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心理向度审视与培育路径

2023-03-15 13:59谢四元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明道德大学生

谢四元,邵 海,聂 恒,朱 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学生工作处,湖南 娄底 417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文明建设要弘扬新风正气,广泛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2]。大学生既是网络文明的受益者,也是网络文明的创建者,是弘扬网络新风正气的重要群体,承担着网络文明创建者的角色,因此要树立起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特征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认知的双重向度

1.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积极认知

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传播正能量,努力塑造网络文明。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主动承担了传播网络文明行为的宣传员角色,他们制作了各种呼吁戴口罩、志愿服务等视频,成为“战疫”轻骑兵,这都是大学生助力抗击疫情的重要表现;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在“Z 世代青年学生讲好上海故事”活动中承担了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向全球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全国1 000 余所高校开通了官方抖音号和两微一端,创作了一大批对青年人具有正向影响力的短视频作品[3],大学生在其中充当了参与者、制作者、传播者的角色。

2.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消极认知

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特征将完整的事情切割成小片断,大学生难以窥见事件的全貌,进而影响道德判断。大学生受一些不良价值观影响,出现了网络侵权、网络黑客犯罪、网络暴力、裸贷等网络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缺乏清晰的判别能力,在不自知中出现传播不良网络信息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大学生对部分网络失范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认为失范行为是正确的、可以理解的,缺乏主动甄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意识。网络世界满足了个体的多种心理需求,在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大学生容易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长期强迫性使用网络的行为。

笔者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认知的双重向度,以上海、湖南、广东、河南四地4 000 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于2022 年3 月至6 月采用纸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其中有效回收问卷3 215 份。调查显示:仅有9.70%的大学生认为自身有塑造网络清风正气的责任;对于网上的一些争论,在认为他人不对时,有67.70%的大学生选择保持沉默;68.90%的大学生不会为个人或集体的正当利益进行网络维权;仅有20.40%的大学生对网上正义、同情和善良的表达持认同态度。这说明大学生对网络文明维护意识薄弱,对网络求助行为冷漠,这与钱婷婷[4]等人的研究一致。在其他方面,72.9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世界的时间过长,难以自控;有58.85%的大学生承认有过冲动消费的情况;对于抄袭论文的侵权行为,有53.34%的大学生认为其只是引用,作标注即可;49.11%的大学生不知如何甄别信息的真伪,且没有主动甄别信息真伪的意识。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受极端情感影响

网络传播具有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优势的特点,多种感官刺激使人难以沉静思考并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且大学生本身情绪情感丰富,当沉浸在网络世界时,情感体验更为强烈。这种高情绪体验,容易使青少年丧失判断能力,难以理性思考,从而导致网络道德的自我责任意识弱化,行为冲动。部分大学生因为感到迷茫、无聊甚至颓废,对自身定位把握不准确导致不能很好地履行自身责任[5]。因缺乏成熟的责任心,又缺失理想信念,使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抬头,使其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注重享受,成为网络失范行为的传播者与制作者。如披着道义外衣的“人肉搜索”现象,一方总以引人同情、气愤的方式悲情地述说事件,引发大学生的极端情绪,在不辨别真伪、不溯源的情况下,加入所谓“正义”的大军中,忽略自身行为对当事人造成的巨大伤害。同时,一些通过异常途径走红的人催生出“要成为红人,必定要有值得炒作的点”的价值观,让大学生被臆想的成功、关注、利益、收获等吸引,影响其道德文明与价值逻辑的健康发展,使其做出无底线的道德失范行为。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行为行使不足

大学生应积极传播正能量,努力塑造网络文明,但实际上仅有部分大学生承担着清风正气的营造者角色。还有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明显,缺乏对网络道德责任行为的清晰认知。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动机常依赖自我感觉,缺乏理性思考,容易表现为极端的非理性行为。同时,部分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对自身思想行为消极面的羞耻体验弱化,表现出群体冷漠,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有研究显示,随着年级升高和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增长,青少年逐渐不会再轻易相信网络中的求助信息和求助者,并可能因此表现出越来越少的网络亲社会行为[6],而是表现为责任扩散与群体冷漠。这种责任扩散与群体冷漠同样渗透于网络文明建设中,表现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不作为。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心理向度审视

