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易 李扬帆
(1.2.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擘画,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方向。如期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必须着力推进全面现代化。推进全面现代化,要牢牢把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全面现代化。
纵览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是由科技创新引发的。人类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都由科技创新伟力推动。以蒸汽机替代人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完成近代化,以电气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变强变大,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国成为现代化强国。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科技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不断更迭加快,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致经历了5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缩短到10-20年,第三次科技信息技术革命则是日新月异。如今,新一轮技术神经网络神经元数量2年左右即能提高一个量级、遵循摩尔定律的芯片超算超容能力每18个月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不断融合发展,各类技术之间紧密耦合、交叉互补、集群突破,全域赋能作用更加凸显。可以预见,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驱动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前,高新技术领域的大国竞争和博弈日益激烈。美国发布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重点部署大脑计划、先进汽车、智慧城市、计算机等战略领域。欧盟启动“地平线2020”计划,着力提升欧盟的科研能力、私营部门的科技引领地位和创新能力;《欧盟数据战略》则以抢抓全球数字规则主导权为目标,提出了完善治理框架、强化技术主权、提升数据化水平、关键领域先行的战略路径,力图成为“数据赋能社会”的样板和领导者。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外部形势日益复杂严峻,逆全球化和“去中国化”潜在风险交织,发达国家推动的“产业脱钩”和“技术脱钩”有可能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巨大障碍。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我国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亟需从理论上明确以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数字化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激活社会新需求,推动对外开放水平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我国在国际高新技术和高端产业领域的竞争力。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刻,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新的契机,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进传统业态升级换代、驱动新业态层出不穷。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还有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相辅相成,推动高能耗、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向低能耗、高效益方向演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其次,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改善人民生活、提升人民福祉的有力支撑。信息化孕育兴起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人民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选择,创造了更为便利、灵活、高效的生活场景,有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地理的限制,使优质资源在更广泛地区和群体的共享成为现实,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再次,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动力。“一号、一窗、一网”“一网、一门、一次”“最多跑一次”“网格化”等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改造、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治理的决策科学化、治理精细化、服务高效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1](P30)以信息技术发展为特征的信息产业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促进各领域各行业重塑和格局调整,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主导力量,是连接国家全面现代化不同发展要素的黏合剂,成为现代化持续深入发展的强大驱动器。从实际情况看,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都需要大力推进信息化。面向未来,我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信息化摆在重要位置。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给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治理方式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信息化在全面现代化中越来越占据核心地位。
信息化影响社会生产方式。新一轮信息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带来了产业技术路线革命性变化和商业模式突破性创新,推动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产业范式变迁、企业组织形态重构以及就业和消费方式变化。互联网信息产业作为创新最活跃、赋能最显著的代表,正加速向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渗透,推动智能化生产成为现实,“新制造”替代传统制造业成为趋势。信息化推动产业组织向平台化发展,形成各种平台企业,平台企业正在成为一种新组织形态。2019年,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中有7家是平台企业。与传统企业形态不同,平台企业是一种兼具传统企业组织和市场功能的新形态;与传统企业专注于内部管理不同,平台企业更强调外部的连接性及其网络效应。信息化搭建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平台,大大延展了共享经济的边界,拓展了市场空间,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改变了生产要素的地位,提升了信息技术在全生产要素中的引领地位,推动了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机器人大规模的应用,形成了对传统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替代,劳动就业出现了新的灵活形式。
信息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空间,城市成为人们主要生活区域,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将得以延伸,便捷舒适将是城市生活的主要特色。信息技术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随处、随时可学成为可能,工作地点将不会固定化,远程化和居家办公成为常态。信息技术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沟通、娱乐、购物体验,人们的访友、消费、会议、娱乐等都可通过网络进行,国内国际旅游体验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虚拟现实实现。信息技术发展使人们接受教育、医疗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师生关系和医患关系,使异地授课、网上学习、远程诊疗成为可能。
