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勇 秦超男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回望人类历史中信息传播媒介形式的演进过程,从口语到文字印刷、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终端,媒介形式的发展不仅致力于克服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时空阻碍,而且还尝试给受众带来更多重的感官刺激,这种发展趋势也在现在达到了顶峰。如今,短视频大行其道,能够随时随地为人们供给大量信息,但是其弊端也逐渐显露,人们开始对这样高强度的刺激表现出厌倦,对其碎片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感到不满。2020年,中国移动音频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用户对媒介形式的选择偏好上呈现出听觉媒介的回归。
网络音频由主播通过声音向用户传递信息,可以看作是广播在互联网时代新的表现形式,艾媒咨询预测2022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到6.9亿人。
学界对于网络音频的研究并不在少数,有学者从媒介发展流变的角度,分析传统广播和网络音频的区别与联系[1],也有学者从该角度分析网络音频的传播特征[2],还有学者从媒介经营的角度考察网络音频平台的运营、商业模式[3],但是少有学者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入手,分析用户需求在网络音频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传播学者卡茨在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用来解释受众对媒介的接触行为,后经日本学者竹内郁郎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一个更完整的理论框架。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会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和自身特性产生对媒介的特定需求,并根据媒介印象选择要使用的媒介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倘若个人的需求能够被满足,则会加强对该媒介的使用行为。
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和特殊的时代环境,人们感受到比以往更加强烈的生存压力,碎片化的娱乐性内容带来的愉悦感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焦虑与空虚感觉;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使人们变成了原子化独立存在的个体,在生存压力下,原子化存在的个体更易感到强烈的孤独感。因此,人们除了期望媒介能够为其带来更有价值的内容,也希望在媒介使用过程中获得情感方面的体验以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68.4%的用户通过收听在线音频来放松心情、排遣孤独。
在卡茨提出的个人使用媒介的五大类需求动机中,情感需求是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者邵琰在论及媒介产品的发展中也提出:“媒介产品获得认可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可能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参考系莫过于受众的情感诉求,即与受众产生最佳的情感共振点。”[4]社会学家乔纳森认为,情感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建立共有的情感体验能够消弭传受双方的区隔,只有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传播才能够被更多人所接受。蒋晓丽也指出在传播的仪式观的视角下,传播不仅仅是指信息在空间上的位移,更重要的是人们在传播中展开的互动行为,共享同一情感体验[5]。
因此,想要探究在视频内容横行的时代音频媒介为何能够重回大众视野,就离不开对用户需求尤其是情感需求方面的分析。
视觉功能是人类所有感官中最容易受到刺激的,视觉化媒介真实、便捷、动态的特性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的首选,即使在视频内容中声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其存在仿佛只是为了辅助视觉内容的更好呈现,声音内容自身的感染力往往被忽略。英国学者安德鲁·克里斯尔在其关于互联网时代广播发展趋势的访谈中指出,广播这种纯粹的音频媒介形式在电视和互联网的竞争中虽然看起来不占上风,甚至呈现出式微之态,但是这种脱离视觉刺激干扰的媒介形式能够给听众带来一种亲密的感觉。
与单纯的文字相比,声音能够传递出更丰富的非言语信息,而与内容丰富全面的视觉媒介相比,对视觉感官的剥夺反而给用户留下进行想象的余地。与专业的播音员相比,网络音频主播的讲述方式更加朴素、自然,每个主播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表达习惯甚至口音,在表述过程中也丝毫不吝啬自己价值观或情绪的表露。用户在收听过程中,会根据这些信息在心中形成对主播形象的想象,网络音频节目也在用户的想象中具有人格化的特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更易对网络音频节目或主播产生情感上的依赖,进而促进其对传播内容的内化。
伴随性是声音媒介区别于文字、视频媒介最大的不同,在收听网络音频内容时人们仍然有处理其他任务的可能性。相比于文字、视频内容对用户注意力的“独占”,声音媒介更多的是以“陪伴”的方式存在,当用户在通勤或家务时打开一段音频,主播的声音娓娓而来,仿佛陪伴在用户左右,这种由声音媒介的伴随性而产生的“陪伴”体验刚好能够弥补深陷孤独感的现代人在情感方面的需求。
一方面,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们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并由此引发焦虑情绪,也催生了人们在学校教育以外对知识的渴望,希望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获得应对风险的能力。从“得到”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开始,知识付费进军网络音频赛道,知识类内容的传播开始通过有声书、讲书甚至有声课堂等方式展开,并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由于声音在传递情感、引发共鸣方面的独特优势,情感内容成为网络音频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如今网络音频产业着力发展的重点模块。在网络音频市场独占鳌头的喜马拉雅App曾制作宣传片《孤独的时候有我在》,突出宣传了喜马拉雅的情感频道,随后还发起“超级情感节”活动,设置“情感树洞”,满足受众需求。截至2020年,喜马拉雅情感频道有超2 000万活跃用户,近80万情感主播。情感模块的内容一般有如下几种来源:一是听众的投稿、来信或是音频直播节目中与听众的连线,二是互联网上热议的情感类议题。总的来说这样的内容来源使节目内容有更深刻的现实基础,也会更贴近用户的生活,这种真实性更能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网络音频与传统广播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技术层面的升级,这也带来了传播结构的变革。在传统广播节目中,广播内容由职业编辑统筹策划,经过层层审核以后才能够呈现给听众。在这种传统的传播结构中,主播与听众的身份界限分明,内容制作团队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中心主导地位,听众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且也缺少听众与主播之间、听众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
