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娜致发布词: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就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不断加强水土保持防治工作。按照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重要部署,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大决策,不断顺应改革发展形势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截至2022 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96 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1.16%,水土保持率为78.84%,较2011 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减少了0.75 万km2、减少了15.92%,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由2.12 万km2减少到0.14 万km2、减少了94%,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呈现了“双下降”态势,且下降态势稳固。形成了围场“有机土豆”、邢台“浆水苹果”、丰宁“黄旗小米”、卢龙“孤竹红薯”等知名品牌产品的农产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2 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擘画了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宏伟蓝图,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新中国水土保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为贯彻落实好《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于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推动全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今天借这个机会就《若干措施》的内容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若干措施》分为6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严格管控人为水土流失,科学推进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全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提出到2025 年,水土保持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智慧水土保持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9.96%。到2035 年,水土保持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84.07%,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部分是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突出保护优先,一是要划定水土保持重点管控区域。包括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范围,调整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范围,以县为单位划定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并公告。二是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力度。重点在太行山、燕山、坝上地区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第三部分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这部分主要是针对有效管控人为水土流失增量提出的政策措施,从健全监管制度、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利用遥感无人机技术强化精准监管、针对市场主体不断完善信用监管等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四部分是科学治理水土流失。这部分主要是针对自然存在的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以太行山、燕山、坝上地区为重点,全面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断加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试点。以坡耕地集中分布地区为重点,推动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加快老旧梯田升级改造和水蚀林地治理。
第五部分是加强水土保持能力建设。一方面是优化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布局,升级改造监测站点自动化、智能化,提升水土保持监测支撑能力。第二方面是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和共享相关行业数据资源,推进智慧水土保持建设,提升信息化能力。第三方面是从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第六部分是完善保障机制。从加强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投入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对贯彻落实《若干措施》提出明确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任重道远,接下来,省水利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推动《若干措施》各项要求落实落地。
河北电视台记者:水土保持率这一新概念怎么理解?《若干措施》中提到的阶段性目标是如何设定的?针对我省水土流失现状,将采取哪些对策?
省水利厅水保处处长杨晓威:水土保持率是指,区域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通俗讲也就是非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到2022 年底,我省水土保持率为78.84%。
根据专项研究成果,我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96 万km2,这里面有0.53 万km2是不宜治理或不需要治理的,主要分布在坝上风沙区和燕山太行山海拔高的区域。我们做了一下统计分析,需要治理的3.43 万km2面积中,综合考虑水土流失规律、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等因素,其中2 万km2有望彻底“销号”,其余的只能实现强度降级,据此推算,我省远期也就是2050 年,水土保持率为89.54%。经过分析,过去十年我省水土保持率年均提高约0.36 个百分点。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提升水土保持率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这次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 年我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9.96%,到2035 年达到84.07%,水土保持率年均提高约0.40 个百分点,这是个积极有为的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攻坚克难才能实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重点区域预防保护力度,依法严格管控人为水土流失,不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确保水土保持率目标按期实现。
在加大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力度方面。重点在太行山、燕山、坝上地区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退化草原修复提升工程、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重要水源地和河流源头、湖库周边、水蚀风蚀交错区,实施重点预防保护,采取封育保护、禁牧、治理修复、面源污染防控等措施,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在依法严格监管人为水土流失方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全覆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及时发现人为水土流失情况,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管住人为水土流失增量。强化企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大力推行绿色设计、绿色施工,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地表扰动,严禁滥采乱挖、乱堆乱弃,全面落实表土资源保护、弃渣减量和综合利用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在持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方面。以太行山、燕山、坝上地区为重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综合采取封禁治理、造林种草、沟道整治、梯田坝地建设、矿山迹地恢复、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全面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全省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0km2以上,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关于我省水土流失情况,根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截至2022 年底,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3.96 万km2,其中燕山、太行山、坝上地区水土流失面积3.9 万km2,占全省总流失面积的98.1%,是水土流失发生的主要区域。按流域水系划分,滦河、永定河、大清河水系水土流失面积排前三位,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54.1%。按行政区域划分,张家口市、承德市、保定市排前三位,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73.32%。根据自然地理情况、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分布和特点,因地制宜,分区防治。
太行山山地防治以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为主。山区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加大封育保护力度;丘陵区重点推进老旧梯田升级改造和水蚀林地治理,营造生态经济林,建设小型集雨蓄水工程。重点开展水源地周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生态修复和矿山综合整治。
燕山山地防治以生态修复和水源保护为主。深山远山区重点实施封山育林,丘陵区重点推进坡耕地、水蚀林地综合整治,发展特色林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提升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重点开展河流、水库周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坝上高原区防治以防风固沙和生态维护为主。采取封育保护、轮封轮牧、人工种树种草等措施,提高林草覆盖率。重点推进侵蚀沟道、河道岸坡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重点开展河流源头、城镇周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对旅游开发、新能源产业等监督管理。
平原区防治以人居环境维护提升和农田防护为主。重点实施河渠岸坡整治,结合河、渠、路、堤、村植树造林,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开展耕地提质增效和退化耕地治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白洋淀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和环首都生态绿化带建设。加强生产建设活动监管,严控新增人为水土流失。
