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锐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核心主题是人与命运的抗争。影片讲述了本应是灵珠降世的哪吒却在阴差阳错下变成了魔丸,而灵珠却与龙王之子敖丙相融合。魔丸暴虐,因此被施下了天劫咒语,三年后将被摧毁。但哪吒并没有妥协,身为“魔童”,面对众人的偏见,他毅然决然地向命运发起了抗争,并最终与敖丙共抗天劫,拯救了陈塘关的百姓。本文基于精神分析的研究视角,通过潜意识分析、人格结构理论及心理防御机制来解读电影中哪吒和敖丙的精神世界,并进一步分析人物的形象内涵。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原本是奥地利维也纳执业的精神病医生,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了催眠疗法的局限性,从而改用自己的精神分析法,以此去挖掘患者遗忘的欲望。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出版,该书可以说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奠基之作。此后,他于1900年发表了《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初步形成。直到1910年召开第二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时成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精神分析才最终形成。精神分析对电影的介入首先得益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发展,通过符号学理论,电影内容被“文本化”,电影的构成要素被“符号化”,这些“文本”和“符号”成为精神分析学介入电影的质料[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电影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到的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人格理论、释梦理论及心理防御机制等,对于电影文本中角色的心理分析较多。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如果将人的心理活动比喻成一座漂浮着的冰山,那么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是意识,意识与外部环境相联系,是人有目的、有约束的心理活动,符合外部环境的限制;介于水面上下部分的是前意识,它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有着防守、把关的作用,它不在意识之中,但是能经过自己的掌控或他人的提醒而进入意识;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人看不到的就是潜意识,它处于人的心理结构的最底层,与性本能紧密相连,它是非理性的,涉及的内容可能是违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因此潜意识是被人们压抑或隐藏起来的,虽不为人们所注意,但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与儿童发育阶段中的创伤记忆息息相关,这些回忆会让人产生一种羞耻感,因此人们往往十分排斥。但是,潜意识的内容通常会趁前意识松懈时进入意识。这就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无意识理论。
潜意识有着很多刺激源。电影《哪吒》中,哪吒的潜意识情节在影片中多次体现,主要受父母和陈塘关百姓的影响。哪吒从小就是“魔童”,父母担心哪吒闯祸,只能将他约束在总兵府的后院中。由于工作繁忙,他们也无暇陪伴哪吒玩耍,而百姓出于对“魔丸”的恐惧,人人疏远他、憎恶他,甚至同龄的小朋友也不敢与他玩耍。可见,哪吒一直以来都受到现实的约束,失去了自由。久而久之,哪吒潜意识下认为自己就是百姓所惧怕的“妖怪”,他也逐渐认同了这个定位。人的行为受潜意识控制,在这一心理下,他对母亲的陪伴表示满不在乎,对百姓能接纳自己也不抱任何希望。生长在这种成长环境中,哪吒开始不信任任何人,他变得没有安全感,内心非常的孤独和委屈。这些心理创伤也刺激了哪吒潜意识的形成。但是在现实的种种“约束”下,哪吒的潜意识依旧有着对自由的向往,他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因此他三番五次地逃出结界,并试图去融入社会。
而影片中的另一角色敖丙和哪吒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他有着妖怪的身份,不被世俗所接纳,从小就只能孤独地生活在黑暗中,因此他最渴望的就是获得自由。敖丙的潜意识多来自父亲和师傅对他的言语教导。为了改变龙族的悲惨命运,父亲对敖丙寄予厚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重振龙族。而他的师傅申公豹一直向他灌输人的成见不可跨越的思想,并告诉敖丙魔丸是他一生的宿敌。出于对父亲和师傅的认同,这种潜意识在不停地影响着敖丙。他过着傀儡般的生活,不但失去了自由,也隐藏了真实的自我。在龙王和申公豹的严苛要求下,敖丙压抑了自我最真实的需求,他善良的天性被剥夺,对人类抱有成见,潜意识下对父亲和师傅的教导深信不疑。
