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1+1+N”带动社会组织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探索

2023-03-21 18:09林春仲张宏陈剑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福州市艾滋病评估

林春仲 张宏 陈剑惠

疾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期过程,艾滋病防治工作不断在强调“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工作机制[1]。2015年,国家设立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2],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优势日益突出[3]。2019年10月底我国报告存活的HIV-1感染者95.8万,新增加感染者13.1万例[4],艾滋病病例不断增加与日渐繁重的艾滋病防治任务,全市不足30名的艾滋病防治人员无法顾全多人群的宣教干预工作,如何能够“集结多部门力量、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优势”成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2018年,福州市将社会组织宣教对象放开,首尝向防艾委成员单位征集大众人群/学生群体的防艾宣教干预项目,设立了6家防艾委成员单位推荐的社会组织与高校作为第1批防艾示范点,此举涌现出了若干项目执行力强与可信度佳的社会组织,所开展的防艾宣传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成效。为此,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福州疾控”)将在以往与社会组织合作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公益项目”活动,招募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探索出一套带动社会组织多方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新模式,现将模式的建立过程与工作成效分享如下,为社会组织参与疾病防治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 主要做法

1.1 政策经费支持,“1+1”引领多部门参与

2020年6月,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组织民政部门、团市委组织福州市艾滋病防治宣教公益项目方案讨论,依托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认福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市青少年协会”)为项目执行组织方。

1.2 前期调研与培训

为更好设计征集项目方案与工作需求,福州市同步开展了社会组织参与疾病防控工作调查。调查发现,社会组织参与疾病防控意愿总体较高,特别是卫生健康类和部分草根组织,表明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疾病防控工作具有较大空间。困扰最多的因素为经费短缺、经费不稳定、人员流失较大、专业知识缺乏,福州市也就此类问题及时进行方案调整。前后召开2次专题培训班,对有意向的社会组织、高校进行项目介绍与基础知识培训。

1.3 激发社会各界活力

项目面向福州市民政局在册的社会组织与高校征集,共征集26个方案,经评估商榷,确认6所高校与12家社会组织为实施单位,围绕性病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动员艾滋病检测咨询和转介、心理辅导、反歧视等方面开展活动,共同探索创新艾滋病防治宣教策略,促进各组织间防治工作经验分享和交流学习,推进多方参与艾滋病宣教联动工作模式的建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1.4 成立服务协调小组,保障项目沟通畅通

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市民政局、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于2020年9月发布福州市艾滋病防治宣教公益项目征集活动通知,并成立由防艾委成员单位组成的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公益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由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对高校团委进行动员,市民政局依托福州市社会组织创业园对初创期社会组织集中开展项目征集发布说明会。协调小组对执行开展公益项目的社会组织进行评估筛选、指导规划、监督规整。同时,督促各项目所在地的疾控中心作好“监管者”,对弄虚作假的社会组织及时上报,对不合格的项目承接方建立退出机制。

1.5 多参数评估调研,合理化调配社会力量

为避免出现社会组织服务人群单一、服务模式与范围高度重复,邀请省、市疾控中心、市民政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等有关专家通过项目书审阅批注和电联答疑的方式对26个申报项目进行一对一的优化辅导,协助申报单位在立项评审前完善项目申报书,指导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需求分析、目标制订以及服务内容设计等,细化资金预算,保证项目申报书整体有逻辑、服务可执行,将项目引入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中来,将供给和需求进行有效对接,提高供需适配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培育出一批优质量、高执行、可信赖的防艾社会组织队伍。

1.6 制度透明合理化

福州市艾滋病防治宣教公益项目在方案制定、项目征集、项目评审、组织实施、项目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督导、项目评估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规范的操作流程,形成了公开、公正的运行机制,有效确保项目服务顺利进行。

1.6.1 项目实施监管上“下功夫”

从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和末期评估持续跟进,对项目设计、优化、执行和成效给予专业意见;抓好服务监测,制定《福州市艾滋病防治宣教公益项目立项项目执行进度安排表》,全方位跟踪、陪伴,形成督促效应;制定终期评估考核指标《福州市艾滋病防治宣教公益项目终期评估指标表》,对项目实施情况和成效进行评估。

