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意 左红群 林小力 施晶晶 姚秀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常用的手段,但化疗可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1]。有研究显示[2],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副作用。然而,目前化疗期间饮食干预主要为常规饮食指导,即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但受患者营养习惯影响,部分患者对常规性饮食依从性较差,影响患者营养摄取[3]。实践表明,让癌症患者参与饮食管理能更好地满足其饮食需求,改善其营养状况[4]。患者参与饮食管理是以和谐的护患关系为基础,护士和患者为合作关系,均为护理工作的参与者,这种饮食管理模式能让患者主动参与饮食护理,并对自身饮食情况进行评估,提出相关饮食决策[5]。目前患者参与饮食管理模式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探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化疗期间参与饮食管理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88例。纳入条件:经病理组织学及胃肠镜明确诊断;化疗时间≥3个月;卡氏评分(KPS)>70分,预计生存期限>6个月。排除条件:对肠内营养无法耐受;化疗前严重营养不良;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合并内分泌、自我免疫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沟通障碍。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12±3.89岁;肿瘤类型:直肠癌22例,结肠癌22例;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14例,Ⅲ期18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14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75±3.92岁;肿瘤类型:直肠癌21例,结肠癌23例;临床分期:Ⅰ期11例,Ⅱ期15例,Ⅲ期18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肿瘤类型、临床分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对照组 化疗期间对患者行常规饮食指导,化疗前1 d告知患者化疗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发放《化疗饮食指导手册》,手册内容包括患者化疗不同阶段可以进食的食物及饮食禁忌等。护士告知患者正确的饮食方法,让患者能够养成少食多餐及进食富含高蛋白质饮食的习惯。手册内容由护士及营养师根据以往经验制订,患者不参与营养制订活动中。
1.2.2 观察组 在常规饮食基础上让患者参与饮食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饮食管理小组:挑选研究负责人,肿瘤科主治医生、营养师各1人,肿瘤专科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4人,共同组成饮食管理小组。
(2)制订饮食管理手册:饮食管理小组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综合结直肠癌患者的实际需求,初步制订饮食管理手册的内容,研究小组成员对手册当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对管理手册的内容做出适当修改。确定饮食指导的方法,说明化疗期间容易出现的饮食问题与营养问题,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意见、用药指导。为了提高患者的参与度,随机选择8例符合此次纳入条件的患者,让患者参考饮食管理手册的内容,给出有效意见。患者对手册当中的用词提出了建议,护士对手册内容做出进一步的优化,用符合患者认知水平的语言措辞,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记忆手册中的内容。于2016年3月6日在结直肠癌化疗期间患者当中推行预试验,发现患者在食物选择方面存在较大的困扰,因此增加了等价食物交换表1项。至此,饮食管理手册制定完整,饮食指导、可能发生的饮食问题、防治方法、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患者的自我管理方法、膳食的营养信息等均纳入到手册当中。
(3)实施饮食干预:护理工作以常规饮食护理为基础展开,研究小组的护士参与到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管理工作当中,以CANCER 原则为工作依据对患者采取护理对策,CANCER 原则即谈话、评估、营养计划、并发症、再评估、确认的工作过程,保证各个环节均能落实。原则上开展5次工作,工作方式包括面对面沟通3次以及电话随访5次。饮食干预的细节工作如下:①护士主动和患者交流,用平等、平和的方式拉近护患距离,让患者能够在研究中保持高度配合性。距离患者化疗结束还有1 d时间时,向患者发放饮食管理手册,并为患者讲解条目内容,告知患者要如何健康饮食。叮嘱患者保证肉、蛋、奶、水果、蔬菜的摄入量,控制油、盐摄入量等,让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交流与随访获得患者的资料,根据资料评估其营养情况,结合营养师的意见以及患者的想法,制订饮食计划,告知患者按照计划饮食的重要性,使其能够认识到预后与饮食的关系,保证患者能够按照计划饮食。饮食计划中要详细写清患者可以摄入的饮食种类、饮食量以及烹调方法和饮食时间,让患者将自己的饮食情况记录在饮食日记当中。护士提前告知患者填写方法,并对其做好指导,连续记录3 d时间。记录结果将用于评价患者对饮食计划的遵从情况。②在患者化疗结束后对其进行两次随访,化疗结束后1周以及第6周各1次,谈话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询问患者是否出现饮食问题或者相关症状,叮嘱患者严格按照饮食计划执行。如果患者出现了相关症状,要安抚患者,告知患者防治办法,让患者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要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让患者能够建立信心,且可以配合相关工作展开。③化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两次面对面访谈,化疗结束后第2周及回医院复查时各1次,谈话时间控制在1 h左右。谈话过程中,让患者如实填写调查问卷,根据问卷评估结果,适当调整饮食计划。护士还要检查患者的饮食日记,如果有未填写完整等情况,要询问原因,并解决问题,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要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厌食等不良情况,如果有,要安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改善现状的方法,鼓励患者与亲朋好友一同进餐,改善心理状态,让患者更喜欢进食。
(1)饮食依从性:采用自拟的“癌症患者饮食依从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括饮食方法、饮食行为、营养评估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1~4分4级评分法评分,其中“1分”为从不,“2分”为偶尔,“3分”为经常,“4分”为总是,总评分为10~4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饮食依从性越理想,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45,效度系数为0.862,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2)整体营养主观评估量表(PG-SGA)[6]:该量表总评分为0~35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营养状况越差。
