑。

3 基于饲料企业人才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而且能为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为饲料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在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情况下,高校重新设立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教学方案,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成效,不断为用人单位输送丰富专业知识和过硬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越强,工作技能越扎实,越能满足饲料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需求。并且,高校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能督促大学生尽可能地掌握科研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待大学生进入饲料企业后,能成为催生饲料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新生动力,帮助饲料企业提升科研成果转化速度,进而顺利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蒋平等,2020)。

3.2 帮助饲料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饲料企业人才需求角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意味着校企合作步入深度合作阶段,实现了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以产学研一体化帮助饲料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为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科研优势,高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形式的座谈会、交流会,了解市场环境和就业压力。饲料企业则能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如以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明确自身对人才的需求,降低饲料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投入,避免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殷海成,2021)。在高素质人才支撑下,饲料企业能获得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帮助饲料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4 基于饲料企业人才需求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4.1 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实现高校和饲料企业的协同育人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高校和饲料企业的协同育人。但部分高校存在高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饲料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实现高校和饲料企业协同育人(宋小珍等,2020)。首先,高校要完善教师资格考核与评定办法,适度增加实践技能和学生就业在考核评定中的占比,积极招聘具有岗位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并解决好编制问题。其次,要引导饲料企业参与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依托饲料企业的实习实训岗位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基地,强化教师技能训练,为高校和饲料企业的协同育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高校要探索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必要时可以将饲料企业中的高素质人才纳入兼职教师队伍中,有效解决专职教师缺乏岗位实践经验的问题,有效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4.2 以饲料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包含培养目标、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等内容,为确保培养的大学生符合饲料企业实际需求,满足饲料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具有涉农专业的高校可以打造饲料专业相关课程,力求从饲料分析与检测、动物营养与饲料、饲养学及饲料加工工艺等方面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待大学生步入饲料企业时才能有效利用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饲料生产管理中的问题(王润莲等,2022)。为此,高校要根据饲料企业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基础理论和岗位实践的教学课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各项素质,让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来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另外,高校可以增设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课程内容,要求大学生既能掌握饲料生产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能综合掌握饲料企业管理和运营方面的知识,充分满足饲料企业的发展需求。

4.3 注重就业能力培养,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业能力包含的范围较广,属于人才培养中的系统性工作,所以往往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可将饲料相关专业作为核心课程,配合创新创业内容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对于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高校则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饲料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人才。如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饲料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说,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挂钩,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只有从能力和素质角度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王琤和王仁华,2016)。

4.4 提高饲料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 校企合作是高校常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与企业达成合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虽然校企合作能实现高校、企业和大学生间的三赢局面,但从实际情况看,企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当人才培养成效与企业需求不符时,企业的参与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要想提高饲料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关注饲料企业的利益诉求,寻求校企双方的利益交集。虽然高校和饲料企业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如高校是人才培养场所,饲料企业是人才的就业场所,但双方的利益诉求不同。高校主要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旨,注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而饲料企业则关注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以及能给饲料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只有找准高校和饲料企业间的利益交集,才能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长远发展(王利刚等,2013);二是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实现对校企合作的有效监督。要想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多层次保障机制,明确高校和饲料企业双方的角色定位。如可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建立饲料企业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地方政府、高校、饲料企业三方组成,共同研究校企合作的可行性、优惠政策、落实机制,实现对校企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实现对高校和饲料企业的资源整合,通过取长补短促进校企双方的进步成长。如校企双方要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校办学特色,突出高校和饲料企业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校企的多维度合作(文丽和王双庆,2022)。

4.5 建立饲料实习实训基地 饲料实习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能给饲料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助力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高校和饲料企业人才培养过渡阶段,饲料实习实训基地本身就具备饲料生产加工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时,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如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饲料生产管理知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李进杰等,2013)。因此,建立饲料实习实训基地能拉近高校人才培养和饲料企业人才需求间的距离,实现人才供求间的无缝对接。对饲料企业而言,饲料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给校企双方科研人员的交流打造了互动平台,真正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帮助饲料企业提高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的同时,带动高校为饲料企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从而为饲料企业的转型升级打好人才基础。

5 结语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而且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息息相关。特别是在饲料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带动饲料生产技术、加工工艺的创新。因此,饲料企业可以与高校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方式不断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强化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饲料企业解决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推动饲料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饲料人才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5:36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粤海饲料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8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