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春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而中学历史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要求教师在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及课程的实施上要深入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边界不断延伸,这为历史学科课程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愈加丰富的资源和更为优质的展示平台。《易经》曰:“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之间便是道与器的关系,信息技术作为历史教学之器,应服务于历史教学之道,即立德树人。本文以《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助力作用,促成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道”“器”的深度融合。
在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学科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学习难度的提升使历史学科逐渐变成高中生口中的“难科”,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门必修科目,达成学科育人的基本目标,成为历史教师重点探索的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理论引入和实践越发彰显它的优势。信息技术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以模式的创新推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对历史细节的把握更加细腻,由此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能得到充分发挥。
下面,笔者以执教过的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为例,对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的方式进行探讨。
1.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2课。本课分为四个子目,即“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与老子”和“百家争鸣”,内容涉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等领域,与第三课内容前后衔接、逻辑呈递。
纷杂的历史信息下蕴含着时代的发展逻辑—“变”与“势”,本课的教学设计也紧紧围绕这一时代特征,不局限于教材的编写体例,从“春秋战国之变”“春秋战国各阶层之应变”“时代的变与势”这三个部分进行阐释,帮助学生学习和梳理这一时代的发展信息。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授课内容重心放在帮助学生理解战国变法之必然性、时代变革之特征上。但学生普遍缺乏历史代入感,文言文理解能力不足,对史料的认知和解读不够全面。因此,教学上格外注重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增强史料阅读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基于课标,结合学情分析和信息技术支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完善如下:
①通过历史动画、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地图等素材,能够厘清春秋战国时期的时空信息。
②通过史料阅读,能够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水利博物馆APP里有关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证明材料(如货币、水利工程、铁农具等)认识到战国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强化唯物史观认知;同时,也能通过不同时期的疆域变化发挥合理想象,认识到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时代趋势。
③通过影视资源、文献史料创设战国变法的历史情境,深化对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的认识。
④通过使用绘声绘影软件录制的“我为诸子百家代言”情境广告,能够进一步理解士阶层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社会所提出的智慧成果。
⑤利用问卷星、智学网等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指导和课后学习反馈。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发展情况。
难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5.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上课前一天,通过问卷星APP设置几个与本课有关的小问题发布到班级师生群中,学生限时完成。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前置认知情况,为后续的教学侧重提供指导。题型有单选题与填空题两种,如“东周建立的时间”“东周的时代特点”“商鞅变法中哪些措施可以打击旧贵族”等。
PPT展示教材“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结合文字史料“周郑繻葛之战”,让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同时给学生介绍观看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
(2)讲授新课
播放历史动画《春秋战国时代》,展示春秋战国时期时间轴和大事年表,让学生结合信息梳理出基本的时空坐标信息。设问:这个时代为何是这样?
周王的政治经济实力衰落是直接原因,侧面反映了诸侯政治经济实力的急剧上升,由此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学生对这段遥远的历史缺乏代入感,所以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加入成都博物馆公众号、中国水利博物馆公众号的技术支撑,通过手机与教室一体机互联,学生可以实现网上云游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设的农具、使用的货币等物品会极大丰富学生的细节意识,把抽象的文字物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增强。然后通过一段史料(如下图),让学生自主归纳本课所要求突破的难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播放影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剪辑的片段),让学生结合史料思考:为何商鞅死了,商鞅变法却使秦国活了?学生通过互动电子平台进行发言,教师挑选进行展示。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随即通过文献解读与表格归纳的形式展现,学生通过互动电子平台查看并保存。这一子目主要围绕“时代动乱下诸侯的应变”这个枝干展开,也密切联系了后面一子目“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对应的逻辑枝干是“时代动乱下士阶层的应对”,这一部分通过课下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以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为角色进行代言,通过拍摄、绘声绘色成片,在第二节课上播放分享。同时,启发学生:诸子百家观点虽有差异,但是有无共同趋向,思考“争鸣中的共鸣”。
最后一部分,理解“春秋战国的变与势”,主要依托PPT、历史地图、文献史料等素材,对疆域图发挥合理想象,使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从分散走向融合的时期,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迈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
(3)课后作业
布置基于学情、课标的相关习题,学生通过智学网APP上交答案,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结果进行反馈,并能够通过学生作答情况,精准分析学生课上学习掌握情况,及时作出补充和训练,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情境,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不仅如此,有了信息技术支撑的课堂教学还具备了诸多优势:
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不仅帮助教师提高了搜集材料的效率、丰富了备课资源,而且为课堂教学实施提供了更多媒介,以再现历史画面、刺激学生感官、呈现历史细节。更为重要的是,基于技术支撑的课后答题反馈能帮助教师更加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于学生来说,课堂学习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增强学习的兴趣,彷如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历史代入感更强,对细节的把控能力也不断提升,通过交互平台能够与教师进行即时互动和学习反馈,方便进行阶段性的学习总结、反思。
于整个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媒介和平台,更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授课往往忽视学生的认知参与,尤其是缺乏素养价值,而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课堂教学,根植于学生的共情参与与素养提升,创设师生互动平台,利用丰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课堂学习与互动以及丰富历史体验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历史教学的应然趋势,要让这种“应然”成为“实然”,还需要提高历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并提升其专业素质。只有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才能让课堂更加高效,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历史教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