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大数据“杀熟”了吗?

2023-03-16 17:08凤鸣山
莫愁·时代人物 2023年3期
关键词:杀熟小丁价格

凤鸣山

平台大数据“杀熟”是指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收集用户数据信息,根据信息分析消费者日常消费习惯和喜好,为不同消费者定价以获取利益的行为。由于大数据“杀熟”行为针对性强,目标明确,隐蔽性强,消费者防不胜防。

大数据“杀熟”就在身边

最近,我发现助手小丁有一些古怪行为:点外卖时,他会随机切换不同的平台,网购要拿着不同品牌的手机来回比对,甚至通勤路线也像游击队一样变化莫测……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神秘兮兮地和我说:“因为这样可以避开大数据‘杀熟’,省下不少钱。”

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许多。调查显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网购、在线旅游、酒店住宿、网约车、外卖、影视等消费场景。

小丁是某网约车平台的老用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同一段通勤行程,隔天打车价格就不一样,而且两台手机同时呼叫同一目的地时,被推送的同样车型的预估价也不一样。

还有一次,我们准备去海南出差,为节省开支,小丁提前一个月就通过某在线旅游平台关注航班动态和价格信息,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精心策划竟被平台大数据“盯”上了。

“机票第一次搜是一个价格,过一段时间再搜,价格就涨了。”小丁说,最后订单票价比初次搜索票价高了近千元,而其他同事在同一天订到的同航班价格比我们低几百元。

常见的“杀熟”套路

常见的大数据“杀熟”套路有三种:一种是根据不同设备进行差别定价,比如,针对苹果用户与安卓用户制订的价格就不同;一种是根据用户消费时所处的不同场所定价,比如,对距离商场远的用户制订的价格更高;还有一种是根据用户的消费频率差异定价,比如,消费频率越高的用户,平台认为他们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就越强。

对于不断爆出的“杀熟”行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曾对过往案例进行过分析复盘,发现常被大数据“收割”的人群,一般是三类目标用户。

首先是高消费用户。苹果手机用户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的车型接单,如果不是苹果手机,则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的车型接单。其次是活跃用户。由于技术更新很快,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对不同的消费用户展示出不同的消费价格。正常情况下,平台上那些重复购买的用户,往往很少去“比价”,属于对平台信任感更强的人群,有的互联网平台就会针对这种用户进行“杀熟”。第三是会员用户。人们加入会员的目的是想得到更大的优惠,但一些用户发现并不是这样。有的网络平台有时给会员的价格会比非会员更高。

另外,有专业人士指出,大数据“杀熟”的常见手段有三种。一种是根据地理定位“下手”。如果你附近的商场少,那么比价就不方便,因此加价也得买。再一种是根据消费记录“下手”。大数据能判断出用户经常在哪些领域消费,并对用户的消费习惯进行分析整理。还有一种是根据搜索的关键词“下手”。用户搜索的词汇、时间、频率、浏览记录,都会在后台留痕,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下次的购买价格。

如何避免“杀熟”

针对大数据的“杀熟”乱象,互联网专家、众测平台“漏洞银行”首席技术官张雪松认为,用户其实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反抗手段”来保护自己。

比如,在選择品牌商家进行消费时,要对商家进行市场口碑的背景调查。对大数据“杀熟”的概念要有所警觉,一旦知道某平台存在“杀熟”现象,就应减少使用频次。再如,用户应多关注公开性价格信息,如有的商品属于非公开、非固定价格类的,就需要警惕“杀熟”风险。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以不登录的状态,或者不同的浏览器、不同的手机终端,到某个网站搜索某个特定的商品,记下报价,并进行比价,时刻做到货比三家。同时,如果发现“杀熟”情况,消费者可以联合维权。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消费者可以留意同一经营者提供产品的价格变化以及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价格是否相同。如果发现价格明显异常,可以通过与企业沟通了解情况,如发现确实存在价格歧视,应及时留存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有善用法治力量,才能倒逼互联网平台用好大数据,激发科技向上向善的动能,让消费者免于被算法“算计”,让算法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相信随着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互联网平台的自制、自律,形成执法者、网络平台、消费者三方共治的互联网经济新形态,由大数据技术引发的“杀熟”乱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杀熟小丁价格
钉扣子的人
小丁写作文
汤姆“杀熟”
价格
价格
价格
朋友圈“杀熟”,女学霸的“蜗居微整形”
微商“杀熟”之路能走多远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