弗洛伊德在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该理论与心理结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也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最原始的部分,它是非理性的,是人生存所需要的欲望和冲动,不受社会道德、伦理的约束,只遵循快乐的原则。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我,它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调节矛盾。自我是理性的,它可以压抑本我的冲动,使之不会突破自我的“防线”。而超我则以至善为原则,它位于人格的最高层,是遵守道德规范的我,根据道德规范来约束本我。在这三个层次中,自我有着强力的调节作用。当本我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状态时,自我会压抑、转移本我的冲动,这就是防御机制。在影视中,本我多体现在坏人的贪婪、邪恶、暴力、欺骗等方面;超我则体现在那些完美之人的身上,他们正义、勇敢、善良,大多有着崇高的精神;而亦正亦邪之人,就是自我,自我是本我与超我冲突协调的结果,既要约束本我的冲突,也要按照理想原则去构造自己[2]。在影片《哪吒》中,角色的人格结构主要体现在哪吒和敖丙二人的身上。
本应是灵珠转世的哪吒却在阴差阳错下变成了“魔童”,因此哪吒的身上呈现出“神性”与“魔性”的二元对立,这使得他经常游离在本我和自我之间并产生激烈的对抗[3]。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非理性的。诞生之初受魔丸控制的哪吒就是他无意识人格下的本我,有着最原始的欲望,会尽情释放自己的本能,这一状态下的哪吒拥有毁天灭地的恐怖实力。同时,本我人格下“魔化”的哪吒不受任何社会道德、伦理的约束,因此在后期失去控制时他会变得六亲不认,无差别地攻击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难有人是他的对手。
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徘徊,常用来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同时,自我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与无拘无束的“本我”不同,“自我”是受到限制的。影片开始,哪吒失去控制,太乙真人给他戴上了象征“约束”的乾坤圈。哪吒的魔化状态也由此被压制,同时他还受到了来自父母、师傅及百姓的“约束”。可以说,戴上乾坤圈的哪吒就是他自我的体现,在自我人格下,哪吒的行为会受到种种限制。生而为魔的哪吒从小就缺乏陪伴,他渴望融入社会,被大家认可。但是,哪吒自出生以来就一直受到来自现实的种种限制和约束,因此他的“自我”一直处在被压抑的状态之中,当自我被过度压抑时便会引发内心冲突,进而不断和本我进行抗争。当申公豹揭开了哪吒真实的身世后,哪吒的自我将再也无法压抑本我,本我终究会爆发。这也是哪吒最终魔化从而挣脱乾坤圈的原因。
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影片的前期,哪吒经常向超我靠近。当李靖欺骗哪吒是灵珠转世,未来要靠他斩妖除魔保护百姓时,渴望受到百姓认可的哪吒在修炼结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击败了一只夜叉,并从他手里救下了被掳走的小女孩。在影片结尾,李靖为了拯救哪吒使用了可以转移天劫的一命抵一命的血亲符,当得知父亲的良苦用心后,哪吒幡然醒悟,他回到父母和师父的身边一起对付申公豹,最终他不仅拯救了陈塘关百姓,还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此时的哪吒至善至上,实现了向超我的转变。
作为灵珠,敖丙一直在惩恶扬善,他本身有着超我的一面,这从他一开始和哪吒联手击败夜叉并救人的举动就可以看出。但是敖丙的内心却时常游离在本我和自我之间,一方面,他不敢违抗父亲交给他的使命;另一方面,他又时常怀疑申公豹对他的教导。敖丙所在的龙族一直被世人视为妖,就算归顺天庭也只能世世代代镇守在深海下,不为世俗所认可。龙王和申公豹将重振龙族的使命都寄托在敖丙的身上,久而久之,敖丙压抑了最真实的自我,他将魔丸视为对手,对于龙族不公的命运感到十分愤怒。在经历内心激烈的对抗后他的本我终将被激发出来。同时,敖丙一直生活在海底,因为世人对龙族的偏见,他从来都不敢正大光明地行走在世间。再加上长期受龙族和申公豹的集体心理暗示,他来自本我中残暴自私的一面被释放了出来。此时的敖丙有着最原始的欲望,在本我的驱动下,他不仅渴望自由,渴望世人接受龙族,还想着可以封神登天,重振龙族。他的超我不再压抑自我,本我也冲破防线得到了释放,为了自己的欲望开始伤害无辜之人。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随着外部环境的发展,敖丙的自我在不断完善。作为灵珠,他和身为魔丸的哪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偏偏二人的命运又是如此相似。当敖丙在海滩结识哪吒后,他从哪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往,仿佛哪吒就是镜像中的另一个自己。两人也在斩妖除魔之时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受哪吒的影响,敖丙开始逐渐认识到真实的自我。在哪吒生辰宴上,敖丙与哪吒之间的战斗更像是他的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向命运妥协的敖丙听到和他有着相似命运的哪吒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时,他的内心动摇了。此时的敖丙决定抗争,他要做回真正的自己,当他与自己达成和解时,他的自我也变得完整了。
