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 何寅曦
文化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存在的,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符号与标识,承载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对人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我们先辈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了众多优秀文化,文化自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签。
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背景下,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之信息化迅速发展,外界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对我国文化造成了猛烈冲击,青年学生群体在思想和价值观领域面临巨大挑战,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文化信仰危机。[1]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也是大学生文化观构建的重要场所,坚定文化自信对青年大学生意义重大。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将其作为重要支撑,与育人相融合,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象征着革命颜色,21世纪初,“红色文化”一词被学者提出,此后学界对“红色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红色文化”的概念,学界普遍认为,红色文化是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结合马克思主义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延伸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红色文化”从形态表现来看,包含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两方面。“精神形态”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谱系,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王杰精神等;“物质形态”包含了众多承载红色精神和内涵的物质载体,如遗迹、纪念地、具有重要意义的物件等。总的来说,红色文化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延续,涵盖现实,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2]谈论文化自信,可以从两个关键维度去理解:一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精神状态,拥有坚定的信仰,始终保有积极态度,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认同,“文化信仰”是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前提。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国文化始终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构成了我们文化自信的真正源泉。二是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一词最早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自觉”一词意为“醒悟、明白”之意。“自觉思想”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中具有深厚根基,儒家强调“吾日三省吾身”,通过“自省”获得自身觉醒与个人发展。“文化自觉”反映了我们这个政党、国家和民族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文化更新的重要性,时刻保持文化上的觉醒,推进文化发展。从“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的概念来看,二者在内涵、价值和育人属性上高度契合。文化自信需要红色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红色文化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成就,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和实践源泉。在多元文化交织的背景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价值,可以牢牢把握文化话语权,构建有效的文化传播机制,可以抵制不良思潮冲击。对于大学生而言,红色文化所表达的价值内涵,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升文化自信。
在高校,大学生是红色文化的主要受众者,也是重要传播者。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文化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一些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容易忽略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学生积极性不高,造成了红色文化育人效果欠佳,在提升文化自信方面未能形成有效合力,从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实践调查得知,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存在认知偏差。大学生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等原因,缺乏辨识能力,接受外来文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盲目崇拜的情况,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造成了文化自觉不足的现象,也衍生出了文化信仰危机,进而导致了文化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以割裂的眼光看待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与现实割裂,认为红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是过去的历史,与现实关联性并不大,忽略了红色文化的发展和时代价值。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对于出生和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生们来说,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无法切身体会到红色文化的艰辛历程,难以理解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容易模糊历史观和文化观。2018年国家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因此,只有培养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才能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各类不良社会思潮的风险挑战。
一是教育传播范式缺乏创新。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从一个群体散布到另一个群体过程中,机制的构建至关重要,合理的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的实用价值。传播机制的构建需要依托良好的受众群体,在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方法上,有时显得过于单一,很难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共鸣。目前,高校对于红色文化教育,多依托于课堂教学,通过思政理论课进行灌输,内容往往过于空洞,缺乏实践教育。“说教式”的传播方法很难吸引年轻大学生的兴趣。此外,当代大学生认知事物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网络媒体的介入,成为学生汲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热衷于这种主观感觉强烈的信息获取方式,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积极性,甚至会出现抵触的心理。
二是保护和支持机制的力度不足。传播机制的建立需要配套以有力的保护和支持政策。造成保护和支持机制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包括社会层面在内的大众未能对红色文化的传播达成统一的认识,一是概念模糊:什么是红色文化?二是实践的缺乏:如何在现实中发挥红色文化的实际价值?对于高校而言,很多高校尚未建立相适应的政策,红色文化传播缺乏政策指导,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参与度还远远不够,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内涵挖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相互促进,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树立的重要保障和平台,因此,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紧紧围绕机制建设,打造平台基础,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
首先,构建好红色文化育人机制。文化育人是一个客体主体化过程,在“人化”与“化人”的双向历程中,实现文化认同,文化内化与外化,感染与模仿等。[4]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育人特征,构建红色文化育人机制需要高校不断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统筹红色文化建设与思政育人,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树立红色文化品牌,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有效的红色文化育人环境。
其次,打造好红色建精神育人机制。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征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汇聚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从建党之初的红船精神到今天的抗疫精神,时代的发展也不断赋予红色精神更加丰富的内涵。在构建红色建精神育人过程中,高校要承担责任和使命,紧紧围绕“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增强爱国情感,增进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最后,落实好实践育人机制。从形态划分来看,红色文化资源既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层面的,如革命文物、遗址等。对学生来说,化抽象为具体,打造实践育人机制,让学生切身体验红色文化魅力,依托可见的、具体的、真实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提升育人的实效性,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实践教学育人。
首先,要加强线下实践基地平台的建设。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为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基地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前往红色文化基地参观学习,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文化魅力,是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重要体现,可以提升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提升育人实效。其次,要不断完善思政课程教学平台。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中。在改变理论式的讲解与灌输,重视学生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做到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激发学习热热情。第三,着力打造好网络信息化宣传平台。当前学生越来越多的信息来源于网络和多媒体,针对大这一特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视频、慕课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宣传。[5]以更加迎合青年大学生喜好的方式,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与了解。将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弘扬和传播红色革命正能量事迹和精神,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信息化与时代化。最后,要提升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在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参与。高校要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教学与学术水平的团队,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拓展红色文化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并实际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培养学生红色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直以来,高校都是开展育人工作的主阵地,肩负着重要使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广大青年大学生也提出新要求,唯有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才能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自信在价值内涵上相得益彰、高度契合。因此,高校要积极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机制,让红色文化真正融入校园,走进学生心中,激发学生文化认同,切实提升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