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尤纳尼药典》 药材的特点分析

2023-03-16 10:15李晓莉
中成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统医学药用用途

李晓莉,李 辉,吴 蕾,王 张

(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3.成都中医药大学印度传统医药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1137)

阿育吠陀、中医学和阿拉伯医学并称为世界三大传统医学,不仅在本国很受欢迎,而且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使用[1]。阿拉伯医学源于古代西方哲学的希波克拉底-盖伦医学,形成于8~12 世纪的阿拉伯帝国(632~1258 年)。在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和地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西方医史学家将这一阶段的医学称为“阿拉伯医学” 或“古希腊-伊斯兰医学”[2]。

印度的传统医学包括阿育吠陀、尤纳尼、悉达、顺势疗法、瑜伽和自然疗法[3],一般认为尤纳尼属于阿拉伯医学体系[4],随着伊斯兰教传播到印度,是印度继阿育吠陀之后的第二大传统医学。尤纳尼具有整体性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其通过食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等方式来对抗疾病,治疗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5]。尤纳尼的理论基础是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体液学说,体液平衡失调及机体不能排除致病废物将导致疾病,在治疗中强调发挥人体的自愈能力,克服机体失调状态[6]。

印度政府为了制定尤纳尼药物的统一标准,在遵循1940 年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的基础上,于1964 年成立了尤纳尼药典委员会,亦在1970 年建立了印度医学药典实验室。2007 年至2016 年出版的《印度尤纳尼药典》 共分2 部,第一部6 卷,收载药材298 味;第二部3 卷,收载复方150个。药材记载的体例有药名、药用部位、药材来源(拉丁学名、科名、分布、海拔、生境、采收加工)、药材别名(用17 种语言表达)、药材的性状、鉴别、检查、成分、作用、治疗用途、剂量和复方名称等。本研究通过分析研究298 味药材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我国学者了解印度尤纳尼的用药情况,还可为我国引种和栽培尤纳尼药材以及为我国拓展新药源和新用途提供参考。

1 方法

1.1 资料 《印度尤纳尼药典》 共收载298 味药材,包括297 味植物药和1 味动物药(家蚕),未收载矿物药[7]。拉丁学名与中文药名的对照翻译参考《世界药用植物速查辞典》[8],药材的作用及治疗用途是根据《印度尤纳尼药典》第二部中阿拉伯语的拉丁转写与英文的对照进行汉译的。主治按照《GB/T 14396-2016 疾病分类与代码》 中的疾病病名进行分类统计,药用部位按照《中药鉴定学》[9]中的药用部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1.2 数据挖掘 提取《印度尤纳尼药典》 中药材的尤纳尼药名、拉丁学名、科名、属名、地理分布、海拔、生境、采收时间、药用部位、剂量、药理作用和治疗用途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添加其在中国使用时的药用信息。采用Excel 统计分析药材的科名、分布情况、药用部位和治疗用途等特点。

2 结果

2.1 科属特点 298 味药材分布于98 个科,主要有豆科、伞形科、楝科等14 种科,见表1,占总药材数的一半。另外,298 味药材分布于207 个属,其中常见的有印楝属、榕属、水黄皮属等。

表1 常见科名的分类统计

2.2 药用部位特点 有297 味药材记载了药用部位,大多数药用植物具有多个药用部位,各药用部位的治疗用途有差异。结果表明,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果实及种子类(39.39%)、根及根茎类(19.87%)、皮类(10.10%)、叶类(9.76%)、花类(6.73%)、全草类(4.71%)、树脂类(4.38%)、茎木类(3.03%)、其他类(2.02%)。

2.3 分布、生境和采收特点 有282 味药材记载地理分布,在全印度分布的有104 味,在喜马拉雅山脉分布的有55 味,其中在整个喜马拉雅山脉都有分布的有20 味。除南北极外,这些药材在世界各地几乎均见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见表2。

表2 药材分布、生境及采收时间统计

有104 味药材记载了海拔,最高海拔为5 000 m,最低海拔为150 m,最常见的海拔为1 200 m(18 味)、900 m(10 味)、1 500 m(8 味)、1 800 m(6 味)等。

有65 味药材记载了其在印度的种植情况,其中有32味在全印度均有种植,如豇豆Vigna unquiculata(Linn).walp、洋葱Allium cepaLinn.、萝卜Raphanus sativusLinn.等。有73 味药材记载生境,其中大多数药材为野生,其余生长于植物园、耕地、树林和水边等地。

