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
——对话杭州市作协副主席方格子

2023-03-15 03:41何晓原,方格子
杭州 2023年2期
关键词:富春江文联虚构

主持人:何晓原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受访人:方格子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0年2月,《人民文学》推出“非虚构”栏目。自此,“非虚构”在中国文坛一度蔚然成风,也的确涌现了一批充满现实关怀的优秀作品。今天访谈的主人公——作家方格子,她从2014年的《留守女人》开始,就把写作重心从小说转移到了“非虚构”。之后,她又乘势创作了反映重庆涪陵迁徙到富阳的95户移民安居故事的《他乡是故乡》,记录三峡移民在富春江畔谱写的新篇章。随后,她凭借自己强大的行动能力和写作实力创作了反映浙江一百多年来防治麻风病的历史和麻风病人痛苦与抗争的《一百年的暗与光》,一举斩获浙江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近期,方格子的第四部长篇“非虚构”作品《我有一条江》,突出重围,获得杭州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可以说,单凭这四部作品,方格子就已经成为当下浙江最有分量的纪实文学作家之一。

何:很多年前,我就已经是你的粉丝了。你那时候写了很多关注底层生活的优秀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锦衣玉食的生活》进入2005年度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并获得年度《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在我的眼里,你是一个充满悲悯情怀与人文关怀的小说家,所以,从小说创作到“非虚构”,你转型得这么成功,我一点也不意外。你只是转战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表达一个作家的时代担当。虽然我相信你骨子里仍是一个喜欢写爱情的女作家。从“艾芸”到“留守女人”,可以分享一下你写作生涯中这一个跨跃式的转型经历吗?

方:千禧年开始,我的数十部作品陆续在《收获》《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等国内重要刊物发表、转载,有部分作品获奖、译介。小说创作成为我十年文学生涯的唯一呈现。2011年前后,我不再满足于躲在书房虚构——另一个层面上,亦可看作我的写作对当下现实存在某种规避。“独自欢喜”和“作家担当”,一度成为我的选择题。记得我征询你的意见,留守女人,何种文体更合适,小说?纪实?你给予我强大鼓励,将本项目推荐至杭州市委宣传部,后列入市宣精品工程扶持项目,同年列入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分别在《江南》《北京文学》《北京青年报》等发表、转载约20万字,该书出版后获得杭州市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获浙江省作协三年优秀作品奖。自此,我从小说创作转向非虚构写作,这一转身就是十年。

何:恭喜你的作品《我有一条江》获得杭州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部书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得到了许多的关注,可以谈一谈吗?

方:每年,杭州市文联都会进行一个创作题材的摸底,我当年填报的是《我有一条江》的写作意向,并未形成清晰的创作思路。随后,市文联组织省内几位比较重要的非虚构作者召开座谈会,从立意、选题、体裁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研讨。那次座谈会后,我对创作有了较为明晰的想法。与此同时,市文联将该书列入“最美是杭州”书系,毋庸置疑,这是对作者的鼓励与肯定。初稿完成后,文联迅速组织初稿审读会,会上,艾伟主席、朱晓军老师、孙昌建老师等从地域书写、人物刻画、个人与历史、小人物与大时代等方面提出数十条意见和建议,专家们还推荐几部非常有参考价值的非虚构作品供我学习,汲取经验。数次修改后,市文联组织专家与我线上对谈,直到定稿。可以说,没有市文联对该书初期论证、中期扶持与始终在场式的指导,就不会有该书的今日样貌。

方格子作品《我有一条江》

何:的确,从你动念写这本书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这个题材的价值。你通过一脉钱塘尤其是富春江两岸几代人的命运,试图以小切口见证大历史,书中的主角,单独来看,都很小,他们是农民、抗战老兵、山村纸人、江上渔者、中医世家、徽商、道士等个体,但他们的故事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大历史”。作为富阳作家,写作这本书,一定是你多年的心愿吧?

方:富春江作为钱塘江流域的一部分,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一条江,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也是精神回望。大时代里的平凡生命,我记录他们,希望他们的生命在我的文字里重新归来。他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我们接过来。为大江立传,为平凡人立传,这似乎成为我的创作初衷和心愿。新书出版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时间组织十余位专家——包括省内外评论家、作家、编辑、媒体人等,陆续写出评论,多角度解读《我有一条江》,他们对该长篇的诸多肯定,被我视作另一种鼓励。更幸运的是,这本书还在麦家理想谷做了分享会,麦家老师亲临现场,他说《我有一条江》是方格子对一条江的记忆,能感受到文字中流露出的温暖和力量。我觉得,麦家老师的评价,替我把创作这本书的心愿表达出来了。

何:为了写作这本书,你用数年时间在富春江两岸进行田野调查,同时又通过众多的官方档案和民间留存材料,做了很多案头准备工作。你始终给我一种温柔而有力量的感觉,我很钦佩。能分享一下你采访中最深的感触吗?

方:采访中有很多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时至今日仍然驻留在心。我记录的他们,或许已不在人间,或许仍在火热地生活,无论怎样,他们都化作一个词,那就是——坚韧。没错,他们坚不可摧,又温暖如春。他们污泥满身,却又是我眼里的英雄,我对他们抱有长久的敬重。

多年来,我以旁观者的心绪打量他们走过的路、说过的话、做过的手势。他们的希冀与落寞,在终将落地的尘埃里发出细微声响。生活在这条大江两岸的我的先辈们,他们漫长而真实的不可重来的一生,扑朔迷离,有追问,有自省,有失败,有悲切,有难得的小欢喜。

他们所有度过的日子,是我和我同辈的今世。我只想,在我暂且记录的这部分文字里,我们的父辈,以及曾经来过这片土地的人,他们所处的人世,他们历经的喧嚣与阒静,借由我的叙述,以另一种生命形式,重新来到人间。

何:素材那么多,你一定觉得写完这本《我有一条江》后仍是意犹未尽吧?会回过头来写小说吗?

方:十年了,我心心念念想回归小说创作。《我有一条江》或可作为我“非虚构”创作的收官之作。相信不久后,我的那些对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体悟,自省、思考,会以小说的形式呈现。预告一下,我的长篇小说《寂静之声》写了三稿,改了九遍,终于在浙江文艺出版社终审定稿,希望这部作品能完美呈现我个人小说创作的归来姿态。

方格子与读者互动

猜你喜欢
富春江文联虚构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杭州 富春江边富春山
虚构的钥匙
富春江的绿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廉江文联获评“2018年度全省文联先进集体”
富春江的绿
富春江之美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