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玥 张莉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学校在初中学段开设了各类校本选修课。目前,多数校本选修课实行走班制,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其课程内容、上课形式、评价与考核方式兼具开放性。各类选修课中,不乏学科性质的课程,以弥补日常教学中教学任务重、缺少探究的不足。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历史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兴趣产生、知识理解、思维拓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校本选修课这一平台,开设相关课程,带领学生涉猎历史课外读物,这对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及素养提升大有裨益。
对此,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开设了一门名为“悦读历史”的校本选修课。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历史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课程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他们对历史学习都有着浓厚兴趣,本着自愿原则选择并参与为期一年、每周两课时的课程学习。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精选历史课外阅读文字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自行阅读、共同阅读、研讨式阅读。读毕,教师尝试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沙龙、观点分享、辩论赛等活动,营造出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该选修课在推出之后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选课学生均表示“课堂气氛好”“受益颇多”。
在“悦读历史”这门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有两个必须讨论的问题:其一,应选择什么样的阅读素材?其二,课程中应采取何种教学策略?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经验是最好的论证方法。”下面,笔者将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享。
一、閱读素材的选择
在“悦读历史”的教学中,课堂活动均建立在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基础之上。“阅读”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学习行为,阅读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选择什么样的阅读素材?经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在阅读内容选择时,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可读性原则
“读懂,是分析理解一则史料的前提。”初中生更偏好直观、易懂的阅读内容,故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素材类型和素材来源的趣味性,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动机。
故事性强、贴近生活的阅读素材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人物传记、人物访谈、历史故事集、回忆录、家书信件等都属于这类素材。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中就有很多此类型的阅读素材:邓蓉所著《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以女儿的视角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勇担责任的故事;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著的《重读抗战家书》,将32封抗战英烈家书整理成册,感人至深;顾春芳撰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呈现了敦煌艺术之美,以第一视角讲述了莫高窟文保事业的筚路蓝缕。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阅读素材,这些素材往往趣味十足,选取便利。例如,“短史记”“东方历史评论”“历史微阅读”等微信公众号和“全历史”“历史春秋网”“趣历史”等历史学习网站。
2. 权威性原则
选修课的课时量每周仅有两节,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进行课上阅读,又要围绕阅读素材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这就要求阅读素材必须短小精悍。因此,教师就更应关注文章的质量,尽可能选取作者水平高、来源权威的阅读素材。
高质量报纸与期刊往往登载着较高水平作者的文章,也能紧跟所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师只要细心挑选,就能够发现许多适合中学生进行阅读拓展的文章,包括《文史参考》《炎黄春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看历史》等期刊中都有适合作为阅读素材的优质文章。此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等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的报纸中也登载着一些时效性强、观点新颖的主流新闻与深度报道评论,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素材。
其实,专家学者们也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了一批人文社科类书籍。例如,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曾专门为青少年读者主编过一套中国历史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读本》,该书对于生僻字都加以注释,没有艰深的论述,却清晰明了地囊括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典章制度;著名文史学家林汉达所作《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的目标人群同样是青少年,书本内容取材考究,将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全国的成语故事悉数道来。
3. 系统性原则
学科类选修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往往是课内知识体系的有机补充。课内所学与选修课阅读的内容相关联,一方面能利用课内所学充当课外阅读的知识背景,帮助其理解所读内容,一方面也便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联系课内所学,从而对课内知识有所巩固。
对此,教师可以有意挑选与目前课内教学进度相统一的阅读素材。对初二学生而言,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国“能否近代化”和“如何近代化”为视角,通俗易懂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历史,不仅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顺序相一致,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近代化”这一概念,巧妙突破课内教学中的难点。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将中国古代文化之妙娓娓道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史部分的中央官制、宗法礼教、社会文化等内容,与课内的教学相辅相成。
此外,教师也应注重阅读素材自身的系统化。《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就常常以专题的形式刊载系列文章,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全方位的叙述与评论,教师可从中摘取体系化的阅读内容。例如,《国家人文历史》2020年第16期就进行了“深圳特区40年”专题的刊载,讲述了经济特区从选择、建设到“深圳精神”传承的数个故事,这些都是可供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的优质素材。
