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融媒技术在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实施策略

2023-03-21 15:14王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期
关键词:馆藏文物文化遗产

王刚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0 前言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我们既要好好保护和传承,又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要不断挖掘其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时代底蕴,激活新生力量,焕发时代光彩。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是中华5000多年灿烂文明的实证。我们应当结合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时代基因,对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开展内涵式探索,传承华夏文明中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①随着党和国家对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加强,作为重要传承载体的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仅2021年我国就新增博物馆395家。截至2022年5月,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6183家,名列世界前茅,其中5605家博物馆已对公众免费开放,占比超过90%。2021年国内博物馆举办展览、教育活动共计35.9万场,接待观众7.79亿人次,同时他们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展览和教育活动13000余场,网络点击量突破41亿人次,为传统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 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博物馆建设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文旅产业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除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博物馆外,很多中小地区博物馆的现代化建设还较为落后,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文化新样式传承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缺乏特色,人气不旺

限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很多博物馆仅有形式单一的文物展示和一般性讲解,对文物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不深,时代内涵挖掘不够,没有将其立根于当地历史人文环境加以文化信息整合,打造出地方文化品牌,更没有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传承体系,导致博物馆人气不旺,门可罗雀。

1.2 陈展方式落后,缺少科技含量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②是现代博物馆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所在。对文化遗产资源实现再开发和再利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就必须有力依托现代科技。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各地博物馆综合实力上的差距造成了其数字化建设步调的不协调,相当数量的博物馆“重藏轻用”,建设理念落后,缺乏馆藏资源社会化、共享化意识,缺少对数字化建设对于馆藏物质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前瞻性眼光。他们缺乏开拓性思维,自身建设仅靠一时需求和主观臆断,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不仅严重浪费了宝贵的资金,还导致了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工作滞后,展品更新滞缓,展陈方式单调,展示内容匮乏,吸引力严重不足,也严重影响到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规模和效果。博物馆在策展时缺乏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VR、AR、人工智能服务等现代数字融媒手段应用少,展示时缺少声、光、电、影的综合融入,视听冲击和与观众的互动都不够,展示效果差。

1.3 竞争意识淡薄,建设人才匮乏

很多地方博物馆管理机制落后,竞争激励机制的匮乏导致其竞争压力不足,长期缺少对外交流学习,视野比较狭隘。一些博物馆除有极少数高学历专业人才外,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缺乏正规培训,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不足。有些博物馆多年来在人员录用、管理方面缺乏规范性,对专业技术人才不够重视,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专业建设人才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进取心,数字化建设缺少智力支撑和团队力量。

2 现代融媒技术在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1 现代融媒技术可促进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制定数字化建设方案,可以推动博物馆馆藏文化遗产的再整理,分批次公示馆藏文物名录,构建“馆藏文物数据库”,实现博物馆文物资源的信息数据入库和开放共享。对馆藏历史文献,珍贵图片、纪录片、音频文件等进行数据的重新梳理和整合,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同时,根据各数据库的类型、功用、特点和展区类型,积极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3D影像等现代融媒技术,将馆藏资源转化为数字存储形式和多模态展示单元,形成馆藏资源的保护和再生的一体化建设,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现代技术修复和综合性文化研究等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工作。如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敦煌时的“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敦煌研究院坚持以现代科技加强对敦煌文化资源的保护,持续推进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敦煌”建设项目。他们利用图片成像、3D影像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敦煌壁画、敦煌彩塑等重要文物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建库录入以及后期数据的拼接、整合和存储等一系列工作。经过长期的技术摸索和经验积累,“数字敦煌”建设工程不仅建立了科学、完整、系统的数字化信息档案库,而且成功地将其数字化成果普及到了考古测绘、器物制图、资源保护、系列陈展、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截至2021年9月,他们借助云端技术自主研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已有近4000万用户,通过此平台,游客可以实现在线全景高清“游览”敦煌盛景。此外,在资源数字化共享方面,他们也取得了成功,全球30个“数字敦煌”资源库总点击量已超过1000万人次。

2.2 现代融媒技术有助于促进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

2019年4月15日,欧洲最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一,也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巴黎圣母院遭遇不明原因大火,持续蔓延的大火导致整体建筑损毁严重,大部分顶部被烧毁,具有850多年悠久历史的巴黎圣母院塔尖在熊熊大火中轰然倒塌。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若不提前采取保护性措施,可能会因自然灾害和战火、盗窃、旅游污染等人为因素导致物质文化资源的永久流失。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多,文化旅游成为节假日人们的热选,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遗址或博物馆欣赏文物之时,人员密集导致的空气成分变化、湿度变化、光色污染等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融媒等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为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提供了技术可能。如,可借助3D扫描、VR和高分辨摄影等技术及时对文物资源进行信息采集、提取和数字化存储,实现资源的数字化留存和永久性保护。这样,一方面可实现该资源的可复制和信息共享,为在不伤害文物的前提下更大范围地推广文化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如遭遇类似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火等意外发生导致资源损毁、严重破损等情况,就可借助数据库信息以3D打印机、数字建模实施资源复制或文物修补,从而实现资源的快速重建。

3 现代数媒技术在博物馆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实施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中,数字化传播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以及互动性等优势,能够将人和物以及人和社会等紧密连接起来。同时,也促使信息的传递从以往的单向传递转变成了双向交互传递,信息的传播模式也由原来的中心化转变为去中心化。”③要想发挥出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等功能,就要将现代融媒技术与文化资源数字化重构和保护相结合,在存储方式上同时实现“实物保存”和“数字存储”,在资源重构上实现文化资源的再研究和再挖掘,在陈展方式和传播渠道上要凸显数字化时代特色和“人—物”的历史交互式体验特点,配合多媒体手段的综合应用加以展示,使文物不再神秘,静物不再死板,古物可以“发言”,历史可以再现,引人沉醉其中,体味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

