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留德华”是德国留学生的自我调侃。“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这般家常、平凡的滋味,在留学生心中却是无限的向往。春花、春雨固然诗意,但能在舌尖上流转的春天才是完整的春天:对于春笋、春茶这样的雅物,不要去想它。能包一顿韭菜馅饺子,烙几个韭菜盒子,或者来盘韭菜炒鸡蛋,已经让“留德华”们十分垂涎和满足了。
然而韭菜何处觅?德国人一般不吃韭菜、不种韭菜,根本听都没听说过韭菜。
不过这难不倒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凭着基因中对美食的直觉,前辈 “留德华”们早已发现,每年三、四月间,一种被称作“熊葱”的植物在德国的树林间、山坡上,大片大片地生长着。虽然叶片比正常的韭菜宽很多。滋味和口感却相差无几。这个“大自然的馈赠”之所以被称为“熊葱”,是因为熊从冬眠中醒来后特别喜欢吃这种有着辛辣气味的“草”来蓄积体力。
漫山遍野绿油油的野“熊葱”,人见人爱,俨然成为春天的化身。做出这项重大发现的“留德华”前辈真是给后辈们造了福,“让大家都能吃上韭菜”也就成为当前“留德华”们在他乡互相关心的信条。春天还没有真正到来,一个关于春天的神秘消息却已经在“留德华”中间流传开来:“知道哪儿有野韭菜吗?”
由于熊葱的外形与有毒的秋水仙和铃兰很像,每年都有“留德华”因为误食而中毒。针对这一情况,热心的同学找来图片,通过对比告诉大家正确甄别野韭菜的窍门。此外,一些比较谨慎的同学还翻阅了德国法律,查明“熊葱”不在联邦自然保护局的保护名单上。也没有哪个联邦州有法律规定保护“熊葱”。不过还是不要去竖有“自然保护区”牌子的地方采摘熊葱,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是受保护的。最后还提示大家,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文明采摘“熊葱”,保护环境,尊重当地人的习惯,造福后来的同学。
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韭菜而如此大费周折,国内的同胞可能会觉得好笑。对于广大“留德华”来说,学习和工作上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德语是可以越来越熟练的,清冷的生活是可以渐渐习惯的,唯独腹中一颗中国胃,是对祖国永远思念的。假如这颗胃有表情的話,它看见食堂的煮土豆、煎熏肉一定会皱眉头、吐酸水;好不容易下一回馆子,看见服务员端上来的一人份碳烤排骨一定会冷汗直流。那可是没有切开的“连排排骨”,一拃长一拃宽为一块,一共三块!加起来基本上就是半扇猪肋排;假如再看到旁边的配菜是炸薯条,我们可怜的胃一定会流泪吧!薯条也算菜?
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放眼望去,德国超市的蔬菜种类并不少,可走近一瞧,每一样看着都有些不对。就拿芹菜来说吧,德国最常见的是两种芹菜,一种是在国内广泛种植的西芹,另一种是秋天成熟的根芹。西芹的个头大,顶端的叶子截去不留,叶柄肥厚,颜色浅绿,味道清淡。根芹的叶杆则细得多。颜色深绿,香味浓郁,味道很像国内常见的“脆香芹”。令人郁闷的是,我们认为可以吃的上半部被德国人通通切去,一颗芹菜只留下那个重达一斤的圆根售卖。原本可以当作绿叶菜,清清爽爽做个小炒,顿时变成了根茎菜,只能像土豆一样炖煮。
蔬菜们都长得一个样,妈妈教的挑选鲜嫩蔬菜的方法在这里完全用不上。这里的黄瓜是国内的两倍粗,表面光滑,没有细小可爱的绒刺。口感可想而知。好不容易发现一种生菜之外的绿叶蔬菜,满以为是国内小油菜的“茁壮版”,便兴冲冲地与海米搭配烹炒。岂料,除了绿叶部分尚可入口,白色的菜秆竟味同嚼蜡。上网一查,原来国内也进口这种蔬菜。中文名日:瑞士牛皮菜——其名字说明了一切。还有一种是在国内从未见过,但是深受德国人喜爱的“红西芹”。刚来的时候我还纳闷,怎么芹菜被摆放在水果区?买了一根尝尝,酸得要命!也是上网查了才发现,原来这就是鼎鼎有名的大黄茎。中医常用的大黄就是这种植物的根。真有意思,吃芹菜的时候我们吃茎,德国人吃根,而大黄是他们吃茎,我们吃根。一次到教授家做客吃饭,教授夫人准备的饭后甜点便是用这个大黄茎和糖一起熬制的果酱配冰激凌,味道纯正,酸酸甜甜,非常好吃。大家听说大黄的根在中国是一味药,也感到非常奇妙。
就这样,异国文化在餐桌上获得了充分的交流。对于德国超市里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蔬菜,我们也抱着实验的态度,勇敢尝试。经过一番比较和权衡,制定出了一套中西合璧的烹调方案。譬如,芹菜根后来成了我们拌饺子馅时的重要调料;用老干妈辣椒酱拌出来的蔬菜沙拉高贵冷艳,“明媚忧伤”;王致和豆腐乳则非常适合搭配加热过的南瓜子黑麦面包片。
春天过后,熊葱不再承载那思乡情浓,真的变成了普通的草。而我们仍然在异国的土地上探索和寻味,寻找着任何一丝跟家乡有关的气息和风味,在发面团和醪糟的静谧瞬间,深切地体会到了身为中国人的永恒内核。
(选自《青年博览》2013年第22期,文章整理:王淦生,有删改)
结合全文,分析“熊葱”的象征意义。
“熊葱”是一种生长于德国境内的野生植物,因其味似中国的韭菜而被“留德华”们当作韭菜的一种替代品食用。韭菜并非名贵食物,但在中国,它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一年四季离不开的菜品,千年之前的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诗句中就留有韭菜的芳名。所以,韭菜在这篇文章中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蔬菜品种,更是思乡之情的寄托、中华文明的象征。吃着传统中国菜长大的我们,身在他乡会倍加思念家乡的味道!
这句话是作者在前面铺排叙述的基础上点出的文章主旨,与题目两相呼应,显得自然合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平实朴素,通俗易懂;口语俚句入文,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多用拟人写法,赋予了公牛以人的性格。
(指导老师:王淦生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