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减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的历史与经验

2023-03-16 21:34玛合帕司马胡力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中国共产党发展

朱 喆 玛合帕·司马胡力

(1.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21)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摆脱贫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减贫实践,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斗争理论,也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减贫事业的百年探索

与贫困作斗争是人类面对的共同难题,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坎坷曲折。大致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历经破旧立新、初步探索、深化扶贫、创新完善等阶段。

一是破旧立新时期:革命式减贫阶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担当起时代重任,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终极目标,开启了为人民谋幸福的社会实践。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深陷灾难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毛泽东同志团结农民群众,建立工农联盟,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激发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1927年,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决定将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因地制宜开展土地革命,将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为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遭受重创。1942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全体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中国共产党人带头从事种植、养殖,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不仅解决了根据地生存问题,还拉近了工农兵关系,走出了全新的反贫困道路。在陕甘宁边区,政府设立合作社,组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不仅增加了农民个人收入,还能上缴粮食税以支援抗战。边区各级政府建立专门的社会救助机构帮助大量难民,拨专款用于救助灾荒。[2](P5)

全面内战爆发,连年战争使百姓陷入普遍贫困。1946 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各个解放区开始了土改运动,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解放区众多贫苦农民拥有了土地,并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物力。1947 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主张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保障每一位农民拥有自己的农田,并提出要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初步探索时期:救济式扶贫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历经多年动荡,从旧社会中脱胎换骨的新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中面临众多困难,全面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决人民温饱是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1950年,中共中央在总结过去土地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主要是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阻力。[2](P5)1952年,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基本完成了全国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标志着导致农民贫困的封建土地分配制度彻底消灭,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党和政府带领农民实行个体经济合作化,引导个体劳动向集体经营转变,以公私合营等方式逐步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从而实现生产力大发展。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国家有限资源发展工业,以工业带动农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复苏。与此同时,政府采取紧急救济措施,对特困人群发放专项扶持补贴,解决城镇职工下岗问题;大力推进水利、农田、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农村五保政策和初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系列方针政策缓解国内贫困问题。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据统计,1949 年到1978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6倍,1978年的农业灌溉面积比1952年增长了1.25倍。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的救济式扶贫,为后一阶段大规模减贫积累了人力、物质资源,为中国减贫事业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三是深化扶贫时期:开发式扶贫阶段。1978-1985年,国家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1979年6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民获得自主生产权利,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1980年以后,中央对边远连片贫困地区进行区域性扶贫和重点扶持,设立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通过发放劳务报酬的形式组织贫困区域的群众修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帮助农民改善经营方式,提高自身技能,体现了扶贫方式由救助式向开放式的转变。

1986-2001 年,国家强调科技扶贫,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1986年,国务院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对重点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3](P94)与此同时,我国坚持科技扶贫,实施“星火计划”,开发生产众多适用于乡镇企业的技术装备,以短、平、快的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出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加大扶贫投入,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2001年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十五”科技扶贫发展纲要》,强调不仅要关注贫困人口收入增长,也要关注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干部和劳动者的科技素养和个人发展能力,做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人。

2000-2012 年,面对扶贫新形势,国家开展整村推进,采取参与式扶贫方式。强调以村为单位,坚持自下而上,重视农民的意愿需求,让农民参与决策,提高自主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一阶段,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减贫政策。例如,2001年提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确保不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因贫困而退学;2002年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因生理疾病而造成的贫困或返贫的情况;2007年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兜底。这些惠农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农村贫困群众的负担,缓解了农村贫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创新完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准扶贫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贫困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减贫形势依旧严峻。农村地区仍有大量贫困人口,贫困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已脱贫人口也容易因自然风险、家庭变故的因素再次返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后,出现了农村产业边缘化和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审视农村贫困问题,将我国扶贫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但在2012 年底我国仍有2688万贫困人口。为了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和弱项,党和国家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强调“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4](P5)。各级领导干部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依据“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对贫困人口精准施策,明确帮扶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度。2021年2 月25 日,是一个永远被历史铭刻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P4)与此同时,我国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的实践经验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政党理论建设,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锻造党的先进性,指导不同时期反贫困工作,成为人民的主心骨。

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贫困问题的根源及解决路径,并提出共同富裕思想,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共同富裕思想。当时的社会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邓小平同志力排众议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消除两极分化,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5](P152)江泽民同志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6](P636),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处理好效率、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提倡先富带动后富。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制定了反贫困新战略,并坚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扶贫工作,在总结扶贫开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指明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贫困的新战略、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

实践表明,中国反贫困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坚强柱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解决贫困问题的思路,为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方向,带领全国人民整体迈入小康社会。

二是坚持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在减贫实践中,人民始终是扶贫工作的核心目标,全国上下坚守“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4]的庄严誓言。在百年减贫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和听取群众意见,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为摆脱贫困不懈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尊重民意,支持人民广泛参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增强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沉入基层,与每家每户进行交谈、了解家庭困难,做到因村、因户、因人对症下药。各地基层一线涌现了一大批的扶贫先锋,脱贫事业取得了全面胜利。