在敖丙幡然醒悟后,他开始抛却内心的欲望并放下世人对他的成见,转而救下了哪吒和陈塘关百姓,选择与哪吒共抗天劫。这时敖丙的内心高尚又无私,他超我的人格占据上风,在这一过程中敖丙也完成了至善至美的道德升华。
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对抗本我和超我的。当本我威胁到自我并使人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采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来对抗本我。弗洛伊德给出了很多种防御机制,常见的有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防御机制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行为,当个体遭受影响或产生消极情绪时,会自然地产生防御机制,并依靠这些防御行为来调节内心的平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但若长期使用,便会导致超我与本我失衡,损害心理健康。影片中哪吒从童年起就经历了很多心理创伤,因此他的内心积存了各种负面情绪,为了压制这些负面情绪,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是心理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一种,是指把令人感到痛苦的经历或不被接受的欲望压制到潜意识中,并不为自己所觉察。影片中,哪吒从出生就被贴上“标签”,他饱受百姓的偏见。而李靖夫妇和太乙真人也一直约束着哪吒的行为,并教哪吒如何通过帮助别人使百姓接纳他。由于长期的孤独和过多的规矩约束,哪吒不仅把他的负面情绪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还压抑了更多的愤恨。虽然表面上遗忘了,但这些负面情绪仍会影响着哪吒。同样,影片中敖丙自出生以来也有着太多的规则束缚。师傅的教导、父王的期望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世人面前为隐藏龙族身份的敖丙也一直是孤身一人。长期的孤独与压力导致敖丙也将这些负面情绪压抑到潜意识中,表面上他是遗忘了,但是这些痛苦经历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敖丙,这也是他最终内心产生动摇的原因。
反向形成是指个体表现的外在行为与其内在动机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哪吒屡次恶作剧,实则是他渴望融入社会并希望众人接纳他的表现。但是,在经历了百姓的偏见、父母和师父的约束以及好朋友敖丙的背叛后,哪吒发现他的正面努力不被接纳,这导致他采取了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即哪吒的心里其实非常孤独,他渴望被爱和陪伴,希望众人可以接纳、认同他,但实际表现出的却是一副冷漠、无所谓的态度[4]。
此外,陈塘关的百姓视哪吒为“魔童”,出于恐惧的心理,百姓心中形成了一个妖怪的形象并投射给哪吒,而哪吒也逐渐认同了这一认知。认同是把某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以某人自居[5],因此哪吒经常哼唱“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而相似的命运与成长经历也使哪吒成为敖丙镜像中的另一个自我,他将自己投射到哪吒的身上。在与哪吒的最终决战中敖丙本已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但是当他看到作为其镜像的哪吒向命运发出挑战时,敖丙的内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动摇。他开始认同哪吒的行为实际上就是相信自己也可以打破命运的不公。最终,敖丙选择与哪吒联手共抗天劫。
本文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对影片《哪吒》中哪吒和敖丙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解读,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心理原因、人格冲突和防御机制,并进一步认识到人物的形象内涵和精神世界。此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于电影研究,可以扩大其在影视和学术研究领域内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和丰富电影的文化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