1.6.2 严格规范支持资金管理

加强资金的监管,制定《福州市艾滋病防治宣教公益项目立项项目经费使用标准》,明确经费使用支出标准。在终期验收评估中,从经费使用完成情况和经费使用合法合规两个方面进行检查,评价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按规定和合同约定分期拨付款项。终期验收时要求提交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项目审计,并提交审计报告。

2 阶段性成效与亮点

2.1 “1+1”强合力

福州疾控与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协会“1+1手拉手”,征集56家意向组织,推动18项教宣防治项目顺利开展。项目总覆盖福州市9县区、12所中高院校,面向老年人、青年学生、企业工厂职工、妇女、网络用户、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等多人群,以微信扫码打卡、知识问答闯关、线上防艾互动直播、抖音宣传推广、防艾讲座、青春同伴说、防艾创意设计、宣传片设计拍摄、防艾接力跑、防艾宣誓、禁毒防艾宣传、心理援助等方式开展多样化、富有特色、贴近群众的线上线下联动宣传。18个执行方分别错落在福州市各个角落,他们以自身组织的“小阵地”为民提供“大服务”。

2.2 广覆盖

经过为期1年的项目实施,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了“福小艾朋友圈”,在福州六区六县,一条疾控与社会组织相互融合的两新组织防艾示范带正在形成。18家实施单位累计开展156次线上线下活动,其中讲座96场,现场活动60场,线上发布宣传视频、创意征集作品共2 115件(条),累计宣教人数达234.37万人次。

2.2.1 主动出击,发挥自身优势

社会组织主动联系当地疾控共同开展老年人宣传项目,发挥“当地熟人”便捷优势,分别5个社区开展防治宣传活动,借机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开展老年人自愿咨询检测宣传,累计检测人数110人次,受益群众达600余人。

2.2.2 营造线上阵营

创建“青艾说”福州大学城防艾街坊短视频与“福建省艾协”科普知识抖音运营计划:通过建设与运营2个抖音短视频防艾宣传账号,制作与发布艾滋病防治有关资讯和基础知识内容视频,互动问答,站外联动社交媒体,站内共创内容二次传播全网关注公益活动等多种宣传防艾方式,赋予防艾公益新营销,让防艾公益营销从传统的单向传播时代走进了人人可参与互动共创时代。项目截止时,2个抖音账号防艾短视频输出量为129条,其中原创拍摄作品58条,累计阅览远超200万人次。

2.2.3 原创防艾歌曲制作与视频的网络推广

项目从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重点人群干预宣教出发制作《我不艾》防艾歌曲,该歌曲用充满时尚、现代感的原创音乐和巧妙的、一语双关式的音乐歌词表达。歌曲制作完成后在两所学校中进行现场教、传唱,让学生进一步解读歌词的现实意义。《我不艾》在抖音平台上获11个博主转发翻唱,网络累计播放量达8万人次。

2.2.4 “ 青少年防艾教育小讲师”青春健康项目

在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团委的指导下,开展鼓楼区“青少年防艾教育小讲师”青春健康项目。本项目组建了福州市首批“防艾小讲师”,在通过系统防艾知识和授课技巧培训后,小讲师们在社工的指导下,走进学校和社区,向同学和社区居民们宣传防艾知识,同时自编自导3条防艾视频(其中1条被学习强国收录),起到了良好的防艾宣传效果。同时,社工还联动鼓楼区疾控、鼓楼团区委在中学设立了福州市校内首个“鼓楼区防艾志愿者服务站”,规范了防艾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防艾服务行列中。

2.2.5 高校积极参与,校方更为重视

参与校校领导重视,组建防艾项目领导小组,组建以校团委书记为组长,团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学院团委为统筹,各团总支为抓手,组织各院系共开展11次活动,宣传有新意,也有“心”意,在学生及社区群体中取得了热烈的反响。校团委组织青年学生会成员深入学生骨干群体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7次,深入宿舍宣传活动向400间学生宿舍楼发放防艾宣传手册,深入班级开展防艾健康主题班会100次。

