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红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晋中 030600)
面对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学习效率,还会影响其世界观、职业观以及价值取向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须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但一些高校将心理育人纳入思想政治或者就业指导课程范围内,导致心理育人工作无法与“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相融合,心理育人工作缺少教学资源的支撑。因此,高校应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心理育人工作,积极尝试构建一体化的心理育人体系,将心理育人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就业指导工作中独立出来,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高等院校育人工作内容,提升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大目标下,构建一体化的心理育人体系,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演变,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够,抗压能力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变差,情绪更加敏感和脆弱,这对于高校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1]。重视心理育人一体化构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已经成为当今高校育人的重点。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重视学生的人格修养、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从工作层面来说,“立德树人”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对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整个学校共同努力。从管理机制的制定、激励制度的设立、保障体系完善等全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心理育人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育人管理理念,鼓励高校全员积极参与学生的心理培育全过程,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人才心理培育管理体制,促进高等院校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高等院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预防。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心理状态,纠正和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行为规范去生活,使学生养成稳定的、正确的生活习惯,即使未来踏入新的环境,学生也能够继续按照原来的生活习惯开始新的生活,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感和道德感。心理育人一体化需依靠思想政治课程的熏陶教化,融入社会环境面临问题时也能够自我调节心态,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其次是为了矫正。对于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存在情绪问题的学生,学校或社会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帮助学生缓解心理苦恼和压力。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时理应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及产生情绪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地矫正。同时,和学生讲解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传授情绪和苦恼的调节方法,并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和治疗。最后是完善功能。人格的健全是指人的各种成分和特质都得到和谐、健康,平衡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和文化等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高校的心理育人一体化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包括缺点和优点,要敢于展示自己优点、纠正缺点,在不断反思和纠正中帮助自己成长,完善自我。
首先,高等院校培育人才都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服务于学生发展,心理育人一体化更是如此。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理解学生出现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从多个角度深入学生本身挖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从而扩大心理育人的服务范围,提升高等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效果和渗透力,缓解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压力和困难。其次,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学生通过不断的技能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自我,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认识和认清自我,将社会道德规范转换为规范自我行为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逐步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最后,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人的发展会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健康的心理素养是当学生面临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时,仍然能够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和道德素养,而这足以看出高等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在开展心理育人过程中,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化知识、品德高尚和人格健全的人才。
心理育人不是单独的一个课程,而是系统化育人模式的整合,通过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资源整合,构建一体化的高等院校心理育人的整体格局。多方资源的整合不只局限于校内和校外,也结合了当下的互联网手段,从网络平台到线下授课实现两者叠合,提高高校心理育人效果,建立起以高等院校为起点,多点开花实现心理育人一体化的整体布局,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2]。
虽然在近些年来心理育人观念快速发展,并成为高等院校育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对于学校与学生来说,教书育人还是最为主要的内容,心理育人是高等院校基于课程育人基础上的延伸,重视学生学业到同步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这对于学校来说是可以兼顾的。心理育人不是独立的育人,而是穿插于教学课堂之中,将课程教学与心理育人双线并行同步进行,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也完成了高等院校全面育人的目的。高等院校要落实心理育人方案,需要有足够数量且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基础,再加上一些人文学社科教师的辅助,从根本上丰富心理育人的师资队伍,同时优化高等院校心理教育课程内容,助力心理育人管理体系的构建,坚持从“理论讲课→团队辅助→网络互动→媒体宣传”这样多方位合力共赢,实现四位一体的心理育人体系的建立,也确保心理育人课程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要在高等院校中践行心理育人一体化管理机制,就要从学生入手,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主体性地位,根据社会现实情况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和服务课程,案例要以学生离校后的问题为主,比如关于社会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压力如何排解等,同时创新心理育人教学方法,结合互联网技术提高高校心理育人效果。