信息化完善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方式体现社会治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信息化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效率,有助于迅速制定化解纠纷的方案。通过电子政务,可以超越时间、空间、职能和权限分隔限制,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事务网上办结,提高政务效率;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可以实现“急难愁盼”信息传递、方针政策宣传、号令发布、资源共享,提高办事透明度;通过电子信息监控平台,可以掌控社会动态、细化社区网格化管理、精准捕捉情况,提升管控效率;通过各种政务小程序,可以方便人们利用手机、终端实时提出需求、反映问题,帮助社区基层单位及时反馈社区呼声、提供政策宣传和安全教育,实现社区良性互动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加快平安中国、和谐中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数字技术的渗透与普及成为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高效化、便捷化的重要手段,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数字化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的助推剂,是激活社会发展活力、解决区域差异、实现共同富裕的推动力,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数字化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第一,自动化生产将转向智能化生产。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来,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逐渐趋向透明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压缩,市场变化与竞争加剧,需要生产者弹性调整产品设计、生产和营销。传统自动化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智能工厂”+“智能决策”成为工厂改造提升的方向。第二,标准化生产将转向个性化生产。数字经济时代,市场和产品被不断细分,粉丝经营、社群化经营等需求不断被激发,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研发成为趋势。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社会分工协同网络的不断完善,精细化、模块化的分工、协同生产成为生产改革新趋势,大规模生产设计的刚性生产系统转变为可重构系统,进而为个性化规模定制的模式创新提供可能。第三,集中化工厂生产将转向分布式生产。基于生产过程中对个性化、柔性生产系统的需求升级,其中的某些环节逐步从生产链条剥离开来,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通过分包或者众包等方式完成,这突破了传统的集中化生产过程中企业员工只能在特定的、有限的地理空间进行规模化生产的限制。
数字化催生全新的生活方式。第一,数字经济让生活更加便利。在数字经济条件下,一部手机、一个网络,就能解决衣食住行问题。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在平台上的每个行为都在产生数据,这些数据促使产品更好地迭代,用户体验更加优化。第二,数字经济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这一点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导航、交通、医疗服务、教育、农业、旅游等。线上挂号、扫码取号、扫码取餐,省去了顾客排队的时间,也减少了人力成本。另外,人脸识别、指纹匹配、DNA 匹配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第三,数字技术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服务水平。在高速率、低延时的传输网络条件下,再加上智能化的设备,大大提高了医疗手术的精准度。第四,数字经济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一系列新业态层出不穷,并不断发展壮大,线上、线下融合日益深入。
数字技术激发社会治理创新。第一,从外部环境看,我国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日益增加,给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加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变化。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需要借助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第二,从组织形态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线上线下的融合渗透、多样化的社区居住特征逐步凸显,社群组织在物理与虚拟空间之间的交互更加频繁。从传统的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新型组织形态下的利益协同难度有所加大。如何在复杂网络中寻找利益共同点,需要借助数字技术为社会治理主体赋能。第三,从资源配置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突出多方共同参与,但参与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除人力、物力、财力外,数据成为关键的资源要素。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运转效率,需要借助数字技术更好整合治理主体。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够更好地捕捉和判断社会中复杂的决策因素和变量,从而更大程度地优化整体性的民主架构,同时,人工智能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人工智能与其他重要科技维度相结合形成“AI+X”跨学科发展模式,与多项产业相结合促进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融通发展,将充分体现人工智能在产业发展上的效率优势。人工智能产品所创造的市场价值、消费需求以及对社会交往、生存活动提供的便捷,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在生活方式上的替代优势。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社会管理强度的降低,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上的精准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2]
人工智能让生产方式更加融合。第一,人工智能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推动社会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数据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颠覆了传统经济模式,为新经济形式注入活力,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人工智能促进社会生产工具智能化。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生产力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智能化、机器设备自控化,使复杂工作得以精准完成。例如,医疗机器人协助医生更精准地治疗病人,工业机器人协助工人完成危险、繁琐的工作等。第三,人工智能协调复杂的生产关系。与传统的生产关系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万物互联,智能工厂得以出现,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导致设计、生产、供应、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社会分工,必然引发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变革。同时,与传统的物物交换、工业时代的货币交易不同,现如今的交换成为一种虚拟的数字交换,打破了时空、地域、等级的限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财富的有效分配。智能化的应用不仅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也加速国际市场的形成。
人工智能让生活方式更加精彩。第一,交往方式逐渐多元化。信息跨时空、跨地域加速度传播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交往方式的多元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书信交往,还扩大到多样化的以智能机为中介的网上交往、人机之间的交流互动。第二,消费方式平面化。人们仅仅借助智能工具就可实现打破地域等限制的消费,通过网络购物进行消费。第三,工作方式便利化。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工作方式智能化,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居家上班、远程工作等工作方式成为可能,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从简单重复的吃喝互助转向视频、文字、游戏、娱乐互动,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享受自由和舒适。
