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祥,刘东华,耿琳烨,沈以红,黄先智,段 彪
(1.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黑斑蛙即黑斑侧褶蛙,隶属蛙科、侧褶蛙属,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两栖动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受环境污染、捕杀的影响,黑斑蛙的数量急剧减少。我国许多地区有食用黑斑蛙习惯,市场需求大,黑斑蛙养殖逐渐兴起,已成为保护和利用黑斑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成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帮助农民创收的新项目(刘济丹等,2022;孔玄庆等,2020)。
相较于鲜活饵料,人工饲料具有营养全面、操作简单、易储藏、节省人力等优点,目前黑斑蛙采用饲料养殖成为最广泛的养殖模式。但是黑斑蛙视觉系统中,眼晶状体环垫很薄,调节能力很弱,视网膜中视细胞占优,故对静态物体几乎“视而不见”,而对运动目标异常敏感(江剑平等,2001;赵丹丹,2018)。因此,黑斑蛙对静态的食物“视而不见”,喜食活饵,迫切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案对其驯食,让其顺利摄食人工饲料。作为黑斑蛙养殖关键环节的驯食,直接关系养殖效率以及出蛙的时间。笔者通过对2021-2022 年的养殖过程进行技术分析,结合对四川、重庆养殖户的调研,从蛙池和食台样式的设计、驯食要点等方面总结黑斑蛙驯食的关键技术,为黑斑蛙养殖提出驯食优化方案如下。
蛙池设计为“一”字形,宽5~10米,长度根据地形条件确定。用高1.5 米左右的网片(40 网目以上)将整个池子围住,网片底部埋入土中0.2 米以上,网顶留0.15 米网片与围网呈90°角向池内延伸。蛙池纵向两端设1.5~2 米宽的食台区供蝌蚪变态发育时登陆休息以及驯食,还可以作为成蛙的食台。水沟纵向两端和食台间设0.5~1 米宽、呈45°的斜坡,便于幼蛙上岸,减少饲料浪费,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池子横向两端分别设进排水管道,采用上进水、底排水模式,进排水口需设置拦网,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子以及蝌蚪逃出池子。
目前食台主要有单个小食台和整条食台两大类。黑斑蛙养殖户早期使用的食台多为单个木框食台,长1.5 米、宽1.0 米。食台四周采用2 厘米×3厘米规格的方木条做成框架,底部为40目的尼龙网。这种食台具有一定弹性,能节约饲料,容易驯食;缺点是较耗费人工,且制作和维护成本高,若地面不平,蛙极易钻入食台下面,导致驯食效果较差,因此逐渐被养殖户舍弃。
经过不断改进,目前使用最广的食台为整条食台,由竹筒和40 目的长方形网布构成,两端固定,网布宽略窄于食台区,长度根据场地情况确定,用与网布等宽的竹筒将网布撑起,网布两边埋入地下,防止蛙钻入,形成类似“蹦床”的食台。其优点是简单易行,食台铺垫迅速,可防止蛙钻入网布与地面之间的缝隙,驯食效率高。
上述两类食台均存在网布容易老化、食台下易生杂草、后期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重庆铜梁、永川地区的养殖户在整条食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化繁为简,设计了一款新型整条食台。其构成较为简单,由一块黑色防草布构成,将略窄于食台区的黑色防草布在食台区绷紧铺平,防草布两边埋入土中,形成平整的黑色不透光食台。新食台解决了上述食台的诸多问题,具有经济实惠、管理方便、病害少等优点。
(1)水质调控。蝌蚪在变态上岸期间,组织器官发生重大变化,身体稚嫩,对水环境特别敏感,水质恶劣的浓绿水、腥臭水等易导致蝌蚪患气泡病、红腿和肠炎等疾病。需对蛙池进行改底、解毒,勤换水,使用芽孢杆菌等有益菌调节蛙池水质。
(2)驱虫及补钙。被寄生虫感染的蝌蚪生长缓慢、体形瘦弱,因此要做好体内外驱虫工作。蝌蚪刚开始长腿时,对钙需求量大,需定期补钙,如在饲料中拌喂氨基酸离子钙,保障蝌蚪变态顺利完成,以防前腿长不出来而大量死亡。
(3)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变态期,蝌蚪体质差、抗病能力弱,在饲料中拌喂电解多维等以增强其体质。
(4)退水管理。蝌蚪上岸进入缩尾期,此时肺逐步发育完善,开始成为主要的呼吸器官。此时需及时提供附着物,或逐步退水,露出食台区,防止变态期的幼蛙因长时间在水中而肺部呼吸不畅被“淹死”。