3.1 走科技化发展之路

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文化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数字化传播的重要基础。云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诞生和发展,快速推动着博物馆文化资源传承方式的创新和变革。虚拟现实、三维全景、AR等数字科技手段的融合应用带来的立体化展示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平面展示方式;互动性、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的综合技术运用,突破了传统静态化传播的局限。这些科技的巨大变革,拉近了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参观者与文物之间的时空距离,实现了博物馆藏品的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如,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核心建设项目之一——3D球幕电影《梦幻佛宫》的制作就充分地运用了洞窟数字化采集、高精度球幕CG渲染和影片后期处理等现代融媒技术。它以前期信息数字化为基础,择取11个典型莫高窟洞窟进行了高质量的数字化影像采集,采用高分辨率数字摄影、3D扫描和建模等先进技术,经数字化处理和整合,得到壁画与洞窟的高清数字图像和3D模型数据;再采取三维建模、壁画图像拼接与处理、洞窟高精度纹理绑定等实现数字化技术与古老石窟的完美结合,最后运用糅合了声色光影的多媒体成像技术,以全方位、立体化的虚拟洞窟场景再现了敦煌当年辉煌灿烂的风采。④

3.2 走数字化发展之路

实现现代化传承的深化,必须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云端技术的使用可节省展出空间,降低管理成本和拓展成本,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数字融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将作为常用工具应用在包括文物收藏、保管、研究、陈展、文创产品市场推广等博物馆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大推动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全面数字化。如中国文字博物馆依托微信App平台,积极利用平面设计、数字影像、虚拟交互等方式打造移动数字化博物馆,其开设的“数字展览”“基本陈展”“藏品赏析”等专题栏目,就是以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为基础构建数字化数据库,借助数据库资源和现代网络传媒渠道架构云平台,与实体展厅实现“线上线下双结合”的完美同步衔接。参观者借助平台的高清数字化资源,通过微信平台的“微信自主导览”足不出户就可体验到智能语音导游、3D展厅参展、全景博物馆等一站式自助服务。

3.3 走交互式体验发展之路

一座好的博物馆,就是一座好的大学。怎样使博物馆馆藏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使博物馆成为人们净化心灵、感受并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所在,是博物馆发展的时代新命题。在这里,不仅可以耳闻目睹到跨越千万年的伟大遗迹,更能通过现代融媒手段和复合式体验内容获得多感官、全方位的信息刺激,使参观者通过交互式体验方式完全沉浸在逼真的再造场景中,体验到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历史对话,令人震撼的体验可直接触达参观者内心深处,深化文化认知,提升博物馆的参观率。⑤跨界融合、科技赋能、沉浸体验等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如商丘博物馆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搭建数字化互动平台,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从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互动性出发,利用数字赋能,依托最新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3D Mapping以及各类全息展示、一站式远程云服务终端等数字技术,把“老古董”“请”进“云上馆”,把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通过技术手段和情景设计,让其可视、可触、可感、可亲,“高贵冷”变成了“万人迷”,无形中增加了参观者和文物的情感黏性,从而给参观者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全新科技体验。

3.4 走文旅融合的传播模式创新和内涵创意之路

博物馆和旅游的融合,是城市内涵式发展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对于推进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21年7月,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国。随着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入发展,“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选择。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积淀,大力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⑥据国家文物局评估数据显示,仅2014—2016年三年,我国第一批、第二批共2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就接待游客累计超过8000万人次,其中免费接待近4472万人次,经济带动力十分强劲。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承担起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和让参展者“动起来”的责任和使命,单单依靠传统的实物展览和导游讲解已无法满足体验经济时代参观者的多样化需求。在文化传承模式方面,可以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交叉应用增强展览趣味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实现展陈方式多样化、复合型、互动式的革新;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网上博物馆、虚拟展厅等众多交互式媒体平台让传播方式时尚、新颖、动感起来,实现“线上线下传播一体化”。

文创产品也是文化遗产内涵式传播的重要渠道。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博物馆馆藏文物蕴含的特色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打造“新”“奇”“特”的文创旅游商品品牌,构建IP化运营、“文化元素+(纪念品、文化演艺、文旅游戏、文化动漫、文艺影视等)”等多样化运营方式,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4 结语

近年,伴随着博物馆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入,各地区新兴博物馆在建造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策划活动、文化研究等方面已呈现较为明显的“重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方式创新”意识并已初见成效,但是,就全国为数众多的文物和遗址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全局而言,数字化建设工作仍任重道远。我们应当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⑦利用现代融媒技术不断加强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新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将新时代中华文明传承事业推向深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注释

①⑥习近平.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EB/OL].(2022-06-02)[2022-12-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528395993567637&wfr=spider&for=pc.

②王美莹,李韵.博物馆文创:古老文物变“生活密友”[EB/OL].(2022-05-18)[2022-12-30].https://m.gmw.cn/baijia/2022-05/18/35742978.html.

③薛苗苗.数字化艺术在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策略探析[J].文化产业,2021(35):70-72.

④[佚名].球幕电影展现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梦幻佛宫》背后的数字技术[EB/OL].(2014-10-17)[2022-12-30].http://www.yxhenan.com/info/news/guonei_1790_13748.html.

⑤刘叶,韩帆.数字化驱动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6):81-83.

⑦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EB/OL].(2022-06-02)[2022-12-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475671938182725&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馆藏文物文化遗产
馆藏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