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规模化养殖技术要点

2023-03-21 18:10:29王维
家禽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雏鸡肉鸡鸡舍

王维

(辽阳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辽阳 111200)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的调整,人们对禽肉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禽肉消费主要以鸡肉为主,因而肉鸡养殖与其它禽类养殖相比规模更大,养殖水平更高。目前在市场上主要以白羽肉鸡为主,其次是黄羽肉鸡,近年来817小型肉鸡发展势头较好。肉鸡特有的出栏快、效益高等特征决定了它更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市场发展前景相当光明。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提升,做好品种选择[1]、掌握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相关的养殖技术非常重要,同时还需要深入剖析市场行情,合理安排肉鸡的生产与出栏。本文主要对肉鸡养殖全程的技术要点作简要归纳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1 场址建设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地选址非常重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具体包括:①地势高燥,交通便利,便于药品、鸡苗、饲料或出栏成鸡的运输;远离城区,若周围存在其它养殖场、屠宰场,至少间距2 ~3 km;②铁路、公路、机场等发出的噪音严重,鸡场应距离它们1 km以上;化工厂、化肥厂和农药厂三废排量大,故应远离这些场所2 km以上[2];同时应与山脉保持相对距离,避免受到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因肉鸡规模化养殖场所面积较大,选址时还需对废物排放、环境污染的影响等作出综合考量;③具备稳定电源以及充足的水源,水质需满足养殖饮水要求,并且综合考虑排水问题,避免雨水与积水倒灌至鸡舍;④养殖场需建修围墙,避免闲杂人员进出;⑤鸡场建设布局要符合环保要求和动物防疫条件。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由上风到下风排列,以围墙隔开。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道路应单向流通,以防交叉感染,进入生产区要有消毒通道。同时必须设计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粪污处理、病死鸡处理等场地和设施。

2 提前做好养殖前的准备

规模化肉鸡养殖一定要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全面构建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否则会提高疫病发生风险,引起严重经济损失。若鸡场想继续饲养肉鸡,应在上一批肉鸡出栏后对环境、栏舍及设备进行彻底全面消毒,经多次微生物检测合格后再引入下一批次要饲养的肉鸡。同时,还需要准备充足的饲料、药品,地面育雏还要备好垫料;提前2 d做好育雏舍供暖设备的试温,做好安全检查;备齐养殖相关记录表格等。

3 肉鸡不同阶段的饲养技术要点

3.1 育雏期

一是合理选择雏鸡品种。现阶段饲养的肉鸡品种主要是爱拔益加、罗斯308、科宝、哈伯德等引入品种,具有生长快、饲养周期较短、料肉比较低、养殖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因此也更加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同时也可引入地方肉鸡品种,提高存活率[3];可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场主的实际需求等综合考虑,作出合理选择;二是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雏鸡养殖面积是成鸡养殖面积的1/3或1/4。若密度偏大,会出现饮水与采食不均匀等情况;密度偏小,会使人工费用以及设备使用成本增加,加大保温难度,与育雏要求不符,因此在饲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按照强、弱、大、小的标准分群饲养[4];三是提供合适的温湿度。务必做好雏鸡舍温度控制,避免出现较大温差。通常前3 d舍内温度需保持在34~36 ℃左右;4~7 d温度在32~34 ℃,雏鸡腹部温度不低于25 ℃;湿度需保持为65%~70%;同时进行适当通风;四是进行科学的开水、开食。雏鸡首次饮水即“开水”,最好在出壳后24 h进行,但养殖户购入雏鸡到场通常超过24 h,因此到舍后要尽快饮水。可将5%葡萄糖以及0.1%维生素C添加至饮水中,最好前3 d同时使用高效电解多维,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水温约22 ℃,保证足够的饮水器,不间断供水,使所有雏鸡在3 h内喝上水。“开水”后3~4 h就可“开食”,开食时应在料盘里加入适量的破碎料,保证雏鸡2 h吃完,间隔2 h加料1次;五是补充光照,雏鸡进入鸡舍前3 d需使用25 W节能灯,全天候提供光照;第4日开始结合情况控制光照时间,将鸡舍内的灯泡逐渐换成15 W节能灯。

