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

2023-03-19 12:06薛嘉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3期
关键词:智能网教学资源互联网+

薛嘉义

(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0 引言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未来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类型[1]。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更新,传统课程教材不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等不能满足相关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从教学手段、方法和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的教学与改革[2],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教学方法与手段带来了多样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模块化教学法是将课程内容拆分后重新组装,重点是将复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组合,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保证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3]。

1 “互联网+”模块化教学的主要特点及基础原则

1.1 内涵

“模块法”最初是在工业生产领域被提出,将复杂的工作任务分解成不同的子任务,后期应用到教学中,主要是将教学任务按照一定规律分解成各个小模块,尤其是将复杂的知识分解组合,变成一种更适合学生接收和掌握的知识模块。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适合的模块,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避免学生学习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互联网+”与模块化教学相互结合,在改善教学手段的同时,丰富教学方法,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和多渠道课程资源的整合,基于互联网技术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发展动态与就业发展形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规划职业发展目标[4]。

1.2 教学特点

“互联网+”模块化教学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规划与就业岗位的不同,选择个性化教学模块与教学内容,在进行模块设置时需要与企业和社会发展前沿技术结合,提高学生整体技能,符合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3 基本原则

1.3.1 合理划分,灵活组合

在进行教学模块划分时,应该满足教学目标,并且参考企业就业岗位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划分,并结合课时要求与安排,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知识点应该涵盖本课程教学提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全部知识点。

1.3.2 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企业相关工程项目为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和协作意识,在教学结束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1.3.3 多元化动态评价原则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课程书面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进行模块法教学时,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如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体协作意识和职业规范等内容进行全面考核。

2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2.1 教学现状

2.1.1 课程设置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可知,目前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的问题,一般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课程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且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能力存在偏差,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岗位的发展需求。

2.1.2 教学方法

控制车刀运动的准备功能字是“G00”、“G01”、“G02”、“G03”,其中“G00”表示快速定位到指定坐标位置;“G01”是以给定进给量(以“F”辅助功能字引出)进行直线插补运动到指定坐标位置;“G02”、“G03”准备功能字表示分别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圆弧插补。这些准备功能字决定刀具轨迹的形状。辅助功能字“X”,“Z”决定轨迹的坐标选择,并引出具体坐标值,对于圆弧插补,还要提供辅助功能字“R”来标明转动圆弧半径。

在智能网联专业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内容选择过程中,不能利用互联网优势及时跟进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沿与社会企业岗位需求。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难以适应社会岗位的用人要求。

2.1.3 教学评价

目前,大多数教师主要以教学成绩作为学生的主要评价标准,不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难以让学生实现全方位提升。

2.1.4 企业用人情况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都会在汽车生产企业中工作,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可知,大部分企业认为刚毕业的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业务不熟练,说明相关专业对学生培养后,其职业素养难以达到企业岗位的发展要求。

2.2 “互联网+”模块教学法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2.2.1 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模块教学法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保证教学工作达到掌握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2.2.2 增强学生技能熟练程度

2.2.3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在“互联网+”模块教学法中,教师可以基于互联网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模块法中项目引领法,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真实的环境,学生在学习和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未来社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与技能。

2.2.4 丰富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模块教学法中,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弥补教师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的差异性问题,通过线上精品课程,以最低的投入享受全国顶尖学校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方式中,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发展。

3 “互联网+”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模块化教学案例设计

3.1 教学模块划分

3.1.1 符合岗位发展需求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进入汽车企业进行维修、研发和售后等工作,本研究以智能网联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维修与调试工作为例,调研企业岗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表1)。

表1 企业岗位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将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划分为3个模块,基础理论、实践能力、职业素养。

3.1.2 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在一级理论基础3个模块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安排与培养目标,进一步将3个教学模块划分为基础理论、电气电子元件、基本功能电路、实操技能、职业能力五个二级模块。

在兼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下,进一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27个三级模块,如图1所示。

3.2 教学思路

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基本设计与划分思路,得到教学案例基本方案如图2所示。

4 结论

本研究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教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教学问题,引出了应用“互联网+”模块教学法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研究目标,提出改革方案与优化策略,从企业发展需求和教学目标等划分教学内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案例。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践技能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为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发展思路。

猜你喜欢
智能网教学资源互联网+
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智能网桥设计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