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妍
现如今,鱼类已经变成我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膳食蛋白质。尤其在我国,逢年过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鱼”这道有着美好寓意的压轴大菜。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可供捕捞的渔业资源在不断减少。11月21日是“世界渔业日”,这个节日的设立就是为了提醒大家关注进度捕捞、鱼类栖息水域破坏以及其他严重威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为。
餐桌上常见的四大鱼类
鲤鱼
可“糖醋”也可“红烧”的鲤鱼,想必是许多人的心头好。“可盐可甜”的鲤鱼是最具代表性的淡水鱼品种,它的外形像一把“纺锤”,身体中间厚两侧扁,嘴边有两条标志性的胡子,体色一般是灰青或青黄色。煮熟后的鲤鱼清香可口,肉质较松软,鱼刺较多。
鲈鱼
鲈鱼个头不大,体长,侧扁,背部稍稍隆起,鱼身呈灰色,通常带有黑色斑点。经过烹调后的鲈鱼鲜美爽口,肉质细嫩丰厚,最重要的是它的细刺较少,这值得一个好评!
鲫鱼
乍一看,鲫鱼和鲤鱼还有点儿像,但相比于能长到1米多长的鲤鱼来说,鲫鱼就显得小了很多。除此之外,鲫鱼的身体也更为扁平。鲫鱼肉质细嫩紧实,营养价值高,但它让人们又爱又恨——因为它鱼刺较多。对吃货们可就不那么友好了。
草鱼
随着酸菜鱼的风靡,草鱼也在众鱼之间打出一席之地。成年草鱼的体重能达到5千克。虽然草鱼鱼刺较多,但它的价格相对鲫鱼会更便宜些。这么看来,刺多一点儿,也是可以被原谅的。
“酸菜鱼、红烧鱼、清蒸鱼……关于鱼的做法,你也许能滔滔不绝地说上一堆。但你知道这些鱼都是怎么被捕捞上来的吗?事实上,从最早的鱼叉捕鱼,到后来发明了骨质、石质鱼钩,再到后来学会了结网,人类的捕鱼水平随着技术的提升而不断提高。现如今,远洋捕捞已经习以为常,但同时也给大自然留下了难以弥补的伤害。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鱼有一天可能會从我们的餐桌消失?
眼下渔业面临的困境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的渔船越来越先进,几乎可以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作业,渔船遍布全球。然而,长期以来的过度捕捞,使得许多近海水域都己变成“海洋荒漠”,无鱼可捕。也就是说,鱼出生和长大的速度已经快赶不上我们吃鱼的速度了。
不仅如此,我们的海洋环境比之前也恶化了许多:气候变化带来的海水温度和含氧量变化、海滨环境和海洋生物栖息环境的破坏、化学品污染以及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眼下,渔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减少了对海洋捕捞的需求。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养殖水产品总量约占全世界的60%,也就是说,全世界养殖的每3条鱼里,就有2条是中国人养的。
我们通过水产养殖创造了一个奇迹,养出‘了大量可供人们食用的水产品。也许你会问,那是不是以后我们只吃养殖的鱼就好了呢?很遗憾,并不是。由于环境所能容纳的养殖量是有限度的,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仍然不容乐观。因此,渔业的发展将直接决定着我们未来还有没有鱼吃。
年年有“渔”,才能年年有“鱼”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伏季休渔期制度,通过每年春夏的几个月禁止近海捕捞来给鱼留一些时间繁衍和生长。近几年,我国还致力于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
要保护渔业的未来,我们每个人还可以尝试:
1.参加渔民社区的公众活动,学习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改善周边社区河流、水库、海滩的环境,让海洋变得更清洁,渔业更具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