4. 启发性原则
历史教师既要带领学生探寻“真相”,也要设法教会学生以宏观的格局与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人的智慧、精神、胸怀对我们的气质、人格、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永久地保留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成就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为我们理性思考、正确选择提供了不断的思想源泉。”
学生需要涉猎一些视角独特的历史阅读素材。例如,约翰·赫斯特的《极简欧洲史》就打破了一般历史叙述的时间线索,通过讲述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以及日耳曼蛮族三元素来解释欧洲文明的形成与影响。另外,在很多报刊中,对历史人物与事件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评价,教师将这些多元的观点呈现于学生面前,无疑是很好的思维训练与人文素养提升的好方式。
乡土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贴近,同样容易给学生以启發。对云南的学生而言,云南的本土历史读物就是很好的阅读素材。例如,由昆明市委宣传部和昆明市文产办编著的历史读本《昆明三万年》就以主题故事的叙述方式,讲述了昆明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带给他们一定思考。又如微信公众号“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历史”等自媒体平台上也与很多优质资源,教师可以灵活利用。
二、教学策略的采用
作为一门学科类的校本选修课,“悦读历史”课程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目的有其特殊之处,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经过实践与总结,我们将相关教学策略总结如下。
1. 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除了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学生兴趣,在教学形式上也应当做到丰富多样,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课上共读”环节——将班级36名学生分为六个阅读小组,成为“学习共同体”,小组学生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共读,课堂任务均以小组为单位一同完成。如果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小组学生可以随时停下来讨论或问询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组内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开始慢慢变得熟悉,他们交到了新朋友,也找到了默契的学习伙伴。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任务设定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张“阅读任务卡”来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表1 阅读任务卡
学生在“困惑之处”一栏中填写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读有所获”一栏中总结自己的阅读收获。在“阅读任务卡”的引导之下,学生会经历“提出问题→小组讨论→问询老师→解决问题”的学习历程,不仅在这一堂课中倍感充实,还能获得完成任务、自我提升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2. 搭建展示平台,多元主体评价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平台,这既是一种任务驱动,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提升。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绝大多数有意义的学习都是从“做”中“学”的。“悦读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有机会派代表走上讲台,展示本组的阅读成果、分享观点。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提前把每个小组展示的时间进行预先安排,根据展示时间,各组组员们分工合作,提前整理学习心得,并搜集资料进行扩充,制成PPT或小视频,最终由小组主讲人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除去教师点评,教师还可以发挥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作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能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价转变成为教学评价活动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悦读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给学生一张“小组展示评分表”,学生可以在评分表中为展示小组的表现进行打分。
表2 小组展示评分表
“小组展示评分表”中共有四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分值为5分,总分20分。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的环节,课堂形成了小组内互相合作、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的良性学习氛围。
3. 重视思维培养,彰显教学价值
无论是对史料的整理、解读,还是对历史事物的理解都离不开历史思辨能力。史学观点纷繁复杂,如不能坚持引导学生穿透复杂的历史表象、学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学生就无法真正学会独立思考。选修课的教学以兴趣为主,没有过多考试压力,是一种对课内学习的拓展与延续,教师在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中,就更应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素养提升。
教师在课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即时性观点分享。在本课程教学中,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课上共读,如有疑惑之处,可以随时停下来进行讨论。在每个阅读任务完成过后,教师都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点分享,学生可从三个角度进行发言:(1)读过之后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2)作者的观点是否有不认同的地方?(3)我还有什么观点可以补充?经过思考与讨论,学生往往能够经历一个独立完整的思考过程,读有所思,读有所想。
除了组内讨论,小组之间的辩论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本课程围绕着阅读素材,组织了几次小型的小组间辩论赛。在教师组织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还是物”小辩论中,学生发言精彩纷呈:“军队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武器也是人制造的,胜利当然是人的力量为主导”,“如果中国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怎么可能在抗战如此危机的情况下扭转战局?”……几番辩论下来,学生们都表示自己收获颇丰,有了很多新思考,也希望将这些思考带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总而言之,选修课的教学与平日课内教学存在着较大差异,教师要摆脱平日教学中的习惯和桎梏,敢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悦读历史”这门选修课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而如何利用校本选修课的机会,弥补常规课堂遗憾、提升学生兴趣和素养,依旧是我们需要不断钻研的课题。
◇责任编辑 苟有恒◇