有69 味药材记载采收时间,其中有24 味药材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如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Linn.、玉蝉花Iris ensataThunb.和毛杨梅Myrica esculentaBuch.Ham.,其次占比较多的是在冬季采收,如威氏没药Commiphora wightii(Arn.)Bhand、印度荆芥Nepeta hindostana(Roth.)Haines和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Linn.。

2.4 剂量特点 有293 味药材记载剂量,主要以克为单位,有59 味的剂量为3~5 g,有31 味的剂量为5~7 g,有23 味的剂量为5~10 g,有15 味的剂量为1~3 g,有13 味的剂量为1~2 g,其余剂量都在10 味及10 味以下。

2.5 药理作用特点 药理作用涉及10 个系统,见表3,作用类别及频率依次为影响其他系统的作用(32.36%)、内分泌、生殖与代谢作用(18.83%)和神经系统作用(18.71%)等,主要作用有抗炎、利尿、镇静、祛痰和排出胃肠内气体等,特殊药理作用有去垢、清净、防腐等。

表3 药理作用分类统计

2.6 治疗用途特点 药材常用于治疗的疾病类别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8.22%)、“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6.05%)、消化系统疾病(13.04%)、呼吸系统疾病(11.28%)和神经系统疾病(10.46%)等;从单一病名来看,频发的病症有性功能减退、支气管炎/咳嗽、腹泻、哮喘、肝虚/胃虚和偏瘫等,见表4。

表4 治疗用途的分类统计

2.7 与《中国药典》 相应药材的药用部位及治疗用途比较 298味药材中有54 种(18.12%)为2020 年版 《中国药典》 一部[10]收载品种。中印两国传统医药理论体系不同,对相同物种的应用也不尽相同,表5 归纳了这部分药材在上述2 部药典中记载的药用部位及治疗用途比较。

2.8 分布与药用情况 298 味药材有245 味(82.21%)在我国有分布,其中有药用的有227 味(76.17%),除表5中药材以外,还有白花牛角瓜、白花酸藤子、木橘等;有分布但无药用的有18 味(6.04%),包括多刺山黄皮、总状花羊蹄甲、楔湾缺秦艽等;无分布但有药用的有13 味(4.36%),包括异叶乌头、心叶青牛胆、南欧派利吞草等;既无分布也无药用的有40 味(13.42%),如催眠睡茄、臭味阿魏、威氏没药等。《中国民族药辞典》[11]统计了298 味药材在中国各少数民族医学体系中的应用情况,发现用于维药的药材有135 味(45.30%),说明印度尤纳尼医药与我国维吾尔医药都一定程度地借鉴和使用了阿拉伯医药知识。

表5 《印度尤纳尼药典》 与2020 年版《中国药典》 药材的药用部位及治疗用途比较

3 讨论

中国和印度在传统医学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医学理论到药物都有相互学习、借鉴和发展的历史渊源[12]。298 味药材有82.21%在中国有分布,说明印度尤纳尼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品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很多药材在维药中也有使用。《印度尤纳尼药典》 所载药材有杂质、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浸出物检测,只有1 味药材使用气相色谱,其余均未应用HPLC等定量测定方法,故其质量标准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尤纳尼医学流行于南亚、中东和北非等地,是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国家对尤纳尼医药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在医学文本翻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国乔治顿大学多哈分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艾依曼是“伊斯兰医学和科学伦理” 的项目经理,该项目目标是将阿拉伯经典医学资料翻译成英文,再加以归纳,截止2013 年,已完成超过两千本医学著作的收集及翻译工作。国内开展印度传统医学研究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13],起步相对较晚。新中国成立后,关于中印传统医学交流研究文献逐渐增多。

当前国内对尤纳尼的研究甚少,几乎处于空白阶段。主要是因为相关学科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缺少对相关人才的支持和培养,使这一领域研究难有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阿拉伯关系史学者宋岘在2000 年和2001 年分别出版了《回回药方考释》[14]和《古代波斯医学与中国》[15],但在阿拉伯语言及医学两方面的综合人才仍缺失。由于《印度尤纳尼药典》 在编写上所涉及的内容如药名、作用及治疗用途是用阿拉伯语的拉丁转写表示的,加大了翻译难度,如何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阿拉伯语的拉丁转化与中文的对照翻译是我们正面临的一项挑战。印度尤纳尼医药的研究与发展,对中国各传统医学均有借鉴意义,建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与尤纳尼医药的交流,加强在法规、人力资源、药材资源、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合作,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传统医学药用用途
成功也会上瘾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MINORITY REPORT
DNA的奇妙用途
中等收入国家传统医药使用情况调查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用途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会见墨西哥卫生部部长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