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成敏 安佳宝 卢 蕊
(1.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2.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0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1](P40)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聚集地,是展现新时代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重要窗口,应重点从思想政治工作上发力,把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发展、科技进步、理论创新和社会转型等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全新的时代境遇。新时代推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明晰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与功能,深入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独特优势,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提升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认同,培养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激励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贡献智慧和才能。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和基础。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科教融合育人的关键行为主体,他们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又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行的培育者和引导者,还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认识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自身的职责使命,深刻领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意义,持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科研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在言传身教中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主人翁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紧扣学校中心工作献计出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教授治学、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等方面的优势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保障国家发展安全的战略需要”。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多、层次高、视野广,不少是科研骨干、学术大家,在大国重器、大国工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颇有建树。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强化历史使命感,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正确看待“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始终把个人的科学追求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在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体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科学认识“时”与“势”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自觉承担起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当代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时代使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技术攻关,以科学技术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形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又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具有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等优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献言者、参与者和监督者。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其增强政治认同感,有利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科学认识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促使其坚定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其专业专长,围绕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献计出力,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建言资政、凝聚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源头,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帮助他们深刻认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促进他们认真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推动社会事业现代化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专业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在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运用其智力优势、资源优势、地位优势,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工作,助力社会事业发展进步。此外,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其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服务社会,通过参与科学普及、法律援助、文化惠民、医疗义诊、精准扶贫、环保治理等活动,在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基于不同以往的社会环境、实践载体和工作对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在多个向度上面临新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教育快速发展和教师群体数量增加,高校教师群体在人才结构、利益诉求、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明显,对提升知识分子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带来了一定挑战。一方面,在高校“绩效导向”“激励导向”的作用下,高校教师之间围绕论文、项目、专利、课题等展开激烈竞争,导致高校教师在学术职称、科研经费、社会荣誉和政治地位等方面存在差别,甚至造成“富裕群体”“无产群体”“核心群体”“边缘群体”的划分。以收入水平为例,有研究显示,“60%多的人收入水平在平均值以下,最高10%的人平均收入是最低10%的3倍以上,比全国最高10%和最低10%的收入差距还要大”[2]。在现代化大学管理制度下,以经济收入、政治待遇、社会声望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变化带来高校教师队伍内部的分化和相互激发,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强化,使得包括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高校教师存在不同立场和多元化诉求,难以形成价值共识。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年龄结构和知识背景,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师群体普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海外归国人员增加及社会影响较大的特点。其中,“年轻的知识分子比年长知识分子激进,社科类知识分子比理工科类知识分子活跃,‘海归’知识分子比本土知识分子主张自由”[3]。特别是逐渐成为高校教师新生力量的90 后、Z 世代,他们的政治效能感总体偏低、政治态度较为鲜明、文化认同差异较大、价值观念较为多元,甚至还有个别青年教师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对有效开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表征,也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信息传播技术迭代,以搜索引擎、知识社区、融合媒体、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形态为代表的传播媒介改变了传统信息媒介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的形态和模式,赋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更大的思想、言论、行为自由,并在一定程度上争夺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话语主动权。一方面,信息传播内容的泛化使得高校统战、宣传等部门在理论阐释、思想引导等方面首发优势已明显减弱。与此同时,在快速而密集的碎片化信息影响下,广大知识分子通过互联网获取思想理论动态,进行解读、研讨。有的知识分子甚至成为活跃在网络平台的主角,“他们思想观点多元、开放、鲜明和独特,排斥过度的外部控制和干预,更愿意以批判性语言发表意见”[4],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具有一定规模的‘追随者’,是舆论场的‘意见领袖’”[5]。另一方面,信息传播形式的泛化也降低了传统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即时、互动等特性的现代传播技术在信息生产流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传统思想政治宣传的长篇大论和居高临下的说教式语言不断失去生存空间,而精悍、有趣、接地气、富有哲理的文章和网络短视频成为知识分子更愿意接受的信息形式。然而,一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停留在开讲座、念报告、学文件、办活动等常规活动上。这些活动没有将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和现代传播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存在交互性弱、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的问题,不能有效满足信息化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凝聚知识分子思想共识,但也有部分高校出现思想引领功能虚化、弱化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批评这种现象,“一些地方和单位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只抓业务不抓思想,甚至以物质刺激代替政治引导;有的虽然也做思想工作,但只是读读报纸、念念文件,没有什么实效”[6](P134)。高校统战部门的思想引导虚化有两种表现。一是不重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有些领导认为高校统战部只需要与知识分子交友、开会、聊天,或简单地把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解为专门解决党外知识分子生活、物质、待遇上的问题。实际上,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统战工作既需要解决物质问题,也需要解决思想问题,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迁就、妥协和退让。二是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能力不足。