(一)信息加工浅层化,削弱网络道德责任的认知

网络空间是信息的集散地,丰富的信息资源容易导致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失。海量事实性信息被碎片化、肢解化,难以使人窥探完整、正确的面貌,存在事实被歪曲的风险。海量、丰富的网络信息世界,弱化了信息的精细化加工,个体更多地使用了浅层加工。浅层加工往往是快速的、自发的、基于情感的思维路径,较少启动个体的认知资源,个体较少独立、主动思考,且容易沉浸于被动接受的各种信息之中。被动接受信息,也就不具备对网络信息的辨析意识,网络的道德认知被无意识削弱,增加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可能。网络道德不敏感,对于虚假、不文明网络信息辨别意识就不强烈,也不能辩证地看待网络信息,进而影响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并出现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早晨,苏穆武在和票友在唱京剧。苏穆武唱的是《马前泼水》朱买臣的一段:走上前来苦哀告,贤妻且把怒气消……

大学生缺乏对传播源及传播动机的理性分析,容易被不良团体散播的信息吸引,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不良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网络信息的来源不仅来自个体,也来自别有用心的组织、团体。青少年如果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溯源与动机分析,就无法识别有心之人是在运用手段让他们蔑视、鄙视其所学习的正确的思想教育;缺乏辨析能力,又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容易陷入“娱乐化”“虚荣性”“利益至上”“享乐”等不良价值理念;缺乏辨析能力,又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容易陷入色情、游戏、犯罪性的题材中不能自拔;缺乏辨析能力,又没有国际视野,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组织误导,诋毁中国历史、传统、英雄、制度等,被其他文化侵略与渗透。

(二)情感体验强烈,极化网络道德责任行为

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与多元性。在情感需要上,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与高层次的自尊、归属、自我实现等需要并存;在情感体验上,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崇尚理性但有较强的情绪性。同时,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与自我形象模糊化意识并存;较强的交往需求与自我封闭性并存[7]。复杂的情感状态,使大学生更多地沉浸于具有包容性、掩蔽性的网络世界,网络道德责任行为表现极化。

一方面,大学生渴求认同、渴求交往、渴求自我展现,会在成熟的版块架构和独特的网站文化中寻找与自己相适应的文化群体,拍摄大量的短、中视频,推动“泛二次元文化”边界的扩大,影响广泛的青少年群体。大学生渴求成长、渴求知识,他们会根据实际需要主动查找学习内容,挑选相应知识与解答策略,不断钻研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而成为“UP主”,影响其他同样专注于相应领域的群体。大学生容易粘连在独特的领域,主动制作与传播大量网络信息,成为网络世界的建设者。那些具有正义感、向上感、责任感的信息传播,诉诸公平正义、积极向上、勇于承担的精神风貌,折射出大学生群体认同与内化公正、文明、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

另一方面,尽管大学生的同理心、责任心高度发展,但受网络特性的影响及集体主义自决影响,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也较常见。部分自媒体受利益化驱动,为了获得高浏览率,常常歪曲事实、断章取义,采用极端的表现方式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当感官刺激过多,人们对于同类刺激就会变得相对麻木,如在苦难、暴行屡见不鲜的强烈刺激后,再施与刺激,人们的心理感觉阈限不断上升,感官效应急剧下降,对频繁呈现的苦难变得毫无感觉、冷漠,无同理心。为了激发人们的感官刺激,部分自媒体人会无限地突破下限,强化刺激效果,让人们陷入刺激不断突破下限的恶性循环。大学生在海量、自动化信息推送中,信念、价值逐渐迷失,以致出现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而不自知。

(三)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弱化个体道德责任

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弱化个体的网络道德责任,这主要体现在行为冲动、难以抵制诱惑上,还体现为在网络道德责任上的不作为。

