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宇佳
(作者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沉浸式一词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不管是在游戏领域、VR领域,还是在自媒体、传统媒体领域,沉浸式的概念和传播形式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当前,沉浸式的视频、音频是指能让受众看得或听得舒服,并且有强烈的代入感,可以让受众在收听或者收看时,完全投入到视频或音频带来的情境或场景当中。沉浸式体验逐步受到欢迎之后,沉浸式传播逐渐成为各主流媒体、自媒体的主要传播模式之一。
什么是沉浸式传播?国内有不少学者对此开展了研究。国内学者李沁认为,沉浸式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模式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同时是一种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个人的过程。沉浸式传播要呈现出来的理想传播效果,是让人在感官上进入了某种思想活动中,同时不受到外界的影响,拥有完全的个人思想和空间的一种“沉浸体验”的感受[1]。杭云与苏宝华也在《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一文中提到了他们所认为的沉浸式传播的概念,他们认为沉浸性是指让参与者或使用者感觉自身完全处于某一个被特定营造的环境中,强调身临其境的体验[2]。喻发胜、张玥认为,“沉浸”随着新媒体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内涵,如VR技术等,同时他们提出了沉浸式传播有三个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在三个层面,分别是“感官共振”“形象还原”“在场参与”。这三者的联系表现在沉浸式传播是从受众的“感官共振”与传播所带来的“形象还原”两个层面,为受众提供“在场参与”的沉浸体验[3]。综合之前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沉浸式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获得沉浸式体验。就传统广播媒体打造的“红色”微广播剧而言,以声音为代表的听觉符号是广播的主要特征,“红色”微广播剧可以在听觉上使受众“感官共振”,微广播剧沉浸式打造的故事情节则展现了党史故事和人物的“形象还原”,两者结合,营造出听众“在场参与”的身临其境。因此,本文认为,喻发胜、张玥提出的“感官共振”“形象还原”“在场参与”三个层面更切合“红色”微广播剧《红色守望》的沉浸式传播特点。
《红色守望——新闻910庆祝建党百年特别策划融媒体系列微广播剧》(以下简称《红色守望》)是由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策划创作的红色党史系列微广播剧,共创作12期,每期约10分钟,以一件文物主题或一处革命旧址单独成立,形成系列广播剧,2021年7月1日开始线上线下播出、推广。
《红色守望》节目组创作团队从广西各大博物馆、各级党史宣传部门、广西革命文物名录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革命文物,如邓小平使用过的马鞭、俞作豫题名的华丰招牌、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书信等,并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用微广播剧的形式回顾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历程。同时,节目组分赴广西各地的红色场馆、革命旧址等,采访挖掘文物背后的党史故事,创作微广播剧包括《红色守望——邓小平的马鞭》《红色守望——祖孙三代护军旗》《红色守望——邓颖超:书信里的革命爱情》《红色守望——华丰货栈中的地下革命》等。
广播剧是适应广播媒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常见的广播剧形式有以网络小说或实体书小说为原型创作的广播剧;专为漫画或游戏、影视剧而制作的广播剧;情景剧式广播剧等多种形式。而随着受众对新闻类节目的收听需求与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广播剧的“新闻性质”也越来越明显,也可以说是更多的新闻作品选择采用广播剧的艺术形式,满足受众不断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沉浸式”收听需求。《红色守望》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新闻背景下,采用符合新闻规律的采写编评手段而创作出来的微广播剧产物。
喻发胜、张玥认为,沉浸式传播所带来的感官共振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环境互相塑造与制约的具身体验[4]。广播剧可以说是一种通过声音“脑补的艺术”,“声音”是重要的符号之一。本文认为,微广播剧的沉浸式传播,首先就要让受众获得“听觉沉浸”,进而实现“沉浸式体验”,从而进一步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不同于长篇广播剧的创作,《红色守望》微广播剧需要在几分钟内将情绪、故事表达清晰,同时,作为“红色”党史类作品,故事的情节必须真实客观,不能刻意地放大或者编纂,在没有视觉呈现的情况下,要通过声音给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红色守望》微广播剧一期节目约有5~7段广播剧片段,其中配以讲述者串词串联。如《红色守望——邓颖超:书信里的革命爱情》微广播剧就以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人的书信作为主要文物开展串联,开头就安排了演绎者模拟邓颖超读周恩来诗歌《雨后岚山》的情节,让听众一开始就代入剧情氛围中。同时也将两人的书信内容以广播剧片段的形式呈现,让听众进入书信世界,感受他们的革命爱情。另外,为实现“听觉沉浸”,创作团队在党史故事的选择上,也选择了更能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片段,如“读信”“读诗”等通过声音表达的剧情,这是《红色守望——邓颖超:书信里的革命爱情》这一期微广播剧的亮点。此外,剧情配以音响、配乐、音效等元素,将党史故事剧情化,在赋有“新闻”性质的串词中,以讲述、娓娓道来的形式,进一步提升了可听性与传播效果。
喻发胜、张玥认为,沉浸式传播通过回归媒介叙事手段打破传播场域边界,进行影像重现和景观再现[5]。在党史故事中,革命战争场面往往是震慑人心的,作为广播党史节目,如何将“场面”讲出来,让听众听出场面感,做到可视化广播极为重要。《红色守望》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通过微广播剧让党史场景“剧情化”,打破了党史故事的传统性以及课本或者影视剧给予大众的党史故事固有印象,进一步打破了传播场域的边界。