3.2 育成期

3.2.1 分栏 育成期分栏应结合鸡只生长状况而定,通常在9、16、23日龄时分别进行分栏,以300~400只/群最佳,群和群之间需以栅栏相隔,更有利于舍内空气流通。饲养密度根据日龄合理调整,育成生长期时慢慢维持在10~15只/m2。

3.2.2 温度 育雏结束后应逐渐下调舍内温度至32 ℃,此后间隔2~3 d下调温度1~2 ℃,直至下降至21 ℃左右最佳。调温期间,舍内环境温度需逐步下降,否则对其生长不利,甚至会提高死亡率。除了查看温度计外,还要根据鸡群分布情况进行温度调节,即常说的看鸡施温。若鸡群在整个网床均匀分布,休息时伸腿抻脖,表明温度与密度均适宜;若鸡群分散,临近南、北墙两边, 代表温度过高;若鸡群扎堆,相互拥挤,代表温度偏低;若大多数鸡只分布正常,有一些地方无鸡,表明有贼风进入,需及时进行漏风检查并进行修补。

3.2.3 湿度 7~10 d后,随着鸡体重逐渐增长,呼吸量变大,粪便排放量变多,外加饮水器撒水等多种因素影响,鸡舍中湿度逐渐增大,需要做好鸡舍通风换气,及时换掉潮湿、结块垫料,避免鸡只因湿度太大发生球虫病、消化道疾病等[5]。

3.2.4 喂食 养殖期间,根据肉鸡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营养要求,将玉米、豆粕、油脂和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饲料原料进行科学配比,制成营养均衡的全价颗粒饲料,促使采食量增加,满足肉鸡生长所需。雏鸡饲料改为生长鸡饲料,要逐步更换,要有1周的过渡期,以防应激造成不良后果。

肉鸡2~3周龄为营养代谢疾病高发阶段,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限饲喂养。每次饲料量应保证鸡群1.5~2 h吃光,待料桶里饲料吃完再添加,避免浪费。

3.2.5 消毒 间隔3~7 d作1次消毒,免疫前后3 d不可消毒,消毒操作顺序应做到从上至下、从内至外,保证消毒到位,不留死角。喂鸡前后,工作人员需做好手部、鞋底消毒。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方式选择不同的消毒药品,如百毒杀、生石灰、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

3.2.6 疫苗接种 7日龄,首次免疫鸡新城疫疫苗,一般是个体免疫,宜采用点眼、滴鼻方式;21日龄,新城疫疫苗2倍量饮水;分别在14日龄和28日龄2倍量法氏囊疫苗饮水。

4 肉鸡出栏注意事项

根据饲养量、毛鸡需求量等情况明确出栏以及进雏时间,肉鸡出栏时间通常为46~52 d。但需注意:一是抓鸡前明确屠宰以及运输时间,以免鸡只长时间滞留屠宰场;二是鸡在出栏前一天所食饲料只能发挥提高体重的效果,无法转化为鸡肉,故而在抓鸡装笼前4~6 h需停喂全价饲料,更改成小麦、玉米等原粮,不但可进行能量补充,还不影响体重,不可停止供水;三是白天抓鸡容易导致鸡群受惊扰,应将抓鸡时间安排在夜间;四是抓鸡时动作轻柔,注意不可弄伤鸡只;五是运输期间做好鸡笼数量控制,避免每只笼子装的鸡数量过多而挤压窒息,数量过少则浪费空间。

5 小结

肉鸡饲养时间虽短,然而对饲养方法以及条件存在一定的要求,需规范、科学做好各环节饲养工作,加强现场细节把控,为肉鸡健康快速成长打好基础,同时综合考虑当时的市场行情、饲料价格等因素,合理安排肉鸡的生产和出栏,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雏鸡肉鸡鸡舍
肉鸡腹水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鸡舍
小太阳画报(2018年6期)2018-05-14 17:19:28
优选雏鸡四法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4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