网络世界缺乏道德与法律约束,个体若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容易出现网络暴力等非理性行为。近年来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满足了个体自我表达的愿望和网民的各种需求,但人工和技术审核速度跟不上网络内容发布的速度,低俗、虚假的视频内容影响了网络生态,个性化推荐算法造成了个体的沉迷和信息茧房[8]。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去除了现实世界的部分困扰,尤其是对大数据的运用,辅助个体得到了想要的多样体验与心理满足,也使个体更容易放纵与沉沦。因缺乏抵制诱惑的能力,再加上社交障碍、家庭问题、学习压力、学业无成就感等问题,对于内心空虚又追求愉悦、享乐体验的大学生而言,很容易被刷屏的或自动推送的被动信息处理方式影响,使其沉溺网络,缺失对自我的监控。

网络领域容易形成群体冷漠现象。群体冷漠又被称为“集体主义自决”,是一种道德麻木。这种群体冷漠的成因与大学生在网络中受欺骗、面对太多负面事件、社会责任扩散相关联。大学生在刚接触各类视频时,由于缺乏经验和沟通交流需求,可能表现出较高的亲社会行为。但随着年级升高和互联网使用时间增长,他们逐渐不会再轻易相信网络中的求助信息和求助者,并可能因此表现出越来越少的网络亲社会行为。这种责任扩散与群体冷漠渗透于网络文明建设当中,表现为对网络文明建设的不作为。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缺乏网络文明建设责任意识教育与行为的引导、培育,大学生难承担起网络文明建设者的角色。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心理向度培育

时代发展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高校应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重要研究内容。网络道德是活跃在网络空间中的主体共同利益和社会关系的体现,也是网民在虚拟空间中应遵循的行为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9]。网络道德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热点集中于规范不良行为,倾向于网络道德的“禁止”“不要”视角,旨在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但缺乏对网络道德教育优良品质、积极行为塑造的思考。道德及其教育是促进底线规范与美德提升的有机统一[10],网络道德责任教育既要重视网络道德底线规范伦理,又要重视网络美德生成,从“防范不良行为”“积极品质”双向化角度培育。网络道德的双向化建设路径,是促进青少年成为核心价值观有力践行者角色的有力途径,也是时代赋予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和使命。

(一)防范网络失范与塑造积极行为双向度培育

一是增强网络道德敏感性,防范网络失范行为。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多以休闲放松为主,道德规范和法律的遵守更多的是依靠内心的自律和反省。目前,很多青少年还不能做到自省和自律,对网络情境的认知与情感通常都是自觉或自发的,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敏感性不强,大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各种网络情境影响而表现为网络道德失范。因此,高校需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尤其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网络道德认知,提高网络道德敏感性。高校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网络谣言规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建立高校学生网络理性参与的底线认知”[11]。思政工作者要将网络道德判断的意识、他人与自身网络言行的后果意识融入教学、评价、课后实践等广阔的视域之中。网络道德教育需要设立鲜活的情境,帮助青少年明晰各种网络情境下存在的网络道德风险,提高网络道德失范的防范意识;帮助学生在行为决策之前察觉网络关键信息以及判断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后果,阻断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实施[12];识别当前情境可能引发的网络情绪与自身情绪,理性分析网络道德情境,避免实施了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而不自知;通过实际案例,演绎实施与不实施某种网络行为可能造成的潜在后果,不断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敏感性。

二是加强“辨伪存真”教育,促进对信息的精细化加工。培育大学生网络文明,就要培养他们网络证伪性思维的习惯与能力,促进大学生对信息的深度加工。证伪思维的培育是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生成网络文明的重要一环,要让大学生知道自身的认知局限与网络精准化推送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客观刺激的反应不同,一些人往往会对有些事物持积极倾向,对另一些事物持消极倾向,听而不闻或听后未加重视[13],认知具有一定局限性。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数字化推送,充分考虑了个体的浏览兴趣、浏览记录等各种数据,进一步强化了个体的知觉选择性。在短视频赋能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容易在自身认知局限与网络精准推送的交互中形成偏颇的认知和不良的价值观,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个体常采用的是“证实型”思维而不是“证伪思维”,就导致个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各种不良的价值观。大学生缺乏“证伪”性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常常不够客观、公正、理性,对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通过展示网络舆情发酵与扩散的过程,以案例为基础,探讨网络中各种基于想象的推理、基于立场的判定和基于情绪的讨伐,引导大学生在“证伪”和“求真”的动态过程中理性客观地参与和表达。