在创作时,创作团队充分听取党史专家的意见,以尊重客观历史为基础,把握好历史与艺术的平衡点,根据党史故事设计更丰满更具体的情节,通过微广播剧讲好党史故事,为听众营造影像重现的氛围和人物的形象还原。如在《红色守望——华丰货栈背后的地下革命》微广播剧创作中,主人公俞作豫因叛徒出卖被逮捕,围绕相关党史内容,创作团队通过广播剧片段,设计编排了俞作豫与国民党之间的对话,通过演绎者演出俞作豫的不屈、国民党人员的软硬兼施,突显了俞作豫“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的革命情怀,让听众通过“故事沉浸”感受俞作豫的人物形象还原。
广播剧以音频为主,没有视觉的限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拥有更自由合理的想象空间,能更容易创造出贴合党史故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相比于电视剧直接的视觉呈现,微广播剧可以让听众在收听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在听觉沉浸的基础上遐想出剧情带来的场景,从而感受到进一步的“场景沉浸”体验[6]。
“沉浸式传播”可以与“场景化传播”联系起来,场景包括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在广播剧中,通过听觉,受众所能沉浸的是“虚拟场景”。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说:“广播剧最大的好处是给听者很大的想象余地,不见反而比看见了更有回味、更有情趣。”喻发胜、张玥认为,在“感官共振”与“形象还原”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受众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身心俱在”“身临其境”的“在场参与”体感[1]。
每当提及沉浸式传播,很多研究者强调的是由VR技术所带来的“场景沉浸”,而本文认为的“场景沉浸”,是在“听觉沉浸”“故事沉浸”的基础上,让受众在收听微广播剧时,拥有自我遐想的空间,仿佛“身临其境”。在《红色守望》多集微广播剧中,创作者会根据剧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虚拟场景的创建,或在牢房、或在躲避追捕等,在“听觉沉浸”和“故事沉浸”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受众创建“虚拟场景沉浸”。沉浸式传播可以使微广播剧更具想象力与包容性,正如一句经典谚语“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收听广播剧的听众,心中都会有独特的场景呈现,可以跟随自己的喜好、遐想,配合声音、故事进一步进入“场景沉浸”。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背景下,“红色”微广播剧要将“沉浸式传播”与“碎片化传播”“可视化传播”相结合,既要跳出传统广播剧的模式,也要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不同于连载的系列广播剧,如何让受众在10分钟的微广播剧中就能了解党史故事背后的深刻立意?首先,以有关文物的新闻报道作为切入点,带入党史事件中开展创作。其次,微广播剧中间部分可以新闻报道的串词进行每段广播剧间的过渡,以此将重要时段、重要事件脉络串联起来。再次,通过专家点评的方式与主持人的总结讲述,将党史故事与相关人物、文物的立意、影响说清楚、讲明白。在党史新闻报道中穿插微广播剧,以微广播剧丰满党史新闻报道,引领听众开启党史新闻报道的“沉浸式体验”,正是创作者对“红色”微广播剧的创作思路。
微广播剧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的过程中,文物讲述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对文物讲述人进行筛选。首先,创作团队要尽可能地联系到与文物相关的关联人,充分利用其身份完善故事创作与文物背景。其次,可选择博物馆或纪念馆的资深讲解员,以其多年讲解文物的经验和对文物的感情、故事的熟悉,为剧情进行铺垫和升华。再次,专家的选择上也应以对相关文物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或研究员为主。《红色守望——祖孙三代护军旗》选取的重要文物是一面军旗,讲述人是保存它的村民黄合林的曾孙媳妇李清鸾。创作团队对讲述人进行挑选,旨在进一步营造沉浸式传播的氛围,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使其对微广播剧剧情更加感同身受。
为满足受众获取信息多元化的需求,创作者需要对微广播剧进行多元创作,打造“图文+视频”的融媒体产品。首先,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将微广播剧的声音、剧情内容通过“图片化文字化”的形式呈现,同时要以微广播剧的剧本为基础,将文物党史图片穿插在文稿当中。其次,根据新媒体文字,创作视频产品,让微广播剧中的文物和讲述人真实地呈现在受众眼前,与线上微广播剧相互互补。“线上+线下”是媒体融合的体现,也是传统媒体进行节目多元创作的途径之一。就“红色”微广播剧而言,线上微广播剧能够为受众提供虚拟的沉浸式场景,融媒体产品则是从虚拟回归现实,让“沉浸式场景”进一步明晰和了然。线上微广播剧与线下融媒体产品同步创作,当听觉场景和视觉场景两个感官发生融合时,可以使受众调动不同感官代入真实的历史画面,更好地沉浸于微广播剧当中。
基于沉浸式传播推出的红色党史类微广播剧,围绕喻发胜、张玥提出的“感官共振”“形象还原”“在场参与”三个层面创作播出,能够给受众带来全方位的沉浸式收听体验,同时能够更好地传播党史故事和党史文化,使其入脑入心。具体来说,“红色”微广播剧为受众带来的“听觉沉浸”,使受众通过声音的艺术得到感官共振;为受众带来的“故事沉浸”,使受众通过党史故事的剧情创作感受到人物和事件的形象还原;为受众带来的“场景沉浸”,使受众在“听觉沉浸”和“故事沉浸”的二者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身心俱在”“身临其境”的“在场参与”体感。
由此可见,沉浸式传播下“红色”微广播剧的创作播出是传统媒体的一次创新,而创作者需要跳出传统广播剧需遵循的全剧情走向,用新闻报道的手法来强化微广播剧的“新闻”性质,同时通过文物守护和传承者的身份,还原革命故事,进一步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并且要根据线上微广播剧创作出多元化的线下融媒体产品,满足受众的多方需求,从而使受众更好地沉浸于微广播剧当中。但从整体上来看,微广播剧的创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更多的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开展探究研究,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