2.3 “教管交”全程在线

市青少年协会组织18家立项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执行人前后开展三期培训交流,两场素拓交流会,培育出防艾志愿者280余名,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累计跟踪督导培训41 h,加强其在艾滋病防治宣教形势、基础知识、法律政策和干预方法等方面的学习,提升社会组织、高校部门艾滋病防治宣教干预专业知识水平、执行能力和项目管理意识,更好地推动立项机构艾滋病防治宣教干预工作的开展。服务期截止后组织18家项目实施单位以PPT汇报与结项报告(纸质版)形式开展终期评审,并提交经费使用表。

3 经验与建议

3.1 政策经费双支持,因地制宜打造最佳方案

福建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数量少,分布局限[5]。从工作领域角度看,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多是以男男性行为者、暗娼、吸毒人群为干预对象[6-7],而此次项目是由社会组织主动选择所干预的人群、在原有的社会资源与群众基础下开展活动。更有市卫健委、民政局、共青团联合予以政策、经费双支持,让市内社会组织可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整合手头资源,更好的开展活动。全面性教育是应对艾滋病的关键干预措施,可有助于减少性传播疾病和意外怀孕,促进安全套的使用[8]。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象牙塔,加强性教育、使用安全套意识提升,将有助于学生提高健康认知[9],项目中福州市6所院校主动提出承接项目,达成学校、学生层面的赋权,提升老师的防艾重视度,让学生由被动接收防艾知识转为主动思考、设计创作艾滋病艺术作品,更好的理解“红丝带”“零歧视”等含义。

3.2 增强资源整合,探索多方联动的项目运作机制

艾滋病防治服务能力建设需求包括重点人群检测咨询、感染者和患者随访关怀、服务对象行为干预、服务对象心理咨询及服务对象沟通技巧等内容[10]。参与该项目的社会组织可分为行业协会、社会工作机构和高校社团三个类型,各组织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疾控、卫生、高校、社区等多方资源,对各服务人群均进行了防艾宣教。但项目执行中对各类资源的联动性不足,部分服务方并未能与当地疾控中心充分联动和利用资源。考虑是由于目前福州市社会组织内部成员参差[5]、缺乏凝聚力与归属感,导致各部门间沟通交流缺乏。其次,项目申报前开发领导层,争取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是前提和基础,发现和培养社会组织领头羊是关键[11],建议以一家社会影响力大、实力强的社会组织为核心,加强协会、社工机构与高校等社团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联动,打通各类社会组织间信息沟通的渠道,使各方优势互补,探索多方联动的项目运作机制。

3.3 打磨评估工具,建立科学有效的服务测评机制

对于艾滋病防治生活技能[12]应包括4个能力:(1)识别感染艾滋病风险的能力。(2)协商采取安全行为的能力。(3)拒绝危险行为的能力。(4)寻求帮助的能力,相关调查[13-14]表示,通过反复的健康教育与干预宣传,防艾技能将得以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于自愿咨询检测的接受度与主动度均有明显增加。本项目目标旨在通过艾滋病宣教工作提升受众人群防艾技能,在服务效果的评估上面临一定困难。许多服务方使用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前后测来评估其宣传效果,收到一定成效。但部分服务方并未进行服务对象满意度、知识掌握度的调查,以及相关能力提升跟踪调查,项目成效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撑。建议加强对评估的重视程度,使用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科学采用问卷、测评、回访测量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估工具,建立科学有效的服务效果评估机制,以根据服务对象意见和服务成效及时调整服务进度、方式和内容,切实达到服务目标。

3.4 剖析问题,完善项目运行机制

项目开始前,对参与此次活动的社会组织进行调查,社会组织存在问题,建议可针对问题召开培训、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制度。有研究表明[15-16],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社会组织成员实践过程中干预转介能力、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健康教育宣传能力和关怀救助知识等均可得到明显提升。

项目结束后,福州市重点关注社会组织在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针对整个项目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以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疾病防控的路径。同时,随着项目的顺利展开,促进了福州市对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模式的进一步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社会组织参与疾病防控的路径。

猜你喜欢
福州市艾滋病评估
《 世界艾滋病日》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评估依据
土地统一登记制度的设立与实施探讨——以福州市为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