三是树立网络文明建设者的责任意识。网络道德教育需要让青少年明晰网络平台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就传播链或中间环节而言,青少年要知道网络空间本身的特性及自身的需要与弱点,从而有效脱离网络控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必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时代青少年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网络信息传播流向变化突出,如疫情期间催着父母戴口罩,在家庭中引领、宣传疫情防护理念,带动正向的价值观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亲代的价值观体系,同时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表现又成了中小学生的榜样。当代大学生要打破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偏颇性,充分认识自身网络文明传播与建设者的作用,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积极主动地成为网络文明的主要建设者。

(二)摆脱情绪的过度控制,理性地分析信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加强网络的动机与后果分析,倡导理性的网络道德行为。

第一,帮助大学生对信息发布者的动机进行剖析,尤其要树立全球化视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案例研讨、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会、调查研究等形式,帮助学生普及网络基础知识,了解网络失范行为的内在诱因与外在诱因。学会对各种网络信息发布行为的心理动机(功利心、荣辱心、被关注的需要等)进行剖析,以辩证的、客观的思维看待信息。不具备网络行为动机的分析能力,也就缺乏对“传播者”“传播源”本身及其动机的思考,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全盘接受各种信息,使得不法分子、渗透力量趁虚而入。同时,不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良莠不齐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很容易被大学生全盘接收。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要注意培育大学生的全球化、国际化视角,大学生如果不站在全球视角理解信息发布的特征及意图,就容易被蒙蔽双眼,加剧网络道德失范。加强网络信息的意图识别能力,就能更好地识别反国家、反社会等言论,避免破坏中国发展的进程。

第二,提高大学生对行为后果的预测能力,塑造其理性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思考网络行为的后果,强调理性智慧。大学生缺乏后果意识能力,就容易在他人怂恿下做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而不自知。

第三,加强大学生的独立辩证分析能力,不被意见领袖左右。网络传播的全民主导性特征,致使部分人为了吸引网民眼球,采用断章取义、夸张扭曲事实的手段,造成不实、不良信息的急剧扩散,增加了网络道德失范的风险。其中,网络领域的意见领袖最容易形成多级传播,但同时也会引发一定的造谣传谣、恶意中伤等不良社会影响事件。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辩证分析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的思维和不被意见领袖左右的意志。

第四,教导大学生智慧的网络助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教育学生让其了解当前情境对他人的影响,在网络世界中具有同理心、同情心;关心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挖掘、发挥大学生在助人与保护自身方面的良好智慧,安全有效地利用网络开展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支持具有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提升网络素养,实现自身价值。

(三)加强网络道德责任教育,提升网络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网络时代,大学生往往在技术的使用上占据先导地位,推动了父代、祖辈对网络技术的使用。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还更容易传递、渗透至少年儿童群体,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在网络文明建设中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崇高使命,积极影响父辈、祖辈、少年儿童群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网络的主旋律。

一是通过教育,把网络文明规范内化为自我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知晓网络公德和秩序、法律法规底线,防止网络不文明的变相渗透以及建设网络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通过培育大学生的网络责任心,形成规范、文明使用网络的意识,确保他们能自觉对自己的言行加以管控,在回复、转发、传播网络信息时谨慎对待,体现作为网络文明人的素养和品德。

二是通过网络实践,把责任心外化为网络文明行为的建设与维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使学生在网络文明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上形成同频共振,在网络道德情感上支持网络文明规范;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实践,使大学生积极履行网络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鼓励大学生承担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的工作,如在新生入校前,通过自媒体制作、传播“防骗”“入校适应指南”等;鼓励大学生运用自媒体推进专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进步,通过自媒体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反哺祖辈、父辈,建设好家庭网络文明。

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激发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文明建设的责任感,肩负起优秀文化传承、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光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新时代网络传播的特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大学生成为网络空间健康发展的践行者[14],网络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猜你喜欢
文明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