人工智能让社会治理更加精准。发挥人工智能作用,可以更加精准地记录社会治理主体的常态性、捕捉社会治理主体的差异性,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第一,精准识别公众需求。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需求信息收集渠道,对公众需求进行细微识别,厘清公众在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方面的需求差异,全面了解公众需求。第二,精准设计供给方案。在精准识别公众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寻求公众偏好的“最大公约数”,以实现需求整合,形成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清单”。通过招标等程序确定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供给要求、项目和主体等,形成整体性的精准化供给方案。第三,精准提供产品与服务。发挥人工智能作用,在质量第一基础上生产产品、递送服务,增强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提升供给的精准性与实效性。第四,精准评估产品和服务效果。人工智能可以为社会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多类主体提供评估支持,对公众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感知度与满意度、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供给项目的完成率以及多元治理主体的职责履行情况,实现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的精准评估。评估完成后,通过人工智能,将评估结果向公众、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供给主体进行及时反馈,确保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规范性和精准性,智能警务、智能裁判、智能商务、智能会计、智能社区、智能预警等将走进社会治理生活。
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方面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国家形成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为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需要做好几项工作。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获取更加容易,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依托大数据时代寻求更加快速的发展,同时,其开创性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可以反哺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综合与智能应用。第一,加强基础研究,补齐软硬件短板。要加强人工智能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研究。针对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短板,在硬件方面开发更加灵活、开源的人工智能定制芯片;在软件方面,加强高性能分布式服务器集群系统的研究,在云端推理环节实现突破,提高我国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专利竞争力;在网络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全开放、可扩展、自演化、高可靠和安全的新型网络架构。第二,促进数据开放与流通。为实现对信息基础设施全局优化的开展,带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来自不同设施数据的汇聚与共享。在不同的设施和多个数据源之间需要建立相应的接口规范或一致性协议,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保护数据的安全流通。第三,关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的汇聚与流通涉及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商业机密、数据主权等方面的问题。为保证数据安全与个人敏感信息,需要建立各个专业领域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完善数据流通与开放制度,加大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核心技术与标准的研究,建立完备的数据安全技术和管理框架,保障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的隐私与数据安全。
第一,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应用,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立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加快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构建农业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多层次系统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和创新应用,建立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体系,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入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普惠性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持力度,培育融合发展新主体。第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5G、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文化产品服务。推动数字创意、高新视频技术和装备研发,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第三,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商务,培育数字技术、数据资源驱动的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出行、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体育、物流、家政等领域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培育高质量的数字生活服务市场。培育智慧养老托育新业态。支持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知识分享等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展远程办公、云展会、无接触服务、共享员工等新兴商业模式和场景应用。利用特定地区政策创新优势,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
第一,要全面开展数字技能与素养全民科普活动,推动包容性、普惠性发展。通过科普信息员、基层三长(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等在特定地区、面向特定群体开展数字技能科普活动,在中小学开设相应课程,培育数字人才后备军,厚植有利于数字科技发展的土壤。第二,要加大数字科技领域杰出人物举荐、表彰、宣传力度,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各类综合性科技奖项、人才计划中向数字科技领域适当倾斜,引导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投身数字技能与素养提升事业,鼓励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设立数字科技领域专门奖项。第三,要打通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数字科技发展链条,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数字技能与素养只有依托合适的产品平台作为载体,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全方位提振作用。核心技术的研发也只有满足市场需求,才能有的放矢。畅通科技人才与企业交流的渠道,实现数字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满足数字技能和素养的需求。
第一,强化社会治理智能化理念。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理解社会治理智能化,才能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同时,吸引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悉心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第二,健全社会治理智能化支撑体系。首先,加快各个地方数据中心的整合速度,促进社会治理主体和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各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各级数据中心向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次,通过整合社会主体资源和政府部门力量,积极完善各级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最后,加快建设各级政务平台,整合各类社会治理业务,纳入统一数据平台,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逐步建成大数据仓库,并将其应用于智能化社会治理中。第三,促进政务数据的开放与整合。相关部门应加强数据化建设,定期对数据收集、处理和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数据公示流程,确保广大群众清晰了解各类社会治理数据;确定相关责任主体,使其更加安全化、规范化;推进“数据开放运动”,促使政府数据公开、信息共享互联。同时,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重视对信息的分析和应用,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第四,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采用科学的数据思维进行管理,及时出台规范的管理细则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大数据安全保护的力度,避免给群众带来损失,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