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文
水利工程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质量,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现就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基本概况、目前存在问题和优化方法等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可以有效改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一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很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质、水文等因素,所以施工过程更加复杂。二是水利项目需要更多的专业合作。技术人员要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确保各专业间的协调性。三是项目施工中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并使有关技术人员对此了解并能贯彻落实,从而极大地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四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受到地震、洪水、滑坡等自然灾难的影响,或是资金短缺、违规操作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五是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由此增加了管理难度,同时对整个建设质量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自古就是一项民生工程,如都江堰历经2000 多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仍有排涝、灌溉的作用。现代水利工程与古代相比,其功能进一步扩展,在流域生态环境的调控、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防洪和灌溉等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需要大量的中小水利工程,因此,加强对中小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将会对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其更好发挥应有的功能,让我国水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结合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发现,在施工中仍然出现许多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从而导致工程的质量难以达标。水利工程建设阶段,通过质量检测,能够保障项目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工程质量,促进监督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的检测和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些施工单位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认识度不够,检测结果依据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不准确,导致出具的检测报告无法满足工程验收标准。
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是一项较为专业、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检测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的检测专业人员非常稀缺,所以在招聘的过程中,检测机构的要求也会有所下降,导致检测机构内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质量检测人员的缺口较大,在岗的检测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加强原材料的检测。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还不到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使用方面,如果技术应用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原材料检测,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存在法律法规、制度、技术规范不健全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健全质量检测制度;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中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现行的法律和法规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给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在大部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先进技术支持,容易对检测数据造成偏差,导致检测人员无法高质量的完成检测任务。依旧使用传统的检测方式完成质量检测任务,不利于质量检测工作高效完成,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部门不能及时的获取、准确的检测报告,一方面影响了施工进度,另一方面无法为水利工程的安全提供保障。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质量自检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必须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自检能力,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所有从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都需要通过相应的资质考试,持证上岗。同时应不断开展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学习班,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应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以下是具体的管制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水利项目材料的检查和验收审批制度,对所购原材料、中间产品、结构零件等进行严格的检验,在未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情况下,不得使用。
二是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方法的需要,组织各类材料的运输、进场、安放,按照材料种类、体积、优先利用的顺序排列,做好防水、防雨准备,防止材料因外部环境影响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受潮和腐蚀。
三是对土石料场的储量、开采、运输情况进行及时调查,并与工程建设计划、目标计划相结合,编制相应的费用预算。所用主要原料应先送到试验室进行检测。对回填土料,应先进行击实试验,以测定土壤含水量、密度,确定施工技术参数。
四是在各种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钢筋种类、数量和直径,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技术标准要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标准,焊条和预埋件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满足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在检测单位出具合格的原材料检测报告后,施工单位方可使用。
目前,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虽然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但覆盖面积仍然比较小,很多细节问题没有触及到。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健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法律体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从而约束水利工程市场,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保障。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需要涉及到大量的信息,运用大数据理论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及时掌握水利工程质量状况,从而有效地促进质量管理。数据分析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首先要从现有的监测数据、工程数据、检测机构、人员信息等方面入手。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并给出分析的结果,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水利工程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施工质量问题。因此,为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质量,必须要对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予以高度的重视,结合工程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升级和优化。这也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加强投入,通过自主研发或者是外部引进等方式,逐渐推进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使检测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得到提高。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质量检测时,施工单位要进行全过程检测。重点是对进场的各种原材料、中间产品等进行检验,水工金属结构、启闭机及机电产品质量检查。监理单位进行平行、跟踪检测,监理单位平行、跟踪检测要满足监理规范要求。检测前,要明确检测目标,确定检测内容,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检测内容,优先选择水利标准,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保证设备齐全,同时还要对检测环境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其符合检测要求。通过多项内容的完善,让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更加规范,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基于互联网实现统一管理的目标,保证检测工作从取样到结束,都可以受到实时监控,并提交检测报告。且需要构建统一的数字化检测模型,为检测人员提供更多的检测数据,从而实现动态监管。
由于水利工程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所以必须要保证工程的质量符合使用标准,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检测也极具必要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要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法律体系,加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构建智慧检测技术体系,加强现场材料控制,加强数据分析,进行实时实地的检测,重视检测设备和技术升级,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的检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