基于互联网技术打造的网络音频内容平台赋予了普通用户自主生产、上传内容的权利,目前主流网络音频平台上的大部分内容是由普通用户制作、上传的,各大平台也有不同的奖励机制鼓励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过程中来。艾媒咨询在《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发展及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对用户创作音频内容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有56.2%的内容创作者是为了抒发情感,有54.9%的用户通过创作来与他人分享个人生活和兴趣爱好,这表明个人表达欲望是驱动用户进行内容创作的主要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于1958年首次提出自我表露一词,后来在著作《透明的自己》中对该定义进行界定,自我表露是指个体告诉他人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私人的、秘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行为。他认为,恰当的自我表露对个人有积极影响:在自我表露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增进自我认识、有利于解决问题、促进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在互联网中进行自我表露的个体将面对更小的社会压力,音频内容在画面方面的缺失也正好能够为用户提供隐私保护,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播的自我表露行为面临的压力更小、坦白程度更高,其中表露出的情感内容也更加真实,具备更强的感染力。
得益于互联网媒介开放式的结构,用户与主播之间的互动也更便捷有效。前文中提到主播会主动从听众中收集内容素材,甚至有些情感节目是在直播中直接与用户连线,通过主播与用户的对话表现出一种特殊的互动形式。在互动过程中,主播常表现出充足的耐心与超强的共情能力,耐心倾听对方的诉说并帮助其分析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对其进行宽慰。这一过程中主播从事着情感劳动的工作,注重互动过程中是否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情绪体验,作为被服务的一方,用户能够从中获取认可,即使是没有参与到对话中的用户,也能够在主播与其他听众的对话中获得安慰。
打赏也是用户与主播之间进行互动的一种方式,这种行为一般代表听众对主播的认可,主播也会因此受到激励,对内容创作投以更饱满的热情。在直播节目中,收到打赏的主播还会将打赏人的账号(Identity document,ID)念出来并口头表示感谢,这也是主播与该用户的一种互动行为,用户在这一过程中感到自己“被看见”,使收听音频带来的陪伴感觉更加真实强烈。
在主播与用户的各种互动形式以外,用户与用户之间也能够进行互动。评论区成为移动音频平台中连接用户与用户的重要渠道,收听同一节目的用户在此聚集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会浏览他人观点并作出回应。有些主播也会为自己固定的听众群体建立微信群,形成更规范的在线虚拟社群,使听众与听众之间的联结更牢固,由于受到同一主播、内容的影响,再加上后续的交互、沟通行为,听众之间会形成一致的情感氛围。至此,网络音频这一媒介同时拥有了聚集的人群、共同的关注焦点、共享的情感状态,这也是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的构成要素,柯林斯认为在这种传播形式中参与传播的个体在获取信息内容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情感能量。
概言之,网络音频在传播过程中拥有更完整的交互方式,其中包括主播对用户需求的关照、用户对主播的支持与信赖以及用户之间相互的联结,这种全面的交互方式能够照顾到处于传播结构中不同位置的所有参与者,为其提供社会支持。
安全阀制度由美国社会学家科赛在冲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指在不破坏现有社会结构的条件下使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释放,以防累积的敌意情绪集中爆发而导致对整个社会的威胁。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腾飞,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大幅提高,但是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复杂的生存环境威胁着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学家指出,考虑到个人心理健康情况,人们有时也需要合理地宣泄负面情绪,以免被压抑的情绪逐渐积累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网络音频在情感传播方面具备的突出优势使其能够成为现代人缓解焦虑情绪与生存压力的途径,保障个体情绪的稳定与群体的理性。
针对新媒体的发展,喻国明教授提出应该在内容生产过程中重视“关系要素”和“场景要素”的价值,他认为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社会已经不再缺乏信息,甚至不缺乏有价值的信息,但缺乏有魅力、有吸引力的信息。而让信息变得有价值、有魅力的方法就是为其注入“场景要素”与“关系要素”,经过这样处理的内容拥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够有效提升传播效果。
在场景要素方面,喻国明指出媒介内容应当具有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的能力,也要具有创造场景的能力。声音媒介的伴随性特质使其能够适应多种使用场景,而且声音媒介具备的感染力也使其具备创造场景的能力。在关系要素方面,网络音频在情感传递中显现出的优势使其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再辅以各种互动形式将这种联结强化,最终会提高用户对节目或主播在情感层面的认可与依赖,形成较强的联结关系。
网络音频节目在这方面的优势使其内容更具有吸引力,能够保证用户的黏性与忠诚度,进而促进网络音频产业的发展,创造商业价值。
麦克卢汉认为,人们惯用的媒介形式会影响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如果说短视频是向人们扑面而来的汹涌洪水,那么网络音频更像是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它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听众,除了完成自身作为媒介传递信息的本职,还有意无意地关照人们情感层面的需求。
本文从情感传播的角度切入分析了网络音频在媒介特质、内容设置、传播结构方面的特性以及如何满足受众情感层面的需求。网络音频中所富含的情感因素除了能够提升其商业价值外,也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其他媒介形式在后续的演进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如何促进情感传播,以获得更好的商业价值、履行媒介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