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春 常浩如
连云港抗日山
黄海之滨,沂蒙山余脉,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有一座海拔仅173 米原名马鞍山的小山丘,现有一个闪亮的名字——抗日山。
山紧依着海,海紧抱着山,山和海血脉相连,就如抗战时期的滨海军民一样,生如此,死亦如此!
这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山上建有我国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陵园内不仅安葬着八路军抗日烈士,也安葬着新四军抗日烈士,不仅有中国抗日军人的纪念碑,也有外国抗日英雄的纪念碑。
在敌后抗战极其艰苦的阶段,这样一处祭奠抗日先烈的陵园为何而建?如何修建?
1941 年到1944 年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山东军区和滨海地区的广大军民冒着枪林弹雨,4 次兴工,在山上为抗战牺牲的烈士修建陵园。由此马鞍山自然而然地改名为抗日山,陵园也随之称为抗日山烈士陵园。
1646 座烈士的陵墓,3576 位烈士的英名,都滚着硝烟,裹着烈火。陵园8 个坡段独具战争风格的碑塔建筑,铭刻着永不消失的红色记忆,凝结着坚不可摧的民族魂魄!
在抗日山最高处,高达14米的抗日烈士纪念塔巍然矗立,犹如一把利剑直刺蓝天!塔顶是一尊钢铁铸就的八路军战士,左手紧握钢枪,右手高擎红旗,顶天立地,浩气如虹。
这座塔,正是抗日山岿然挺拔的所在,也是抗日山最壮丽的象征!
抗日战争时期,赣榆县隶属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滨海区,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门户和屏障,境内河网密布,林木繁茂,便于指挥作战。1941年初,八路军主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在旅长曾国华、政委符竹庭的率领下,由鲁南挺进滨海进入赣榆境内。
1941年3月19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和山东纵队第二旅共同配合,发起了青口战役,打死敌伪200 多人,俘虏伪军800 多人,取得了八路军主力东进滨海抗日的首次大捷。
青口战役中,教导二旅六团一营一连的18名战士为掩护部队撤离,在青口火叉巷和敌人血战了一天一夜,打死打伤日军50 多人,10 名战士相继壮烈牺牲,其余8 名战士不幸落入敌手。整整6 天6 夜,8 名勇士在战俘营受尽了折磨,面对狼狗撕咬,铁棍毒打,他们都没有低头,宁死不屈。最后仅两名战士被救,其余战士惨遭杀害,史称“青口十八勇士”。之后八路军一一五师决定,由教导二旅政委符竹庭负责为“十八勇士”和抗战以来全旅牺牲的指战员择地安葬,修建烈士纪念塔。
1941 年春,符竹庭亲自踏勘选址,带队跑遍了赣榆附近的山区,最后选中了马鞍山。1941 年7 月7 日抗日烈士纪念塔破土动工,战士们利用战斗间隙抬石背土,周边村庄的石匠们出工出力。日军残酷的“扫荡”,物资严重的短缺,都不能阻止滨海军民修建纪念塔的坚定步伐。
教导二旅全体将士每人每天从仅有的9两粮食给养中节约1两作支援建塔费用。一个排的战士驻在工地,一边劳动,一边保卫石匠们的安全。战士们知道,他们为牺牲的战友们树碑修墓,可能几个月或者几天后自己的名字也许会被刻在抗日山上。
没有起吊运输机械,大石块就用两部牛车套上五六头牛再加上人力往山顶推。战士们在搬土时,为了节省,一律不穿上衣和鞋子;扛石头时,肩上垫一块兽皮或麻布,被群众称为“驮山虎”。工兵连50 个人在10天内运送泥土250万斤,平均每人运送5万斤。
在题写“抗日烈士纪念塔”碑名时,时任山东纵队二旅四团团长武中奇没有称手的毛笔,就把苘扎捆起来,削制出一支特殊的大“斗笔”,随即挥毫泼墨,转眼之间7 个大字跃然而出,笔意含有万钧气势,头角峥嵘,铁骨铮铮。
1942 年春,在抗日烈士纪念塔即将建成之际,教导二旅政治部又找到一本烈士花名册,为使烈士英名流传千古,于是利用纪念塔剩下的余料,修建了续塔及抗日烈士纪念堂。当年8 月开工,1943 年7 月7 日建成。
1942 年7 月7 日,抗日烈士纪念塔如期建成,8 月2日,罗荣恒、肖华等党政领导和山东各界人民举行了隆重肃穆的落成典礼。当哀乐奏起,无限悲哀浸染了每个参会者的心,主祭人符竹庭带着宏大的队伍向高耸入云的纪念塔鞠躬行礼,表达对为民族捐躯的英烈们无限崇敬之情,踏着烈士们的鲜血前进!参加典礼的5000多人的队伍开赴山下时,振臂高喊出他们的心声!
抗日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上,符竹庭政委说:“假如有一天我牺牲了,请同志们记住,也要将我安葬在这里!”没想到一语成谶,第二年也就是1943 年11 月26 日,时年36 岁的符竹庭以身殉国,滨海军民遵照他生前嘱咐,在抗日山为他建立了精致、庄重的六角形墓亭。
符竹庭15 岁参加红军,16 岁入党,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平型关大捷到创建滨海抗日根据地,屡建奇功。符竹庭的棺木运来抗日山时,墓已建成,为了再看一眼亲切和蔼的符政委,参加安葬的军民们揭开棺盖,无不泪如泉涌!
英雄身虽死,精神永留存!
有一座16人合葬的公墓——小沙东海战烈士冢,这座威严的金字塔式的建筑,记载着彭雄、田守尧指挥的悲壮海战的伟大史诗!
1943 年春,为了迎接全国性的大反攻,中共中央决定抽调在苏北抗战的新四军第三师团以上干部、战士共51 人组成干部队赴延安学习。干部队由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彭雄任队长、第八旅旅长田守尧为副队长、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为党支部书记。彭雄的夫人吴为真、田守尧的夫人陈洛莲、张池明的夫人张明等7位女同志也参加了赴延安学习的队伍。
1943年3月16日晚干部队启程,计划乘船由江苏盐城出发转山东去延安学习。开船后,赴延安的干部队一帆风顺地向山东滨海抗日根据地驶去。然而途经赣榆小沙东黄海海面时,不幸与日军巡逻艇遭遇,将士们用手榴弹和驳壳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从3 月17 日凌晨一直打到了傍晚。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等新四军干部、战士、家属共有16人壮烈牺牲,船老大、水手和船工等28人也牺牲。
这支新四军干部队,怀着崇高的革命信仰,怀着对民族解放事业的无限忠诚,在海上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同仇敌忾,军民一心,没有一个人动摇,没有一个人屈服,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悲惨壮烈的海上血战,铸就了不屈不挠的海战精神。
得道多助,正义必胜。山腰上有个小小广场,广场上树立着两座国际友人的纪念碑,一位是德国共产党员、战地记者汉斯·希伯,一位是从侵华日军战俘成为八路军战士的日本人金野博。他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屹立于中华民族的河山之上。
抗日山不幸,它亲历了惨烈、凄苦、流血和牺牲;抗日山有幸,它见证了炽热、忠贞、胜利和光荣。在抗日战争的硝烟岁月里,人们在血泊里倒下,又从血泊里顽强站了起来,烈士们把头颅献给了民族救亡图存。抗日山则用它那伟岸的身躯和气壮山河的气概,为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凝结了一个坚固无比的精神魂魄,精神家园,这个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千秋英烈往事,永铸民族忠魂。抗日山不仅承载着数千抗日英灵和他们的英勇事迹,更凝聚着坚贞不屈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它将永远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