我国减贫任务艰巨,能够取得脱贫胜利,其成就归功于人民。人民是扶贫工作的主体,激发人民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脱贫致富。党和国家的扶贫方式经历了“输血救济式”到“造血开发式”扶贫的转变。救济式扶贫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救了极端贫困群众,但仍有其局限性,难以促进贫困人口自身发展,易形成返贫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断优化扶贫方式,通过提供外部资源、创造机会推动自身内源性发展,并坚持扶贫先扶智的扶贫新思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扶贫的相关文件,成立专门的文化扶贫委员会,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并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新增兜底性保障扶贫,通过增加安全保障和提升人口基础发展能力,鼓励贫困人民通过劳动致富,激发了人民在扶贫工作中的活力。

三是坚持完善和创新社会主义扶贫制度。贫困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家财力有限,人口众多,人民普遍处于生存贫困状态。党中央对工人阶级的贫困状况进行深刻分析,通过没收官僚资本、采取农村合作化等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通过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缓解绝对贫困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家鼓励发展生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一时期,党和国家主要通过救济方式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贫困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地区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党和国家将扶贫目标升级为“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重,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确立了开放式扶贫方式。通过科技扶贫、异地定点扶贫等举措,缓解了区域性贫困问题;坚持贫困群众自身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采用以工代赈、兴修水利等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复杂的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立足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的号召。党中央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各地区开展了教育、医疗、产业等多方面的扶贫工作,并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提升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激发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与潜力。在当前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作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建设,立足长远,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用“七个坚持”总结概括历年来的脱贫攻坚经验。实践表明,只有总结经验教训,遵循客观规律,勇于尝试创新,才能不断开拓减贫事业新局面,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指引。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的世界意义

一是中国脱贫成就坚定了全球减贫的信心。减贫是一项全球性事业,既是“中国问题”,也是“世界问题”。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也增强了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

中国的减贫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在2030年消除世界所有人口中的极端贫困。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以每人每天1.9美元的贫困线来看,2000年至2015年,我国贫困人口比例从49.8%降至5.7%,年均下降2.6%,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口脱贫。即使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全球贫富差距拉大、减贫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通过产业、电商等帮扶方式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培育当地特色产业。[7](P7)采取易地搬迁、退耕还林等措施,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有力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中国共产党带领14亿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完成联合国减贫目标,这既是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这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受到各国媒体高度关注,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乌干达《新愿景报》报道称,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非洲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支持,中国专家给当地政府和农民传授了实用的农业技术,为乌干达农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评价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英国智库“政策与交流”会上称赞中国脱贫成绩,认为不会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

二是实施精准扶贫,拓展全球减贫新思路。中国的脱贫成就,充分印证了中国精准扶贫战略的正确性,为其他饱受贫困折磨的国家提供了减贫新思路。

中国现代化减贫道路证明,贫困形成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单一的减贫措施应对复杂的贫困问题难以奏效。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以扶贫对象的需求为导向,实现扶贫资源的有效供给。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政府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五个问题建立工作机制。中国共产党立足实践,选派数百万扶贫干部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根据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建档立卡户的家庭情况进行问诊,针对不同程度和不同原因精准帮扶,创造性提出“五个一批”示范性工程。党和国家建立多元协同机制,政府牵头,社会各界力量协同合作,形成跨地区、跨部门的大扶贫体系。同时,激发脱贫主体的积极性,在扶贫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智”“志”双扶。与此同时,党和国家为消除大规模返贫现象,提出了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前瞻性理念,开创了国际减贫实践的新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减贫事业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背景中进行整体性部署,精准扶贫战略包含制度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个层面,它不仅适合我国贫困治理的现实的内在需要,也符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反贫困需要。因此,精准扶贫战略不是地域性封闭体系,而是具有世界典范意义的普遍性创新成果,对加快全球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起到了积极借鉴作用。

三是中国脱贫攻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当前,全球贫困问题依然面临众多挑战。全球贫困人口规模庞大,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增加了贫困人口,由此衍生出饥饿、疾病、社会动乱等一系列问题。2021年7月,联合国发布了《2021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2020年增加了1.2亿左右的贫困人口,极端贫困率从2019年的8.4%上升至9.5%,饥饿人口总数达到8亿人左右,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任重道远。另外,贫困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难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国家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国家发展过于依赖外部援助,国家难以将政策落实到关键之处,更难为贫困人口创造就业条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受益有限,减贫效果不显著。

寻求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的有效方案,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价值理念,强调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人类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包容性理念整合世界各民族利益,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减贫合作关系。构建“一带一路”倡议、G20峰会、全球性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等共商减贫治理的平台,汇聚国际各界力量,提升世界减贫能力,达到共同为人类造福的目的。中国同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彰显了其国际责任担当。总结中国现代化贫困治理经验,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解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事实、案例让各国认同中国的国际担当,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质、技术等援助,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中国共产党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隐形贫困人口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