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的常见退热法及用药选择

2023-03-21 18:10:29董圣鹏
家禽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禽病生石膏枳壳

董圣鹏

(梁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济宁 272600)

一直以来,在禽病诊断用药上,很多养殖户与兽医受西医思维的影响根深蒂固,见到禽病就知道“退热,退热,还是退热”。而不知退热是利是弊?怎样退热更加稳固?为什么退了热,病情还加重了?为什么退热后,病情又反弹?这些问题就是没有抓住发热的根本原因所导致,误解了退热的真正意义。适当的红肿热痛,对于机体康复都是有利的,也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从中医的角度看,热,是正气,元气,阳气。中医名为“少火-生气”。少少的火生气,就是适当的阳气是可生发助长正气的意思。只有高热才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变为“邪火”,助纣为虐!中医名为“壮火-食气”,高热食气,就是邪热可吞噬正气免疫力的意思,这种情况才需要适宜的退热。所以热,该退则可以退,不该退不能妄退。不能见病就“退热”,因为用不好会影响免疫力“正气”。其实,动物和人有相似之处,想一想谁家孩子没事就吃退热药呢。总的来说,诊断禽病,辨证论治是根本,适当的发热对机体是正能量,高热才是负能量。我们用药的目的,是保持正能量,去掉负能量。临床上表现的热到底是“标”还是“本”,要根据病情判断,病情也是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退热也不是只有清热解毒这一种方法,辛凉透表、辛温解表(解除寒闭,透热出外)、清热通便、疏肝解郁、补阴折阳(就是补水中和火邪)等等,都是禽病诊断中常用的退热方法。

1 解表退热法

简分为辛温、辛凉两法。解表,顾名思义,解除表邪之证治法。邪郁于卫(第一道屏障)散热功能障碍,产热与散热功能不成正比,矛盾在于表热,所以用辛法,因《黄帝内经》曰:辛能发散也。为什么又有温凉之分呢?因为又有表寒郁证,表热郁证,有口渴和口不渴之证,但都离不开辛味,而据证加温,凉佐之。外感风寒初期,禽类表现扎堆,鼻涕清稀,爪凉,咳声低,不喜饮水,粪便稀溏。外感风热,禽类咳嗽不爽,声音洪大,呼出气热,鼻涕粘稠,爪温,口渴喜饮,粪便偏干。但是,临床应用之中,有时根据情况,可以反佐配伍。如使用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细辛等中草药为辛温治法,散热驱寒解郁于外。利用如薄荷、桑叶、连翘、菊花等中草药为辛凉治法,散热清热驱邪于外。特殊情况,如麻黄-生石膏、豆豉-栀子、荆芥穗-黄芩等,亦可以不同比例配伍而用。临床实际中,多据季节变化而有所调整。或者据证拟方,合方而用,春夏多辛凉,秋冬多辛温;或者经典方制剂,用时据证调整比例。大多数寒温同用。

解表退热法切记不可解过。

2 和解退热法

中医有和解表里、和解营卫、和解少阳、和解脏腑等等。不离一个和字,以和为贵,调整平衡而用。以和解少阳,与和解脏腑多用。和解少阳,讲的是肝胆经气郁结,热郁于内,内生之热。以间歇热、弛张热型为多。禽类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和便秘交替,呕吐粘液,精神忽好、忽坏等。少阳肝胆病,多用柴胡制剂,多选择柴胡、青皮、黄芩、枳壳、芍药、石膏、桂枝、甘草等中草药,以打通上下脏腑经络,热出而愈。和解脏腑法,以肝胆、脾胃为多。肝木实,脾胃虚,多气郁,食郁;禽类消化不良、急性肝炎、霉菌中毒,内生湿热多采用此法;多可用到龙胆草、大黄、木香、枳壳、陈皮、山楂、香附等中草药。

和解退热法切记平衡为上。

3 清热解毒法

禽病临床泛滥多用,已成坏法。但此法治疗实热证,效果俱佳。实热,体质未降,外邪相争,故为实。禽类肺热炽盛,壮热、高热、咳喘、痰增多且粘稠色黄、咽喉红肿热痛。直接清解。清,清理之意(高热实热);解,解除毒素(内外自体毒素)。可使用方剂中的白虎汤、黄连解毒散、清瘟败毒散,多有疗效。

清热解毒法切记不可过剂。

4 通便泄热法

此法多用于里证,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病,胃肠病,内热多会出现家禽便秘之证。大家畜用大黄苏打片即是此意。禽类也有此药证,但是临床多数忽视。禽类气管栓塞,肺炎高热,兼便秘者,通便以泻火,釜底抽薪。用药可选择大黄、芒硝、厚朴、生石膏、知母、生甘草、陈皮等。

通便泄热法切记以适为度。

5 滋阴退热法

补血,补阴,补水,定为滋阴。阴者,血,津也。血虚,阴虚,皆可产热。水少火盛也。虚证,不可泻火,滋阴为上。热性,禽类多表现低热、干咳、贫血、消瘦、爪干。剖检可见,肺、肾萎缩,红小干瘦;便秘,肌胃干裂等。治疗选药,以方剂中的黄芪当归地黄汤、六味地黄方、增液汤等为宜;选地黄、麦冬、竹茹、当归、黄精、知母、贝母等中草药可起作用。

滋阴退热法切记慎用苦寒。

6 补气通络法

气虚热郁而热,也为低热。内脏生热正常,皮肤散热正常,而热循环障碍郁结于内,继而化热。清热,散热皆无效,惟有活血通络法。禽类精神尚可,采食饮水无明显下降,甩头、打喷嚏(晚间尤甚),少部分眼结膜发红,眼睑肿胀、流泪,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鸡慢性呼吸道病(败血型支原体)、反复发作的鸡传染性鼻炎可用此法。气虚不行,加黄芪、党参、升麻。血瘀,加丹参、当归、赤芍、红花、三七、通草。热甚,加黄芩、大黄、柴胡、枳壳。

补气通络法切记以通为用。

7 开窍退热法

痰湿郁结,心包闭塞,致高热神昏。禽类表现神经失常,高热出血,心包积液,发抖抽风,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鸭大舌病多用此法,选药牛黄、水牛角、贝母、黄连、冰片、生石膏等。

开窍退热法切记以开为用。

猜你喜欢
禽病生石膏枳壳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封二)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四种禽病流行状况的简要分析
助磨剂EDTA在超细石膏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生石膏掺量及其比表面积对熟石膏性能的影响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治三叉神经痛
妇女生活(2019年2期)2019-02-20 02:08:02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49:59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