有的高校统战工作者接受统战理论系统培训不多,缺乏思想政治引领的实践经验;有的则存在畏难情绪,认为知识分子个性强、水平高,思想引领难度大,对错误观点不敢指正;有的重形式轻内涵、重灌输轻引导,把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简单化为作报告、开讲座等宣传灌输活动,较少采用谈心谈话、实践感悟等形式,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不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整体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调整,难免带来一些新矛盾新问题,由此造成高校环境复杂化,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环境看,“我国社会发展进入社会转型期和利益调整期,各种矛盾交织凸显”[7](P26)。一些局部矛盾和社会问题通过网络扩散升级,一些不良情绪通过网络发酵释放,引起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焦虑与苦闷。有学者指出:“在知识分子看来,贫富差距、诚信缺失、腐败蔓延、民生困境、价值共识缺失、过度城市化等就是社会之‘霾’,也是引发他们深度焦虑的重要原因。”[8]这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和演化给知识分子带来思想困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效力。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事业虽然稳步向高质量发展和管理现代化转型迈进,但一些高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2021年,中纪委机关刊物《中国纪检监察》刊文盘点了高校的官僚主义问题,指出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向教育部党组和31所中管高校党委进行巡视反馈,其中一半以上高校存在不同程度官僚主义问题,主要表现为“官气”十足,衙门做派、门户林立,近亲繁殖、不务正业,攀附结交、好高骛远,贪图虚名。[9]有的高校在课题申报、职称评定、科研奖励等方面可能存在不公正问题,党外知识分子难免受到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统战工作者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水平。
“分众化”是个传播学术语,是指针对不同对象“量体裁衣”,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构成更加多样,需要针对不同特点分类施策。”[6](P133-134)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贯彻分众化、差异化理念,从不同党外知识分子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切实解决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具体来说,一是细分圈层、分类施策。根据党外知识分子不同价值取向和利益关切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巩固维护积极方面,正面引导消极方面。“善于运用沟通、协商、谈心等方式做好知识分子思想工作,多了解他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多同他们共同探讨一些问题,多鼓励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10]在坚持原则性基础上,结合党外知识分子不同学科、年龄、身份等特点,灵活调整工作方式和方法,与不同群体的党外知识分子说得上话、交得了心,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发挥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的积极作用。促进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加强组织建设,严格按照各自章程积极开展工作。引导他们在发展成员时严把思想政治关,督促及时跟进学习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重要会议精神,支持他们探索适合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不断增进政治共识,切实提升政治能力。三是聚焦知识分子重点群体。党外代表人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要加强培养、推荐选拔,提高其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思想不确定性较大、政治上不成熟,对于这类人群,既要在教育培训中引导他们把握政治方向,辩证看待社会中的矛盾与问题,又要在日常关心关怀中让他们感受温暖,持之以恒地引导其坚定“四个自信”;海归教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对象,要帮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校情,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不忘“负笈海外、报效祖国”的留学初心,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依托互联网先进技术,积极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数智化模式,进一步发挥高校作为党联系和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是加强高校网络宣传阵地建设。依托高校数字化宣传矩阵进行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理论阐述等,提升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及时捕捉经济趋势、民生热点、校园舆情等高校知识分子群体重点关注的内容,综合分析并将其融入工作,为思想交流和宣传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适当运用网络语言、漫画、语音、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让“高冷”的理论知识接地气,增强思想宣传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二是建好知识分子大数据管理平台。以思想引领为主线,对党外知识分子信息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分析、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建成党外知识分子信息库,量化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学习进度、生活情况、荣誉表彰、建言献策、社会服务等指标,勾勒出精准的“对象画像”,为学校向上级推荐各类人才提供可视化的信息依据。三是统筹思想政治工作线上线下资源。打造集宣传知识分子方针政策、宣介知识分子成员典型、征集社情民意信息、展示全校统一战线情况、解答统战成员困惑等于一体的网络统战阵地,将相关信息融入平台和场景应用,通过线上平台扩大线下活动的影响,通过线下接触深化线上联系的效果,推动党外知识分子从线性交流转为多向互动,从而更加贴近知识分子的个性化需求,持续为思想政治工作赋能增效。
新时代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避免理论引导虚化和片面化,把准政治方向,把“务虚”和“务实”、“线上”与“线下”融合起来,确保统战工作见行见效。一是提升思想政治引导的实效性。加强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培训,鼓励其关注时事热点、国家法律法规、重要政策文件,了解国家发展和国际形势,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爱国爱校情感;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从“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现实比较中,切实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紧密结合时事政治、日常生活,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社会思潮,向党外知识分子讲清楚错误思潮的本质及其危害,将批判和抵制错误思潮与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开展体验式教育实践。以管用、实用、好用的重点应用场景为抓手,将党外知识分子理论学习有机延伸到社会实践体验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空间增强思想政治引领的效果;注重整合本土资源、校本资源,引入5G、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先进数字技术,帮助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从更多维度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组织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实景场馆进行体验感悟,开展现场教学,广泛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三是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和学校建设。“以凝聚共识为根本,以爱国奋斗为目的,鼓励支持他们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积极投身改革创新一线,施展才华和抱负。”[11]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带领党外知识分子到田间地头、社区工厂调查走访,深入贫困落后地区支教扶贫,参与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建言献策等活动,在实践中领悟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时代之间的紧密关系,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激活思想政治引领的内生动力。
现代治理理论与实践表明,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配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多元共治是现代化治理最鲜明的特征,也是实现力量有效联结、主体广泛激活、对象全面覆盖的关键抓手。”[12]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在推动建立各方协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大统战工作格局中持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汇聚多元主体联动的强大合力。一是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要充分考虑多元文化环境和社会思潮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推动解决知识分子关注的社会矛盾和治理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听呼声,排解知识分子群体的不良情绪。二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推进高校治理改革,切实解决官僚主义、贪污腐败、学术不端等问题。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就工作和决策中的有关问题,要主动征求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吸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多元主体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统战工作人员、相关方面的主体力量。高校党委要把好思想政治引领的“方向盘”,进一步畅通意见诉求的表达渠道,定期举办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党外知识分子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党外知识分子成员有所呼、学校党委有所应;统战工作队伍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校、院、支部与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的三级工作体系。明确院系党委书记抓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全面落实院系党委书记兼任统战委员的有关要求,夯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基础;支持包括统战干部在内的广大教师开展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统战干部培训、中层干部集中轮训、党支部书记培训等,多途径提升做好统战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有关方面要架好制度同心桥,建立并完善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侨联等统战团体组织和工作机制,畅通沟通交流的渠道,关注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解答他们的思想困惑,疏解不良情绪;建立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组织开展社会调研等活动的长效机制,开展党外知识分子理论和实务培训,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