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柯红波
对国家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特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首次单独成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专设一章节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二是内容更系统。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三是篇幅更长。党的二十大报告第11章用了6个段落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三个特点充分说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把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点内容来学习。
以“国家安全”为关键词检索历届党代会报告,可以发现这个词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4次“国家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18次“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29次“国家安全”。这一点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是一致的。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对其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在修改党章时,还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写入党章总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新时代以来十三个方面成就,国家安全方面是其中之一。这些都说明,总体国家安全观已经成为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重要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国家安全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可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十分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充分肯定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清醒分析了我们党迈上新征程之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科技创新、金融风险、意识形态、收入分配差距、生态环境保护、反腐败等。这些问题是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会对国家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同时,我们还面临来自外部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的压力。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对国家安全形势作出了“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的研判。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还进一步警示全党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做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的准备。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清醒研判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所具有的深邃洞察力和敏锐判断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征程中如何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了路径。为此,一要坚持六个统筹。即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二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我们国家安全工作中的短板所在。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新征程中国家安全工作进行战略部署时非常强调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四大战略举措,即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三要发扬斗争精神。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扬斗争精神首先必须敢于斗争。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新天地。发扬斗争精神还要善于斗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战略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只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才会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