中国水利报记者:水土保持江河治理的根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省水土保持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娜: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其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措施,深入抓牢抓实抓到位。全省水利系统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一手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一手抓水土保持预防监督。
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以雄安新区上游、太行山燕山贫困地区以及坡耕地相对集中区域为重点,持续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我们先后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合作建设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资金45.79 亿元,统筹相关部门资金和社会资本,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4 万km2。 其 中 修 建 梯 田580km2,营 造 水 土 保 持 林7172km2,栽 植 经 济 林2882km2,种 草709km2,实 施 封 禁 治 理8515km2,采取其他措施1543km2,新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3万多处。监测数据显示,2022 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96 万km2,较2011 年减少15.92%,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少94%,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呈现“双下降”趋势,而且下降态势稳固。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0%以上,减沙效益达70%以上,坡耕地生产能力提高2 成以上,林草覆盖率普遍提高30%~40%,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也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安全感不断增强。按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我们按照“山清、水净、村美、人富”的目标,结合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河岸绿化以及农村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治理等项目建设,在雄安新区上游全力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石家庄市行唐县花沟生态清洁小流域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今年保定市易县被水利部列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重点推进县。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的同时,我们主动与北京市对接,在密云水库上游张承两市五县实施京冀共建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25 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km2,流域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方面。一方面是强化源头管控。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市县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5649 个,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5047.03km2,开展监督检查3 万余次,立案查处67 起,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全覆盖。我们还建立了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抽查机制,发挥好水土保持方案把关作用,对质量较差的市县,通报约谈水行政主管部门。今后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抽查要实现常态化,推动市对县建立抽查机制。另一方面持续开展遥感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技术手段,持续开展覆盖全省的常态化、多频次遥感监管,发现疑似违法违规图班3 万余个,核实并查处违法违规项目7825 个,有效防止了人为水土流失。这是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视察河北的殷切嘱托,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科学治理、严格监管上锚定目标,下足功夫,坚持问题导向、破除路径依赖,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力量。
长城新媒体记者:我省出台的《若干措施》在认真落实中央《意见》的基础上,还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省水保总站主任贾立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省情实际,按照目标任务切实可行、合法合规科学、针对性和可操作强的原则,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意见》和《若干措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级明确了新时代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工作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若干措施》从强化管理“控增量”、综合治理“减存量”、能力建设“提质量”几个方面提出了贴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
在强化管理“控增量”方面,《若干措施》把人为扰动作为“控增量”的重点,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严控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切实管住增量。为有效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的源头管控,《若干措施》提出要建立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抽查制度,每年抽查比例不低于5%。为规范参建企业行为,《若干措施》提出全面实施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制度,将相关单位及其人员未按照规定开展工作或在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隐瞒问题、编造篡改数据等行为的,依法依规对违法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为强化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度的全面有效实施,《若干措施》提出要推动各级人大开展水土保持执法检查。
在综合治理“减存量”方面,2022 年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显示,我省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分布在坡耕地、水蚀林地等区域。对此,《若干措施》抓重点、攻难点,提出了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加快老旧梯田升级改造和水蚀林地治理。在燕山、太行山坡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因地制宜建设配套措施,提高耕地蓄水保土能力;在低山丘陵缓坡耕地,将水土流失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实施;在坝上地区坡耕地,统筹推进保护性耕作措施。将老旧梯田、灾损耕地的修复和整治纳入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退化耕地治理等相关规划,合理配套雨水集蓄、灌排沟渠、道路等设施,实现耕地提质增效。在水蚀林地,实施水平阶、水平沟、树盘、鱼鳞坑、截排水设施等,配套水源节水工程,完善生产路网,改进营林和林果采收方式,减少林下水土流失,提高林果产量。
在能力建设“提质量”方面,为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若干措施》提出,优化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布局,持续开展监测站点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提升监测能力。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职能,《若干措施》提出推进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开展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水土流失损害赔偿鉴定评估。为提高我省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若干措施》提出整合优化现有水土保持监管、治理、监测等数据库,共享相关行业数据资源,建设全省智慧水土保持信息平台。市县可根据需求推进本地智慧水土保持信息平台建设。
河北日报记者:《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请问我们将如何构建这种工作格局?
省水保总站副主任田卫堂:我省现有的3.96 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加之水土保持工作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协同任务重、工作难度很大。因此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由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水土保持责任,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凝聚起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实现全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对此,《若干措施》围绕解决水土保持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组织领导方面。《若干措施》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求市县乡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水土保持责任,抓好水土保持工作落实,开展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及责任追究、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为加强部门协同,《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完善省市县三级水土保持议事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水土保持工作。
在投入保障和队伍建设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完善水土流失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加大省级水土保持投入,要求市县乡政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用足用好水土保持补偿费,确保水土保持专项投入力度,同时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拓宽投入筹措渠道;加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优化人员结构,加大业务技能培训,保障经费和装备投入,并将投入保障和队伍建设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示范宣传方面。《若干措施》要求各地积极参与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推动形成一批有推广带动作用的示范县、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工程,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科普教育基地、水情教育基地等平台为载体,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普及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引导全社会强化水土保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