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坤
记得年少时的我,初读彭荆风的小说《驿路梨花》,就被文中那间神秘的小茅屋和一波三折的故事深深吸引,思绪随着作者的文字在游走,渐渐地,看得着迷,也就进入故事情境中了。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有过许多如上山砍柴、捡菌子、摘野果子的经历,所以每每读到这篇文章时,就会很自然地把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与家乡的高山林野联系起来,似乎觉得文章所写的就是我的家乡,倍感亲切和美好。从那时起,就有一朵小小的“梨花”轻轻地落在我的心上。
往事依依,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已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曾数次教学生读《驿路梨花》,颇喜欢这篇文章优美的语言、精致的结构,以及字里行间传达出的人性的美好。近年来,语文教材历经几次改版,但经典课文始终得以保留,《驿路梨花》被编排在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足见它的阅读价值之高。文中交代了故事的发生地是在哀牢山南段,我从课下注释获悉:“哀牢山,在云南省南部,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云岭南延分支之一。”由此可以推断,小说《驿路梨花》的故事原型地就在我们元江县曼来镇羊岔街一带。那里山高箐深,林海茫茫,与文中的描写“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着一座”极为吻合。那里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天气寒凉,特别适合梨树、棠梨树等植物的生长。现在,那一带的农民大多以种植果树为生,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水果基地,为了方便劳作、停脚歇息和存放工具,主人家都会在田间地头搭建一间简陋的小房子,那些小房子材质不同,有土坯房、木板房、草房,零星散落在山坡沟壑间。此情此景,与小说《驿路梨花》里的场景也极为相似,我不由得产生一种猜想,作家彭荆风一定到过哀牢山,到过元江,有过在这里生活的经历,才可能创作出如此优美又很接地气的文学作品。因此,每次教到这篇课文,我都会倍感亲切,感觉就是在给学生们讲述发生在自己家乡的故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元江县委宣传部胥春云老师的一篇文章,得知胥老师与文联的同志一起去拜访了作家彭荆风之女彭鸽子。据彭鸽子老师回忆,1957年,她妈妈被下放到元江红光农场医务室,她们一家曾在元江生活过。那时,父亲彭荆风跟她说过羊岔街有洁白美丽的棠梨花,还给她讲了旅途中的一些故事,她与父亲在元江生活的美好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元江的暖风、元江的月色,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至此,已经能够证实,小说《驿路梨花》就是以元江羊岔街一带为创作背景,讲述哈尼小姑娘助人为乐的故事。
时光匆匆,几十年后的今天,作家彭荆风已离我们而去,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在故事的原型地教读《驿路梨花》,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味呢?
借一次“送教下乡”活动的机缘,我有幸来到曼来中学授课。这里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羊岔街的各个村寨,且大多数是哈尼族,到这里教授课文《驿路梨花》,真可谓是到“梨花”的家乡来讲述“梨花”的故事。想到这儿,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曼来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距离元江县城约16公里。清晨,我们驱车前往曼来中学,一路风景优美,公路两旁尽是成片成片的果树,有芒果树、荔枝树,还有很多的桃李树。每年春节刚过,这里就会呈现出“千树万树李花开”的景象,放眼望去,一树树、一枝枝、一簇簇洁白美丽的花儿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沁人心脾。近年来,凭着早熟的李子果能卖好价钱,当地的农民都过上了好日子,家家户户建起了小洋楼。
来到学校,我们得到了当地老师的热情接待,这里的学生看上去都比较淳朴可爱。上课伊始,我先播放一段梨花的视频,看着美丽而熟悉的梨花,孩子们渐入情境。我顺势提问:“你们知道课文中故事的发生地在哪里吗?”孩子们一脸茫然,相互望望,我赶紧引导孩子们看课下注释,找到“元江”字样勾画起来。接着,我又问孩子们:“咱们班有多少同学是哈尼族?”孩子们纷纷举手。当听到我说,课文的作者彭荆风老师曾经来过我们的家乡,并以此为素材写下了《驿路梨花》,本文讲述的就是我们哈尼族小姑娘助人为乐的故事,孩子们感到无比惊喜,眼里一下子就有了光亮,充满了学习的热情。
那节课,我教给孩子们略读的方法,让他们快速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们认识小茅屋,感受主人的热情、细心、周到,由此产生了找寻小屋主人的好奇;在找寻主人的过程中感受层层悬念和误会带来的曲折感、好奇感,習得写作方法,学以致用。我们不禁佩服彭荆风老师,竟能把生活中的小故事写得如此灵动美妙。课堂上,学生学习比较积极,师生配合十分默契,有寂静的思考,有朗朗的书声,有合作探究的热情,还有师生间的亲切对话,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课堂,犹如梨花般净美,静静开放,徜徉其间,让人陶醉。
终于,孩子们达成共识:凡是为小茅屋作出贡献、乐于助人的人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他们淳朴善良,宽厚无私,向美向善,能给人温暖,与大山一样,与梨花一样。
最后,通过知识链接,我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文革”中的彭荆风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1977年,刚刚结束7年牢狱之灾的彭荆风,重新舒展写作的双翼,写下了短篇小说《驿路梨花》。此时的作者,还能情不自禁地怀念那段在云南边地的大山深处与哈尼人民诚挚相处的时光,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由此可见,作家心中一定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哈尼人家的善良热情温暖过彭荆风,并在他的心中开出了一朵花,纯洁而美好,这是彭荆风的幸运,也是哈尼人民的幸运。
渐渐地,课堂接近了尾声,我问哈尼孩子们:“读了这篇小说,作为一个哈尼人,你有什么想说的?”“我们要向梨花小姑娘学习”“我们要保持哈尼人的淳朴与善良”“我们也要助人为乐”……孩子们畅所欲言。是啊,不管过去多少年,美好的东西是不会随着时光的流失而逝去的,我们应当好好珍藏,自觉守候,代代相传。感谢作家彭荆风,为我们写下这个梨花般美丽的故事。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当不负立德树人的使命,传播善良,传递美好,一路努力,一路芬芳,驿路梨花处处开。
倏忽间,我发现,眼前的这群哈尼孩子不就是一朵朵“梨花”吗?当《驿路梨花》又见“梨花”,语文课堂变得积极灵动,哈尼孩子变得自信快乐。
致敬作者,致敬“梨花”。愿所有的“梨花”都努力绽放,美了自己,也香了别人。
◇责任编辑 矣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