在心理育人一体化建设中,应将育人理念渗透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各大空间场域中,如校园、班级、宿舍以及部门,作用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空间、自我和交际空间、现实和虚拟空间中,实现无死角管控,确保学生始终能获得最佳的心理咨询和情绪干预,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具体可以利用学生会建立专项心理育人部门或社团,基于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及相关育人活动开展不断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各班级还可以从开朗、健谈、耐心且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的学生中推选出心理辅导员,并对其展开系统化的心理辅导和技术培训,进而更好地服务于身边的同学,满足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需要[3]。宿舍内也可以将具有一定情感基础和说服能力的学生推选为专项心理观察员,使其在调节宿舍氛围的同时,能及时掌握舍友日常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帮助学校全方位开展心理育人工作。
高校的心理育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而是贴合当代社会环境,针对大学生踏出校门即将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境地,有所针对地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具体可以围绕学习发展、真实生活、求职创业等领域,基于心理问题、精神健康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咨询体系,可以是网络咨询、团体性咨询,也可以是师生间咨询或朋辈咨询,以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深度精神分析、行为指导、情绪疏散等。对于实践心理育人,除了宣扬心理健康和心理服务的重要性之外,更要借此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实践活动,并且结合自身的优势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心理问题处理能力和水平,提升自我突破瓶颈,实现高等院校心理育人的目的。例如借助“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开展朋辈互助心理访谈、班级主题班会等活动,带领学生针对目前普遍关注的心理发展话题进行互动,在彼此学习中解决心理困惑。也可以基于新媒体平台,设计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知识宣讲以普及活动,或直接走出校园,参与到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服务社会,形成良好的助人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加强心理育人管理机制,对高等院校而言是可以有效避免危及学校和学生生命安全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加强心理育人管理就是为了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危险时,学校能够及时地进行干预和辅助心理健康,并从心理服务内容上帮助学生脱离心理问题,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完善心理育人管理机制,更重要的一点是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学生档案进行心理普查,实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并根据需要建立独立档案,对于存在心理障碍或存在隐患的学生应当重点关注并将其划入危险预警行列,甚至可以与专门的医疗机构对接设立特殊的诊疗制度。同时借助科学技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心理干预方案。学校方面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数据化分析,出现危机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痊愈[4]。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普及了互联网和促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化建设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方向之一。网络是把双刃剑,运用好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倘若稍有差池,就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等院校来说,既要避免学生使用网络但沉溺其中情况的出现,又不能拒绝网络在推行心理育人中的效果,所以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是目前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以校园内部网作为试验点,利用网站专栏、校园信息系统、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加大对学生生活、学习和交际的关注度,在掌握所思所想的同时设置针对性的育人内容,比如可以围绕求职、求学、恋爱、生活等设置专项板块,应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案例、图文和音视频等,将现实与虚拟相互结合的心理育人活动落实到实践之中,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和问题应对。另外,通过大数据技术落实学生心理建设工作,如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搜集,从中找到和心理发展变化相关的深层次因素,以此作为某段时间内学生情绪变动与心理活动的依据,科学判定具体发展趋势,以实现及时预防和警示。或建立专项心理测评分析系统,以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判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构建立体化育人格局。学校内部领导层面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全面发挥自身统筹全局的作用,以实现对心理育人一体化的全面把控与整体布局,促使学校管理、教学、组织、科研、后勤、社团等多个部门之间形成协同育人力量,从上到下高效制定和落实心理育人策略。同时,加强心理育人系统当中各要素的协同共治,不仅要将各部门之间原先界限化与分割化的现象抹去,还要使教学内外、互联网、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等要素参与进来,给校内外心理育人一体化实现提供支持。
2.构建全面性育人体系。在心理育人一体化建设中,必须全方位动员育人主体的力量,使其针对育人工作形成共识,并统一到行动和实践中。所以应尽可能引导各位育人者明确,心理育人一体化构建并非是针对单一化的心理健康课程进行,而是要将所有有关心理发展的要素充分融入各项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并形成一种常态化机制,进而使自身的育人责任转化成自觉行动,调动起一切有利因素进行相互组合,取长补短[5]。为此,必须针对育人教师展开重点投入,特别对学习深造、科学研究、调查实践、工资薪酬等落实预算和合理安排。同时,建立专项心理咨询专区和检测中心,配置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心理测评工具、心理辅导设备、教研材料等,以充分发挥心理育人资源协同优势,促使各学科之间实现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