上岸幼蛙量在30%~50%时,开始铺设食台。食台用1.2~1.5 米宽黑色防草布在蛙池摄食区铺设整体食台,食台宽1~1.3 米,长与蛙池等长,将防草布绷紧铺平,食台两边埋入土中,防止幼蛙钻入。
幼蛙上岸后,密度以80~120只/米2为宜。如果密度过高,要及时对未完成变态的蝌蚪进行分池,降低密度;如密度过低,可选择合池补苗。
上岸幼蛙量达到70%左右时,全池泼洒硫醚沙星或碘制剂消毒,预防腐皮病。若连续阴雨天,增加使用次数。
上岸幼蛙量达到70%~80%,且上岸幼蛙大部分聚集于围网前时,可开始驯食。驯食前需提前查看天气预报,确保未来1周白天大部分时间气温在25℃以上,且无剧烈降温发生,否则不宜驯食。
(1)饲料的前处理。幼蛙开口采用粒径0.8 毫米、蛋白质水平41%的优质配合饲料。饲料在投喂前用电解多维兑水拌料软化,水量以拌匀后饲料有一定湿度且不粘手为宜,待饲料充分吸收水分后表面再阴干,即可投喂。这一处理可提高饲料的诱食性及适口性,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维护肠道、肝脏健康,从而增强幼蛙体质,加快驯食进程。
(2)定时、定点、定量驯食。一是定时,驯食成功前要定时喂食。刚开始驯食时,最好早晚各喂1次饲料。黑斑蛙作为畏光变温动物,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其摄食有较大影响。最好在上午待日出1小时左右开始驯食,此时食台上的露水已干,太阳较柔和,地温开始上升,幼蛙吃食最为旺盛。下午则在太阳落山前两小时驯食,此时温度已经降下来,且太阳光不强烈,便于驯食。二是定点,投喂地点固定,往食台上抛撒饲料要缓慢,让饲料在食台上滚动起来,吸引幼蛙上食台吃食。每个饲料投喂点间距以20 厘米左右为宜。投喂点太多、太密,浪费饲料;投喂点过少,则易被较早驯食成功的幼蛙聚集在饲料周围,阻碍其他未驯食成功的幼蛙靠近进食,导致同一批幼蛙大小发育有差距,进而出现幼蛙互相残杀、“大吃小”现象。三是定量,少量多次,投喂的饲料要适量,避免过多、过少或忽多忽少。驯食第1 天,大部分蛙都未开口,投喂量大致为蛙体重的2%,之后随着蛙开口数量的增加,逐渐调整投饵量。每次投完料后检查食台,确保幼蛙在1小时内吃完饲料。若饲料在半小时内被吃完,则说明投喂饲料量少了,应增加投喂;若两小时后饲料还有大量剩余,则应注意减少投喂量。
(3)观察幼蛙吃食情况,随时调整喂食策略。当大多数幼蛙聚集在围网下时,可沿着围网将幼蛙驱赶至食台,驱赶过程中幼蛙跳动会带动饲料振动,幼蛙将运动的饲料当成昆虫,并进食。连续驯食三四天,若每次驯食前,有少量幼蛙聚集成一个个的小圆圈于食台上,则此时大概有30%的幼蛙驯食成功,再连续投喂2~3 天即可使大部分幼蛙陆续开口进食。在驯食过程中,体质较弱、伤残、未开口的幼蛙,可能被体质健壮、已经开口的更大个体幼蛙吞食。
(1)若驯食过程中遇上阴雨天,下雨时不喂食,雨停继续驯食,避免长时间不喂食导致出现严重的“大吃小”现象。
(2)幼蛙驯食完成后,立即做好后期的遮阳工作。沿着水沟边栽种水稻,在水沟上方1米处架设遮阳网。
(3)保持食台清洁。
(4)幼蛙上岸后,食台陆地两边的护水草及护栏草保留,铺设食台位置的杂草则需去除。
2022 年4 月底-9 月初,重庆市铜梁区壹叁零柒水产养殖场进行对比试验,黑斑蛙驯食优化前后亩成本投入、收获和效益情况见表1、表2。
表1 驯食优化前后亩成本投入情况 元
表2 驯食优化前后亩收获及效益情况
由表1可知,黑斑蛙驯食优化后亩人工成本较优化前减少700 元,降幅28.0%,主要是黑斑蛙驯食优化后食台清洗、蛙池内杂草清除方便、便于人工管理所致。
由表1 可知,黑斑蛙驯食优化后亩其他(包括食台)成本比优化前减少195元,降幅22.0%,主要是食台设计更加简便、材料消耗减少、食台维护成本下降所致。
由表1、表2 可知,黑斑蛙驯食优化后亩用药成本较优化前减少475 元,降幅49.7%;亩产量增加70 千克,因病减产量减少200 千克,即终产量(产量-因病害减产)增加270 千克,增幅38.6%,究其原因主要为食台环境改善后,蛙池清洁度提高,蛙病害减少,体质增强,饲养用药量减少,用药成本下降;因病减产量减少,成蛙产量增加,收益增长。
由表1、表2 可知,黑斑蛙驯食优化后亩终产量增加270 千克,亩饲料成本反而减少330 元,每千克蛙饲料成本减少4.14元,降幅30.3%;每千克蛙上市价格增加4 元,增幅16.0%。究其原因主要为黑斑蛙病害减少,体质健壮,生长迅速,饲料系数下降,上市时间缩短,早蛙价格更有优势。
总之,黑斑蛙驯食优化后增收明显,优化前,亩成本投入15 770 元、亩收入19 730 元、亩利润3 960 元;优化后,亩成本14 070 元、亩收入30 360元、亩利润16 290元,亩成本较优化前减少10.8%,亩收入和利润分别增加53.9%和311.4%,驯食优化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