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此宏观背景下,思政教育深入各个学科课程的进程刻不容缓。在“课程+”的理念下,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将思政育人的目标贯彻于各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新课题、新目标。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思政教育要想深化其育人的作用,必须切实深入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且不能只单一地体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或者少先队课程上,而是应该以各类学科为土壤,深入其中、互相成就,努力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
2020 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了思政课要“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在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培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并贯通于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教育的目的始终在育人。在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学生道德情感,规范学生行为举止,树立理想信念,端正人格品行。小学教育要坚持思政育人的价值理念,实现各学科协同式共育;要秉持系统整合的价值理念,将思政教育整合为在横向上贯通、在纵向上衔接的有机系统,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原先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又提出“素养导向”。素养导向更注重知识内化、实践与运用,素养导向的新时代教育使得原本互不相连的分学科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开始跨学科融合。也正因有此改革,各学科间尝试融合、创新变革,发挥出了跨维度育人的更大魅力。
思政背景下的跨学科融合,注重“德”为先、“才”有门、“识”广博。“课程+”思政育人有着真正意义上的整合,由点及面,一个思政主题下,多学科教学迸发力量,既以学科为依托,又超出单学科视野,最终呈现具体成果。以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的“传统文化润校园”校本课程群为例,通过扬州清曲、中华武术、杖头木偶等传统项目在体育、艺术学科的开展,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产生文化自信,主动弘扬民族文化。这个课程群在培养学生高雅生活情趣、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同时,思政教育渗透其间。可见,各学科既体现了学科特质,又摆脱了各自为政的局限,更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儿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为我们解决了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人,这也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所承载着家国情怀的学校。同时,这又是一座不断创新,永葆探索欲望的学校。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一种更加具有活力的方式培养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时代新人。
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以课程为核心平台,将思政课堂深耕、多种学科融合、主题实践拓展、品牌项目延伸等内容相结合,从而形成对象全覆盖、目标螺旋化、效果深层次、队伍专业化的育人体系。各版块之间相互融合又各有侧重和亮点,形成独具校本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
1.主课程:“课程+”下的思政课堂深耕
思政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立足国家课程,利用校本课程,以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前驱,以现代教育理论思想和丰富的教学策略方法为突破口,在各类课程课堂教学中发掘思政教育的闪光点,并充分发挥“幸福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获得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深耕思政课堂,重在建设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并唤醒每一位教师的内驱力,促进其思政教育能力提升,让思政教育之花开遍校园,建设更多富有时代性、科学性,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思政课程。
2.融合课程:“课程+”下的学科跨越
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事,其他课程教师也都要肩负起使命,聚焦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引导青少年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
学校从各学科教师中拔尖选优,组建跨学科思政育人教学研究团队,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有机融合。语文学科突出价值引领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数学学科突出培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科学学科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体育学科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艺术学科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主题课程:“课程+”实践体验基地课程
思政育人不单单局限于教室内的课堂教育,课堂之外的主题实践活动也是思政育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在思政育人模式下,更重视课程的拓展性和实践性,让课堂与生活勾连,利用多种途径,创设实践平台,开展主题丰富的教育活动。主题实践活动,让育人目标落地生根。学校的每个校区都设有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亲近自然,锻炼劳动能力,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勤俭节约、懂得感恩的品德。学校通过学习百年党史、打卡红色基地、寻访时代先锋、阅读红色书籍、观看红色电影等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教育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学科,而是改为“从主题入手”进行学习,着力实现不同学科的融合与共生。以“为祖国母亲庆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例,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美好祝愿,那么就有了一幅幅精美画作、一首首赞美诗歌、一篇篇歌颂文章、一曲曲抒情歌曲……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超越了学科及个体局限性,在共性中满足了学生个性需求,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品牌课程:“课程+”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学校在“新儿童教育”这一科研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延伸品牌建设的宽度、深度,使之与思政育人模式在互通中走深做实,结合学校新儿童哲学品格提升工程,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启蒙融入新儿童教育中。在“建一所幸福的学校,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的教育理念下,一大批具备良好品德、具备一定政治素养的“梅西新儿童”成长起来。
学校德育品牌围绕思政是德育的第一底色理念,通过德育活动课程、德育阵地课程、德育时代先锋课程等彰显思政课程品牌效应。学校的“红色基地打卡”课程因为契合思政色彩,符合学生需求,从而让学生在参观旅游和考察探索中获得了红色基因的传承。
在“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下,学科不是孤立的个体,学习不是单一的活动,资源也不是纯粹的教材。学科教学、学习活动和资源开发构成了三维立体互通的课程体系。思政育人模式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构建育人体系,进一步发挥协同育人效应。
1.挖掘校内基地,创新育人方式
少先队活动室、红领巾广播台、梅西讲坛、劳动实践基地等宣传教育阵地,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思政育人的主要实践基地。有主题、有组织、有内容、有评价的思政育人活动,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让思政育人发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2.促进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依托学校新儿童家长学院,借助家长资源,在家校合作中增强思政育人成效。家长课程融入思政育人模式,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学校育人成果得以巩固。
3.联动社会资源,提升育人实效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相关专业人士等多种师资人才,为学校思政育人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各类育人资源的有机结合,促进思政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共享,切实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
“课程+”多学科下的思政育人模式,强调思政教育与学科深度融合,通过发挥评价“风向标”作用,全面推进思政育人新模式。
1.制定多维度的评价项目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科育人基础上,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五大维度创设评价指标,引导学生从“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中汲取道德滋养,塑造必备品格,培养关键能力,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为满足学生多元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不断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有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分项等级评价,也有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元性评价;既有以教师为主导的他人评价,也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此基础上,学校十分注重榜样的引领作用,让优秀带动优秀,借助主题班会、微信公众号、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平台,立标杆、树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前行,充分发挥综合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3.重视多方面的效果评价
建立有效的育人效果评价机制是育人能力的重要维度,囊括了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大方面的反馈。通过参与学校学期阶段性非物质文化秀、红色剧场等文艺展演,获得学校的激励性评价;依托节日课程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得到家庭的积极反馈;赴周边社区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赢得社区的高度评价。多方面的效果评价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继而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自觉,增强“课程+”多学科下思政育人的效果。
“课程+”多学科下的思政育人模式遵循“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尊重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努力将学习的过程变成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课程+”多学科下的思政育人模式的重构,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易空洞、乏味的局面,进一步糅合多种育人因素和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学校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使得思政文化成为诸多课程中最根本的价值引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