(3)营养相关指标:包括握力、BMI、体脂率。握力由专业人员指导患者应用TKK-5001型Grip-A握力计划测定;体脂率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测定。
(4)生活质量: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EORTCQLQ-C30V30)[7]进行测定,量表包括躯体症状、情绪管理、角色扮演、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5个维度,每个维度转化为标准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3,信度系数为0.844,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5)化疗期间副作用:参照化疗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NCICTC4.0版)[8]进行评价,包括骨髓毒性、消化不良反应、神经毒性等,根据毒性反应程度依次记为0~Ⅳ级,其中0级为无反应,Ⅳ级为危及生命。不良反应参照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处理。
两组入组时及干预3个月时饮食依从性、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等相关数据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相关问卷或量表填写前由专科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知悉后向其发放问卷或量表,本次共发出问卷或量表88份,回收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化疗副作用由主治医生负责记录及评级。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PG-SGA评分、握力、BMI、体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G-SGA评分均降低,而握力、BMI、体脂率均有所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握力、BMI、体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毒性、消化不良反应、神经毒性等副作用等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化疗副作用等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饮食依从性是指患者遵医嘱饮食的依从程度,患者饮食依从性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患者科学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9]。影响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因素较多,除了自身文化水平外,患者健康教育程度及其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均会影响其饮食依从性[10]。本研究为了提高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饮食依从性,让患者参与饮食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饮食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参与饮食管理可提高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饮食依从性。分析可能由于让患者参与饮食管理手册的制订,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对饮食健康知识、化疗期间康复知识的认识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提升,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及康复的认识与了解都显著加深,这将有助于患者饮食依从性的提升[11]。另外,饮食日记的应用强化了患者对饮食情况的约束与监督,患者可以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医护人员也能根据日记内容为患者制订饮食方案,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12]。
既往研究指出[13],结直肠癌化疗期间不少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这可能与化疗药物会对患者胃肠功能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化疗期间出现食欲不振、厌食等问题,最终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握力、BMI、体脂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参与饮食管理可提高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可能由于患者参与饮食管理除了医生、护士以及营养师共同参与外,还通过动态形式评估患者的饮食干预效果,并结合患者意见与反馈,对饮食计划做出针对性调整,保证计划有效落实,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14-15]。
化疗副作用可增加患者躯体症状,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副作用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16]。研究指出[17],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将有助于增强其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对机体造成的副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化疗副作用等级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相关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参与饮食管理可降低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可能由于患者参与饮食管理可以让患者参与到症状管理中,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意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饮食,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化疗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8]。
患者参与饮食管理可提高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且所有样本均源于本院,缺乏大样本随机抽样,且随访时间较短,关于患者参与饮食管理是否对患者远期预后产生影响在日后还需要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